林 清 劉淑慧
(深圳職業技術學院 廣東 深圳 518000)
高職院校學生職業體能課外培養途徑研究
林 清 劉淑慧
(深圳職業技術學院 廣東 深圳 518000)
以培養學生全面能力為核心的高職院校,在體育教學中開設以培養學生職業體能課程的同時,還可通過組織活動、社團、校運動隊、校企合作等各種方式和渠道,利用學校場地和資源,全方位培養和提升學生的職業體能,為學生走向社會后能更好、更快地適應本職工作打下良好基礎。
高職院校;學生;職業體能;課外培養
體能又稱為體適能,是指人身體各部位、各系統對突發狀況的應變能力。體能包括的范圍比較廣,如速度、反應、耐力、肌力、平衡性、柔軟性、協調性和敏捷性等等。職業體能是與職業(勞動)相關的身體素質以及在不良的勞動環境條件下的耐受力和適應力,是在特定的工作能力分析后確定所需具備的身體活動能力,包括重復性操作能力、背肌承載靜態力的能力、其他肌肉群能達到維持工作姿勢要求的能力,以及人體對濕熱工作環境的忍受程度等能力,我們將這種不同職業對人的身體素質(包括心理)的不同要求,稱之為職業體能。
體育鍛煉對人的機體有著良好的影響,系統從事身體鍛煉的人很少生病,對職業活動的適應比一般人快,能夠態度明確、意志堅定地達到預期的目標,對職業工作的勞動強度、頻度和抗疲勞能力具有較強的適應性和持續性。
強化職業體能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 健康是人類生存、發展的基本條件,是事業的資本,近年來,我國學生體質健康水平持續下降,直接影響到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長,影響到我國人才培養的質量,已經引起社會各界的強烈關注。以培養社會人才為己任的高職院校,要以強化學生職業體能為突破口,優化教學與訓練環節,在發展學生職業體能的同時,全面提高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
強化職業體能有助于職業技能的掌握和利用 現在社會工作節奏越來越快,職業能力的發展已從單一的專業能力發展轉向全面綜合素質的發展,職業體能是職業能力的重要內容之一,作為培養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高素質人才的高職院校,學生許多專業技能的掌握和利用,都必須以相應的職業體能作為保障,譬如,電工專業人員要有一定的攀高、平衡能力,否則就不能勝任電工高空操作。所以,在學校期間加強學生職業體能的培養,有利于學生畢業后更好、更快地適應本職工作。
強化職業體能有助于增強學生就業競爭力 隨著企業對從業人員職業體能的日益重視,很多企業單位在招聘人才時除了對專業知識掌握的要求外,更多是考慮企業單位招聘的人才發展的可持續性,對所招聘人員的職業體能素質提出了具體要求。在具備良好的專業技術能力的同時,學生若具備良好的職業體能,無疑可增加就業競爭力,因此,提高學生的職業體能就是增強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強化職業體能有助于緩解職業怠倦,提升工作質量,適應職業能力要求 據調查,世界范圍內普遍存在的工作倦怠現象正襲擾我國,職業人員出現工作倦怠現象與職位、性別、學歷、工作年限有很大關系,工作年限不足4年的出現工作倦怠現象的比例最高,前蘇聯專家馬特維也夫在《體育理論與方法》一書中曾明確提出:“職業實用性身體訓練水平是縮短掌握期限的因素之一,同時也是對掌握職業工作質量的一種保證。”現在社會工作節奏越來越快,強化職業體能水平有助于提高職業工作的效果,可在獨立生產活動中保持良好的工作能力,提升工作效率、工作質量和工作壽命。
調整學校體育課程結構,在體育教學內容中增加職業體能教學內容,為職業體能課外培養打下基礎 根據高職院校的學制特點和高職體育課程模塊教學內容體系的構建,以培養學生的職業體能為目的而進行的教學活動可劃分為三個教學模塊,即以體育課程的教育教學主體內容為核心組成基礎理論模塊、運動項目單項動作技能模塊、職業能力培養模塊,如圖1所示。(1)基礎理論模塊是由多個理論知識模塊組成的模塊體系,包括職業體能運動知識和職業體能衛生保健知識。(2)運動技能模塊由若干個單項運動項目組成。(3)職業能力模塊由職業技能訓練和職業體能訓練組成。同時,職業體能的課程設計應根據各職業的特點,結合不同職業崗位的要求和學生自身素質設計職業體能訓練課程,如圖2所示。

圖1 職業體能體育課程模塊圖

圖2 職業體能培養的教學內容設置流程圖
結合學生素質訓練,推進職業體能訓練在課外活動中的開展 學校素質拓展訓練的很多方法都有助于學生職業體能的提高,在素質拓展訓練中找出與職業體能訓練的共同點,還可根據不同專業對職業體能的要求,結合學生身體素質,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各種課外體育活動和運動競賽,如攀巖、自行車、遠足、野營拉練、“鐵人三項”(游泳、自行車、越野跑)等;多開展有利于發展職業體能的學校運動會;還可緊扣專業特點,開展各式各樣培養職業體能的職業文化節等。只有經常性地開展課外體育活動和運動競賽,通過學生身體力行的運動鍛煉及參與,養成經常自覺鍛煉和有目的鍛煉的習慣,才能有效地把職業體能訓練,從體育課堂上,延伸到課外體育活動中,使課堂教學與課外體育活動有機地結合,更全面地提高學生的體能和職業體能水平。
