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隨著我國影視創作市場的不斷發展以及國家相關政策的引導,現實題材的電視劇已然成為了當今熒屏中的主流,隨著《蝸居》、《媳婦的美好時代》深受觀眾喜愛后,近期播出的《北京愛情故事》、《夫妻那些事》、《心術》也受到了觀眾的熱捧。本文試從現實題材電視劇的熱播原因以及未來的發展等角度,對現實題材電視劇的熱播現象進行分析。
【關鍵詞】現實題材 電視劇 熱播 受眾
現實題材電視劇一般就是指以反映現實生活為題材的電視劇,即以當代題材為主的電視劇。現實題材的電視劇范圍廣泛,包括軍旅題材、農村題材、都市題材、涉案題材、青少年題材等。目前熱播的大多是都市題材類的現實題材電視劇,主要是圍繞都市人的工作、情感展開的。雖然現實題材的電視劇成為了熒屏上的主力軍,也受到觀眾的喜愛,但是我們可以看到,這些都市類的現實題材的電視劇大多故事背景單一,情節雷同現象明顯,總的來說,我國現實題材的電視劇仍有很大的拓展空間。
毋庸置疑,現實題材的電視劇已經成為了當今熒屏上的主力軍,注重反映現實生活題材的電視劇也較容易走進觀眾的心中,引起受眾的共鳴。現實題材電視劇大多是圍繞著現實生活中的普通人群,直面生活中的矛盾,展現當下的一些熱點社會問題。從《蝸居》中圍繞普通百姓買房還貸的問題到《夫妻那些事》中夫妻情感糾葛,說出了多少人的心聲,又讓多少人聯想到了自己的現實生活。從現實題材電視劇緊貼生活,貼近受眾這一方面來說,它的熱播也不是一個偶然的現象。
一、現實題材電視劇熒屏走紅的原因
1、市場環境優越
2005年廣電局要求多創作現實題材的電視劇,2009年《蝸居》熱播,類似的反映都市現實題材的電視劇受到了觀眾的熱捧,曾經紅極一時的宮斗劇、穿越劇也因廣電局對其不得在衛視黃金檔播出的限制而漸漸的淡出,這也給了現實題材的電視劇帶來了更多的受眾。
根據國家廣電總局官方網站的統計,2010年度全國生產完成并獲得《國產電視劇發行許可證》的劇目共計436部14685集,其中現實題材劇目共計271部8457集,分別占總比例的62.16%、57.59%。①現實題材的電視劇目已占據了電視劇市場的半壁江山。
近年來熱播的現實題材的電視劇大多是以都市為背景,以剛走出象牙塔的大學生為主要人物,圍繞他們在事業上的奮斗、在情感上的悲歡離合而展開的。這類電視劇直面80后的一代所處的現實,引起了他們的共鳴,有著鮮明的時代特征。
2、日常化的視角,貼近生活
創作現實題材電視劇要求藝術家按照生活的本來面目反映生活。追求“真實”是現實主義的藝術基石,也是它的美學特征。②正是因為它追求真實這一特征,讓現實題材的電視劇貼近受眾,更容易走進受眾的內心世界,產生共鳴。
在《北京愛情故事》中,石小孟帶著初來北京的沈冰去看那套小戶型的房子,在空蕩蕩的水泥建筑內憧憬著未來,那一場景讓多少在大都市打拼的人們想到自己,或許那就是他們所憧憬的畫面。《蝸居》中海萍說到:“每天一睜開眼,就有一串數字蹦出腦海,房貸六千,吃穿用兩千五……”成了多少個家庭的真實寫照。正是這樣的貼近日常生活,現實題材的電視劇才有了這般魅力。
3、滿足受眾的情感和心理需求
現實題材的電視劇反映社會百態,涉及到現實生活的方方面面。受眾在觀看電視劇時往往會把自己的情感寄托在某個角色身上,隨著劇情或悲或喜。通過對劇情的關注,觀眾有了暫時“逃避”現實壓力的港灣。這種娛樂訴求是在壓力生存下的渴望,使他們在現實中壓抑為內傷的情感和欲望在劇中得以釋放和表達。③
《夫妻那些事》中有這樣的臺詞:“婚姻中最重要的就是坦白,這夫妻兩人本來就是同體,不應該互相隱瞞的。只有坦白了,才能少一些誤解和爭執,多一些理解和幫助,所以說坦白是婚姻中最珍貴的”。《裸婚時代》中理想化的愛情與殘酷的現實讓一對濃情似水的戀人從滿懷熱情的面對生活到疲憊不堪被生活所累,有多少觀眾為劉易陽和童佳倩流淚、抱屈不平。
4、緊跟社會熱點
現實題材的電視劇緊隨時代的發展,能夠捕捉到社會的熱點,這也成了現實題材電視劇得天獨厚的優勢。
回顧備受關注的熱播劇,都離不開對社會熱點問題的關注。《蝸居》中的買房、還貸;《媳婦的美好時代》中的婆媳關系;《夫妻那些事》中各種夫妻之間的問題;《心術》中的醫患關系等,都是抓住了社會的熱點。
5、現實主義的手法與喜劇幽默因素相結合
現實題材的電視劇本身是對社會現實的反映,需要現實主義的表現形式,但是現代人的生活節奏快、壓力大,受眾在收看電視劇時大多是抱著娛樂的心態。如何能夠滿足受眾的這一需求,在不脫離現實的條件下引入喜劇幽默的成分,營造一種輕松愉悅的氣氛。喜劇幽默成分的加入為現實題材的電視劇增色不少。
