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編輯工作在整個出版過程中處于核心地位,編輯作為編輯工作的具體執行人,其素質成為編輯工作質量水平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障。本文以育兒期刊編輯為主要研究對象,對如今網絡信息化時代大背景下的育兒期刊編輯需要具備的素質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育兒期刊 編輯 信息化素養
編輯,在出版理論中被定義為設計、組織、審讀和加工作品,為復制和發行做準備的工作,是專門從事這項工作的專業技術人員。編輯工作在整個出版過程中處于核心地位,編輯工作的質量水平直接決定和影響著產品的質量和后期復制、發行等工作環節的效果。編輯作為編輯工作的具體執行人,其素質成為編輯工作質量水平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障。
育兒期刊以家長和嬰幼兒為主要讀者,兼顧學前教育和家庭教育研究者與工作者,期刊的內容、形式和服務主要圍繞以下幾部分展開:發布當前育兒最新研究動態和信息、解讀嬰幼兒發展規律和特點、提供育兒觀念和方法、解決育兒困惑和問題、分享育兒經驗和心得、為嬰幼兒提供經典有趣的閱讀和游戲作品等等。在當前育兒期刊品種豐富,競爭激烈,辦刊形式和服務多元化、信息化等形勢下,要想成功實現育兒期刊的辦刊宗旨和特色,作為一名育兒期刊編輯,應該具備哪些素質呢?
一、扎實的專業基礎
要想成為編輯中的行家里手,專業是首要因素。編輯不僅要具備本期刊所涉及的專業基礎知識,還必須在編輯專業上下大功夫,鉆研業務。本文主要對前者進行分析。育兒期刊編輯需要具備的專業理論知識以教育學、心理學為主,其中又涉及到學前教育學、兒童心理學、家庭教育學、家庭社會學、心理咨詢等學科專業。由于目前育兒期刊大多也涉及營養保健健康等內容,所以相應的母嬰醫療衛生方面的專業知識也越來越被重視。
1、專業視角幫助編輯抓選題、找作者
當前社會普遍重視早期教育和家庭教育,但同時社會上圍繞早期育兒指導方面也存在著良莠不齊的“專家”、“學者”和“媒體”,而且還不斷地制造著大量的早期育兒“新聞”和“話題”。究竟什么內容是家長真正需要了解和解決的,什么辦法是科學有效可行的,哪些專家、作者是權威可信的?
編輯只有具備了扎實的專業功底,才能在專業系統的視野內訓練有素地敏銳捕捉到有價值的線索和選題,并進行有深度有創意的策劃;編輯只有通過不斷地學習積累豐富的專業資源,才能在專業領域內有效尋找到與選題最合適的專家、作者。
2、專業功底保證編輯對稿件的篩選和加工
編輯的專業功底決定了其挑選稿件的眼光和對稿件的編輯加工能力。如果一個編輯缺乏基本的專業知識,那么他很有可能會被某些稿件表面呈現出來的“好”的做法和效果蒙蔽,看不清背后深層的教育理念會受到質疑;如果編輯對幼兒心理特征的把握不夠熟練清晰,那么他在修改加工稿件時就很有可能會出現知識性錯誤和指導性錯誤,給讀者造成誤導。
比如一篇文章談到在面對調皮的孩子時,適當使用武力可以有效解決問題,而且還具體介紹了實施武力的細節和注意事項。文章貌似有效的方法可能會引起一些讀者的興趣和效仿,但是編輯應該具備專業常識,認識到:調皮的孩子在某種情境下自有調皮的理由,調皮是幼兒正常的年齡特點,我們只有從情境入手,尊重孩子的心理和個性特點,才能巧妙地進行引導,既不傷害孩子,又能幫助孩子向積極的方向發展;而武力圖一時之快,卻是家長強權專制做法的體現,是對幼兒人格和權利的漠視與傷害,長遠看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所以這類型稿件不能選用,即使要選用,也必須在編輯加工過程中認真修改,剔除其中不正確的內容。
3、以專業形象促進編輯與作者和讀者的交流
具有專業素養的編輯能與作者共同商討策劃出好的選題,能為作者在創作作品的過程中提出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編輯的專業性決定了編輯與作者之間的良好合作,尤其是對于專家型的作者,編輯是否專業,是他們決定是否與期刊長期合作的一個重要因素。
現在的育兒期刊都非常注重讀者服務,比如組織親子活動或者現場育兒咨詢等,更有不少育兒期刊在自己的期刊網站或門戶網站上開通相應的論壇和在線提問版塊,促進編讀往來。編輯在為讀者提供服務和指導時,主要圍繞幼兒發展、育兒、家庭關系等問題進行互動,或提出問題,引發討論,或給予解答和幫助。總之,編輯的專業形象能為期刊質量加分,獲得更多潛在讀者的關注、信任和好感,同時,也促使編輯獲得相應的專業成長和職業成就感。
二、豐富的實踐經驗
育兒期刊為讀者提供專業可信的內容,有理論還要有方法,要貼近讀者生活,還要能引起讀者的情感共鳴,要想實現這些目標,對于編輯來說,豐富的實踐經驗必不可少。
1、育兒實踐中出選題,貼近讀者
