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江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劉驥
風景名勝區通常是指風景資源集中、環境優美、具有一定規模、知名度和游覽條件,可供人們游覽欣賞、休憩娛樂或進行科學文化活動的地域。一般包括具有觀賞、文化或科學價值的山河、湖海、地貌、森林、動植物、化石、特殊地質、天文氣象等自然景物和文物古跡,革命紀念地、歷史遺址、園林、建筑、工程設施等人文景物和它們所處的環境以及風土人情等。可以說風景名勝區兼具觀賞、文化或者科學價值多重價值,然而當前某些地方的風景名勝區商業化、城市化和私有化侵蝕的現象愈演愈烈,缺法律規范、重開發、輕保護的管理模式凸顯風景區保護的困境。如何防止這種現象蔓延已經成為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本文以石阡溫泉群風景名勝區休閑旅游功能研究開發為例,對風景名勝區的休閑旅游功能進行探討,以期為風景名勝區的發展提供參考。
休閑度假在中國尚且屬于新事物,也是一種新的社會生活方式,當前受到普遍關注。目前已經到了中國休閑度假產業發展的一個關節點,所以旅游行業也普遍關注休閑度假問題。學術界對休閑旅游也有不同的理解。國際休閑研究專家杰弗瑞·戈比從時間、生存狀態和行為的角度將休閑定義為:從文化環境和物質環境的外在壓力中解脫出來的一種相對自由的生活,它使個體能以自己所喜愛的、本能地感到有價值的方式,在內心之愛的驅動下行為,并為信仰提供一個基礎。休閑旅游區別于觀光旅游,是指旅游者有較多的可自由支配的時間,到異地逗留一定時間,是集觀光、休閑、玩樂為一體的多元化旅游,是多種旅游方式的總和。旅游地達到一定服務設施條件下才能逐漸形成的,是旅游得以豐富發展的產物。
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人們收入、節假日的不斷增多,我國的旅游業經歷了以短暫的觀光旅游到休閑旅游的過渡的時代。全國假日辦發布的《2009年國慶節中秋節假日旅游統計報告》顯示:從上市公司涉及的部分景點接待情況進行分析發現,傳統的觀光型景區接待增長空間有限甚至出現一定程度的下滑,而新型度假休閑型的景區則持續表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
據統計局資料顯示,我國2 010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397983億元,約合6.04萬億美元,中國城鎮居民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9109元,約合3000美元,按照國際經驗,當一個國家和地區的人均GDP超過3000美元后,它的城市化、工業化進程會加速發展,居民消費類型也將發生大的轉變。研究表明,當人均GDP達到1000美元時,人就會產生休閑需求,2003年中國就已步入這個階段。當人均收入達到3000美元的時候,度假需求就會普遍被需求。加之,中國也適時推出三個長假,法定節假日加總有115天,一年中三分之一時間在休假,可以說中國已跨入休閑經濟時代的門檻。
石阡縣位于貴州省東北部,銅仁地區西南部,地處湘西丘陵向云貴高原過渡的梯級大斜坡地帶。境內山巒起伏,溝谷縱橫,東南高、西北低,巖溶地貌明顯。屬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日照充足,氣候溫和,雨量豐沛,暖濕共節,無霜期長。地質構造特異,其自然資源十分豐富。尤其水資源和地熱水資源豐富。全縣大小河流117條,水能理論蘊藏量10.9千瓦,可開發量4萬千瓦。地熱水資源分布較廣,出露密度居全省之冠,達19處。全縣有耕地31萬多畝,森林覆蓋率達47%。距縣城南端30公里的佛頂山方圓45平方公里,原始生態植被保護完好,與梵凈山譽稱姊妹山,是難得的科考、探險旅游之地。
