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迪,童 虎
(菏澤家政職業學院,山東 菏澤 274300)
婦產科護理學是一門專業性、實踐性、技術性較強的學科。隨著現代醫學的快速發展,各級醫療機構對護理人才臨床綜合能力的要求提高,培養適應臨床工作要求的實用型人才是婦產科護理學教師面臨的艱巨任務,創新教育模式迫在眉睫。有些學者認為,PBL教學法能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性,可促進學生臨床思維的培養[1,2],但要求學生有較強的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自主討論受其知識范圍的限制[3],在高職高專學校實行存在一定困難。近年來,也有學者提倡案例教學法,通過案例討論提高學生思考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但在教學過程中學生仍是被動的接受者。筆者認為,結合現今高職高專學校的實際,取兩者之長,既能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又能兼顧知識的系統性,為此,本文探討PBL和案例教學法相結合的可行性?,F總結如下。
選擇我院2010級大專護理專業兩個班共98人作為實驗對象,以班級為單位,隨機將1班(48人)設為實驗組,2班(50人)設為對照組。兩組學生入學時為隨機分班,研究開始前兩組學生年齡、入學成績、在校期間文化課和基礎課考試成績等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兩組由同一教師授課。教材均選用衛生部規劃教材、全國高等學校教材《婦產科護理學》第2版,教學內容和教學學時數相同。
1.3.1 對照組 采用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模式,即教師利用錄像、掛圖、標本等輔助教具進行課堂講授,教學過程包括組織教學、課前復習回顧、新授、練習鞏固和布置作業5個環節。1.3.2實驗組 采用PBL與案例教學法相結合,教師根據教學大綱精心挑選病例,于課前提出問題,學生查找資料并分組討論,最后教師總結。主要實施步驟:(1)課前提出問題和要求。在每單元學習之前,教師收集與婦產科護理學相關的臨床病例、資料、圖像、視頻等,以病案的方式展現給學生,根據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依照教學大綱的要求,針對此病案提出若干問題作為課堂討論提綱,引導學生思考。教師指定學生預習某些章節,并提供部分參考材料。(2)學生分組預習。8人為一個學習小組,共分6組,每組選定1名組長,組織小組成員課前和課后學習。小組成員在預習過程中思考討論提綱的問題,利用圖書、網絡等收集資料并做好筆記,并提出新問題。(3)課上教師把精選的病案展示給學生,以問題為基礎組織課堂討論。各小組推選代表發言,講述其對提綱中問題的理解和看法,對病例進行分析。教師在此過程中啟發、引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做到課堂氣氛活躍、學生暢所欲言。(4)總結。學生討論后教師對爭議較大的問題進行深入解析,對各組學生的發言進行點評,指出不足之處,并提出改進方法。對有突出貢獻的小組提出表揚,肯定學生的學習效果。
(1)學生自我評定。在學期末,以班級為單位進行學生自我評定。(2)學生滿意度調查。在學期末,以班級為單位讓學生填寫對教學方法滿意度調查表。(3)期末考試。試題類型為選擇題、填空題、名詞解釋、問答題、案例分析題。
共發放調查表98份,有效回收98份,有效回收率為100.00%,結果見表1。多數學生認為采用PBL與案例教學法相結合的教學模式能激發自身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習效率,培養學生邏輯思維及創新思維的能力,提高他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加了師生互動與交流。

表1 兩組學生自我評定結果[n(%)]
共發放調查表98份,有效回收98份,有效回收率100.00%,結果見表2。

表2 兩組學生對教學方法的滿意度調查[n(%)]
參加考試人數為98人,無缺考和代考現象,考試成績見表3。

表3 兩組學生期末考試成績比較[n(%)]
婦產科護理學分為產科護理和婦科護理兩大部分。產科護理是對婦女妊娠、分娩、產褥全過程所發生的生理和病理改變進行護理,以及協助新生命誕生的醫學學科的護理。婦科護理是研究婦女非妊娠期生殖系統的生理和病理改變,并對其進行診斷和護理的醫學學科。婦產科護理學是一門重要的臨床專業課,其內容多、范圍廣、整體性較強,知識更新快。傳統教學模式下,學生學習缺乏主動性,過分依賴教師的講授,操作能力較差。而PBL教學法使學生一直處于主動學習的過程中,獲得的知識是通過自己尋找、討論、整理和總結出來的,印象深刻,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案例教學法可以提高學生思考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兩者有機結合,對培養實用型人才具有重要意義。
3.1.1 使教學更接近臨床 將臨床案例引入課堂,運用多種手段去表現、展示、模擬,使教學更接近臨床實際,并讓學生以醫務工作者的身份參與模擬情境,為臨床實習打好基礎。
3.1.2 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性,增加了教學活力 課前學生在思考問題、尋找答案的過程中,不但完成了既定的問題,還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遇到的困難主動提出一系列新問題。課堂上,不再是單純的教師講課,每個學生都有機會通過討論提出自己的觀點,對他人的觀點闡述自己的看法,并與他人交流意見。
3.1.3 培養學生的臨床思維能力以及與人溝通的能力 通過討論真實案例,開拓學生的思路,培養學生的臨床思維。在集體討論中,學生需要相互協作、相互配合,可提高人際交往的技能。臨床思維的培養和與人溝通交流的能力,是護理工作者要具備的基本素質。
3.2.1 需要臨床及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 教師應該熟悉教學大綱和學生的能力情況,制訂有針對性的討論提綱,選擇適當的臨床病例。教師在授課前,對相關知識的掌握要有一定深度和廣度,要了解最新的臨床科研進展。當討論有可能涉及其他學科時,要做好充分的課前準備。在教學中,教師要對討論進行耐心指導,調節課堂氣氛,控制課堂節奏,啟發學生思維,調動學生積極性,反饋總結。因此,教師應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和教學技巧。
3.2.2 案例選擇和問題的設置 選擇病例要典型、恰當,提出的問題要有針對性,緊貼大綱,避免不必要的爭論。設計的案例和提出的問題必須考慮教學大綱的要求、學生現有水平及知識結構等因素,應該對學生具有一定的挑戰性,必須能引出與所學領域相關的概念原理,具有足夠的復雜性,包含許多相互聯系的部分[4],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同時融會貫通,把新舊知識貫穿起來。
3.2.3 配套設施建設 本研究將學生的被動聽課學習轉變為以學生為主導的學習模式,這就要求學生增強自學能力,同時查閱大量參考資料[5],這對學校的配套信息資源建設也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因此,加強配套設施建設是保證教學順利進行的必備條件。
實踐證明,PBL與案例教學法相結合,為學生能力的全方位培養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臺,對婦產科護理學的教學改革發揮了積極作用,這種全新的教學模式不失為一種“授之以漁”的好方法,值得在今后的教學中推廣。對于存在的一些問題,還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探索,使之成為更科學、成熟、高效的教學方法。
[1]孫定海.90后大學生思想意識現狀調查與分析[J].巢湖學院學報,2011,13(1):161-164.
[2]喬寵,劉彩霞,欒南南,等.婦產科PBL教學促進學生臨床思維培養的研究[J].醫學理論與實踐,2007,20(2):243-245.
[3]朱俊彥,季芳,狄文,等.PBL教學法在婦產科教學中的應用[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醫學版,2008,28(12):1581-1583.
[4]PaulShanley.拋開設計拙劣的PBL方法探索臨床前醫學教育中案例學習的新模式[J].汪青,譯.復旦教育論壇,2008,6(1):87-91.
[5]唐亞平,章瑩,劉燕平.芻議PBL教學中教師的任務與作用[J].廣西中醫學院學報,2007,10(4):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