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照基,陳世禧,甘子華
(廣西靈山縣中醫醫院消化內科,廣西 靈山 535400)
消化性潰瘍(Peptic Ulcer,PU)是臨床常見病、多發病。胃黏膜炎癥反應是近年來PU防治研究的熱點。Hp是PU的重要致病因子,根除Hp是治愈潰瘍病并防止其復發的關鍵所在。近年來,隨著Hp根治中抗菌藥物的廣泛應用和抗菌藥物的濫用,Hp的耐藥性問題已日益突出,而耐藥菌株的出現是Hp根治失敗、導致潰瘍復發的主要原因,并成為困擾PU臨床治療的難題。筆者在臨床工作中運用自擬中藥湯劑治療PU取得滿意的療效,現報道如下。
選擇2010年08月~2011年08月本院門診和住院60例Hp陽性消化性潰瘍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與對照組,每組30例。所有病例醫辨證屬于肝郁脾虛型,辨證標準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中藥新藥治療肝郁脾虛證的臨床研究指導原則》[1],西醫符合PU診斷標準和Hp感染的診斷標準[2~3]。其中治療組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齡24~58歲,平均39.5歲,病程3~18個月;對照組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齡23~57歲,平均39.7歲,病程4~19個月。2組病例在性別、年齡、病程、等方面經統計學處理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2.1 治療組 予自擬中藥湯劑(柴胡15g,白芍12g,陳皮10g,半夏10g,太子參15g,茯苓15g,炒白術15g,白及10g,烏賊骨15g,甘草6g),每日1劑,分2次口服,療程6周。
2.2 對照組 予以Hp根除治療1周,方案如下:奧美拉唑腸溶片(山東魯南制藥有限公司)20mg,每日2次,阿莫西林膠囊(香港聯邦制藥廠)1.0g,每日2次,甲硝唑片(湖南漢森制藥有限公司)0.4g,每日2次,1周后予以奧美拉唑腸溶片20mg,每日2次,療程5周。
3.1 觀察指標 治療前后各組患者進行臨床癥狀觀察、檢測胃鏡、Hp檢測(快速尿素酶檢測、Warthin-Starry銀染色),2組患者均停藥后4周復查胃鏡并取材進行胃組織學觀察。
3.2 統計學方法 采用PEMS 3.1FOR WINDOWS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療效比較采用Radit分析。
4.1 療效標準
4.1.1 臨床療效標準[1]臨床痊愈:癥狀基本消失,癥狀積分減少≥95%;顯效:癥狀顯著緩解,癥狀積分減少≥70%;有效:癥狀有所緩解,癥狀積分減少≥30%;無效:癥狀無明顯緩解,癥狀積分減少<30%。
4.1.2 胃鏡下療效標準[4]臨床痊愈:潰瘍及其周圍炎癥消失;顯效:潰瘍消失,仍有炎癥現象,內鏡下分期為S期;有效:潰瘍面積縮小50%以上,內鏡下分期為H期;無效:潰瘍面積縮小不足50%,仍處于A期。
4.1.3 Hp根除標準[5]療程結束后4周,復查快速尿素酶檢測、Warthin-Starry銀染色均為陰性者為根除,任何一項為陽性者為未根除。
4.1.4 胃組織學觀察 光鏡觀察HE染色切片,根據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2000年全國慢性胃炎研討會共識意見[6]中組織學分級標準,將活動性、慢性炎癥分成無、輕度、中度、重度4個等級。
4.2 治療結果
4.2.1 2組臨床療效比較 見表1。

表1 2組臨床療效比較
4.2.2 2組胃鏡下治療結果比較 見表2。

表2 2組胃鏡下治療結果比較
4.3 2組Hp根除率比較 對照組Hp根除16例,根除率為53.33%。治療組Hp根除27例,根除率為90.00%。2組療效比較有統計學意義(P<0.05)。
4.4 2組治療前后胃竇炎癥程度比較 見表3。

表3 2組治療前后胃竇炎癥程度比較
表3示:治療組與對照組治療前的慢性炎癥程度和活動性炎癥程度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均較治療前顯著減輕(P<0.05),2組治療后慢性炎癥程度和活動性炎癥程度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消化性潰瘍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主要指發生于胃和十二指腸的慢性潰瘍,是由于胃黏膜的防御因子和攻擊因子失衡引起的。隨著1983年科學家首次分離出幽門螺桿菌以來,人們逐漸認識到幽門螺桿菌消化性潰瘍發生發展關系密切。近年來的臨床研究表明,Hp感染是消化性潰瘍的重要致病因素。本病在中醫學中屬于“胃脘痛”、“胃痛”、“心痛”、“吞酸”、“嘈雜”,飲食不節、勞倦、七情內傷、寒熱不調等均可致本病,脾胃虛弱、氣滯、瘀血、郁熱等是潰瘍發病與復發的重要因素。
目前PU復發的確切機制尚不清楚,但近年來炎癥在PU復發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視。Hp的持續感染引起胃黏膜局部炎癥反應是導致消化性潰瘍容易復發的主要原因。筆者在臨床中運用中醫藥治療該病取得滿意的療效,方中柴胡疏肝理氣;黨參、茯苓、白術健脾益氣;白芍、甘草緩急止痛;半夏、陳皮協助健脾化濕;白及性黏而澀,有收斂消腫生肌之功;烏賊骨抑制胃酸。諸藥配合使肝氣疏、脾氣旺、胃氣降,胃腸功能恢復正常。白及在潰口之間形成薄膜,覆蓋在潰瘍面而起保護作用,并刺激損傷部位肉芽組織增生修復,促進潰瘍愈合[7]。白及、烏賊骨能夠對潰瘍形成保護膜,減輕黏膜炎癥,改善微循環,加速黏膜修復,促進潰瘍愈合,具有斂潰瘍、護黏膜、制胃酸、生新肌的作用。本研究結果顯示,中醫藥能夠有效促進Hp陽性PU的愈合,并能顯著減輕Hp陽性PU患者胃黏膜炎癥。提示中醫藥在促進潰瘍愈合過程中發揮抗炎作用。
[1]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 .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2:364~366.
[2]葉任高,陸再英 .內科學[M].6版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3.
[3]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 .幽門螺桿菌若干臨床方面的共識意見[J].中華內科雜志,2004,43(4):316~317.
[4]朱人敏,何小平,許文安,等 .國產磷酸鋁凝膠治療消化性潰瘍的療效評價[J].中華消化雜志,2001,21(10):631~632.
[5]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 .幽門螺桿菌若干臨床方面的共識意見[J].中華內科雜志,2004,43(4):316~317.
[6]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 .全國慢性胃炎研討會共識意見[J].中華消化雜志,2000,20(3):199~201.
[7]徐春,林炎峰 .白及大黃散加洛賽克治療十二指腸潰瘍療效分析[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07,14:1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