石阡溫泉群風景名勝區為國務院批準的國家級溫泉群風景名勝區。明弘治《貴州圖經新志 卷之六 石阡府》山川篇載:“溫泉在府南一里許,泉源涌沸,四時清暖。”明萬歷丁酉《貴州通志·石阡府志》(現存日本)載“石阡八景”,“溫泉浴日”為其中之一,大溫泉,城南一里,坦仰方正如盤狀,其水溫熱,居民就浴焉。小溫泉,與大溫泉并,中有石門,環如太極之狀,可通出入,而景象猶奇,流引府前,有灌溉之功,乃八景之一也。全縣已探明溫泉出露點共20處36個,總流量22311噸/天。經科研機構檢測,石阡溫泉富含鍶、鋰、鋅、氡、硒、偏硅酸等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和成分,符合國家《飲用礦泉水標準》和《醫療礦泉水標準》。風景區境內分布了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萬壽宮古建筑群,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石阡府文廟,全國最大的鴛鴦棲息地——石阡鴛鴦湖,中國歷史文化名村——樓上古寨,中國十大鄉村旅游“飛燕獎”——堯上民族文化村,中國十大非著名山峰——佛頂山等景區景點星落棋布、相映成趣。該縣又是“中國苔茶之鄉”,溫泉與茶葉有著天然的聯系,用溫泉水泡石阡苔茶,其口感別具一格。因而,石阡苔茶也在溫泉水的滋潤下,形成了獨特的茶品質。石阡苔茶也成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和茶葉發展戰略性品種。石阡還有多彩的民俗文化,仡佬族敬雀節、木偶戲、儺堂戲、仡佬毛龍、茶燈、花燈、山歌等獨具特色。其中,仡佬毛龍、木偶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仡佬族敬雀節被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堯上仡佬族文化村獲得了“中國鄉村旅游飛燕獎”。石阡資源條件具有類型豐富、資源眾多、分布集中的特色,是集自然風光、人文為一體的完美結合。
出境公路基本實現油路化,全長91.28公里的石阡至江口二級公路,通村公路里程達1892公里。石阡縣按照貴州省“3388”網的規劃藍圖建設大通道,構建北連大都市(重慶市)、南接東盟的通江(珠江)達海(北海)經濟大動脈;打造以縣城為中心的2小時經濟圈,實現一鄉一站(客運站)、一村一亭(候車亭)的城鄉公共交通一體化。如今基本形成了以省道為骨架,縣鄉公路為連接,農村公路相銜接,縱橫交錯,四通八達的公路交通網絡。
仡佬族是貴州曾經創造過輝煌歷史的古老民族,全國98%的仡佬族人口在貴州,而貴州又主要集中在道真、務川、石阡三縣,石阡是全國仡佬族的三大聚集區,是黔東北地區政治、經濟、文化的發祥地,也是中國西南地區與夜郎文化聯系最緊密、延續最悠久的地區,是歷代封建王朝實行羈縻、土司統治時間最長的地區,也是經歷建置形式最為多樣的地區,積淀了有史料記載以來長達2230多年的文化歷史。石阡縣還有異彩紛呈的仡佬族茶文化,如“茶祭祀”、“三茶六酒”、“十二月采茶調”、“茶燈舞”、“茶葫蘆”等茶禮、茶俗、茶歌舞等。石阡茶燈是石阡茶文化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貴州一種民間戲曲形式,在石阡這塊古老的土地上繁衍生息流傳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石阡縣樓上古寨是一座以周氏家族為主的血緣村落。整個村寨坐東北面西南,背山臨水,布局嚴謹,被譽為“佛頂山下的明清古村落”。至今保存著獨特的漢族遺風,有哭喪、哭嫁、吹嗩吶、民間刺繡等古老的習俗。這里歷史悠久,人杰地靈,蘊含著豐厚的文化底蘊。2008年12月被建設部和國家文物局命名為“中國歷史文化名村”。
對于旅游企業而言,單純靠提升門票價格來達到提高旅游收入的做法已經過時,如何挖掘并提升旅游景點的內涵以及度假休閑功能則成為持續發展的動力。發揮石阡縣“國家級溫泉群風景名勝區”的資源優勢,將其建成自然景觀優美、文化內涵豐厚、生態環境良好,集溫泉療養、科研、娛樂、休閑于一體的旅游文化區。
