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外語系 徐敏
詞匯是語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切語言的基礎。正如英國著名語言學家威爾金斯(Wilkins)所言:“沒有語法,人們所傳達的信息很少;而沒有詞匯,人們則無法傳達任何信息。”由此可見,詞匯是構成語言的基本單位,離開了詞匯,就談不上語言,更談不上對語言的運用。[1]任何語言技能的形成與培養都必須以一定量的詞匯為基礎,語言水平高的人通常都擁有較大的詞匯量,而詞匯量較少的人則很難達到較高的語言水平。
詞匯在商務英語中一直占據著非常重要的位置,同時商務英語詞匯由于其專業性強,時代性新,在國際貿易中商務英語詞匯一直發生這變化,本文結合商務英語特有的特征及其在商務活動中的應用,對商務英語詞匯進行了更為全面的探討。
商務英語是英語和其他一些學科相交叉,涉及面較廣,專業性較強,例如:國際貿易、商務禮儀、市場營銷、經濟基礎學、金融及財務管理等各個學科。商務英語應用范圍比較廣泛,滲透在外商投資、商務談判、外資保險、國際支付與結算等各個方面。然而,各個學科與領域都有著自己大量的專門用語與詞匯,即使是借用公共核心詞匯,也有其嚴格的定義和確切的內涵意義。掌握這些專業的商務詞匯需要一定的技巧,在掌握通用英語詞匯的基礎上,還要更多地了解經濟類相關知識及通用詞匯在商務語境下的特殊含義,以便更好地掌握商務專業詞匯,運用于上述領域。
商務英語詞匯除了較強的專業性特點之外,另一大特征就是縮略語繁多。無論是口語交際還是書面用語都與普通意義上的英語有所差異。商務英語隨著信息科技的發展,在書面語中的應用也日益廣泛,例如:商務信函、會議紀要、商業廣告、備忘錄、協議與合同等,這些應用不僅有其特定的語篇內容結構,而且在詞匯的運用上更具有專業性,應用到很多必備的縮略語和貿易術語,運用是否得體直接關系到商務交往的成敗。[2]商務英語和通用英語的應用存有一定差別,無論是在貿易中為了更清楚表達含義,還是企業內部交流溝通之用,大量言簡意賅的英語縮略語被創造和使用。這些商用縮略語,通常由主干單詞的首字組成,例如:價格術語FOB、CIF、CFR;信用證L/C;空運提單AWR等,詞義具體,簡潔明了,使用規范,同時又節省時間,提高工作效率。
我國現在與世界各國經濟與文化等方面的交往日益頻繁,由于文化背景、價值取向、社會規范等方面的差異,不同文化的人們在交際時常常會出現語用失誤或者達不到預期。[3]在國際商務交流中,相互理解和相互尊重是不同文化間進行溝通的基本原則。商務談判中,人們越來越關注“面子”帶來的效果與影響。在商務英語中禮貌策略的運用同樣會影響商務談判的成功與否,一個和諧的談判氛圍能夠更好地贏得善意和對方的尊敬。商務活動中盡管有競爭,但是在競爭的同時還需要一個融洽的氛圍,在商務活動中靈活掌握語用知識,巧妙使用委婉語,合理運用“面子哲學”就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反之,用詞不當則可能導致商務活動的失敗。
商務英語就其學科性質而言,是一門職業用途英語,是專門用途英語(ESP)的一個分支,它與通用英語密切相關,又有很大的差別。[4]商務英語活動涉及面較廣,可以把重點放在與職業相關活動的語言運用上,以適應職場工作對語言的要求。商務英語詞匯具有很強的專業性,通常會涉及金融、電子商務、對外貿易、法律、保險、營銷等領域,正是由于商務英語涉及的領域較廣,它擁有著大量的專門用語、專業詞匯和貿易術語。同一個詞,它在普通英語和商務英語中的意義就可能完全不同,一詞多義現象在商務英語中較為頻繁。
在商務談判過程中用詞必須準確且簡潔,以避免因詞義而帶來的誤解,但是某些特定場合,應用一些委婉語或者模糊詞語,更能夠達到預期效果,讓對方更容易接受我方的談判條件,同時又起到了禮貌、得體的效果。在商務談判的過程中一個小的紕漏可能導致整個談判的失敗,在談判過程中要注意對詞匯的應用。在了解對方商業背景等各方面的基礎上,更好地應用商務英語詞匯,盡量不用含有歧義的詞匯,做到表達清楚、正確、具體、簡明,避免出現因誤解而帶來的不愉快,例如:“The seller shall not be responsible for failure delay in delivery of the entire lot or a proportion of the goods under this contract in consequences of any accident of Force Majeure.”(賣方因不可抗力事故,對未能或延期交付本合同的部分或全部貨物,不承擔責任。)