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社會管理創新在各地取得了積極的成效。但是,在認識和實踐上也存在一些誤區。誤區之一:剛性“維穩觀”。一些人片面理解社會穩定,以為社會穩定就是沒有社會矛盾和社會沖突。在這種思想指導下,容不得一點不同意見表達,對待群眾正常的利益訴求橫加阻攔。誤區之二:片面強化政府管控。不少地方社會管理僅僅在強化政府管控上下功夫,不是積極地著眼于源頭治理,而是著眼于消極防范和事后控制;不是著眼于改善民生,改善服務方式、提高服務質量和水平,而是著眼于嚴防死守、圍追堵截。誤區之三:不愿發展社會組織。社會組織在現代社會發展中具有積極的功能和重要的作用。但是,現有社會組織發育不良,管理和服務能力差。原因從根本來說,是不少人內心深處還是擔心社會組織做大做強后會成為黨和政府的對立面,對社會組織發展設置障礙。誤區之四:只講維穩,不講維權。過去人們普遍認為社會管理就是社會控制,維護社會穩定就是限制人們的自由。他們沒有認識到,維護好群眾的合法權益,是實現社會長治久安的根本所在。維穩的前提和基礎是維權。誤區之五:只講民生,不講民主。在民生改善的過程中,一些地方之所以在民生方面下的功夫不小,投入也不少,但效果并不是很明顯,甚至民生建設過程中出現了一些矛盾和糾紛,根本原因在于他們只講民生,不講民主。誤區之六:濫用網格化管理。網格化管理是根據一定標準將城市社區劃分成若干管理單元網格,明確管理范圍和工作人員職責。但是,一個城市的多個部門各自為政,就有可能重復投資,造成資源浪費。一些城市借網格化管理之名,過度管控,侵占私人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