據有關調查,育兒期刊編輯中女性居多,而且大都有過當媽媽的經歷,或者正處于年輕媽媽階段。女性和媽媽的角色使編輯能夠親自體驗家長育兒的幸福快樂和艱辛困惑,在這個過程中,編輯能夠時時獲得靈感,捕捉到貼近讀者需求和感受的選題。比如有的編輯,自己的孩子剛剛經歷了刻骨銘心的斷奶期,于是“趁熱打鐵”策劃了關于“斷奶”的話題,恰好可以滿足這一類家長的需求。
2、育兒實踐中不斷反思,提升稿件質量
編輯由于專業和職業特點,會在與孩子共同成長的過程中賦予強烈的教育意識,并結合工作中接觸到的文章和稿件所傳遞的教育理念和方法進行自我反思和驗證。經過這樣的進一步梳理和辨析,編輯在對稿件的認識和加工上會有較大的提高。
3、育兒實踐中實現從個性化到普遍化的轉變
幼兒之間有個性差異,成人之間同樣有,如果編輯把思維與情感局限在個性化的育兒實踐中,并反映在對選題和稿件的把握上,那么給讀者提供的內容仍然是不科學的,不具有普遍性的。所以,編輯不僅要有豐富的個人育兒實踐經驗,還要多深入到家長群體中,搜集更豐富多樣的育兒樣本案例,從中提煉和總結出各種不同的育兒實踐問題和經驗,這樣才能保證期刊滿足更多讀者的需求和喜愛。
三、關愛兒童的心靈和富有童趣的性情
育兒期刊具有一個很大的特點,那就是面對的讀者既有家長,也有孩子。面對家長讀者的內容要科學、時尚、實用,而面對孩子的內容則要充滿童心趣味,好看、好讀。
1、關愛兒童的心靈是編輯獲得工作激情的源泉
只有熱愛兒童的編輯才能時時感受到自己職業的高尚和純潔,才能想象到自己的工作和努力將會幫助更多家長為孩子創造更好的環境,提供更好的教育,從而為更多孩子帶來快樂。這種發自內心的喜愛才會給編輯帶來源源不斷的激情和動力。
2、關愛兒童的心靈使編輯牢牢把握尊重兒童、以兒童為主的理念
熱愛兒童,表現在尊重兒童的發展規律和特點,尊重兒童的個性差異,尊重兒童的發展需求,尊重兒童的探索和自主成長。當育兒期刊的編輯喜歡兒童,熱愛兒童,才能深刻領會尊重兒童的理念,并在實踐中,在選題策劃和加工稿件的工作中,身體力行。比如,一個真正為幼兒長遠發展考慮的編輯,不會選擇急功近利的稿件,向讀者宣傳惡性開發幼兒潛能、強迫幼兒進行枯燥乏味的訓練等內容,這些都會對幼兒造成嚴重的身心傷害。
3、富有童趣的性情幫助編輯找到與幼兒對話的語言和形式
育兒期刊中一般都會有一部分給幼兒閱讀和游戲操作的內容,比如圖畫故事書和游戲手冊等等。一個富有童心、童趣的編輯,能讓自己站在和幼兒平等的位置上,想孩子所想,愛孩子所愛,同時又以專業素養把握圖畫故事和游戲對幼兒的適宜性和發展性,在版式設計和色彩、構圖、造型等表現形式的選用上,更滿足幼兒的審美需求,同時又具有引導性。
幼兒學習的特點就是以游戲為主,在做中學,在生活中學,一個欠缺童心童趣的編輯,不能把握幼兒的年齡特點,編出來的故事、游戲等內容體現得就是成人視角和思維習慣,是單方面的灌輸和訓練,使幼兒發展的目標變得生硬和牽強,失去了很多趣味,不能吸引小讀者,也就不能吸引家長讀者并購買訂閱。
四、適應網絡時代的信息化素養
現代社會步入快速發展的網絡時代,網絡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信息化也成為人們生存發展的必備素養。當下媒體爭相借助網絡平臺進行宣傳,占據市場競爭的有力陣地;而編輯,也紛紛利用網絡平臺,借助各種信息化技術展開與讀者、作者,與社會的積極互動。作為期刊編輯,掌握適應當前社會的信息化素養能助自己的工作一臂之力。
1、使用搜索查找技術,收集資料
編輯在策劃選題和修改加工稿件的過程中,離不開利用網絡搜索引擎進行資料的查詢和收集工作。育兒期刊編輯常去各大育兒網站、論壇、博客、微博中查詢最新的教育動態和育兒信息,了解當前家長的困難和問題,尋找相應的研究文獻和專家文章,以及家長的優秀作品。
2、使用信箱、博客、留言、即時對話等工具與讀者和作者交流
通過各種信息化工具和設備,編輯與作者、讀者的交流互動突破了時空限制,更及時有效,也更便利。有的不便于當面溝通的話題或意見,通過信息化渠道,委婉的表述看上去反而更易被對方接受。
3、使用博客、微博宣傳期刊
有調查研究發現,大多數媒體記者和編輯喜歡撰寫博客和微博,轉發相關信息,并發表評論,為的是更好、更便利地宣傳刊物和自身形象,加強刊物和自身在專業領域、行業媒體中的影響力和知名度,引領輿論,獲得更多的發言權和關注。當然,通過博客和微博,編輯也能夠實現查找資料和作者,挖掘選題等目的。
編輯只有具備了適應網絡時代的各種信息化素養,才能適應信息化社會人與人溝通的多種方式,才能真正發揮環境和工具的價值,為我所用,促進期刊出版信息化的進一步發展。□
參考資料
①中國出版專業職業資格考試辦公室編:《出版專業理論與實務》,上海辭書出版社,2002
②[美]David R.Shaffer Katherine Kipp著,鄒泓等譯:《發展心理學》,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9
③陳瑞霖,《記者的“微博行為”探究》,《新聞世界》,2012(1)
(作者:學前教育雜志社編輯部主任)
責編: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