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克同,許亮,朱洪照,田健
(臨沂開元軸承有限公司,山東 臨沂 276309)
圓錐滾子軸承內滾道超精加工時,一般用固定內支承來支撐內圈內徑,內圈相對內支承旋轉,油石作用在內滾道表面做振蕩運動。內圈與內支承的相對轉動會造成內圈內徑面產生不同程度的劃痕或發黑現象,現對內支承進行改進。
原內支承結構如圖1所示,主要由支承體和支承塊組成,支承塊的材料為硬質合金。

圖1 原內支承結構簡圖
改進支承塊的材料,采用陶瓷支承塊,發黑現象有所改善,但不能完全消除,且內徑表面仍有少量劃痕;陶瓷脆性大,在支承結構進入工件時易出現劃痕。采用尼龍支承塊,杜絕了劃痕,但仍存在因相對摩擦而產生的發黑現象。通過多次試驗發現,只改變支承塊材料不能完全解決問題。
對內支承結構進行改進,把定點滑動支承改為旋轉滾動支承,使工件與內支承在同步旋轉的情況下完成超精動作。旋轉內支承結構如圖2所示。

圖2 旋轉內支承結構簡圖
旋轉內支承主要由支承體、接觸外圈、深溝球軸承及鎖緊螺母等組成。充分考慮內支承進入內圈內徑面的順暢性,接觸外圈外徑表面及端面連接處采用圓弧形倒角圓滑過渡,提高了支承外圈素線與工件內徑素線的吻合度,增大了接觸面積;為了提高支承外圈旋轉精度及接觸剛度,接觸外圈內徑與深溝球軸承外徑采用過盈配合。
采用旋轉內支承,使超精工裝結構緊湊,整體性強,經濟實用,徹底解決了軸承內徑的磨痕及原固定支承與內圈的磕碰傷,提高了軸承外觀精度及生產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