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41部隊 薛中偉
隨著衛星通信技術的廣泛應用,衛星通信網絡已經成為繼互聯網之后又一在社會上得到廣泛應用的通信網絡。由于衛星通信具有遠距離通信的特點,目前衛星通信網絡已經應用到遠程教學方面如圖1,使原有的點對點的教學模式變成了不受距離限制、一點對多點的教學模式,大大降低了教學的時間和空間成本。通過教學資源的遠程傳遞,實現教學資源的優化配置,通過用戶端的反饋,實現教學的交流互動,提高教學效果。
同步衛星位于距離地球萬公里的上空,在中國境內,1顆同步衛星即可覆蓋整個中國,即使是在世界范圍內,除南、北極意外的區域,僅需要3顆衛星即可實現全球覆蓋,在世界的任何地方都可以接收到衛星傳輸的教學內容,因此,衛星通信網絡遠程教學不受地區、距離限制,真正實現了遠程教學。
目前,衛星通信技術還在不斷的提高和完善,現有的Ku頻段衛星通信日漸擁擠,人們在向更高頻率、更寬帶寬的Ka頻段發展,相應技術也將更加成熟和完善。通過衛星通信網絡先進的組網技術和傳播方式,可以簡便快捷的實現教學內容的遠距離通播傳送,使偏遠山區、邊關海島的人們可以同樣享受到優質的教育資源。
利用衛星通信網絡進行遠程教學組網簡單,只需考慮主站和遠端站即可,由于技術成熟,設備造價低廉、不必耗費大量資金鋪設和維護有線電纜,也不用考慮地理位置的遠近等因素,無論學校在何地都可以進行遠程教學,降低教學成本。此外,衛星遠程教學網絡采用多址通信技術,網絡內的用戶可以同時接收到授課內容,大大提高了教學的時效性。

圖1 衛星通信網絡遠程教學
衛星通信網遠程教學的保密性能好,網絡完全性高。如果教學內容涉及單位部門的秘密事項,可在網絡兩端增加保密機,實現對教學內容的加解密處理,保證信息傳遞的安全性。
傳統教學的特點是點對點的集中授課,這種教學形式是目前普遍采用的教學方法。然而偏遠山區、邊疆大漠、邊防海島由于地理條件的限制,傳統的教學形式往往不能實現,這也為衛星通信網絡遠程教學提供了必要條件,作為傳統教學形式的補充,衛星通信網絡不受距離和地理位置的限制,解決了這些地區享受不到優質教育資源的問題。
目前,國內各地區教育資源并不均衡,沿海地區的教學優勢明顯高于西部山區,很多地區享受不到優質的教育資源,通過衛星通信遠程教學可以實現教育資源的科學優化,使所有人員都可以享受到優質的教育資源。此外,衛星通信網絡投資小、耗時短、見效快、易建易用、方便快捷。
衛星通信網絡遠程教學實現了教育資源的遠程傳遞、快捷、準確、及時,使原來點對點的教學模式變成的中心站對多個用戶端的教學形式,能夠和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一樣,實現了教與學的同步,大大提高了教學的時效性。
衛星通信網絡遠程教學是科學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重要應用,是高新技術與傳統方式的有機結合,在改變教學方式的同時也對自設發展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
利用衛星通信網絡進行遠程教學是教學發展的需要,是教育資源的優勢互補、優化配置。隨著衛星通信資源的充分運用,衛星通信網絡遠程教學必將成為一個全新的教學模式而被人們廣泛的接受。
[1]晏堅,王濤.衛星遠程教育在中國的發展[J].數字通信世界,2007,5.
[2]李渭.通信衛星的發展與衛星遠程教育的新應用[J].中國遠程教育,2011,22.
[3]晏堅.中國衛星遠程教育的發展[J].衛星應用,2006,2.
[4]李廣俠,劉波等.國外衛星遠程教育發展現狀[J].數字通信世界,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