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才標 田傳林 趙 磊 王水應 王啟明 唐朝霞
1.湖北省天門市血站,湖北 天門 431700;2.武漢血液中心,湖北 武漢 4300303.湖北省鄂州市中心血站,湖北 鄂州 436000;4.湖北省仙桃市血站,湖北 仙桃 433000
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是獻血者健康體檢標準的一項非特異性檢測肝炎的替代試驗。近些年來,隨著醫學科技的進步與發展,檢驗試劑對傳染病因子的檢出靈敏度不斷提高,ALT在獻血者篩選中作為一種“替代試驗”受到質疑。同時,隨著人們生活習慣和獻血方式、獻血時間等諸因素發生改變,獻血者獻血時的ALT值,與空腹ALT值相比也會產生一定的變化[1]。為此筆者對武漢血液集中檢測區域適齡健康人群(餐后)血液ALT正常值進行了調研,現將有關情況報道如下:
選擇2011年10月1日~12月31日武漢市、天門市、鄂州市、仙桃市18~55周歲適齡獻血健康人群為研究對象。以第6次人口普查年齡構成結果為依據,隨機抽取各年齡段健康獻血者 4561名,其中,男2616名,占 57.35%,女1945名,占42.65%;武漢市3197名,天門市502名,鄂州市394名,仙桃市468名。經征詢、體檢、血液二次檢驗不合格者(除ALT外),未列入其中。
采血現場ALT初篩采用Mission TMC100半自動生化分析儀及配套ALT測試條及質控條。血型、ALT、HBS Ag、抗HCV、抗HIV、梅毒兩次檢測均由武漢血液中心進行。ALT檢測采用Olympus AU460生化分析儀,試劑為Olympus AU460檢測原裝配套ALT試劑、校準品、質控品及上海復星長征ALT試劑。
武漢血液中心、天門市血站、鄂州市中心血站、仙桃市血站嚴格按照國家標準對獻血者進行征詢、體檢,合格者參加獻血。標本采集方式:①沒有實施ALT初篩的采血點,在獻血時直接留取標本3~5 mL置于1∶49枸櫞酸鈉抗凝試管,并在試管上粘貼獻血條形碼。②實施ALT初篩的采血點對于ALT初篩不合格(大于40U/L)的獻血者抽取靜脈血標本3~5 mL置于1∶49枸櫞酸鈉抗凝試管(此類標本條形碼由武漢血液中心檢驗科另行提供),4℃專用冰箱保存。天門市、鄂州市、仙桃市血液標本送武漢血液中心檢驗科進行檢測。標本在采集后3 d內檢測完畢。
所有標本(包括獻血者檢驗標本和ALT初篩不合格獻血者的靜脈血標本)由武漢血液中心檢驗科按《獻血者健康檢查要求(GB18467-2001)》的有關規定進行檢測,并收集其ALT檢測數據(速率法)。
采用SPSS 15.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數據用均數±標準差()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武漢血液集中化檢測區域男性ALT正常值為4.49~50.65 U/L,女性ALT正常值為4.71~36.07 U/L,男女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綜合正常參考值為3.33~45.69 U/L(表1)。18~20歲組和21~25歲組ALT正常值較低,與其他各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其他組ALT均值比較接近,各組之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從 36~40歲組開始,隨著年齡增加,ALT標準差值逐步下降(表2)。

表1 不同性別ALT值(U/L)

表2 不同年齡組ALT值(U/L)
《獻血者健康檢查要求(GB18467-2001)》中ALT正常值(速率法)≤40 U/L,該值參考20世紀70年代國外標準,并結合上海地區1975年調查結果(血液標本為空腹采集)。30多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生活環境、飲食習慣、工作和生活方式隨之發生較大變化,ALT水平也發生了相應改變。筆者在獻血日常工作中發現并跟蹤觀察,部分獻血者因ALT增高被淘汰,其實身體并無任何疾患。目前隨著獻血者標本采集方式的改變(由獻血前空腹采集標本變為進餐后獻血時一并采集),ALT活性可能受到飲食、獻血時間等諸因素的影響而隨之發生改變。叢玉隆等[1]報道,飲食可引起ALT活性10%增高。本文資料顯示,進餐后適齡獻血健康人群男女之間ALT正常值差異顯著(P<0.05),其中,男性ALT正常范圍為4.49~50.65 U/L,女性正常值為4.71~36.07 U/L。男性ALT正常范圍高于《獻血者健康檢查要求(GB18467-2001)》中的ALT正常值。在各年齡組中,18~20歲組和21~25歲組ALT正常值較低,其中,18~20歲組ALT正常值為5.47~33.31 U/L,21~25歲組ALT正常值為1.56~40.48 U/L,兩組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該兩組ALT值與其他各組差異顯著(P<0.05);其他組ALT均值比較接近,各組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從 36~40歲組開始,隨著年齡增加,ALT標準差值逐步下降,ALT上限值下降。國內文獻有類似報導,原因值得今后進一步研究。筆者調查顯示,武漢血液集中化檢測區域適齡獻血健康人群ALT值高于《獻血者健康檢查要求(GB18467-2001)》中的正常值,可能與飲食、獻血時間等因素有一定關系。
國內諸多文獻報道,正常健康人群ALT正常值實際高于現行GB18467-2001標準。潘柏申等[2]研究上海健康人群的ALT值參考范圍男性在58 U/L以下,女性為45 U/L以下。部分研究者認為,目前以ALT小于40 U/L作為獻血體檢標準無助于提高血液的安全性,而且浪費大量的血液資源,在很大程度上制約無償獻血工作的開展,建議將ALT的檢測標準提高到50~60 U/L[3-5]。季陽等[6]關于重新評估獻血者ALT檢測意義一文,客觀真實地剖析了現行ALT標準存在的問題以及重新開展獻血者ALT調查的必要性以及可行性。歐美等發達國家ALT以高于正常值的2~3倍作為獻血者體檢標準。1999年美國取消了獻血者ALT檢測項目,之后許多國家紛紛仿效,包括中國香港和澳門地區。
鑒于上述情況,筆者認為我國現行的《獻血者健康檢查要求(GB18467-2001)》中,關于ALT的正常值已不適用我國獻血者健康檢查及無償獻血工作開展的需要,各省、市、自治區血液集中化檢測區域等合作單位,應就適齡獻血健康人群ALT正常值(餐后)進行調研,以確定適應本區域內無償獻血發展和輸血安全的正常參考值。本文的研究結果顯示,武漢血液集中化檢測區域適齡獻血健康人群ALT正常參考值為男性≤50.65 U/L;女性≤36.07 U/L。
[1]叢玉隆,張海鵬,任珍群.血液學檢驗分析前質量控制的重要因素——標本的采取及其控制[J].中華檢驗醫學雜志,1998,21(1),121-122.
[2]潘柏申,張萬忠,陳銘生,等.上海地區血清丙氨酸轉氨酶測定結果一致性和參考范圍調查[J].檢驗醫學,2005,20(5):106-107.
[3]張孝山,王全慧.獻血者ALT上限值的確定探討[J].中國醫學檢驗雜志,2006,7(5):123-124.
[4]高景波.獻血者78994名ALT分布調查[J].中國誤診雜志,2009,9(7):158-159.
[5]朱永寶,李信業.獻血者ALT上限值的研究[J].醫學檢驗與臨床,2007,8(3):78-79.
[6]季陽,王迅,鄭忠偉,等.重新評估獻血者ALT檢測的意義[J].中國輸血雜志,2009,22(9):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