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洪
(貴陽護理職業學院,貴州 貴陽 550081)
為更好地了解市場對中、高職畢業生的需求情況,以便中職教育和高職教育更好地銜接,貴州省“中職和高職教育有效銜接研究”課題組對貴陽市及周邊醫療機構進行了護理專業人才市場需求情況的調研,以了解本地區及周邊地區醫療單位對中、高職護理人才的需求情況。
貴陽市及周邊地區醫療單位11家,三級醫院有貴州省人民醫院、貴州省腫瘤醫院、解放軍44醫院、貴陽市婦幼保健院、貴陽肺科醫院、貴陽中醫二附院6家;二級醫院有貴陽市云巖區人民醫院、貴陽市云巖區第二人民醫院、長順縣人民醫院、甕安縣人民醫院4家;一級醫院有平塘縣平湖鎮中心衛生院1家。
采用與醫療單位護理部主任座談和問卷調查的方法。調查內容涉及醫院現有人才狀況、行業對護理專業畢業生最重要素質的要求、行業對人才的學歷要求、醫院對中職護理專業畢業生的綜合評價、近幾年聘用的中高職合同制護士月薪、未來幾年醫院對護理人才的學歷需求情況等。

表1 各級醫院護理人員學歷分布情況(%)

表2 近3年各級醫院對護理人才的學歷要求
由表1、表2可知,醫院對護理人員的需求量大,尤其對大專及以上學歷人才需求量更大。
表1顯示,二、三級醫院臨床護理工作主要是由大專及以上學歷的護理人員完成的。這部分護理人員有較強的護理專業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業技能,能獨立處理常見的護理專業技術問題和具有開展以病人為中心的整體護理能力,是臨床護理的中堅力量。
隨著醫學的發展,高新技術的應用,系統化整體護理工作的深入開展,對護理人才的知識、技能、職業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被調查的11家醫院,6家三級醫院目前及未來3年對護理人才的需求以大專以上學歷為主,對本科學歷護理人才的需求較迫切,在招聘新護士時優先錄用高職畢業生及本科畢業生。二級醫院和一級醫院只有在錄用高職及本科畢業生較困難時,才會錄用中職畢業生,可見行業對中職護理專業畢業生的需求呈逐步減少趨勢。
護士長是醫院基層科室護理工作的領導者和組織者,起著承上啟下、溝通左右的作用。護士長既要參與科室行政管理,負責護士的全面管理,又要協調醫護、護患及科室之間的關系。護士長管理能力的強弱、工作質量的優劣、責任心的大小、服務態度的好壞,直接影響護理質量的高低。因此,在臨床護理工作中要選擇具有較強政治思想素質、專業技能及溝通技能強、心理素質和身體素質好的護理人員擔任護士長職務。被調查的醫院均表示:會培養具有大專以上學歷的護理人員擔任護士長及以上的管理職務。
調查發現,醫療單位在聘用護士時,既重視護理專業畢業生的學歷及其專業知識和動手能力,也注重其綜合素質,如具有為人類健康服務的奉獻精神。在護理工作中能吃苦耐勞、具有嚴肅認真的工作態度和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對病人負責、對社會負責,忠于職守,自尊、自愛,勤奮學習,有較強的人際交往、溝通協作、自我防護能力。各級醫療單位均表示只有大專及以上學歷的護理專業畢業生才能達到或基本達到上述素質要求,而中專學歷的護理專業畢業生的綜合素質有待提高。
調查發現,行業對高職護理專業畢業生的滿意度達80%,基本滿意者占20%。而在對中職護理專業畢業生的滿意度調查中,滿意者占36%,基本滿意者占46%,不滿意者占18%。行業對中職護理專業畢業生滿意度比高職畢業生低18個百分點。
中職護理專業教育依然是我國醫學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肩負著為醫療衛生事業培養護理人才的重要任務[1]。但調查結果顯示,中職護理專業畢業生在貴陽市及其周邊地區各級醫院的就業、發展空間及需求量逐漸縮小。造成中職護理專業畢業生需求量逐漸減少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方面。
根據醫院等級評審標準,三級醫院、二級醫院中專學歷護理人員不能超過全院護理人員總數的25%,這一硬性指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職護生的就業。
