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_漪帆 編輯_張玲玉

臺灣
TAIWAN
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摩斯漢堡的經營理念,或許“另辟蹊徑”是恰當的,當同行快餐業都在沖高回轉率,希望客人別待太久的時候,摩斯卻鼓勵“慢食”,而業界好感第一的榮譽,更是源于對這獨特品牌內涵二十余年的堅持。但摩斯漢堡作為快餐業的一員,究竟是怎樣的運作才能讓“慢”成了不可取代的特點,正是我們所要探索之處。
走進摩斯,不會有喧鬧的兒童游戲區,也沒有城市摩登的裝潢,一種優雅、自然的田園風輕輕拂過,少了市場般的嘈雜,讓人可以靜下心來、好好地吃一頓。現點現做的新鮮感是最大的吸引力,但隨之而來的時間消耗是摩斯不得不面臨的問題。
摩斯總經理陳朝慶在仔細分析了客人的等餐流程后,發現若想保持高質量,餐點的制作時間是無法節省的,但客人排隊的方式卻有很大的進步空間。摩斯的點餐區放棄長條型的傳統模式,采用角落型設計,這樣能夠配合餐點現點現做,同時讓柜臺和廚房后場緊密結合。此外,讓顧客單線排隊,到收銀臺前再分流的方式同樣縮短了客人等候時間。
除了點餐流程的調整,摩斯還引入了“尖峰計劃”,強調需求最旺盛的中午時段,更要加快服務。要拼尖峰時刻的業績,摩斯首先選擇盤整人力。以一家店平均有4、5位人力來說,尖峰時刻平均每人可創造每小時高達2,000元的業績,“每人每小時最佳生產力是1,000元,為什么不增聘人手?”曾擔任高中數學老師的陳朝慶,對于數字總是很敏銳,“多一個人手就能多服務一位客人,盡管增加人事成本,但能帶動營業額提升1成、甚至維系住服務質量,營業額是被創造出來的。”陳朝慶強調。
增加現場服務速度的方法不只一種,摩斯還大膽地向競爭者學習。“我們就從同業的‘外送’服務延伸出‘電話訂餐’”。陳朝慶解釋,客服部分析數據時,發現電話預先訂餐正逐年增加,所以摩斯也預計在今年3月建立全臺的“call center”(電話訂餐中心),顧客可撥打統一的訂餐專線之外,各店的點餐區還將新增電話取餐區,想盡辦法縮短顧客的等餐時間。

摩斯的經營宗旨是:不亂打營銷戰。日本總公司從創立以來,因為堅持質量,從不強打促銷。前幾年臺灣摩斯想推出新品“買一送一”的活動,事前還費了一番功夫向總公司進行溝通。
總公司有另類的思考,在餐飲界服務多年的陳朝慶對于市場也有判斷。但面對原物料成本上漲,成本仍能不轉嫁到消費者,摩斯背后另有一套精密計算。陳朝慶著手進行組織調整,新成立“采購部”。當店數增加、走向規模經濟,對供貨商來說成本自然下降,相應地對廠商的議價能力提高,摩斯開始實行整體采購策略,與供貨商談長期合作,不受短期物價波動影響。
此外,重整進貨銷貨系統,對強調食材新鮮的摩斯而言,更直接降低銷貨成本。陳朝慶舉例,摩斯使用新鮮面包而不是冷凍面包,最多只能存放1~2天,時間短,更要強調采購量的精準度。若過去預估銷量和實際值會有2.5%的誤差,導入新的進貨銷貨系統后,現在差距可降到1%以下。“如果抓到販賣逾期食材,會被記大過”陳朝慶強調,要求降低成本,但該舍棄的還是要舍棄,絕不能犧牲質量。
連鎖快餐業被視為企業經營效率的最佳典范,但隨時代變遷,健康卻成了這一行揮之不去的緊箍咒,消費者日趨重視“食用安心”,摩斯便相繼推出素漢堡、米漢堡等健康食品。
2006年起,摩斯在臺灣導入產銷履歷制度,目前包括有機米、雞蛋、萵苣、洋蔥、高麗菜等,摩斯都在本土采購,并將這些信息公開在各店的黑板及企業網站上,無形間加強消費者的信任。
雖然這種綠色采購的做法,尚未明顯帶動業績,反而讓摩斯的食材成本比同業多出20%以上,但摩斯總裁黃尚仁依舊堅持推動。黃尚仁總結,“我們不一定要是最大的,但可以做帶頭的!”的確,與其降價拼業績,不如掌握消費者的需求,打造不可取代的品牌特色。
去年開始,摩斯還在每月第3個星期六推出“樂活早市”(目前有55家門市舉辦),在店里賣起產地直送的生鮮蔬菜。陳朝慶坦言,樂活早市對營收的刺激不大,但能讓消費者認識摩斯的食材是安全的,反而能帶動活動當天的營業額提高1~2成。
數字上清楚地看到摩斯的成長,但探究背后的驅力,其實是總公司在這一、兩年進行任務大幅度的調整:過去扮演指揮角色的總部,被陳朝慶重新定位為支持中心。
過去只有總部單向對各分店進行稽核,但在店鋪為主、總部為輔的情況下,分店甚至可以對總部部門打分數。這中間的轉換,客服部就扮演起重要角色。
摩斯客服部不僅負責外部顧客的意見調查,內部顧客——員工滿意度也交由客服部負責,營業單位對總部的評分,還會直接列入總部單位的績效。起初總部員工當然有反彈,但是“績效只是一種溝通方式,”陳朝慶強調,要讓發想策略的總部,推出更有實戰經驗的規劃,就必須學會傾聽營業單位的心聲。主動了解第一線員工的需求,也是為了更貼近顧客。
陳朝慶觀察,進到同業的店都可以明顯看出誰是店長,但回到摩斯,店長很少走到營業現場和消費者互動,又或是站出來指揮現場人力。去年摩斯特別帶領全部店長前往日本迪斯尼觀摩他們的服務運作,陳朝慶悟出一個道理:做服務業就是經營一場秀。“店長應該扮演導演,站在外場指揮每個店員的演出。”隨時把自己想成觀眾,自然而然會知道要提供什么樣的“演出”。
盡管求好心切,走了很多彎路,但陳朝慶幽默地說,他信奉“搬弄是非”哲學,對員工采取“優點管理”。他還記得剛進摩斯,內部花很多時間檢討缺失,到最后造成的結果就是員工缺乏自信。“人最經不起比較,”陳朝慶坦言,“管理者要做的是多鼓勵表現好的員工,而不是把注意都放在‘痛點’上。”
打通員工的心,才能增加他們服務客人的熱情。摩斯用質量吸引顧客的同時,更用心在維持員工的戰斗力。
摩斯后發先至,是商場上龜兔賽跑的翻版,致勝關鍵就在于堅定經營方向,不跟隨對手起舞,放“慢”步調的快餐,也能在行業頂峰自由漫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