從《裸婚時代》、《北京愛情故事》、《夫妻那些事》等熱播劇中,都可以發現這一點。輕松幽默的臺詞、背景音樂等,不乏笑點成了它們的共同的特點。如《媳婦的美好時代》在輕松溫馨的氣氛中獨辟蹊徑,化解了婆媳之間這一困擾家庭的難題,在輕松幽默中脫離了沉重的桎梏④。通過這種輕松、幽默的表現形式可以傳達出一種積極向上的樂觀的生活態度,豐富了受眾的精神世界。
6、經典的臺詞和對白
臺詞的經典也成了這些熱播劇在人們茶余飯后談論的熱點,也廣受觀眾的追捧。如:
“我沒鬧,鬧的是這個生活,這個世界”——吳狄(《北京愛情故事》)
林君說,“退一萬步講……”,
唐鵬說,“退那么老遠?”……——《夫妻那些事》
“冷漠是一種傳染病。別人對你冷漠了,你心情不好,就把這種冷漠傳播出去,這個社會就越來越冷。” ——《心術》
二、現實題材電視劇需注意的問題
近年來,我國現實題材的電視劇在不斷發展改進,也取得了較好的成績,這是不可否認的。但是也出現了一些問題,如主題相對集中,取得較好成績的大多集中在都市劇上,相比而言,農村題材相對不理想;從年齡上來說,大多是受年輕人關注,相對來說,反映兒童和老年人的較少,現實題材的電視劇的題材很多,可發掘的也很多,不讓現實題材的劇目曇花一現,仍需不斷努力。
1、多方面開發主題,避免故事情節雷同
雖然目前反映都市情感類的電視劇都取得了較好的收視率,也受到了受眾的熱捧,但不宜盲目跟風,否則容易造成受眾的審美疲勞。現實題材的電視劇的主題可以從多方面開發。一個社會熱點問題都可以成為一種角度,如一部《大女當嫁》就圍繞著目前的剩女問題。我國目前正處于轉型期,很多的現象值得我們去關注,比如目前的留守兒童問題,空巢老人現象等。顯然目前來說關注兒童和老人的電視劇題材較少,大多集中在年輕人身上。從職業上來說,關注都市白領的較多,而對其他的社會工作者反映的很少,但是《心術》以醫院為背景,以醫患關系為主題,引起了受眾的關注,首先選題的新意就占據了一定的因素。
2、弘揚社會的主流價值觀
電視劇不僅要關注它的經濟效益更加應該重視其社會效益,根據美國著名新聞工作者李普曼在他的《自由與新聞》中提到的“擬態環境的環境化”,人們會把媒體呈現的擬態環境作為客觀環境本身來看待。⑤這也就是說,媒體中呈現的東西會潛移默化地影響現實生活中的受眾,所以電視劇中要注意弘揚主流的價值觀和人生觀,起到正確引導受眾的生活態度的作用。要關注到精神層面上的東西,給受眾一定的精神寄托。
如在都市情感劇中的“小三”,大多以青春靚麗的形象出現,她們穿梭在高檔的商城,住著別墅豪宅,懂得享樂,過著奢華的生活,但是往往家中的老婆就是以“黃臉婆”的形象出現,她們多數都是把時間放在了持家教子上,劇中一味的用這些元素來進行對比,忽視了“小三”所背負的罵名,良心上的譴責,不能在陽光下的幸福,很容易產生負面影響。
在《士兵突擊》中反復提到的鋼七連的“不放棄,不拋棄”的精神;《北京愛情故事》中外表清新脫俗,內心單純善良的沈冰,來到了繁華而浮躁的大都市卻依然的保持著自己的本性;《心術》中倡導的“信念、希望、愛”,這些都在感染著受眾,傳播了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產生了積極的社會效果。
總之,在這個多元化的時代,電視劇的市場也不可能是一枝獨秀,現實題材電視劇要在這個市場中占據優勢,就要關注社會百態,做到貼近生活,觸動受眾的內心,善于發掘新穎的題材,給受眾精神層面的引導,營造出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做到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統一。□
參考文獻
①中國電視藝術委員會評論員:《2009
-2010年度電視劇創作概觀》[J].《中國電視》,2011(8)
②孫萌,《現實題材電視劇發展趨向及存在的問題》[J].《電視研究》,2003(2)
③劉婷、趙曉倩,《集體心理尋喚——新世紀電視劇創作與受眾心理互為關系研究》[J].《當代電影》,2009(7)
④陳蕾,《現實題材類劇集魅力分析》[J].《文藝生活》,2011(3)
⑤郭慶光:《傳播學教程》?[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
(作者:均為南昌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傳播學2010級碩士研究生)
責編:姚少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