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財貿職業學院旅游系 高麗敏 程偉
河北徐水綜合高中 史彥軍
伴隨著旅游業態的發展,關于旅游業態的研究也逐漸浮出水面。本文意在從理論上總結旅游業態的新模式、產生機制、發展規律、政府作用等等命題,為未來旅游業態的新發展提供理論指導,保障新的旅游業態在產生、發展、成熟過程中穩步、健康、持續增長,避免走彎路、錯路和回頭路。
“業態”(Type of Operation)一詞大約出現于20世紀60年代的日本,是一個專指的商業零售模式,是零售店向確定的顧客群提供確定的商品和服務的具體形態,是零售活動的具體形式。
旅游業態是一個全新的概念和研究領域,沒有比較權威和統一的界定,但在旅游產業實際發展過程中,國內著名的一些旅游領域研究專家和旅游界實業人士對“旅游業態”內涵和定義給出了一些比較有說服力的定義。
綜合分析業界各種概念的基礎上,我們認為:旅游業態是指旅游企業或行業為適應旅游市場需求變化,對旅游經營的各項要素比如組織形式、經營模式、產品要素、服務形式等等進行有效組合而產生的經營形式。
在激烈的旅游市場競爭中,各旅游企業為了滿足旅游消費者的需求或者通過產品創新引導消費者的需求,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市場占有率和市場影響力,在旅游經營模式中主動融入新的因素、模式、產品等等,創造出旅游新業態。
有兩種動力在促使旅游新業態的產生、發展直至成熟:一是內驅力;二是外驅力。
2.1.1 旅游新業態內驅力
旅游新業態內驅力是指旅游行業(企業)本身主動創新、求變,研發新的旅游產品(旅游服務),搭建新的旅游組織模式,創造新的經營模式,開發完全一新的旅游市場,主動引導和創造旅游者新的消費需求。
旅游新業態內驅力具有三環模式:
(1)最核心的是旅游行業領袖創新精神驅動力。行業領袖(企業家)創新精神,構成了旅游新業態內驅力的核心要素。創新精神是行業領袖(企業家)自我實現的最高需求。
(2)是旅游行業投資收益驅動力。旅游業創新的利益驅動。在旅游業,主動的創新能夠創造全新的旅游資源,有效開發并引導旅游者的需求,在零基礎上成功創造出新的行業(企業)增長點,給旅游行業(企業)帶來新的旅游投資收益。
(3)旅游行業創新文化驅動力。旅游新業態內驅力發揮作用的保障是創新的行業(企業)文化和環境。鼓勵創新的宏觀環境和行業(企業)文化是旅游新業態內驅力宏觀因素。沒有鼓勵創新的宏觀環境和行業(企業)文化,就不可能產生旅游新業態內驅力。
圖1 旅游新業態內驅力的三環模式
2.1.2 旅游新業態外驅力
為了滿足消費者需求,擊敗競爭對手,旅游行業(企業)要依據旅游需求發展趨勢,充分發揮、組合旅游資源的多種功能,對現有旅游資源進行深層次開發,或者開發新的旅游資源,創造新的旅游業態。確保旅游業持續發展。
旅游新業態外驅力是指驅動產生旅游新業態的外部力量,包括不斷擴大的旅游市場規模、不斷發展變化旅游消費需求、日益激烈的旅游競爭等等。
A、與旅游行業要素融合有關:旅游行業內相關因素的互動與重新組合;
B、與同產業內其他行業融合有關:第三產業內,旅游行業與其他相關行業的互動、重新組合;
C、與第一、第二產業融合有關:不同產業間,旅游產業與第一和第二產業的互動和重新組合。
2.2.1 與旅游行業要素融合有關
旅游行業要素內涵的擴展、互動與重新組合如(圖2)
旅游行業要素分為“行、游、住、食、娛、購”。在旅游行業內驅力和外驅力作用之下,不同的旅游行業要素內涵有了新的發展,不同要素之間互動、重新組合產生新的旅游業態。
(1)不同旅游行業要素內涵的新發展
①出行方式。
②景點旅游。
③住宿方面。
④餐飲方面。
⑤旅游娛樂業方面。
⑥旅游購物方面。
圖2 旅游行業要素內涵的擴展、互動與重新組合
(2)不同旅游行業要素之間互動、相互組合,融合形成新的旅游業態。
長期以來,由于體制、產權等等歷史原因的影響,旅游行業六要素相關的旅游企業上面多頭管理、相互各自為政,行業條塊分割、導致發展無序,旅游企業存在“散、小、弱、差、亂”等特點。
2.2.2 與同產業內其他行業融合有關