現在進入中職學校就讀的學生多是不能考入普通高中的初中畢業生。他們的文化基礎相對薄弱,學習困難也相對較大。同時,中職生多是“90后”的獨生子女,在家中嬌生慣養,依賴性強,缺乏自信,獨立性差,學習專業知識的積極性、主動性不強,學習目標不如高職生明確,這也是造成中職護生護理專業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及實踐能力相對較差,護士執業資格考試過關率低的原因。由于自我保護意識不強,缺乏相應的社會適應能力和挫折承受能力,在實習單位的認可度相對較低,極大限制了中職護生的就業。
高職護理專業學生專業思想牢固,熱愛護理工作,愛崗敬業,基本功過硬,擁有扎實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及較強的實踐能力,受到見習、實習單位及聘用單位的好評,護士執業資格考試過關率高,就業率高。在校高職護理專業學生中有相當部分學生學有余力,可同時進行“專升本”的學習及考試。因此,用人單位較認可高職護理專業畢業生的綜合素質、思想道德素質、專業知識水平、實際工作能力。
目前,各級各類醫療單位,在錄用護理人員時,均采用公開招聘擇優錄取的方式。在激烈的競爭中,中職護理專業學生與大專生、本科生相比較,他們在專業知識和實踐技能,以及掌握新業務、新技術的能力,社會責任感 ,學習、人際交往、溝通協作、實際工作能力等方面均有明顯的差距,這也限制了中職護生的就業。
高職學校遭遇招生“滑鐵盧”,有的高職院校甚至無法完成招生計劃。高職生源大幅縮減,有多方面的原因。近年來,全國高考考生數量持續減少是一個原因。中國教育在線發布的《2011年高招調查報告》指出,全國高考生源最近兩年累計下降了200萬人。高考錄取率卻不斷攀升,多數本科學校降低門檻、搶招學生,與此同時,高職院校的數量也是只增不減,不斷減少的生源和不斷擴張的學校疊加,使高職學校陷入尷尬境地。
在知識經濟時代,各行各業對綜合素質高、發展全面的人才需求日益迫切。所以,中職學校一方面要加強對學生專業能力和思想道德綜合素質的培養,引導學生轉變就業觀念;另一方面要為更多中職護理專業畢業生提高學歷層次搭建平臺,使他們掌握扎實的專業知識,具備較強的動手能力,提高綜合素質,增強自己的就業競爭力,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2]。
全面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到2020年形成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和增強職業教育吸引力”的要求,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探索建立系統培養技能型人才的制度,增強職業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能力,推進中職和高職教育協調發展。
6.2.1 招生制度改革 為調動中職護理專業學生學習專業知識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樹立遠大理想,凡在校學習期間獲得“三好學生”稱號、學校獎學金、技能競賽、演講比賽、文體活動獲獎者,學生會干部等,教育行政管理部門可制定相關政策,讓這部分有一定綜合能力的學生直接申請進入高職學校學習,同時制定一系列“寬進嚴出”的管理制度,保證教學質量。
6.2.2 改革中職升高職考試科目 現在進入中職學校就讀的學生多是不能考入普通高中的初中畢業生。他們的文化基礎相對薄弱,按原有的語文、數學、英語考試科目,他們與普通高中學生相比,不具有優勢,因此,升學率低。如果將考試內容更改為醫學基礎知識+專業知識,或是文化知識+醫學基礎+醫學專業知識,他們就有一定的優勢,可以提高升學率。
6.2.3 提高中職推優的比例 讓更多的學生有進入高職學校學習的機會。
6.2.4 深化教學改革,創新課程體系 中職學校的專業教學既要滿足學生的就業需求,又要為學生職業發展和繼續學習打好基礎。故應優化課程結構與內容,加強學生文化課程的學習,提高其文化素質,以便更多的學生進入高職學校學習。
6.2.5 加強文化基礎知識學習 在中職護理專業學生畢業前,以開設短訓班的形式,加強對學生文化知識的培訓,短期內提高學生的文化水平和考試競爭力,有利于學生進入高職學校繼續學習。
[1]余劍珍.護理專業人才需求及職業崗位能力分析調研報告[J].中國衛生資源,2003,6(3):127-129.
[2]禹海波.適應現代護理崗位需求培養護理實用人才[J].衛生職業教育,2005,23(6):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