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任正來
(作者是新華社攝影記者)
政界要人、文體巨星以及重大新聞事件中的關鍵性人物通常是新聞報道中的重點。怎樣在圖片報道中拍好這些有影響力的關鍵人物?
要想拍好一舉一動都具影響力的“大牌”人物,做到知己知彼,必須把拍攝對象的里里外外查個清楚。
2012倫敦奧運會,我拍攝林丹、李宗偉的羽壇世紀之戰,這是一場巔峰對決。此二人的重要性和影響力不言而喻:林丹2008年北京奧運會奪冠,李宗偉近年來經常世界排名第一。美聯社將林丹評為本屆奧運會最受關注的10大巨星之一,認為他若衛冕將成為羽毛球史上最偉大的球員。羽毛球男單冠軍爭奪賽是世界矚目的焦點。
為了不錯過任何一個決定性瞬間,我在啟程去倫敦前修煉成一個“超級狗仔”,調研了大量世錦賽、公開賽、亞運會、奧運會羽毛球的比賽視頻和資料,獲得了林丹和李宗偉最詳細的資料,細化到林丹勝利后習慣沖哪個方向敬軍禮,李宗偉的技戰術特點,個人性格,他的家鄉準備了什么禮物等各種消息。盡量做到未開賽,新聞盡在心中。
7月22日,我抵達倫敦的第二天就專程去熟悉羽毛球賽場。開賽之后,更是一路通過小組賽、淘汰賽、半決賽等的演練,基本也將林丹的習慣動作爛熟于心。
8月5日決賽之時,賽況跌宕起伏。坐在場邊拍攝這場比賽的我大汗淋漓,但好在“心中有糧,手中不慌”,最終“一網打盡”了包括林丹脫衣敬軍禮、滿場飛奔慶祝勝利、落敗的李宗偉神情落寞、林丹親屬在看臺吶喊等一系列精彩瞬間,發稿照片被《南方都市報》等500多家媒體采用(圖1)。
田徑賽場百米跑道終點旁的地溝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因為可以正面拍到選手奪冠后歡呼的畫面。
2007年夏天,劉翔亮相大阪田徑世錦賽,在110米欄項目中向首個世錦賽冠軍發起沖擊。這是劉翔第四次站在世錦賽的賽場上,前三次均與金牌失之交臂的他,更渴望用一個金牌來創造歷史。在雅典奧運會奪冠后,劉翔能否在世錦賽上斬獲桂冠,成為亞洲媒體矚目的焦點。
為獲得百米跑道終點旁地溝的位置,我在劉翔比賽前便與賽場攝影經理溝通好,拿到拍攝許可,提前多日用膠布占好位置,并與外國通訊社同行們達成默契,確保拍攝位置不被移動。即便這樣,我每天都去地溝查看一遍,在同一位置練練手,確保正式比賽萬無一失。
8月31日決戰夜,我如愿坐在百米終點旁的拍攝位置,架起相機等待劉翔飛奔而來。劉翔果然在中程發力,我屏住呼吸,等待他接近終點,沖刺,奪冠……這時,我的相機開始高速連拍,記錄下奪冠后興奮不已的劉翔,定格他登上世界之巔的一刻(圖2)。
善用工具:“高人一等”的小板凳
大牌人物的出現往往意味著攝影記者“扎堆”,怎樣在同行的人群中找到好位置,拍到獨特角度?我的秘密武器就是折疊小板凳,它可坐可站,成為我在人群中“高人一等”占據最佳拍攝點的一大利器。
在倫敦奧運會林丹、李宗偉的羽毛球男單決賽中,我攜帶的小板凳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在研究運動員資料的過程中,我發現身為左手選手的林丹,習慣獲勝后朝揮拍的左后方怒吼。但這恰恰是邊裁所在的位置,按正常角度,內場攝影記者拍不到他慶祝動作的第一興奮點的瞬間,這時小板凳就可發揮作用。比賽中,當林丹打到19分時,我帶著小板凳移動到邊裁旁邊,坐在板凳上就拍到正面的林丹慶祝動作;退一萬步,即便當時預判失誤,是李宗偉奪冠,站在小板凳上也能予以補救。同時,小板凳也是為了保證“掃射”到比賽勝利后的全場場景。最后我站在板凳上,避開球網、人員及電視的遮擋,順利拍攝到林丹倒地和教練擁抱慶祝等瞬間。
對于攝影記者來說,拍攝位置往往決定一切,這一點在拍攝明星大腕云集的文娛活動和政治大選中尤為重要。如何獲得最好位置?我的經驗就是早去。

