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紅軍 郭 彬 侯錫銀 姜 華 (齊齊哈爾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CT室,黑龍江 齊齊哈爾 604)
胰腺癌是消化系統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具有惡性程度高、預后差的特點,早期診斷對治療有重要影響〔1,2〕。目前臨床上普遍認為診斷胰腺癌最有效的方法是螺旋CT雙期胰腺掃描〔3,4〕。本文對胰腺癌患者分別進行超聲檢查及CT平掃及三期增強掃描,并與病理檢查結果對比分析。
1.1 研究對象 隨機選取2010年1月至2012年2月因胰腺癌就診于我院的患者50例,男27例,女23例,年齡52~72〔平均(58.7±5.2)〕歲。患者年齡、性別等基本資料無統計學差異。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無嚴重心血管及肝腎功能疾病,均無手術禁忌證。所有患者在入院10 d內完成超聲檢查、CT平掃及三期增強掃描,增強藥品為碘海醇,機器為日本東芝16排螺旋CT及GE雙排螺旋CT。記錄兩種檢查方法對腫瘤大小、淋巴轉移、遠處轉移、分期判斷及手術可切除性評價等情況。
1.3 評價標準 (1)腫瘤大小:以手術中取得新鮮標本的大小標準,準確度越高,效果越好。(2)轉移情況和腫瘤分期:以病理檢查為標準。(3)可切除性標準:參照國內外標準〔5,6〕,術前腫瘤不可切除的包括①胰周主要血管中斷、閉塞,包埋,②累及鄰近臟器或組織,③血行轉移或腹膜癌變,④胰腺區域內或遠處淋巴結腫大,且包埋鄰近大血管。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3.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χ2檢驗。
2.1 兩種不同方法對腫瘤大小及轉移情況準確度比較 CT檢查判斷腫瘤大小準確率為97.3%,判斷淋巴轉移準確率為39.2%,判斷遠處轉移準確率為43.6%,明顯優于超聲檢查(分別為92.1%、18.7%、12.1%)(均P<0.05)。
2.2 兩種方法對腫瘤分期準確度比較 CT檢查判斷腫瘤分期準確率為97.3%,明顯優于超聲檢查(P<0.05)。見表1。

表1 兩種不同方法對腫瘤分期準確度比較(%)
2.3 兩種不同方法對手術可切除性評價的準確度比較 CT檢查手術可切除性評價結果靈敏度85.2%,特異度65.7%,準確度73.5%,陽性預測價值63.7%,陰性預測價值87.6%,各項指標明顯好于超聲檢查(分別為82.3%、56.1%、65.4%、53.6%、79.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
胰腺癌是常見的消化系統惡性腫瘤之一,好發于中老年人,隨著不健康生活方式的增多,胰腺癌的發病率呈明顯上升趨勢〔7〕。胰腺癌主要的治療方法仍然是根治性手術。早期正確診斷胰腺癌可以有效提高治療效果,降低復發率,延長患者生存時間,提高患者生活質量。超聲內鏡(EUS)及在其引導下細針穿刺(EUS-FNA)雖然能夠對腫瘤性質進行判定,并且具有較高的敏感性,但是EUS-FNA是一項有創性檢查,在臨床上開展較少。目前臨床上常用的檢查方法仍然是CT檢查和超聲檢查。超聲檢查雖然無輻射性損傷,患者容易耐受,對患者造成的副損傷很小,但是由于技術本身的限制,其準確率及對臨床分期的判斷均不明確。CT檢查在胰腺癌的診斷中已被廣泛應用。檢查出腫瘤,判斷手術切除可行性是胰腺癌患者行CT檢查的主要目的〔8〕。胰周血管情況是胰腺癌手術方法選擇的主要影響因素。因此CT檢查因注意胰周大血管情況,有效判斷血管受侵情況,提高了對胰腺癌手術可行性評估的準確度。目前有很多報道認為CT檢查在胰腺癌的術前評估中有重要的指導作用〔9〕。此外,淋巴結轉移對患者的預后產生重要的影響〔10〕,CT檢查在對淋巴結的轉移的判斷中也有較好的準確性。本研究認為,CT檢查能較好評價胰腺癌腫瘤大小,較準確地判斷胰腺周圍血管受累情況,對腫瘤分期和手術可切除性的評估有較高的準確性和參考價值,提高胰腺癌患者手術治療的準確性,從而減輕患者痛苦,是胰腺癌診斷中較為理想的檢查技術。
1 Diehl SJ,Lehmann KJ,Sadick M,et al.Pancreatic cancer:value of dualphase helical CT in assessing resectability〔J〕.Radiology,1998;206(2):373-8.
2 Tyblin ME,Tessler FN,Cheng SL,et al.Effect of injection rate of contrast meadium on pancreatic and hepatic helical CT〔J〕.Radiology,1999;210(1):97-101.
3 Pasquali C,Sperti C,Lunardi C,et al.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with fluoredeoxyglucose in gastro-entero-pancreatic tumors:diagnostic role and prognostic implications〔J〕.Suppl Tumori,2005;4(3):68-71.
4 O’Malley ME,Boland GW,Wood BJ,et al.Adenocarcinoma of the head of the pancreas:determination of surgical unresectability with thin-section pancreatic-phase helical CT〔J〕.Am J Roentgend,1999;173(6):1513-8.
5 Smith SL,Rajan PS.Imaging of pancreatic adenocarcinoma with emphasis on multidetector CT〔J〕.Clin Radiol,2004;59(1):26-38.
6 Jin Z,Li X,Cai L.Assessing the resectability of 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comparision of dual-phase helical CT arterial portography with conventional angiography〔J〕.Chin Med Sci J,2001;16(1):40-5.
7 趙旭飛,沈 巖.胰腺癌的綜合治療進展〔J〕.國際外科學雜志,2006;33(3):185-9.
8 周康榮.中華影像醫學——肝膽胰脾卷〔M〕.上海:上海醫科大學出版社,2002:208-51.
9 田艷濤,王成鋒,單 毅,等.不同影像學方法對胰腺癌T、N、M分期及可切除性的評估〔J〕.中華醫學雜志,2008;88(40):2829-32.
10 Doi R,Kami K,Ito D,et al.Prognostic implication of para-aortic lymph node metastasis in resectable pancreatic cancer〔J〕.World J Surg,2007;31(1):14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