旅游行業與第三產業內其他行業的相互滲透和融合。旅游行業的發展依托其他行業,旅游行業與第三產業內其他行業相互滲透和融合,產生新的旅游業態。當然這種滲透和融合是相互的、雙向的。
2.2.3 與第一、第二產業的融合有關
旅游產業與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的相互滲透和融合。旅游行業屬于第三產業,而農業、漁業和工業分屬于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旅游業與農業的互動產生了農村綠色生態游,比如農家樂、采茶之旅等等;與工業的互動產生了工業旅游;與房地產行業相融合,產生了旅游地產的概念或者海濱養生、養老地產(旅游)的概念。
在導入期,旅游新業態開始出現,憑借“新、奇、特”的特點吸引旅游消費者的到來,滿足旅游消費者的獵奇、刺激心理。比如在十幾年前,蹦極這項運動形式被引入中國之后,大量“山水觀光”旅游景點迅速引進這種運動模式,開發出新的旅游項目。
在旅游新業態導入期,政府和旅游業服務商起到以下作用:
(1)有一些小型的旅游業態投資項目,投資的主體以民間投資為主。旅游業服務商作為各項投資的主體,負責引入旅游新業態,募集旅游服務所需的各項投資,開發旅游新業態市場,承擔新業態投資風險,享受新業態投資收益。
(2)大型的旅游業態投資項目所需投資規模大,投資周期長,民間的投融資能力往往不能滿足旅游新業態投資的需要。此時,政府除了發揮以上的作用外,還要加強國有資本的投資對旅游新業態的投資,比如上海市政府和美國迪斯尼公司共同投資,開發“上海迪斯尼樂園”項目。
旅游新業態成長期的經營特征:
(1)在這一階段,旅游消費者和業內逐漸接受旅游新業態。新業態的市場占有率迅速提高,利潤率上升。隨著投資回報率的增長,新型業態的模仿者和跟隨者大量出現,導致新業態不同企業之間競爭日益激烈。
(2)在這一階段,旅游新業態往往被看作是旅游行業較有力的競爭者,與傳統業態的競爭也開始進入白熱化。隨著旅游新業態的快速成長,傳統旅游業態的消費者開始大量流失。
在旅游新業態成長期,政府的作用主要以以“扶持、激勵”為主。例如:(1)加強相應法律、法規、制度建設,引導旅游新業態進入良性發展軌道,避免過度惡性競爭;(2)出臺、完善旅游新業態相關優惠政策,從人才、資金、稅收、土地、旅游基礎建設等方面繼續予以支持,尤其引導各類資本進入旅游新業態;(3)繼續完善旅游新業態相關基礎設施等硬件環境建設,引導旅游新業態相關企業集群式聚集和發展,力爭形成規模優勢;(4)積極鼓勵、引導與旅游新業態相關聯的服務業或者中介服務組織發展,引入新的網絡技術。
旅游新業態成熟期的經營特征:
(1)旅游新業態行業內主要企業市場占有率逐步穩定,旅游銷售額很大,但是增長率放緩,甚至在成熟期后期,開始出現滑坡,新業態之間的競爭加劇。(2)伴隨組織規模擴大和競爭加劇,造成的旅游新業態相關企業直接費用和間接費用上升,利潤率開始下降。
處于成熟期的旅游業態發展比較充分,旅游企業自身實力也比較強大,對政府的需求也逐漸降低。此時政府的職能定位應該是以“服務、監管”為主: (1)加強旅游市場監管,維護公平競爭的旅游市場環境;(2)鼓勵有實力旅游新業態企業實施“走出去”戰略,積極拓展國內其他區域市場。
旅游新業態衰退期的經營特征:由于旅游消費者購買行為的變化和更新旅游業態的出現,原有旅游業態相關市場明顯萎縮,旅游業態出現老化。旅游業態相關企業的銷售增長率下降,市場占有率下降,企業經營出現困難。旅游業態地位下降,最終退出市場。
此時政府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1)延緩旅游業態的衰老,通過政策引導或行業開發,力爭為原有旅游業態注入新的內涵;
(2)加快培育另外旅游新業態的產生,引導旅游新業態的更新式發展。
[1]楊玲玲等.旅游新業態的“新”意探析[J].資源與產業,2009(6).
[2]鄒再進.旅游業態發展趨勢探討[J].商業研究,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