圖1 “林丹脫衣敬軍禮”一圖被《南方都市報》頭版采用。

圖2 2007年8月31日,劉翔在大阪田徑世錦賽男子110米欄決賽奪冠后慶祝。(新華社記者 任正來/攝)

圖3 2009年2月16日晚,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抵達日本東京羽田機場,開始對日本進行正式訪問。此次亞洲之行是希拉里出任奧巴馬政府國務卿以來首次外交出訪。(新華社記者 任正來/攝)
2009年,日本政壇更迭,執政的自民黨50年來首次被民主黨翻盤,在大選中一敗涂地。2009年8月30日,日本大選民主黨的開票將于晚上6點半在東京一個飯店舉行,民主黨黨首鳩山由紀夫將出現在開票現場,注視選情的進展,并宣布民主黨獲勝執政。為了拍好這一事件,我提前12個小時,早晨4點半就到了飯店門口占位置,并一直等到媒體記者進場,順利地獲得離開票臺不到3米的第一排拍攝位置。這個絕佳的位置讓我近距離拍攝下日本政壇變化的歷史一刻。那一天,一向不茍言笑的鳩山由紀夫在選情告示板前大笑,這一畫面被我牢牢地定格下來。
每年秋天的東京電影節都吸引幾百名攝影記者到場,紅毯上的好機位更是難求。2008年,導演吳宇森攜梁朝偉、金城武等電影《赤壁》主創人員亮相開幕式,為搶到正面的拍攝位置,開幕式那天,我提前10個小時,上午8點就到了媒體簽到處排隊,順利獲得了30個紅地毯終端正面位置中的一個。到了晚上六點紅地毯走秀開始時,正面第一排的良好視野,使拍攝游刃有余。
在一些高層政要訪問的拍攝中,因活動的不確定性較多,攝影記者要做好吃苦耐勞的準備。
以我拍攝美國國務卿希拉里的一次專機抵達為例。那是一年冬天,接到采訪任務的我去東京機場拍攝希拉里抵達日本訪問。按常規,專機停穩后,迎接人員進入機艙,短暫幾分鐘后,艙門打開,希拉里走下舷梯,接受記者們拍照,拍攝也就結束了。但這次很不一樣。當時,專機進入指定位置停穩后,在機場負責迎接的美國大使進入專機后, 艙門開啟, 手握400毫米長鏡頭的我站在梯子上,聚精會神地盯著艙門,但是,希拉里并沒有出現。這可苦了我們這些攝影記者們。大家在凜冽的寒風中手握冰涼的鏡頭,眼睛都不敢眨一下,生怕自己溜號。幾分鐘后,她沒出現,幾十分鐘過去了,還是沒有出現。 為保持手指靈敏,我也不敢把手套套上,而是把手指繼續停留在快門上,就這樣,在呼嘯的冷風中時刻準備拍攝。一個小時之后,希拉里終于走出艙門(圖3),我用機械般的手下意識地按動快門,拍到希拉里抵達的畫面。當車隊離開視線的時候,站在梯子上的我已經動彈不得了。
拍攝演藝明星的圖片新聞報道,現場的拍攝往往是臨門一腳。在之前進行的一系列策劃、溝通等等技巧,往往是你能否拿到獨家照片,拍攝到、拍攝好大牌人物的重要一環。
2009年春,著名影星梁朝偉攜家人到日本熱海一個溫泉勝地度假。為拍攝他們,我開始溝通。除電影宣傳外,梁朝偉很少在媒體上露面。私下里,接受記者的拍攝則少之又少。我利用自己在使館和演藝界朋友的幫忙,找到了梁朝偉的日本朋友并專程拜訪。我與此友人經過一系列溝通,最終確定讓我以他的私人攝影師的身份參加梁在日本的聚會。我近距離拍了很多精彩畫面。
在新聞發布會等場合中,明星們留給攝影師拍攝的時間很少,如何在短時間內拍出好畫面?巧用發布會的展板就是一個必備技巧。
以新聞發布會等為例,除了印有廣告贊助商Logo的傳統展板外,設計感強的展板越來越多地出現,它們為攝影師提供了良好的創意舞臺。利用好這些展板,花些心思構圖,會讓畫面多些趣味與新意。
2011年11月,第48屆臺灣電影金馬獎的開幕記者會在臺北舉行,影星舒淇成為全場矚目的焦點,一笑一顰都引起快門聲和閃燈一片。我發現舒淇身后的展板上有一個攝影師拿著攝像機的圖案,仿佛注視著一襲紅衣的舒淇一樣,與現場的氣氛不謀而合。于是,我挪動到會場邊緣,定格下舒淇在臺灣備受矚目的趣味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