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富華
摘 要:青年的人生價值觀反映著特定時代的青年對人生的價值判斷與選擇。當前我國正處于社會轉型期,在各類文化的全球化傳播、各種社會思潮的猛烈沖擊下,在這個多元、開放的社會環境下,當代青年人的價值觀念和價值取向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復雜化和多樣化。
關鍵詞:青年人 價值觀 現狀 途徑
中圖分類號:D432.62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2)07-021-02
人生價值觀是對于人的生命存在和活動目的、意義的理解,指示人們實踐活動的總目標,左右人生道路的方向,又在根本上制約著人們對待生活的態度和把握人生的價值取向。人生價值觀的基本成分是人生價值目標、人生價值手段和人生價值評價。從宏觀的角度看,它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從微觀的角度看,它是個體價值觀的核心成分;從心理學的角度看,則是一種多維度、多層次的心理傾向系統。人生價值觀對政治價值觀、人際價值觀和審美價值觀等往往起著引導和制約的作用,并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青年人的生活態度,以及對未來人生的規劃與志向。
一、現代青年人價值觀的現狀
現代青年人是祖國的未來與民族的希望,他們的價值觀狀況直接關系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構建,關系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興衰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實現。應該看到,現代年輕人價值觀在政治傾向、民族觀念、道德觀念等方面的主流是積極進取、健康向上的,但不可否認的是,他們的價值觀也存有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具體表現為:
1.個體主義、實用主義的價值取向的進一步深化。隨著經濟全球化、政治多極化、文化多元化的不斷發展和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西方社會各種形形色色的價值觀念紛至沓來,尤其是西方個人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強勢入侵,對當代青年人的思想認識和價值觀念產生了深刻影響。當代青年人政治和價值需求更加直接,價值追求和價值取向的指向目標已經從改革開放之前的關注和思考國家大事,探索救國救民的道路,這樣的一種政治上的理想主義的價值追求,變成了現在的一種注重自我成長和自我成才的一種實用主義的價值取向和追求目標。當代青年人的個人主體意識不斷增強、主體地位日漸確立,價值取向和價值追求更加趨向實用和務實,價值觀念中的實用主義傾向更加明顯,在某種意義上,這無疑是一種進步,但遺憾的是,部分青年人在尊重與肯定自身利益、實現與維護自身價值的過程中,自覺或不自覺地淡化了集體主義的價值觀念,個人主義、小集團主義的價值觀念有所呈現,甚至在人際交往中,也把能否給自己帶來好處作為衡量交往的標準,社會責任感缺失、以自我為中心、團體意識淡薄等,明顯地表現出由完全根據社會需要走向了注重自我利益和自我實現的個人本位,由此,當代青年人價值觀出現了價值本位向個體主體傾斜的現象。
2.現實目標與理想目標相矛盾。價值目標是價值主體在其自身實踐活動過程中所預期達到的結果。科學的價值目標呈現為現實目標與理想目標的相統一。當代中國正處于改革與開放的關鍵時期,經濟體制深刻變革,社會結構深刻變動,利益格局深刻調整,思想觀念深刻變化,各種思想相互激蕩,各種思潮相互影響,各種文化相互交融,這無疑給當代青年人的思想觀念與價值取向帶來了強烈沖擊。在市場經濟“追求利益最大化”觀念和西方實用主義、功利主義、享樂主義、拜金主義思潮的影響下,在當前經濟、就業、生活的巨大壓力下,部分青年人將物質利益作為行動的唯一動力,將“高薪工作”、“家庭幸福”、“愛情美滿”視為人生的最高目標,價值追求日趨功利化、現實化,價值目標呈現出鮮明的世俗化、生活化特征。當前,關注自身存在、追求自身利益的現實主義價值目標正日趨取代過去那種關注社會發展、追求遠大理想的理想主義價值目標而為越來越多的青年人所認同和接受。作為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當代青年人的這種現實主義價值觀勢必與社會所賦予青年人的使命與職責產生沖突,進而引發了價值目標維度的現實目標與理想目標相矛盾。
3.網絡環境導致大學生道德認識紊亂。可以說,互聯網的發展速度超人們的想象。現在,網絡已經滲透到人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人類又多了一個身份—網民。年輕人當之無愧是網絡世界的主力軍。人具有社會性,個體必然受到所處時代的深刻影響,在個體不知如何選擇的時候,外界環境將嚴重地影響青年人主導價值觀的選擇,繼而極有可能決定其今后人生的方向。網上信息浩如煙海,各種政治觀點、文化思想、道德觀念通過互聯網涌入人們的生活,讓人眼花繚亂,真假難辨,是非難分。一些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憑借自己強有力的經濟實力和科技實力,在網絡這個虛擬世界,繼續稱霸,推銷自己的生活方式、價值觀念。在網絡上遨游的青年人正處于非常敏感的年齡段,青年階段是他們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期,也是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健全人格形成的關鍵時期。他們精力充沛,追求刺激,對世界充滿了好奇,夢想很多,總想嘗試。而網絡的開放性、新奇性、互動性和隱匿性極大地迎合了這種需要。對于很多青年人而言,每天上網像吃飯、睡覺一樣,必不可少,甚至可以為了上網廢寢忘食。青年人現在就像一個撐開了的大口袋,什么都想裝進來,但是他們的認知水平、辨析能力并不成熟,自制能力很差,面對網上多元價值觀的沖突、各種不同文化的碰撞,在網絡的潛移默化中很容易失去自我。因此,必須加強青年人網絡道德教育,提高他們道德選擇能力,增強其對不良信息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導當代青年人價值觀取向