改善學校體育場地設施和人文環境,為開展課外職業體能訓練提供服務 學校管理層應高度重視體育教學對發展學生職業體能的重要作用,相關部門應給以大力支持,根據開設專業的特點不斷加大體育經費的投入,改善學校體育的軟、硬件設施,優化辦學條件,增加職業體能訓練的場地和設施,以滿足實施體育教學和學生課外活動的需要。同時,要加強對職業體能教學教師的培養和業務進修,不斷學習新技術、新理論、新方法,更好地為學生專業技術學習和職業體能的提高提供更優質的服務。
大力培育有利于提高職業體能的學生社團 要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與專業特點,組織并開展多種適應學生身體要求和職業技術體能要求的體育社團,統一指定指導教師,對社團學生進行職業體能訓練各方面的指導,有目的、有計劃地提供學校現有的體育場館、設施,逐步實現教師指導、學生獨立承辦各種活動。要鼓勵支持學生自發組織起來的能發展職業體能的體育社團,為學生社團創造一個良好的生存與發展空間,發揮學生社團在學校職業體能教育中的積極作用,建特色,樹品牌,將社團活動做大做精,同時,加大對社團職業體能訓練技術的指導,提高經費投入,堅持管理到位,完善管理制度,采取積極有效、科學規范的管理對策,倡導“百花齊放”,實而不華,活而不亂,使其健康地發展,更好地促進學生職業體能的提高。
加強學校與企業之間的合作與聯系 高校對學生的培養是讓學生適應社會具體工作,要求學生在校期間深入到各個企業實習、實訓,通過工作崗位的實際操作增強崗位適應性。但學校與企業合作大多集中在職業技術方面,學校與企業為培養學生職業體能的合作還比較少。學校對人的教育與企業對人的使用是一個完整的過程。學校要利用自身的有利條件和教育功能,根據企業對人的身體素質(包括心理)的不同要求,有針對性地與企業進行合作,通過校企合作等渠道,大力宣傳職業體能對企業人才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使學生從思想上重視職業體能訓練對將來就業、個性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意義,從思想根源上解決學生對職業體能訓練的認識,使學生參與職業體能訓練的觀念,從“要我練”,向“我要練”的轉變。
將學校專業運動隊納入職業體能培養范疇 學校運動隊的隊員大多是專業基礎較好、有較好的興趣愛好的學生,所以,學校在成立田徑、籃球、排球、體育舞蹈、健美操、武術以及足球等運動隊時,可以考慮根據學生的職業技術和職業體能所需要的身體素質,成立一些能突出職業體能與技能訓練因素的,既可以培養職業技能,又可以培養職業體能的運動隊。
全面提高學生的體能和職業體能水平,需要堅持經常性的體育鍛煉,僅靠每周兩節體育課要完成全面提高學生體能的任務是不現實,也是不可能的,只有使課堂教學與課外、校外體育活動有機結合,學校與社會緊密聯系,將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課外體育鍛煉和校外(社會、野外)活動以及運動訓練等納入體育課程,形成課內外、校內外有機聯系的課程結構,才能切實促進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的可持續發展。高職院校應通過學生社團廣泛成立各類體育協會(俱樂部)組織,開展經常性的體育活動和運動競賽,通過身體力行的運動參與,養成經常自覺地進行體育鍛煉的習慣,才能有效地提升學生的體能和職業體能水平。
[1]魏琳潔,李慧民.職業技術院校開展職業實用性體育教育的探討[J].高等職業教育(天津職業大學學報),2006,(6):33.
[2]陳金雄.試論高職院校體育教學中職業體能訓練的滲透[J].(2005-10).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HIY2005 10020.htm.
[3]陳鳳榮.試論高職文化素質教育與就業指導的有機結合[J].職業技術教育研究,2005,(10).
[4]胡振浩.高職體育職業體能創新教學體系的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7,(7).
[5]盧曉文.基于崗位需求的高職體育模塊教學研究[J].浙江體育科學,2008,(11).
[6]翁惠根,黃喆.高職體育課程教學強化職業體能的對策分析[J].職業時空,2008,(10).
G715
A
1672-5727(2012)03-0021-02
林清,深圳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體育教學。
劉淑慧,女,博士,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