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以2009年11月份《華爾街日報亞洲版》發生的變革為分水嶺,對比變革前后報紙的整體格局、頭版二版變化,以探索其變化趨勢,從而分析其變化和趨勢背后的理念。總的說來,2009年11月前的變化內含一種趨勢,而11月的變革是這種趨勢的延伸。通觀2006——2009年的《華爾街日報亞洲版》,可以發現默多克經營管理的理念實際上正逐漸把報紙變成了一個陌生的模樣,這種做法是迫于宏觀經濟環境的惡化、美國報業日益蕭條和媒體競爭日趨激烈局面帶來的壓力。
【關鍵詞】版面整體格局 頭版二版 變化趨勢 經營理念
報紙經營管理對報紙內容有著重大的影響,認識和研究國外具有影響力媒體能給國內媒體發展提供參考。本次研究力圖揭示2006-2009年的《華爾街日報亞洲版》(The Wall Street Journal Asia)版面和內容變革背后的經營理念,并從宏觀角度來探討《華爾街日報亞洲版》的版面、內容變化與經營理念之間的關系。這次研究著眼于2009年11月份的一次重大改革,此次變革可以說是《華爾街日報亞洲版》2005年改版后變化最大的一次。
一、頭版的變化及分析
頭版體現了報紙的議程設置,報紙的立場觀點傾向,《華爾街日報亞洲版》盡管想成為讀者的經濟局勢“字典”,給讀者自由查詢的空間,但它仍然想表達,通過最直接的議程設置形式—頭版,發揮政治經濟領域的影響力。
(一)2009年改版前,以時間順序來描述頭版發生的變化
頭版結構簡單,共5欄,前兩欄用于導航,后三欄用于頭版新聞報道。對于頭版,筆者將分為三部分來分析:導航欄、頭版新聞部分和圖片運用。
導航欄部分變化:
2006年7月17日報紙導航發生了變化:What''s New上方的圖片導航由原來的兩張圖片變為一張“Leading in Asia:AQA with Yokohama''s mayor MANAGEMENT PAGE31 ;Toll has a special delivery for shareholders:Asia HEARD IN ASIA PAGE19”此時導航欄總版面面積沒有發生變化,只是圖片少用了一張。此風格延續使用至2008年。
2009年2月2日What''s News導航變為一欄,但是頭條“New financial threat looms”配了很大一幅圖“DAVOS FINALE”。導航欄的面積縮小為原來的二分之一,用于頭版新聞報道面積增加。2009年8月26日小變化,頭版What''s News上方出現圖片導航,如“South Korea in space”,本版有一幅很大的頭條新聞配圖。
從以上來看,2009年11月改版前,導航欄始終在頭版。導航欄上方的圖片由兩張變為一張,然后消失,然后又出現。導航欄重頭戲部分“What''s News”部分由兩欄變為一欄。導航部分面積的減少,必然會增加頭版新聞報道面積。
前期頭版有一半的版面用于導航,說明報紙想讓讀者可以檢索當天“有價值”的信息,并且有些信息在后面版面有進一步的報道,其它的可以通過其他途徑進一步知曉具體的信息(如,電視,雜志,Internet等)。由于版面空間的緣故,頭版詳細報道的新聞很少,這個可以體現該時期報紙是重視讀者對信息的自由檢索,讀者可以根據自身需求來做選擇性的閱讀。
頭版新聞報道部分:
(1)內容敘述:每版都只有2條新聞并且大部分都配有圖表(數字和文字)說明,絕大多數都是businessfinance 性質的新聞。頭版時政新聞呈增多趨勢,從統計的數據來看,2009年7-8月出現的非businessfinance報道較多,一星期出現11條。時政類的新聞常常以圖片報道方式出現。圖片報道的方式在2009年11月改版后得到強化。統計中發現這些圖片越來越富含情感和視覺沖擊力,以吸引讀者眼球,這對嚴肅的理性的報紙有一定的沖擊,新的營銷方式,讓讀者遠遠地就能看到那些精彩的圖片,想一睹為快。
(2)頭版報道新聞數量有增多趨勢,如2008年9月30日頭版新聞為3條,增加一條。導航部分面積減少是一個重要原因。
(3)頭版新聞報道還出現這樣一個傾向:宏觀立體式的報道
總的趨勢,從版面面積來看,導航部分逐漸減少(到2009年11月改版后此部分完全消失),頭版新聞報道面積增大,每篇報道的內容增多,其中彩色圖片的運用越來越頻繁(圖片導航和報道配圖),圖片的面積逐漸增加,與原有的圖表的報道方式結合,圖表結合報道兼顧數字的精確和圖像的形象。這種趨勢在2009年11月改版后更明顯。
(二)2009年改版后,11月27日面貌變化,版面增加
導航部分“消失”,原來的What''s News部分轉到第二版,但是報頭上方出現商業數據和彩色導航。
