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版權一直被當作出版社對外聯系與交流及開拓國際業務的窗口,對于窗外的世界我們充滿了好奇與向往。
2012年3月5日至12日,應國際美食大賽評委會主席、巴黎國際美食圖書展組委會主席Mr.Cointreau的邀請,我們一行四人經過十多個小時的空中飛行,風塵仆仆地來到了巴黎——時尚之都。
到達之后已近黃昏,稍事休整,即開始了與時差的搏斗,無暇欣賞窗外的風景。
在經過一整夜睡睡醒醒、醒醒睡睡之后,一大早我們就如約來到了聞名的法國藍帶廚藝學校。藍帶學校坐落在法國第十五區,一如法國其他建筑一樣,外觀看去非常低調內斂,而走近你就會發現,幾乎每一座建筑都有一段輝煌的歷史,蜚聲國際的藍帶學校也是如此。走進學校,不大的接待大廳擺滿了具有藍帶特色的飾品,都是廚房用品的小模型,非常可愛,特想每一個品種都拿一個帶走,但考慮到國際影響,遂絕了此念。在一樓大廳還有一處專門擺放藍帶學校出版的圖書,我社引進銷售火暴的《實用葡萄酒寶典》擺放在了顯著位置。在熱情的會晤之后,藍帶學校PR部的負責人Catherine老太太帶我們觀摩了西點的教學現場,及雕花的制作現場,短短的幾分鐘,一朵嬌艷的玫瑰就盛開在了桌面,而且是黃玫瑰。參觀后總體感覺是:藍帶學校不愧是國際學校,授課語言用法語和英語,學校在四十個國家有分校,學生也是來自五湖四海。近幾年,中國的學生呈上升趨勢,我們在考慮,可以協助藍帶在中國進行招生和培訓工作。
從藍帶學校出來我們直奔Gourmand Award Gala Night,頒獎典禮在巴黎十六區的一個劇院進行。入場后,看到西裝革履的紳士們和穿著晚禮服的美女們,恍如到了奧斯卡頒獎現場。不過,Gourmand Award 還真是被業內人士譽為“美食界的奧斯卡”呢。此次頒獎設了多個獎項,有最佳設計、最佳封面、最佳版式、最簡易操作菜譜獎、最佳飲品等,每個獎項的爭奪都非常激烈,來自全球出版商的同類作品難分伯仲,誰也不清楚到底誰會勝出,因此等待的過程變得漫長而焦灼。在看到《創意中國菜》封面定格的瞬間,我們竟然有一些小激動。熟悉的封面,熟悉的出版社LOGO,炫麗的舞臺,窗外美麗的風景……
整個頒獎典禮一直持續到了深夜,據說頒獎后還有酒會,雖說特想品嘗一下葡萄酒世家Edouard家族收藏的葡萄酒,但考慮到第二天書展開幕,于是我們抱著沉甸甸的證書滿意而歸,繼續與時差進行搏斗。
7日,國際美食圖書展正式拉開了帷幕,我們一早便入場布置展臺。組委會對中國出版商非常重視,特意給了我們VIP展臺,我社精美圖書得以充分展示。布置完畢,我們四人兵分兩路,一路留守,負責接待來訪客戶,介紹我社圖書;一路走出去拜訪預約客戶,挑選優秀圖書。留守的高老師在有翻譯陪同的情況下,比較矜持,頗有大家風范,一旦有感興趣的參觀者、出版商,就開始用連比劃帶解釋的英文介紹了。我們每天一早來到會場,差不多每半小時約見一家出版商,共約見客戶十多家,申請樣書近50冊,目前陸續收到樣書30余冊,不少樣書是藍帶學校的作品,還有LAROUSSE的新出版品,歐洲人民的效率還是很高的。我們中英雙語的《中國茶》一書,經過高老師“中式英語”的介紹,也引起了歐洲出版商的廣泛關注,目前正在評估中,希望中國茶文化能走出國門。
書展之后,我們四人及時進行了溝通與交流,普遍認為:
1.國外展臺比較簡約,沒有夸張的特裝;
2.非常環保,沒有裝修就沒有污染;
3.環境安靜,活動區與洽談區完全隔離,互不影響;
4.書展目的單純,就是做生意并展示圖書;
5.參展商準備充分,目錄制作非常精美;
6.參加此類專業書展可以獲得一流的圖書資訊,幫助引進一流作品,策劃高端原創選題。
另外,我們忙里偷閑去了一下拉雪茲公墓,據說好多名人全在這里安息,比如大文豪巴爾扎克。在這里我們還見到了傳說中的巴黎公社墻,只是面對這面墻,無論如何也想像不出那段歷史,不知道是因為事過境遷,還是我們歷史功底太薄弱?
非常希望明年的國際美食書展能夠如約在北京舉辦,我社作為合作方一定會有更大的空間來展示出版實力。
(作者單位系輕工業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