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學妍
摘要:21世紀的競爭是人才的競爭,而宿遷是蘇北的欠發達城市,由于多方面原因,人才的流動及流失更加頻繁。通過對宿遷市外貿企業進行深入調研,結合“十二五”規劃人才綱要,以創新人才作為切入點,運用國際貿易相關理論,聯系實際,提出發揮創新型人才優勢的新舉措,加大政府、企業、高校培養地方創新型人才的力度,構建更高層次的參與國際合作與競爭的新優勢,以此提升宿遷市外貿企業的競爭力。
關鍵詞:宿遷外貿企業;創新型人才;競爭力
中圖分類號:F75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2)23-0019-02
現代企業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創新型人才將是一個外貿企業獲得競爭優勢的原動力。所謂創新型人才,就是具有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創新能力并能夠取得創新成果的人才,是與常規思維占主導地位、習慣于按照常規方法處理問題的常規人才相對應的一種人才類型。這種立足于現實又面向未來的創新人才對宿遷外貿企業的發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本文鎖定宿遷市的開放型經濟問題展開研究,從實施創新型人才戰略角度,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提升該市外貿企業的國際競爭力。
一、宿遷市外貿企業發展的現狀
2012年1—4月,宿遷市累計進出口6.02億美元,增長13.78%。其中,出口4.40億美元,增長4.04%;進口1.62億美元,增長52.43%。進口、進出口增幅分列全省第一、第二位。翔盛粘膠、格林手套、蘇華達、宏達制衣、秀強玻璃、東方制衣等企業4月進出口均超百萬,龍頭企業帶動作用明顯。2012年以來,全市新增外貿經營資格備案登記企業80家,累計備案企業1 050家,進出口實績企業340家。全市出口超百萬美元企業94家,占出口總額的87.13%;其中,超500萬美元企業21家,占出口總額的48.60%。進口超百萬美元企業21家,累計進口1.51億美元,占進口總額的93.21%。
目前,該市外貿發展雖然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依然存在一些突出問題。行業自律水平有待提高;傳統外貿發展方式與資源能源供應和環境承載能力的矛盾比較突出;穩定外貿增長的政策、輿論、公平競爭與體制機制環境有待繼續優化;企業研發、設計、營銷和服務等核心競爭力不強,參與國際分工深度不夠;出口產品質量、檔次、附加值有待進一步提高,自有品牌和知識產權產品出口比重不高。如何進一步提高外貿增長的質量和效益,關鍵在于創新。
二、宿遷市外貿企業人才創新的重要性
中央“十二五”規劃強調,要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培育創新型人才。教育部強調,把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等各項工作與國家和地方發展需求緊密結合起來,完善現代教育體系,調整人才培養結構,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培育有創新能力的國際化人才。把中央“十二五”規劃的發展思路貫徹落實到地方經濟發展中,“十二五”時期是宿遷市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經濟社會又穩又好又快發展的關鍵時期,制定并實施好這一時期的人才發展規劃,對于全面實現該市“十二五”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目標及實施人才強市戰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創新人才是宿遷市外企發展的根本
宿遷市作為江蘇省較落后的城市,應該抓住“十二五”這一關鍵時期,實施人才興市戰略,提升開放的競爭力度。根據中共宿遷市委制定的“十二五”規劃的建議,要不斷著力打造人才高地,把人才隊伍建設作為跨越之基、競爭之本、創新之要,以人才優先發展推動宿遷市經濟發展;實行人才工作優先投入,確保人才發展專項資金占財政一般預算收入的比重不低于3%;對外貿企業的經營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高技能人才實施培養工程,增創人才新優勢,激發各類人才的創造活力。從而實現“十二五”時期宿遷市改革開放更加深入的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美國哈弗大學商學院教授邁克爾·波特的競爭優勢理論認為,一國(地區)的競爭優勢發展可分為四個階段,即要素推動階段、投資推動階段、創新推動階段、財富推動階段。其中的創新推動階段意味著競爭優勢來自于創新,而創新離不開各類人才。因此,宿遷市內企業在進行人才管理時,要具備包容性的企業文化,發揮領導型人才的才智,管理核心的團隊,發掘每個核心團隊人員的潛能,一起創造并分享財富。