頭版全部用于新聞報道,共2-3篇,報道剩下的內容一般轉到FORM PAGE ONE版。如China''s limits foil Obama charm (配有一張大圖)和Korea flexes unclear-power muscle(配有一張小圖)。主圖面積很大,有時占版面的四分之一,圖片內容關于時政新聞居多,具有視覺沖擊力,飽含情感。有時還會出現黑白素描圖片,不過一般是人物肖像。
頭版的新聞不像2009年7-8月那樣,很多時政新聞報道,筆者認為此時體現了一個回歸,即回到了businessfinance報道的立場上來。其中一個巧妙之處在于頭版圖片報道都是時政新聞報道,它起到導航作用,這是一個既能吸引眼球,又能保證頭版新聞性質比例的很好的方式。
頭版全部用于新聞報道,這是改版前趨勢的延續。報紙的封面不再是What''s News導航,而是彩色圖片加粗體字的標題。報紙最重要的版面用于議程設置,采用一種集中的強化的強信息的表達方式,放棄那種自由的雜多的表述方式,這是一種頭版新聞內容報道的整合,體現了這一時期報紙經營的方向。
二、二版的變化及分析:
2009年11月改版后,二版不再是LEADING THE NEWS,,改成PAGE TWO。原來在頭版的What''s News和INSIDE都移到了此版,本版還出現了新的欄目ASIA ONLINE TODAY。
ASIA ONLINE TODAY是一個平面媒體的網絡導航,文章主題通過圖片加簡潔的文字表達出來,讓有興趣的讀者到網絡上去閱讀相關的具體的信息。新欄目體現了印刷版與網絡版的有效互動營銷方式,也是《華爾街日報》從傳統媒體向數字媒體過渡的一個重要標志。
值得注意的是,本版的主要功能是新聞導航。PAGE TWO一版用9張黑白圖片,大圖配合What''s News里的某條新聞報道,INSIDE用了4張圖片,每張圖片下有文字。ASIA ONLINE TODAY用了4張圖片。
這樣看來,原來頭版用于新聞導航和頭條報道,二版用于新聞報道,改版后報紙頭版用于頭條新聞報道,二版專門用于新聞導航。說明改版后的報紙更加重視易讀性,沒有導航與報道的混雜,版塊的差異更明顯,讓讀者能更快速了解本期報紙的內容,更方便地檢索所需信息,同時還能了解到同期網絡上報道的內容。
三、變化背后的理念
2008年、2009年報紙整體格局和頭版二版緩慢的變化奠定了一種趨勢,而這種趨勢在2009年11月的變革中可以看出來,這也暗示著默多克經營的轉向。
改版后的報紙,內容上和形式上的版塊化的信息表達方式,就是一種信息的高度整合。放棄在頭版那種瑣碎的片段表達方式,如What''s News。版塊化的信息整合表達方式也可以看出報紙對于讀者的考慮,讀者更需要的是一個有聯系的世界,更需要對事情的把握,更希望局勢以自己能把握的方式來運行,而報紙的變化就體現這一點,給讀者更詳細,更有把握,更有意義的報道。
同時,《華爾街日報》印刷版與網絡版的有效互動,實現傳統媒體向數字媒體過渡,這種觀點在報紙中是可以找到印證的。改版后的報紙更明顯,PAGE TWO專門的ASIA ONLINE TODAY圖片與標題結合的網絡導航。報紙中出現的China Real Time Report,這個欄目就不僅僅是導航了,它可以說是網絡欄目的廣告,讓讀者通過網絡能與當前“重大事件”保持緊密的聯系。
筆者認為這種便捷的閱讀方式有好處也有危機。最直接的,《華爾街日報》有多種渠道來銷售它制作的新聞(傳統紙質、網絡、甚至是手機新媒體等),有更多的機會與讀者接觸,特別是網絡能產生個性化的服務,從而帶來不同種類的廣告商,這又意味著更多的利潤。同時,這種多渠道的信息傳播方式有利于信息的挖掘,簡言之,以便于從網絡上發現更多的新聞。□
參考文獻
①2006-2009年的《華爾街日報亞洲版》,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Asia
②A Guide to The Wall Street J-
ournal Asia understanding your fast changing world,Dow Jones/A News Co-
rporation Company,from WSJ.com
③Text of Dow Jones Editorial Agreement《道瓊斯編務獨立議案》,from WSJ.com,August 1,2007,12:32 P.M. ET
④《特別報導:新聞集團收購道瓊斯》,2007年5月9日-8月9日系列報道,WSJ.com
⑤金雁、王寧:《專業報刊品牌經營》,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115
⑥徐建太、楊欣,《金融危機下〈華爾街日報〉革新策略》,《新聞愛好者》,2007(7):13—14
(作者: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碩士研究生)
責編: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