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財經學院東方學院 俞特
供應鏈金融是第三方物流企業的一個創新型業務,正逐漸成為第三方物流企業新的融資來源,是我國第三方物流企業業務發展、壯大的有力支撐和良好補充。但是在物流行業的供應鏈金融,正處于發展的上升期和初期,自身還存在著諸多不足,尤其是第三方物流企業供應鏈金融服務中出現的風險,主要表現在供應鏈金融服務運行模式運作過程中的風險,包括倉單質押風險,代客結算風險,信用擔保風險等等,這些運作模式中的風險,對于供應鏈金融在整個物流行業的發展產生著重大的影響,對于第三方物流也是一項具有一定風險的新興業務,必須引起第三方物流企業的高度重視。
物流業屬于資本密集運營和操作的行業,在經濟迅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正經歷著巨大的變化,尤其是作為更具有專業化分工特征的第三方物流企業,其公司運轉下物流手段的業務專業化與新穎的經營形式也越來越得到人們的重視。通常情況下,第三方物流企業需要生產經營企業的業務委托,把原屬于生產制造企業實施的物流活動通過合同契約方式委托給專業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同時通過專門通信工具保持其對所托貨物的聯系,實現專業物流服務。另一個概念“供應鏈金融”則是指處于經營鏈條上的企業憑借較高的產品銷售量、穩定的產品價格及貨物流動狀態等向金融機構作為質押條件來取得信用,同時運用第三方物流企業發達的信息網絡來取得有效融資的一項金融業務。
第三方物流供應鏈金融服務通常以核心企業為中心向中小企業輻射,實現了資金、物流及信息流的互補,對物流業供應鏈金融管理進行風險分析也主要圍繞這個“核心企業—中小企業”線索進行展開,其節點上的成員關系如圖1所示:
圖1 第三方物流企業供應鏈金融服務成員間關系
一般來說,在物流金融服務供應鏈中,競爭力較強、規模較大的核心企業因其優勢地位,往往在交貨、價格、賬期等貿易條件方面對上下游配套企業要求嚴格,從而給這些企業造成了巨大的壓力,而上下游配套企業恰恰大多是中小企業,難以從金融機構融資,造成資金鏈流動十分緊張,整個供應鏈出現失衡[1],而“供應鏈金融”最大的特點就是在供應鏈中尋找出一個大的核心企業,以核心企業為出發點,為供應鏈提供金融支持,一方面將資金有效注入處于相對弱勢的上下游配套中小企業,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和供應鏈失衡的問題,另一方面將銀行信用融入上下游企業的買賣行為,增強其商業信用,促進中小企業與核心企業建立長期戰略合作關系,進而提升供應鏈的競爭能力,在“供應鏈金融”的融資模式下,處在供應鏈上的企業一旦獲得銀行的支持,就激活了供應鏈,贏得了更多的商機。
(1)倉單質押模式及其風險。倉單質押是指第三方物流企業將上下游需要集融資企業的質押品存儲在自有倉庫中,融資企業根據物流企業開具的質押品入庫單向金融機構申請貸款,金融機構評估質押品價值和企業信用等指標后,向融資企業提供相匹配額度的貸款[2],具體流程如圖2所示。
圖2 倉單質押模式流程運轉圖
在倉單質押模式流程運轉這一過程中,融資企業通過借款降低了融資成本,第三方物流企業更多扮演的是中間人的角色。在保證金融機構信貸質量安全的情況下,能夠提高物流企業產銷供應鏈下的金融利用效率,第三方物流企業的信用擔保也能得到保證。但是倉單質押模式金融服務在實施過程中也面臨著較明顯的的風險,主要有質押物價格、流通率、合規性以及倉儲記錄失誤等方面,其中質押物類型的選擇涉及物流企業作為擔保人對所持風險的償還,選擇不恰當常常造成物流企業丟失擔保資格,甚至危及自身其他業務的延伸。盡管這種風險產生的概率較小,而且該項業務實施的頻率較高,但是一旦發生這樣的風險,會對第三方物流企業的財務狀況產生較大的打擊,影響物流企業日常的經驗運轉,嚴重的可致其破產。
(2)代客結算模式及其風險。代客結算模式是操作上較為簡便的第三方物流企業金融服務,較有代表性的為代收款和代付款,其運作流程如圖3所示。
圖3 代客結算金融服務模式運作流程
由圖3所示,在代客結算物流金融服務模式中,第三方物流企業仍然擔任中間人的角色,作為將生產機構和銷售機構連接起來的橋梁,連接著整個行業之外的生產機構和終端銷售機構,連接生產機構對于物流企業的托送貨物以及結算賬款,對于銷售機構,又連接著物流企業對其的發貨流程與彼此的款項結算業務。在這其中,較有實力和信譽度好的物流企業利用自身財務為上游生產機構和下游銷售機構提供資金融通,解決了交易達成時的資金暫時不到位的問題。這種模式下,物流企業承擔了比以往更大的風險,并且這種風險主要集中在信用風險上,再加上第三方物流企業暫時脫離了金融機構結算,一旦上下游中的任何企業出現財務資金運轉問題,作為直接資金融出方的第三方物流企業將面臨資金緊張和債務不能收回風險,危及第三方物流企業生存。并且,一旦信用風險產生難以避免影響到企業損失產生后,會對第三方物流企業在行業中的信用評級和地位產生較大的負面影響,這個有時會比直接的經濟影響產生更大更長遠的損失。因此,第三方物流企業根據財務實力與企業信譽選擇上下游進行代收代付款合作的企業十分重要。
