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事多磨,3月27日,J·K·羅琳的Pottermore網站終于開張了。短短三天的時間,其電子書銷售已經躋身亞馬遜Kindle十大暢銷書之列,正如《華盛頓郵報》的報道所描述的那樣——“仿佛是哈利施了‘阿拉霍洞開開門咒’”。
羅琳與亞馬遜的雙贏
根據Pottermore網站與亞馬遜達成的協議,后者可在網站上展示電子書,但消費者只能透過Pottermore平臺購買,然后傳至亞馬遜的閱讀器上。巴諾書店也已經取得了類似的特許權。
這對羅琳不無益處。首先,作為哈利·波特系列有聲讀物以及首次推出的電子書的唯一專賣網站,每筆交易的收入都直接進入Pottermore的賬戶,亞馬遜只從中抽取少量的傭金。同時,每收獲一筆交易,她都可以將粉絲引導至她即將發布的網站,收獲用戶信息并引來更多讀者。鑒于羅琳的新小說推出在即,讀者電子郵箱列表對她而言相當珍貴。
市場研究公司Enders Analysis分析師班尼迪克·埃文斯(Benedict Evans) 表示,“這是第一次有作者完全越過Kindle和iBooks,直接銷售給消費者的案例。盡管很多人想越過出版商這么做,但沒有人能繞過這個平臺。”業界紛紛猜測這是亞馬遜的無奈之舉,還是另有所圖?哈利·波特電子書專營權對亞馬遜而言究竟是利還是弊呢?福布斯中文網指出,這項交易必定是一場雙贏。《哈利·波特》《暮光之城》和《饑餓游戲》等大受歡迎的系列圖書在亞馬遜推廣其Kindle閱讀設備過程中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要通過其低利潤(甚至可能無利潤)的Kindle設備獲利,亞馬遜在數字內容上的成功必須延續下去。
讀者的態度
那么,對于Pottermore,讀者肯買賬嗎?英國衛報做了一項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已經擁有哈利·波特完整的紙質版本,但是仍會購買電子書的讀者占31.7%,已經擁有哈利·波特完整的紙質版本,不需要再購買電子書的讀者占48。9%,沒有哈利·波特的紙質版本,但是非常期待購買電子版本的讀者占7.2%,沒有哈利·波特的紙質版本,同時也沒有意向購買電子書的讀者占12.2%。
Pottermore最早一批的用戶給出了非常肯定的評論,用戶IceDragon評價“這實在太神奇了”,另一位則稱贊“太美了”,CrimsonDream55評論說“這很酷,它是一個很特別的網站,我很喜歡客串的部分。”不過NoxThorn88表示期待更多的驚喜。
網站的早期用戶之一,英國《書商周刊》的夏洛特·威廉姆斯(Charlotte Williams)表示,“Pottermore很有潛力成為哈利·波特品牌的一個恒久的聚集地——它加入了新的社交網絡元素,再加上它是唯一一個出售哈利·波特電子版的銷售地,這是一種非常有效的合并……因此非常巧妙地確保讀者們訪問網站并與它接洽。Pottermore將會成為第一個停靠港吸引更多的讀者,還是會較多地被忠誠的哈迷們使用,這將是一個非常有趣的話題。”
行業的聲音
英國著名代理公司柯蒂斯·布朗(Curtis Brown)的代理喬尼·蓋勒(Jonny Geller)說,羅琳此舉將可能改變暢銷書作者如何與讀者互動的游戲規則,“它可能會喚醒作者去考慮如何獲得讀者的新方式。”夏洛特·威廉姆斯說,“出版行業關系與角色的轉換——代理商做出版,出版商做代理,作者自助出版,變得越來越普遍,我要說這(Pottermore)是數字出版范圍內非中介化最備受矚目的嘗試。”
由于亞馬遜的強勢,同時Kindle閱讀器的熱賣,其對電子書市場壟斷是致命的。你想通過亞馬遜的競爭對手比如Kobo或者aNobii購買電子書然后轉到Kindle上閱讀嗎?可以嗎?是的。容易嗎?不!大部分讀者是不會這樣大費周折的。
Pottermore打破行業規則,所售電子書不加密,也就意味著讀者可以在不同的設備之間傳輸文件,隨時隨地都可以閱讀。如果這個嘗試成功,它將為作者和出版商提供一個模式,來動搖亞馬遜對電子書銷售一手遮天的主導地位。Pottermore的CEO 查爾斯·雷德梅恩(Charles Redmayne)說,“我們堅信人們一旦購買了一本書,就應該有權利選擇閱讀它的設備。”當然,無DRM加密的另一大原因還在于,他希望借此贏得讀者,使之不流向其他零售商。
社交網站aNobii的CEO馬蒂奧·伯魯奇(Matteo Berlucchi)將現在的電子書產業與2008年前的音樂產業作對比。當初,音樂制造商堅持通過DRM保護歌曲的版權,結果卻使蘋果壟斷了整個市場。直到2008年初,音樂制造商才允許亞馬遜建立一個無DRM的歌曲發行網站,第二年蘋果的iTunes商店也完全開放為無DRM格式。而今天,Pottermore羅琳憑借其影響力迫使亞馬遜就范,在電子書市場也開啟了無DRM先河,其意義恐怕也非同一般。
在未來,Pottermore模式的成功與否,都將牽動著業者的敏感神經,何去何從,相信很快將見分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