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7月25日文章,原題:中國求職者“臉蛋”的重要性 對中國用人單位而言,一張照片的作用能抵得上一份千字簡歷。全球人力資源咨詢企業SHL公司的調查顯示,當招聘團隊新成員時,近半數中國雇主喜歡到網上查看潛在應聘者的照片。相比之下,全世界范圍內只有26%的受訪者表示會這么做。
眾所周知,中國的招聘廣告毫不掩飾對應聘者的要求,有時還詳細列出包括身高、體重、性別甚至星座在內的擇優錄取標準。“必須是白人”,深圳某招聘英語教師的廣告寫道,“年齡18歲至35歲。”另一則具有典型性的廣告聲稱,“女性應聘者身高應在1.58米或以上,男性不低于1.65米。”
如此看來,中國許多用人單位熱衷登錄社交網站查看應聘者的照片,也就不足為奇了。但是,SHL公司香港常務董事斯圖亞特·海德里表示,這種做法令人不安,“你肯定會想,用某個人的照片來預測未來的成功,這種做法能行得通嗎?”
無論是否有效,此前的調查已發現,中國帶有歧視性的招聘廣告比比皆是。該國最熱門的一家招聘網站上月進行的一項調查表明,超過10%的招聘廣告對應聘者的性別做出明確要求。在招聘女性雇員的廣告中,37%的用人單位還露骨地表示要招聘具有吸引力的女性。年齡也被視為一個重要因素,近1/4招聘廣告列出了年齡限制條件。
據加州大學圣塔芭芭拉分校和廈門大學的教授研究,與中國民營或國有企業相比,采取這種做法的外國獨資企業相對較少。SHL公司的調查發現,中國用人單位查看應聘者網上照片的熱情,要遠高于其外國同行。48%的中國用人單位查詢應聘者的照片,相比之下,美國企業的這一比例僅為21%,而在英國和澳大利亞,分別為10%和9%。▲(作者Te-Ping Chen,丁雨晴譯)
環球時報2012-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