(二)宿遷市外企人才緊缺的矛盾突出
外貿企業的發展有力地推動了我市的經濟發展,提高了競爭力。發揮了擴大就業、增加財政收入、緩解資源約束、推動技術進步等方面的作用。隨著該市經濟快速發展,人才緊缺的矛盾將更加突出。據宿遷統計資料顯示,宿遷人力資源總量中高級人才中的國際化人才非常少,不足1%人,預計到2020年,高級人才比例達到4%左右,存在人才資源結構的失衡現象。主要表現在:新技術領域人才少;創新型人才少;專業型人才不夠多,綜合型人才相對少;管理型、研究型人才高能低就,實用性技術人才和熟練勞動者嚴重缺乏。這將嚴重制約宿遷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國際化進程。通過對本地外貿企業進行調查研究,提出實施創新型人才的戰略措施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并以此支撐宿遷經濟社會的整體發展,加快江蘇省順利實現小康的前進步伐。
三、宿遷市外貿企業實施人才創新的舉措
(一)企業應尊重員工,重視培養個性
人才是現代企業的靈魂。投資離不開人才,創業離不開人才,發展離不開人才。一個有生命力的外貿企業應該擁有掌握較多的知識、善于學習新知識,并運用所掌握的知識去創新的人才。宿遷市是一個勞動力資源比較豐富的地方,但由于地理位置不佳,發達地區帶來的經濟輻射的有利影響較小,導致宿遷的經濟發展相對落后,本土的外貿企業發展水平較低,大量的勞動力外流,這給宿遷市外貿企業的發展帶來巨大的挑戰。因此,要結合當地經濟發展態勢,以待遇、感情、人格魅力留住人才;要尊重員工,發揮的員工的主人翁精神,給每一位員工施展才華的機會與空間。在宿遷投資的山東客商——江蘇省益客食品公司負責人說,總是把工人當做“農民工”的企業是沒有生命力的,且不利于社會和諧。知識經濟時代的創新人才既包括高級人才,也包括學歷不高但經過自學而具備了很高的創新能力的一般人才。作為企業,提高員工的素質,讓員工在實際工作中去體驗,創新人才的創新能力才能真正發揮其優勢。宿遷地方外貿企業要轉變意識觀念,樹立對培訓重要性的認識,提高培訓的質量和針對性,使培訓工作有助于實現企業總體目標,與受訓者要求獲得的知識、能力和技巧協調一致并做到學以致用。
(二)政府重視外貿人才建設
創新人才的優勢表現為事業心、進取心、責任感、協作精神、團隊精神;表現為集體性,需要協作精神,與人相處的能力格外重要;同時創新人才的特征也體現為獨立思考、敢于冒險、敢于懷疑和具有挑戰精神等等。宿遷市政府,應結合當地外貿企業人才短缺現象,以市場為導向,提高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創新人才的綜合素質,挖掘各類人才的潛力;建立健全政府調控、市場配置、企業自主用人、人盡其才的體制機制,完善創新人才管理體制和服務體系,營造良好的外貿人才發展環境;加強開放型外貿人才資源開發,高度重視外貿職業教育,鼓勵外貿企業提高人力資本投資比重,支持員工踴躍參加學習培訓,提高滿足企業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需要的技能;大力培養國際商務人才,加快培養多雙邊外貿談判人才;通過必要的培訓手段,使員工更新觀念、增長知識和能力,適應職位的要求。政府應該成為當地企業和高校之間的堅固橋梁,使得本地高校培養的各專業人才服務于地方經濟。
(三)地方高校重視應用型人才培養
現代教育提倡發揮學生個性,以宿遷學院為首的地方高校應改變傳統教育中只強調理論,忽視學生個性發展的事實。目前,課堂授課方式以理論知識灌輸居多,應該結合實際,進行針對性的教育,將現實工作中的難題放到教學活動中來,在課堂上發現創新方法和人才,
以此培養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調動每個學生的能動性,發揮他們每個人的潛能。加快課程教學改革。宿遷高等院校尤其是部分職業院校可以尋求機會與行業合作,共同開發突出職業能力培養的相關課程,根據技術領域和職業崗位的任職要求,改革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強化對學生的能力培養。地方高校要與企業緊密聯系,通過與企業交流、了解市場需求,加強學生的生產實習和社會實踐,利用學生到企事業實習的機會,鍛煉學生學會做人、做事的能力,鼓勵他們培養自主、自強、敢于拼搏、敢于創新的精神,完善他們的人格。
參考文獻:
[1]宿遷商務局,http://www.sqsw.gov.cn/.
[2]薄建柱,劉志國.我國企業創新型人才需求研究[J].人民論壇·學術前沿,2011,(8).[責任編輯王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