石阡縣的優勢在于原生態的旅游資源,一旦失去原生態,旅游業的春天也將隨之而消失,應時刻要注意和重視對旅游資源的保護。以建設“最佳休閑旅游地”為目標。將石阡縣的特色產品,如溫泉、仡佬文化、民俗產品、茶葉,組合成成套產品開發。以養生休閑游為主打路線,重點開發“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湯山鎮為中心的旅游景點區溫泉。如,石阡溫泉、吳家灣溫泉、勸農亭溫泉、溪溝溫泉群、梁家嘴溫泉、關魚梁溫泉群,洗罷溫泉,可在溫泉八景游覽;打響“世界領先、國內一流”苔茶文化休閑旅游特色品牌目標,弘揚茶文化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保護好兩塊“王牌”。保護好苔茶品牌,強化全體茶農保護品牌的主體意識和責任意識;保護好景中村的生態環境,引導茶農自覺維護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優美環境,增強環境的持久競爭力和吸引力,發展三大產業。發展農家茶樓特色產業、發展青年旅館(農家旅館、香客客棧等)特色產業、發展商貿旅游特色產業。三大產業并肩而行,同時推進,錯位發展。游客就座于茶樓,一邊品茗,一邊聽那說書人評說古今;或漫步長廊,登臨樓閣亭臺,面對如逝江水、城廓遠山,撫往追昔,闊展胸臆,享受特色、高品質的休閑游。
表1 石阡縣休閑旅游原生態產品開發
休閑旅游是一種高品質的享受之旅,不僅要做到“以特取勝”更要“以質取勝”。應不斷提升服務品質,重視旅游服務的作用。使旅游產業經營由規模擴張型向品位質量型轉變,由項目單一型向多元服務型轉變,由分散經營型向集聚效益型轉變,提升檔次,錯位經營。應使服務規范化,用條文的形式使服務。逐項規范,如參考《貴州省旅游村寨定點管理暫行辦法》制定農家標準;參考《貴州旅游條例》規范石阡縣旅游發展步伐、提升服務水平。同時還應有合理、有效的監督機制。實現管理理念、機制和手段的創新,重點在規范經營秩序、凈化經營風氣上下功夫見成效。以強化服務體現協會功能,用優質服務取信于經營戶。還應不斷加大對產業的扶持力度;實施項目帶動,重點推動溫泉群附近農家樂精品培育項目,探索實施溫泉和茶文化的完美融合養生休閑之路,不斷改善經營者外部經營環境,積極創造更加優美舒適的人文環境;實施經營業主和茶藝師培訓工程,提高隊伍整體素質,培養一支藝術精湛的農家茶藝演示隊伍;建立網絡宣傳平臺,提升景區的知名度和競爭力。
景區要有與自身形象相符的宣傳口號。旅游景區的競爭形態正經歷從資源競爭、產品競爭到形象競爭的升級轉型,旅游宣傳口號在旅游規劃和營銷實踐中的重要性日益凸顯。每個景區都擁有屬于自己的傳統和個性。這些傳統和個性是維系景區獨特品質和可持續發展的文化支柱。也就是說,維系和發展一個景區自身的傳統和個性,正是喚起景區的自信力、凝聚其行動力、提升其影響力的根本途徑。所有口號要符合景區的實際情況。有了口號對外宣傳工作就有了主題。對外宣傳中應圍繞主題,營造氛圍。石阡縣宣傳工作主題應把服務茶葉、溫泉兩大支柱產業發展作為“主打產品”。如,在春茶上市之初,可以邀請媒體參與對該茶葉產業發展及優質茶產品進行深度報道宣傳,另外,還可以舉辦“樓上古寨清明會”、“堯上敬雀節”“苔茶文化節”、“茶燈節”等大型活動,運用新視角廣泛宣傳石阡“休閑旅游”的旅游戰略思想。還可以邀請報紙或者搜狐、新浪等網絡媒體及美國、新家坡和國內知名攝影家,舉辦攝影大賽、繪畫大賽等,通過從旅游、經濟、環境、人文、歷史等多方面多角度展現石阡縣,打造休閑旅游勝地。
[1]陸林.山岳旅游地旅游者動機行為研究——黃山旅游者實證分析[J].人文地理,1997,12(1).
[2]辛文.青陜兩省聯手打造“絲綢之路”精品旅游新格局[J].文化月刊,2009(9).
[3]從佳琦.環京津休閑旅游產品開發與體系構建[J].環渤海經濟瞭望,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