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莉 左 工
1宿遷市審計局(223800) 2宿遷學院(223800)
作為政府投資項目,一般而言,投資金額較大、建設周期較長,造價的不確定性因素貫穿了整個建設過程。因此,政府工程審計具有審計內容多、技術經濟性強、審計方法復雜以及審計要求較高等一系列特征,這就決定了政府工程審計的風險也大。對審計風險的關注、預測、分析、評價,有利于審計人員增強風險意識,控制風險水平,保障審計質量,提高審計效率。
1)被審計單位內控制度不健全、工程管理不規范所帶來的風險。如,建設項目的招投標過程不規范,簽訂的合同與招投標文件不一致,或合同的某些條款與實際情況或與定額文件相違背.遇到這類問題時,審計人員要保持職業謹慎性,注意回避審計風險。
2)被審計單位不配合所帶來的風險。被審計單位不積極配合,提供的資料不真實或不完整,使審計人員不能全面了解和發現被審計單位的問題,對一些隱蔽工程只能事后分析鑒定,很難進行破壞性檢查,所以只能僅憑施工過程中相關簽證手續進行計算,如果提供的資料欠真實,那最后的審計結果就難準確,由此帶來一定的審計風險。
3)審計人員專業結構、經驗和能力的有限性所帶來的風險。政府工程審計工作具有較強的技術經濟綜合性,所以工程審計人員除了需要具備深厚的工程技術知識,還要具備一定的財務知識,同時還須具有豐富的工作經驗和職業判斷能力。
4)審計人員的風險意識、職業關注意識和職業道德素質對審計結論有重要影響。工程審計人員在實施審計過程中應注意識別風險,保持必要的技術和職業關注;同時審計工作要求審計人員必須具有高尚的品德、正直的人格和一絲不茍的工作態度,如果審計人員不遵守職業道德、責任心差,就會發現不了本來應該發現的問題,甚至發現了問題也視而不見,從而給審計工作帶來風險。
5)審計依據多樣及操作困難所帶來的風險。審計依據既包括與項目審計相關的法律、法規、制度及相關的技術經濟指標,也包括與建設管理行為直接有關的合同、圖紙、簽證等,審計人員在進行審計時,常會發現文件之間存在矛盾,如對建筑裝飾工程造價的審計,可同時使用省建工系統、輕工系統頒布的工程預算定額,同一項目使用這兩套定額,得出的審計結果存在差異,另由于工程簽證,特別是隱蔽工程部分,可能存在不實的地方,若不加以甄別,也會影響審計質量,增加審計風險。
1)防范被審計單位內控制度不健全、工程管理不規范所帶來的風險。
①審計風險的防范從接受審計任務開始,做好充分的審前準備工作是完成審計任務的關鍵。接到審計任務后:a)要判斷其是否具備審計條件,對任務的難度、所需的審計資源、潛在的審計風險及如何防范等進行充分討論;b)要進行充分的審前調查,對被審計單位人員進行走訪或座談,查看相關資料,確定審計的工作重點和工作突破口;c)要認真做好審計實施方案的編寫,審計實施方案要詳細且合理可行;
②審計質量控制要貫穿于審計工作的始終。審計質量控制是審計機關根據審計質量標準,使各項審計管理和審計工作按照預定的目標按規定程序操作,以便達到規定的質量水平,提高審計工作水平和審計工作效率。他是為確保審計工作符合審計準則和規范要求而制定和運用的控制政策和程序,實施審計質量控制,對于審計機關充分發揮審計的監督、評價及服務等職能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防范被審計單位不配合所帶來的風險。
①實行被審計單位承諾制。在審計工作開展之前,要求被審計單位承諾其所提供的資料是完整、真實的,增加被審計單位的風險意識,使之注重建設管理,減少有意提供假資料的可能性,減少審計人員由此帶來的風險,提高審計效率;
②重視書面證據。在審計過程中要注意保留書面證據,如果只是電話協商或口頭協調,沒有留下書面資料,那勢必會造成審計工作不嚴肅、不細致的印象,也使審計在復議時處于不利位置。但是,如果我們書面協商并留下底稿,這不僅反映我們工作認真細致,同時也在今后的復議或訴訟時增加了籌碼。
3)防范審計人員專業結構、經驗和能力的有限性所帶來的風險。
①提高人員素質,把好工程審計質量關。要保證工程審計質量,審計人員的素質是關鍵。對此審計機關應從審計人員的聘用上把住關,即不具備條件的決不聘用;
②組織工程審計人員認真學習有關法律法規,學習有關審計專業知識,不斷提高審計人員的綜合素質;另外應定期組織工程審計人員參加繼續教育,讓每個審計人員都有機會吸收新的知識,提高業務水平;
③審計人員隊伍綜合化。根據審計工作的需要,建立一只有審計師、經濟師、工程師、會計師、計算機專業人員等組成的實力雄厚、責任心強、專業素質高的審計隊伍,為政府工程審計的不斷發展注入活力,同時對控制審計的非專業知識風險,十分有益。
4)注意審計人員的風險意識、職業關注意識和職業道德素質對審計結論的影響。
①增強法制意識,依法開展工程審計工作。國家相關部門對工程審計工作制定了比較完善的法律、法規及規章,對審計機關及審計人員的行為作出了十分具體的規定。審計人員必須明確自身的法律責任,依法開展工程審計工作,并有效防范工程審計風險;
②發展和健全有關于政府工程的審計規范和審計制度,嚴格規范審計行為。如,制定相關的審計操作和技術規范,完善審計質量控制規范和職業道德規范,推行審計質量責任制度和相關的審計復核制度等;
③建立個人責任制和過錯責任追究制度。在審計機關內部建立個人責任制,對審計人員定員定崗,明確各自的權利、義務和分工,把審計責任分解落實到每個成員,在過錯責任追究上形成一套機制,以有效糾錯防弊,從而盡量避免審計風險的產生。
5)防范審計技術與方法運用的局限性所帶來的風險。
①技術手段、審計方法綜合化。在工程審計中,根據不同的項目及特點,采用較全面的技術論證方法,如價值工程法、凈現值法、敏感性分析法等;
②審計取證渠道綜合化。審計取證過程往往比較復雜,除對被審計單位的資料進行取證外,必要時還需借鑒咨詢公司或中介機構的資料,減少證據風險。
[1]時現.建設項目審計[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2]譚麗麗.固定資產投資控制與內部審計[M].中國計劃出版社,2002.
[3]李春偉.審計風險的控制與防范[J].會計之友,2008(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