情態動詞shall的使用體現了商務英語詞匯準確嚴謹的特點。在談判過程能夠正確運用詞匯,能夠更好地取得談判的成功。然而事實上,在商務談判的不同語境中適當應用模糊語言,迂回的表達方式顯得更加禮貌,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Under the circumstances, we had better discuss the matter when opportunity arises.”(既然如此,我們有機會時再洽談此事。)模糊語“Under the circumstances”這個前提條件,使得意思表達更具客觀性,同時也暗示了當前問題的環境以及減輕發言者自己所承擔的責任的想法。“when opportunity arises”是語句中的一種有附帶條件的承諾,語氣委婉;使用這種語言主要是照顧對方的面子,讓對方能夠感受到善意,以更好地達到談判的預期目的。
在商務函電中對詞語的應用不能過于絕對,增加語言的靈活性,可以給自己和對方都留有一定的回旋余地。商業環境下,如果沒有具體了解對方的意思,貿然采取一些措施,會處于比較被動的境地,因而在雙方正式達成交易之前,函電往來中可以使用一些比較靈活的詞匯和句式,例如“We can consider”和“I’ll see what I can do”等。這樣能夠讓雙方有回旋的余地,能夠更好地進行商務活動。同時,在商務英語交際中,直接使用否定詞來拒絕對方或者表達否定觀點,顯得有點魯莽,容易引起對方的反感,不利于長期友好商務關系的建立。為避免表達否定觀點時態度強硬,語言直白情況的出現,商務人員必須考慮對方的接受度,采用語句否定化來委婉地拒絕或批評對方是很有必要的。例如:“If it were not for the regular orders we receive from a number of our customers, we could not have quoted for supplies even at those prices. ”(如果不是因為我們的一些買主定期向我們訂貨,我們是不能按這個價格供貨的。)通過語句的否定化,委婉說明不能降價的原因, 進一步解釋本報價已經是最優惠,并表達了得到對方訂單的希望。
商務英語詞匯中多義詞和模糊詞匯能夠更好地在廣告中得到應用,這些詞匯有些自己的特點和優勢,可以為商家贏得更多的機會。多義詞往往可以營造出一語雙關的效果,以刺激人們的理解和想象力,達到獨特、有趣的閱讀效果,使商務英語更活潑、生動、幽默。如:“If you want a healthy baby, do a healthy Baby Food. ”這是推銷嬰兒食品的廣告,該商務廣告利用“healthy”一詞創造出雙關意義:一方面“healthy”有健康的語義,可以理解為有益于嬰兒的健康;另一方面“healthy”有可觀的語義,可以理解為大量的,說服消費者購買更多的嬰兒食品。模糊詞匯沒有一個明確的界限,以其語言簡潔、信息量大而在商務活動中占據優勢,在廣告中可以讓消費者發揮想象力。“The product maybe of magic in the temporary relief of some of the symptom commonly associated with frozen shoulder. ”這則藥品廣告承諾了藥的神奇療效,但模糊詞“maybe”又靈活、生動地強化了這個美麗的承諾。為了營造更好的商業廣告效果,可以充分利用商務英語中的模糊詞匯以及詞匯中一詞多義的特點。
詞匯的翻譯意味著傳達信息。原文與譯文文化信息的對等在語言的翻譯過程中是可能的,因為盡管人類生存的條件和環境等方面不同會產生一些文化上的不可譯,但是,人類生存的需要和人的思維方式有其共性。[5]然而,商務詞匯意義靈活多變,沒有掌握商務英語專業詞匯的特點,在翻譯商務篇章時望文生義,往往會出現誤譯錯譯的情況。要依據上下文背景及語境線索,細加推敲商務詞匯在此商務語境中的實際應用,吃透原文,準確理解,從而著手翻譯,這樣譯文才可能準確且達意。
對于從事商務活動的人員而言,語言的靈活運用是多維度的,不僅要熟悉商務背景知識,還要提高語言技能。商務詞匯在商務活動中是非常重要的工具,這也是我國發展國際貿易過程中不可缺少的利器,只有不斷地深入進行研究,才能夠更好地掌握其技巧和特點,進而為我國的商務活動奠定堅實的基礎。
[1]蒲玉亮.高職高專商務英語專業詞匯教學策略[J].科技縱橫,2010(7).
[2]胡文仲.跨文化交際學概論[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