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沁文
(云南大學 藝術與設計學院 音樂系,云南 昆明 650091)
溫琴佐·貝利尼(Vincenzo Bellini 1801—1835)是19世紀意大利浪漫樂派的著名歌劇作曲家。1801年11月3日生于西西里島的卡塔尼亞(Cantania)的一個音樂世家,因此貝利尼從小受到了良好的音樂熏陶。三歲便開始了音樂學習,五歲時能嫻熟地演奏鋼琴曲,六歲時便創作了第一部音樂作品。并且他的音樂聽力和音樂記憶力非常好,顯露出非凡的音樂天賦。之后跟隨祖父學習作曲,并創作了大量的宗教音樂作品。1819年,18歲的貝利尼有幸得到一位貴族的資助赴那不勒斯(Naples)圣塞巴斯契諾音樂學院開始了正規的音樂學習,并師從當時著名的作曲家津加雷利(Zingarelli)學習作曲和指揮。但是貝利尼一生都為病魔纏身,1835年9月23日,貝利尼因患痢疾,年僅34歲病逝于巴黎近郊的皮托小鎮。
貝利尼因歌劇創作聞名遐邇,作有11部歌劇,最為著名的是《清教徒》《諾爾瑪》《夢游女》等。然而貝利尼的音樂創作涉足也算廣泛,他還作有藝術歌曲20余首,現今人們最為熟悉的有《月光》《我為你憂傷,高貴女神》等;最為著名的音樂作品是《進行曲(1813)Marcia》;還作有6部交響曲、一些宗教音樂、彌撒和雙簧管協奏曲等。
貝利尼的藝術歌曲的旋律很好地秉承了意大利美聲審美傳統的旋律風格,以優美、寬廣、連貫、悠長、抒情著稱,很具歌唱性和浪漫情趣。他的音樂作品對他之后的威爾第、肖邦、瓦格納的音樂創作都有所影響。斯特拉文斯基曾把貝利尼的音樂作品與貝多芬的音樂作品相比較,稱為兩B。他認為:“當貝多芬還沒掌握旋律財富就從事作曲的時候,貝利尼卻在不知疲倦地寫出自然而優美的旋律,盡管他自己好像并沒有認識到這一點。”①威爾第也很喜歡、很珍視貝利尼的音樂作品,在他的一封信中這樣寫道:“當然貝利尼的作品在管弦樂法及和聲方面是欠缺的,但是屬于他個人所特有的憂傷的感情卻很豐富。甚至在其最不流行的作品中,也有著似流水傾瀉般的旋律;他寫的這樣清揚婉轉,好像前無古人。誠然,可能其管弦樂配器有欠缺之處,但是在他以前誰也未寫出如此優美的旋律以致鼓舞人心。”②事實上貝利尼藝術歌曲最具魅力和個性的特色便是其歌曲的旋律特色。
拱形音樂線條,是貝利尼獨創的頗具個性的音樂旋律,也被稱為“貝利尼式的抒情聲樂旋律”,即是在低聲部分解和弦的伴奏襯托下,聲樂旋律由寬廣悠長的音調開始,逐漸形成高潮,然后又回到寬廣悠長的音調上,形成拱形線條。這種獨特的旋律擅長表達溫柔憂郁、悲哀的感情,感人至深,富于浪漫情趣。人們往往把這種旋律與肖邦富有感情的旋律相提并論。③而貝利尼藝術歌曲中非常頻繁地使用了這種拱形音樂線條作為歌唱的旋律,同時他藝術歌曲里的拱形線條具有既優美舒緩又跌宕起伏,既典雅洗練又延綿悠長,既寬廣大氣又溫婉抒情,既自然真實又華麗婉轉的特色。例如《背棄》《多無情,你無視我的哭泣》《快樂水手》等。

譜例《背棄》

譜例《多無情,你無視我的哭泣》

譜例《快樂的水手》
其次,貝利尼藝術歌曲里的旋律常常是由幾個拱形旋律線條連接起來的,呈現延綿起伏的波浪形態,似涓涓流淌不息的溪水。這種波浪形態的旋律線條,是很均勻、平衡的:一個上行旋律后接著一個下行旋律,然后又是一個上行旋律,延綿不絕。并且上行和下行旋律線條的長度和高度相當,又是非常多的級進、平穩的進行,形成一種勻稱和平衡狀態,顯現規律性。這給人一種舒緩、規律、均衡、流動之感,帶有古典格調,又非常優雅浪漫。而波浪形態的旋律,又顯得跌宕起伏、延綿悠長、寬廣大氣。例如《背棄》《月光》《我為你憂傷,高貴女神》等。

譜例《背棄》

譜例《背棄》

譜例《月光》

譜例《我為你憂傷,高貴女神》
貝利尼藝術歌曲中非常頻繁地使用音階式旋律,包括上行音階旋律、下行音階旋律和上下行音階旋律。這都是由二度、三度音程不斷鏈接而形成的。旋律進行平穩、舒緩,但旋律線條變得波浪起伏、延綿不斷了。這樣的旋律具有既優美舒緩又跌宕起伏的特色。
1.上行音階旋律
上行音階旋律能給人一種積極向上、激動的心理感受。例如《窗戶今夜無燈光》《回來吧,美麗的費麗德》《假如你想要知道我的名字》《月光》等。


譜例《回來吧,美麗的費麗德》

譜例《假如你想知道我的名字》
2.下行音階旋律
下行音階旋律能給人帶來一種嘆息、回歸的心理感受,以及一種憂郁、傷感的心理體驗。貝利尼藝術歌曲里下行音階旋律的寫作比較多,也充分體現出他擅長創作憂郁、哀傷、溫柔的歌曲。例如《多無情,你無視我的哭泣》《美麗的切尼,我的至愛》《我為你憂傷,高貴女神》《回來吧,美麗的費麗德》《背棄》等。