在經濟全球化日趨深入的今天,多元化價值觀并存且相互沖撞已成為一種無法改變和回避的現實問題。無論人們承認與否,價值觀的多元化已成為一種客觀存在,目前問題的關鍵在于人們如何對紛繁復雜的價值觀作出正確的選擇,即我們應該倡導、確立、發展什么樣的價值觀。一個社會要想和諧、健康、持續地發展,就必須有一個能夠成為大家共識并為之共同遵循的價值觀,即核心價值觀。
1.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概念。“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社會主義榮辱觀,構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內容。”這個表述如果從結構上來看,四個方面的相互關系就構成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若就理論內容本身來看,四個方面作為統一的思想整體,則可稱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一個社會的核心價值觀必定會成為這個國家民眾共同遵循的價值理念、價值尺度,必然會涵蓋政治、經濟、文化、道德的所有層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是當今中國價值多元化社會的主導價值觀,在我國社會發揮著價值導向的功能。
2.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導當代青年人價值觀取向。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提出要“堅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國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全過程、貫穿現代化建設各方面。堅持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武裝全黨、教育人民,用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凝聚力量、激發活力,倡導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加強國情和形勢政策教育,不斷增強對中國共產黨領導、社會主義制度、改革開放事業、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信念和信心。”這段話實際上表達了要實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導化的深刻思想。概括而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實際上涵蓋了價值導向的指導理論、奮斗目標、精神動力、行為規范等多個方面,明確指出了青年人的成長方向、奮斗目標、精神動力和行為準則,對青年人形成科學、正確的價值取向,健康成長發揮著重要的指導作用。
三、培育現代年輕人形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途徑
1.加強主導價值觀教育。對于青年人來說,物質利益往往是誘發思想問題的根源,,要解決青年人的思想問題必須同解決利益問題結合起來,努力維護青年人的切身利益,盡可能地滿足青年人對物質利益的合理要求,寓教于利。學校應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價值觀教育主陣地、主渠道作用,引導青年人確立正確的價值取向,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納入課堂教育之中。
2.提升理性認識,促進青年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化。網絡是當代青年人了解知識和信息的主要傳媒載體,正在逐漸改變青年人的價值觀念、法律道德觀念。必須高度重視和發揮網絡輿論的導向作用,加強網絡輿論陣地的建設,充分利用網絡傳播速度快、立體性強等優勢,采用先進的、高尚的、富有吸引力的主導價值觀來占領網絡陣地,監控和引導好網絡信息,牢牢把握網絡輿論主導權。對于國內外發生的重大事件,力爭以最快速度通過網絡作出有價值的評論,提升主導價值觀建構的時效性。創新載體,利用網絡的互動性,讓網絡成為思想工作的良好工具,建立和運行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網站,積極探索青年人喜聞樂見的網絡互動形式,及時與青年對話、交流和溝通,疏導情緒,在網絡上進行主導價值觀的宣傳和影響,通過互動,鞏固青年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性認識;通過互動,使思政工作者及時了解學生動態,更好地糾正偏離社會主導價值觀的青年人價值取向,促進青年人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為自身價值取向。
3.強化約束。現代化的國家必然是法治國家。道德教育與法制教育都屬于社會價值教育的范疇,兩者之間既有區別也有聯系。道德教育側重于凈化人的內心世界,法制教育則側重于規范人的外在行為。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個人主義等社會消極因素以及色情、賭博、暴力等社會丑惡現象也在沖擊和危害著青年人的身心。一些青年人因為缺乏辨別能力,或意志比較薄弱,很容易受到外界不良現象的影響。中華民族具有重個人修養和自律的傳統,這一傳統今天依然應當繼承與弘揚。因此,在社會轉型時期,更應該強化剛性約束機制,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與法制建設、法制教育結合起來,通過法律手段來弘揚某些價值精神;通過法制教育使青年人能夠確立社會主義法制觀念、法律意識、法治精神,實現其的價值觀取向與社會基本要求一致。
參考文獻:
1.楊明.網絡環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創新.金卡工程·經濟與法,2011(1)
2.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課題組.中國青年看世界調查報告[J].中國青年研究,2005(5)
3.江傳月,劉曼曼.論當代青年價值觀的現狀[J].前沿,2010(23)
(作者單位:中共濮陽市委黨校 河南濮陽 457000)
(責編:賈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