(3)保證金銀行擔保模式及其風險。與倉單質押模式與代客結算模式不同,在保證金銀行擔保模式中,作為中間人的是銀行等金融機構,通常由最終產品銷售機構向銀行等負責擔保的金融機構繳納一定的保證金,保證金銀行根據銷售機構信用情況開出一定的承兌票據,將票據交給生產機構,生產機構根據承兌票據向銀行指定的物流企業倉庫交付貨物,第三方物流企業分批向最終產品銷售機構計提貨物,收取保管及管理費用。此種模式下常常包括保證金杠桿風險、票據風險、物流企業尋租風險以及銀行債務風險,類似于金融衍生品的第三方物流金融服務保證金模式一旦出現票據承兌困難或銀行資金不到位情況,引起的債務風險對企業和金融機構常常具有毀滅性的沖擊。由此看來,這種風險是一種擴張性的風險,具有乘數放大效應,在我國當前經濟環境下,小型的第三方物流企業應該極力避免接觸該種業務的程度和頻率,一是因為信用保證銀行擔保會考慮企業諸多的指標和擔保財產,小型物流企業往往難以達到這種要求;另一方面因為小型物流企業本身的會計和審計核算業務不夠完善,難以有效控制風險業務的流轉程度。
(1)質押物選取方面的控制與篩選。針對倉單質押模式下存在的質押物變動風險,選取價值較為穩定且流通速率相對較快的質押品是防止質押品貶值的較好方法。通常倉儲物流企業要對質押貨物的類型進行分類評級,根據評估情況確定質押比率及期限等情況,尋找專業法律機構對質押物合法性進行評估,只有作為出質人的融資企業合法占有的貨物才能夠出質[3]。此外,第三方物流企業對質押貨物的保管及驗收出庫計量也應進行格式化記錄,定期評估,對于大中型的第三方物流企業,必須根據會計核算和相應的業務流程設置專門的質押核算小組或部門,做好相關的業務把關和監督工作,并且定期給出詳盡反映物流企業供應鏈金融服務的管理報告,發現管理漏洞,分析管理貨物損失原因,及時進行問題排查,將質押物風險降到最低。
(2)供應鏈節點信用風險的防范與注意。在倉單質押模式和代客結算模式中,第三方物流企業都是作為供應鏈金融鏈條上的中心環節,既作為擔保人又作為信息聯絡人,一旦其聯系的上下游企業出現信用危機,第三方物流企業作為直接賠償人和信用提供方將承擔賠償責任。因此,對相應的物流金融業務需求者進行信用資質評選將成為必須條件,第三方物流企業和相關金融機構要適度調查供應鏈參與人的業內口碑及信用履約情況,要求參與人簽訂信用違約賠償條款,篩選負債率高、利潤率低以及違約率高的企業排除出合作范圍[4],建立物流金融參與人資格制度,定期重新評估,進行成員的排除與添加。
(3)契約與經營法律風險的控制與防范。在第三方物流金融服務中,尤其是保證金模式下,銀行等金融機構是資金的直接融出方,為減小資金流失風險,一些保證金銀行服務契約條款常常具有對物流企業的損害情況出現,為此,第三方物流企業應當設立專門部門對簽審金融合同進行談判與評估,在合法框架下注重合同的可操作性與利益傷害性調查,作為單獨質押管理方的物流倉庫不參與任何上下游企業信用違約的連帶責任,對保證金銀行和金融機構的資金流動承擔保管及協調結算義務,不對金融機構與企業之間契約簽訂的法律框架成立及貨物實際對應的真實性負有責任,通過設定相應的條款來減少契約定制帶來的風險。
(4)加快第三方物流企業供應鏈金融業務的信息化建設。第三方物流企業從傳統的倉儲物流服務向現代的物流金融服務轉變,肯定離不開信息建設化的支持,供應鏈金融信息化程度的提高,能夠有效的監控物流倉儲及資金流動的過程,并且,第三方物流企業的信息化管理又是物流企業開展物流供應鏈金融服務的必要保障條件,同時倉儲信息化的建設過程也是不斷改善和優化管理業務的過程,第三方物流企業通過運用信息化手段對金融物流過程、客戶運營狀況以及庫存商品的市場價值作充分的了解和監控可以有效地防范物流金融的監控失誤風險[5]。
伴隨我國物流市場對外全面開放步伐的加速,供應鏈物流金融這一業務將日益成為發展中的我國第三方物流企業提高核心競爭力及業務水平的重要工具,這是第三方物流企業謀求新業務與搜尋額外利潤增長點的現實考慮,也是市場上企業尋求資金來源的便捷渠道。目前,相關物流金融業務的法律法規及政策體制環境還有待于加強與完善,風險控制機制有待于優化,同時,第三方物流企業也應該認識到,相關金融機構和部門有效、合理的企業信用評價指標體系和企業融資準入標準也正在形成體系進行推廣,第三方物流企業供應鏈金融業務的市場風險預警和風險控制能力有了一定的問題發現及解決能力,供應鏈金融在物流行業的發展前景具有極大的開放性,必須毫不動搖地堅持去嘗試和執行。在綜合權衡物流金融業務風險及收益的基礎上,物流業與金融機構利用資源探索新的合作方式,物流金融服務一定會成為第三方物流企業的重要利潤增長點。
[1]施超.物流企業自主創新的金融支持體系構建路徑[J].企業物流,2011( 6).
[2]張旭起.物流企業對中小企業實施物流金融服務的淺析[J].價值工程,2010(2).
[3]趙芹.我國第三方物流企業供應鏈金融服務的風險管理研究[J].科技進步與對策2009(6).
[4]鄭玥祥.金融機構發展物流金融的思路和對策[J].經濟與管理,2009(9).
[5]吳小梅.對我國物流企業開展物流金融業務的思考[J].經濟研究,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