譜例《多無情,你無視我的哭泣》

譜例《美麗的切尼,我的至愛》

譜例《我為你憂傷,高貴女神》
3.上下行音階旋律
上下行音階旋律是從相對低的音逐漸向上進行到相對較高的音,又逐漸平穩向下進行回落到相對低的音上,形成拱形線條。由于二度音程的關系,這種拱形線條的旋律進行比較舒緩、平穩、均衡、對稱。例如《快樂水手》《盡情歡樂》《我滿懷憂傷》《月光》《可憐我,美麗的偶像》等。

譜例《快樂水手》

譜例《盡情歡樂》

譜例《我滿懷憂傷》

譜例《月光》
貝利尼藝術歌曲里常運用頂真的創作手法。頂真旋律使得樂句與樂句之間連接緊密、自然,使得曲調連綿不絕、委婉動聽,感情非常細膩。例如《窗戶今夜無燈光》《小蝴蝶》《可憐我,美麗的偶像》《回來吧,美麗的費麗德》等。

譜例《窗戶今夜無燈光》

譜例《可憐我,心靈的偶像》

譜例《小蝴蝶》
貝利尼藝術歌曲里常常出現回旋音旋律。回旋音是圍繞一個主要音,在其上下來回盤旋,一般為上下二度音程進行,形成一種婉轉、靈巧的旋律形態。例如《背棄》《回來吧,美麗的費麗德》《假如你想知道我的名字》《快樂水手》《童年的夢》等。

譜例《童年的夢》

譜例《快樂水手》
譜例中4(fa)為主要音,其他音圍繞其上下二、三度音程進行。

譜例《假如你想知道我的名字》
譜例中5(so)為主要音,其他音圍繞其上下二度音程進行。
在貝利尼藝術歌曲里出現不少琶音的旋律進行,三度或四度音程的進行,使得旋律在平穩中顯現跳躍、靈動、活潑之感,使人感受到既抒情溫婉又活潑靈動。例如《回來吧,美麗的費麗德》《石頭記》《我滿懷憂傷》《讓玫瑰帶去幸運》《小蝴蝶》等。

譜例《回來吧,美麗的費麗德》

譜例《石頭記》

譜例《我滿懷憂傷》

譜例《讓玫瑰帶去幸運》
在貝利尼的大多藝術歌曲中,往往在句尾,情緒達到高潮時,會出現卡巴萊塔(cabaletta)的快速花腔走句旋律。雖然是二、三度音程的平穩進行旋律,而且是延續巴洛克時期快速花腔走句炫技的風格,也很具華麗婉轉的特色,但對于貝利尼的創作來說,這種華麗的花腔寫作是因歌曲需要而創作的,流露著作曲家真實、自然而深沉的情感,并不是為了一味地追求炫技的效果。例如 《假如你想要知道我的名字》《熱切的期望》《石頭記》等。

譜例《假如你想知道我的名字》

譜例《熱切的期望》
貝利尼藝術歌曲中有一些歌曲,在有的樂句尾音處,時常出現上行大跳音程,常給人一種緊張、掙扎的感覺,同時也帶來一種戲劇性的沖突感。例如《我為你憂傷,高貴女神》《倘若我不能》《多無情,你無視我的哭泣》《回來吧,美麗的費麗德》《童年的夢》等。

譜例《倘若我不能》

譜例《我為你憂傷,高貴女神》
貝利尼鐘愛三拍子,常采用三拍子進行歌曲寫作。在賈濤編譯的《貝利尼藝術歌曲選》中,收編的19首藝術歌曲中,貝利尼用三拍子創作的歌曲共有13首之多。有3∕4、3∕8、6∕8、9∕8 (6∕8和9∕8都是由兩個或三個3∕8拍組合而成,同屬三拍子)共13首,而6∕8歌曲最多,有7首。
三拍子的強弱規律是不均衡出現的,具有曲線感。所以三拍子歌曲有優美、流暢、連貫的特性,很具抒情意味。特別適合表達浪漫抒情、溫柔多情等題材的歌曲。
通過對貝利尼藝術歌曲旋律特色的具體分析,我們可以看出他藝術歌曲的旋律獨具魅力與個性特色,是非常值得認真分析和研究的。他藝術歌曲的旋律平穩舒緩中顯現跌宕起伏、抒情延綿中顯現靈動活潑、婉轉洗練中顯現寬廣大氣、張揚華麗中顯現細膩真實、溫柔優美中顯現戲劇沖突,等等。這些看似矛盾的結合,既非常完美貼切,又具有深刻內涵。這些特色也確立了其旋律大師的名號,對后世的威爾第、肖邦和瓦格納的創作都頗具影響。當然,對貝利尼藝術歌曲旋律特色的分析研究,對我們更好地學習、把握和演唱貝利尼藝術歌曲大有益處。
注釋:
①林逸聰.音樂圣經.華夏出版社,1999.
②賈濤配譯.貝利尼藝術歌曲選.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前言,2008.
③http://www.shanghaiopera.com.cn/Gjtd_gjmj_show.asp?info_id=212.
[1] 賈濤配譯.貝利尼藝術歌曲選.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2008.
[2] 周同芳譯.貝利尼藝術歌曲集.全音樂譜出版社,中華民國88.
[3] 沈旋,谷文嫻,陶辛.西方音樂史簡編.上海音樂出版社,1999.
[4] 管謹義.歐洲著名音樂家評傳.北岳文藝出版社,2000.
[5] 上海音樂研究所汪啟璋顧連理吳佩華編譯.外國音樂辭典.上海音樂出版社,1988.
[6] 林逸聰.音樂圣經.華夏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