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坤彥 馬 卉
(襄陽市第一中學,湖北 襄陽 441000)
“測定電源的電動勢和內阻”是高考的高頻考點,也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筆者在講授2010年第3版的《物理》選修3-1的“實驗:測定電源的電動勢和內阻”一節時,覺得它的“思考與練習”中,習題3設計的一組實驗數據及教參給出的解答與這節的內容不符,如果用它訓練學生不僅起不到讓學生掌握本節內容的作用,甚至可能對學生正確理解這節內容起到一定的誤導作用.
題目.某同學選用了其他規格的器材,按圖1進行實驗.他調整滑動變阻器共測得了5組電流、電壓的數據,如表1所示.請作出蓄電池路端電壓U隨電流I變化的U-I圖像,根據圖像得出蓄電池的電動勢和內阻的測量值.

圖1

表1
教參給出的解析:U-I圖像如圖2所示.由圖像可知:E=2.03V,r=0.08Ω.

圖2
筆者結合教材和教參中與這節內容有關的知識,對這個題目的數據及教參的解答做了一點淺顯的分析,供各位同仁討論.
(1)從描點繪圖的原則上看,沒有抓住主體.
教材在“實驗:測定電源的電動勢和內阻”一節中,對理想的U、I數據的分布規律和繪圖原則做了這樣的闡述:可以看到這些點大致呈直線分布.如果發現個別明顯錯誤的數據,應該把他剔除.用直尺畫出一條直線,使盡可能多的點落在這條直線上,不在直線上的點能大致均勻分布在直線兩側,這條直線就能較好地代表U-I關系.并給出根據電路圖3(實驗室測電源電動勢和內阻的原理圖)的實驗數據描繪的U-I圖像,作為示范性圖像(如圖4).

圖4
而教參給出的習題3的解答中,讓我們看到的不是“使盡可能多的點落在這條直線上”,而是沒有一個點在直線上,描繪者只關注了“不在直線上的點能大致均勻分布在直線兩側”,沒有抓住主體.因此這條直線能不能較好地代表所測電源的U-I關系,就值得商榷了.
(2)從數據的分布看,伏特表讀數范圍太小.
2010年第3版的《物理》選修3-1的《教師用書》的第84頁,給出了選擇實驗儀器量程的原則:在測量值不超過量程的情況下,指針盡量偏轉至3/4量程左右.結合題目的實驗數據和實驗室常用儀器,可以推測本次測量中,電流表的量程為3A,電壓表的量程是3V.這樣當電流表滿偏時,電壓表的最小讀數Umin=E-I·r=2.03V-3×0.08V=1.79V,也就是說,本次測量中電壓表只能在1.79V~2.03V之間讀數,即指針偏轉的范圍只有0.24V,不到3個分度.這樣小的讀數范圍是很難讀出符合實驗要求的多組實驗數據.
對比圖2和圖4,我們可以看出,圖4的實驗數據均勻合理地分布在U-I圖像的第一象限,而圖2的實驗數據只是分布在其中的一個角落.造成這種不合理數據的原因就是電壓表讀數范圍太小.
(3)從誤差分析上看,偶然誤差太大.
較大的合理測量范圍是能夠測量多組可靠實驗數據的重要條件,是降低偶然誤差的重要保障.從以上數據分析可以看出,電流表的讀數范圍在一個比較合理的區間內,而電壓表的讀數范圍只有2.03V-1.79V=0.24V,非常小,不便于讀數.根本不符合教參給出的選擇實驗儀器要遵從“安全可行、測量精確、便于操作”的三原則中的“精確測量”原則.
從習題表中數據看,電壓表讀數1.92,1.93,1.98,1.99這4個數都在一個分度內.實驗操作時,電表的指針從1.92變化到1.93,從1.98變化到1.99,實際上是很難看出其變化的.這兩組讀數的偶然誤差就會很大,因此,用這些數據在U-I坐標系中描繪的坐標點的分布就不是“大致呈直線分布”,也就不能真實地反映電源的U-I關系.
教參的解答者或許也認識到這一點,因此他沒有讓一個數據點落在直線上,而是對稱地分布在直線兩側,減少偶然誤差,但顧此失彼了.
(4)從實驗電路圖處理上看,沒有兼顧兩個電表.

圖5
題目.(2009年安徽高考題)用圖6所示的電路,測定1節干電池的電動勢和內阻.電池的內阻較小,為了防止在調節滑動變阻器時造成短路,電路中用一個定值電阻R0起保護作用.除電池、開關和導線外,可供使用的實驗器材還有:
(a)電 流 表 (量 程0.6A、3A);
(b)電壓表(量程3V、15V);
(c)定值電阻(阻值1Ω、額定功率5W);
(d)定值電阻(阻值10Ω,額定功率10W);
(e)滑動變阻器(阻值范圍0—10Ω、額定電流2A);
(f)滑動變阻器(阻值范圍0—100Ω、額定電流1A).

圖6
(1)要正確完成實驗,電壓表的量程應選擇_______V,電流表的量程應選擇________A;R0應選擇________Ω的定值電阻,R應選擇阻值范圍是________Ω的滑動變阻器.
(2)引起該實驗系統誤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雖然考題仍然用的是圖2的電路,但是出題者將蓄電池換成干電池,大大地增加了電源內阻,有效地避免了電源內阻過小引起的電壓表讀數范圍太小.2010年第3版的《物理》選修3-1的第62頁對兩種電池的內阻有這樣的敘述:“鉛蓄電池的內阻只有0.005~0.1Ω,干電池的內阻通常也不到1Ω.”很顯然,干電池的內阻比鉛蓄電池要大得多,況且用舊后的干電池內阻更大,這樣用圖6電路測出的實驗數據會分布得如圖4那么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