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春紅 胡美香
摘要:中國動畫產業的興起和制造業有著相似的足跡,短短幾年,中國內地已經成長為全球動畫產量最大的國家。中國的動畫產量雖然逐年增加,但盈利并不多,多數企業需要依靠政府的財政補貼才能生存,產業進入畸形怪圈,說明中國動畫企業的商業模式存在很多問題。通過分析中國動漫企業的商業環境和行業特定經濟條件,提出商業模式創新策略。
關鍵詞:動漫企業;商業模式;創新
中圖分類號:F264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2)30-0203-02
一、國內動漫企業現有商業模式分析
以中國目前的動漫產業的商業環境來看,有幾種情況達到了基本商業模式的要求。(1)從事漫畫圖書開發,并且圖書具有競爭力。(2)從事動畫原創制作,并且具有產業鏈經營能力。(3)從事動畫原創,并且漫畫圖書暢銷。(4)從事原創動畫,并且有藝術授權收入或者衍生產品開發收入。(5)從事代工業務。
國際上一般將動漫市場分為三個層次:一是動畫片本身的播出市場;二是卡通書和音像制品市場;三是動漫形象所衍生的產品。每后一個層次都要比前一個層次的收入大許多。
由于中國特殊的播出體制,動畫企業很難在第一個層次中收入成本,只能在圖書和音像制品市場以及動漫形象所衍生的產品收取回報。因此在業績較好的動漫企業,既有自主知識產權,又有知名度很高的卡通形象品牌,開展了產業鏈經營,有暢銷漫畫書刊,并成功地進行了衍生產品開發,例如以前曾經輝煌一時的“藍貓”和現在正火的“喜羊羊”。而大部動漫企業則沒有找到合適的商業模式,僅僅依靠政府的財政補貼生存。
二、國外動漫企業的先進商業模式剖析
1.美國動漫企業商業模式。美國的動漫公司數量較少,企業規模較大,實力較強,這是在美國成熟的市場環境中經歷激烈的市場競爭的結果,成熟市場帶有典型的“馬太效應”,盛行贏家通吃的游戲規劃。以迪斯尼為例,它是一個“品牌乘數“的企業,即用迪斯尼品牌做乘數,在后面乘上各種經營的手段以獲得最大利潤。這種經營思想的定位,讓迪斯尼開始把大部分的利潤徹底轉向影視產品的制作之外。迪斯尼不斷推出一部部制作精美的卡通片,每一部影片的推出都要大力宣傳去打票房,通過發行拷貝,賺進第一輪。然后是后續產品的開發,首先每放一部卡通片就在主題公園中增加一個新的卡通形象,在電影和公園的共同營造出的氛圍中,讓游客高高興興地去參觀主題公園,迪斯尼由此賺進第二輪。接著是品牌授權與衍生品開發,迪斯尼在美國本土和全球各地建立了大量的迪斯尼商店,通過銷售產品,迪斯尼賺進第三輪。這還不夠,迪斯尼還在不斷收購電視頻道,已經有了卡通電影頻道、家庭娛樂頻道,甚至還買了新聞頻道,借助電視的觸角,迪斯尼布下了天羅地網。
2.日本動漫企業商業模式。日本的動畫生產模式總結為“制作委員會”模式,這是1984宮崎駿動畫影片《風之谷》運行的模式,此后許多的動畫影片的商業項目都采取了這種模式。制作委員會由多家企業根據具體的動畫項目臨時組建負責項目論證、投資、策劃、管理和商業合作組織,委員會成員共同承擔動畫制作的所需的全部資金,減輕了單個投資者的負擔,電視臺和廣告代理商是投資的中堅力量。制作委托那些專業的公司運作,由于市場細分,所以日本的動畫公司都較小,90%集中在東京,形成產業集群,集群內企業密切配合,依靠這種競爭與合作的企業網絡,使日本的動畫具有與迪斯尼巨頭抗衡的實力,占據了全球60%的市場份額。在制作委員會的模式下,動畫公司不再單獨承擔商業動作的重任,制作委員會按照需求尋找最合適的專業機構來完成商業運作。
三、中國動漫企業商業模式及存在的問題
1.“浙江經濟”模式:用比較小的投資盡可能做成比較大的商業項目,動漫企業獨自完成產品開發、制作與發行,比較成功的案例是“藍貓”、“東東”、“飲茶”。
藍貓這個國產卡通明星曾打破了洋卡通一統天下的局面,《藍貓淘氣3000問》的制作者當初就是想做一部中國人自己的卡通片,該片播出后反響強烈,高峰期除了中央電視臺,全國還有1 070家電視臺在播出,包括港澳臺的一些電視臺。藍貓公司在全國范圍內招藍貓專賣店代理商,同時開發以卡通人物命名的“藍貓”、“淘氣”、“咖喱”等多種兒童用品。2002年7月,藍貓專賣店發展到1 618家,年底達到2 300家,當年銷售額4.6億!2004年“藍貓”被評為馳名商標。可好景不長,不到三年,2 300多家專賣店便銷聲匿跡。“藍貓”失敗的原因主要在于藍貓在品牌授權上的激進和管理模式大包大攬,加之國內產權保護缺位等諸多因素所致。
2.“中國制造業”發展模式。上海今日動畫創作的《中華小子》、《馬丁的早晨》動漫作品是用對外合資、合作來生產的,他們利用國外好的創意和寶貴的資金為我所用,結合國內勞務成本優勢,實現取長補短,創造相對高質量的動畫作品,先在海外市場播出收回成本后,再選擇“海歸”回國。《中華小子》則采取的中外合拍模式,來破解中國動漫產業“賺錢難”困局。
然而現行政策不支持合拍模式,按國家廣電總局規定,電視黃金時段只能播放國產動畫節目。《中華小子》是憑借優秀的制作和境外影響,最終獲得特批才在這一時間段播放的,除了《中華小子》幾乎還沒有其他合拍動畫片享受過這方面的優待。政府的現行政策固然可以保護國產動畫制作機構的利益,但也制約了今日動畫公司這類走精品路線企業的積極性。一方面,龐大的國內電視播出平臺只允許國產動畫片進入,而國內的銷售又無法實現成本回收,絕大多數動畫制作商們就拿不到足夠的投資資金,做動畫原創就是死路一條。
3.“大資本”模式。被譽為“中國的迪斯尼”的深圳華強集團,想模仿迪斯尼打造出“創、研、產、銷”一體化的完整產業鏈,走出一條文化科技產業發展的新道路。華強集團是國內唯一具有成套設計、制造、出口大型文化主題公園的企業,首創了科幻類主題公園“方特歡樂世界”、中國文化類主題公園“方特夢幻王國”及中國影視類主題公園“方特影視樂園”三個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主題公園品牌。“方特歡樂世界”已經在安徽蕪湖、山東泰安、廣東汕頭等地相繼建成開業,得到業界和國內外游客的高度贊譽,中國第一個出口國外的文化科技主題公園“方特歡樂世界”在伊朗伊斯法罕建成開業,南非、烏克蘭等國的主題公園合作項目也正在進行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