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麗玉,徐曉燕
(浙江體育職業技術學院,浙江 杭州311231)
體育是社會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是綜合國力和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體現。2008年9月胡錦濤總書記在北京奧運會殘奧會總結表彰大會上指出“要關心運動員的長遠利益和全面發展”。2010年3月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了體育總局、教育部、財政部、人才資源社會保障部等四部委“關于進一步加強運動員文化教育和運動員保障工作指導意見”,特別指出“運動員是我國體育事業發展的重要群體,加強運動員文化教育、切實做好運動員保障工作,對體育事業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國家體育總局劉鵬局長在貫徹落實《關于進一步加強運動員文化教育和運動員保障工作的指導意見》座談會上的講話中也強調了運動員的文化教育改革的具體要求,并特別指出,“在運動員文化教育方面,應重點對建立健全加強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養階段的文化教育工作運行機制進行探索和實踐,應針對學訓矛盾突出這一問題采取切實措施上下足功夫”。
CDIO最初以工程教育模式面世,是由 MIT、瑞典皇家工程學院等國外幾所著名高校在2000年提出的一種高等工科教育思想,經過四年研究最終提出一套完整的CDIO工程教育模式。CDIO代表構思(Conceive)、設計(Design)、實現(Implement)、運作(Operate),它以產品從研發到運行的生命周期為載體讓學生以主動的、實踐的、課程之間有機聯系的方式學習工程。它是“做中學”原則和“基于項目的教育和學習”的集中體現。CDIO是一個源于工程教育領域的教育模式,卻又是一個開放的方法論體系,不同學科專業的成功應用都是對CDIO體系的豐富與發展,都可以成為適宜條件下其它領域的借鑒學習對象。競技體育專業是浙江體育職業技術學院獨有的特色專業,奉行“三位一體”辦學理念、著力于培養一流競技體育人才和社會應用型體育人才的嶄新學院正是實踐CDIO的沃土?;诖?,此項研究將CDIO模式應用以新領域,以期為推動傳統運動隊文化教育方式改革提供新思路。
CDIO認為學生在教育中既要掌握專業基礎知識,又要掌握社會、科技、經濟、人文為一體的大系統的適應與調控能力。
競技體育專業是浙江體育職業技術學院的重點專業,也是浙江省特色專業建設項目。作為浙江唯一一所體育類高職院校,要辦出自己的特色和水平,真正被社會廣泛認可,成為一種獨立的、無法替代的競技體育高等教育類型,必須不斷更新理念,要根據市場需求來重新審度專業的培養目標。借鑒CDIO的教育理念,用“訓練創造運動員價值,教育拓展學生能力”的理念來設定符合高等職業教育要求和學院實際情況,具有鮮明特色的培養目標。
培養目標是整個專業的靈魂,它對教育活動、教學內容、形式和環節等方面起著定向和規范的作用,是專業教育的直接出發點和歸宿。根據CDIO“一體化”專業設計理念的要求,專業培養目標的達成要為學院愿景與使命、體育學科類目標的達成作出貢獻,因此競技體育專業的培養目標必須體現學院愿景與使命以及體育學科目標的要求,并結合專業的特點來制訂。同時該專業設置的每一門課程的教學目標,也必須與該專業的培養目標相一致,建立從培養目標到課程目標的映射,從課程目標到到各知識單元目標的映射,形成從一般到特殊、層層遞進的培養目標體系。
借鑒CDIO教育理念,實施以CDIO-TOPCARES[T(Technical Knowledge and Reasoning)技術知識與推理能力,O(Open Minded and Innovation)開放式思維與創新,P(Personal and Professional Skills)個人職業能力,C(Communication and Teamwork)溝通表達與團隊合作,A(Attitude and Manner)態度與習慣,R(Responsibility)責任感,E(Ethical Values)價值觀,S(Social Value Created by Application Practice)應用創造社會價值]為職業能力培養理念的競技體育專業改造工程,整合學院訓、學、研和管理資源,全力提升運動員學生知識、能力與素質。
依此思路,我們描述浙江院?;囵B優秀運動員的辦學特色:遵循競技體育規律、高等職業教育規律和青少年身心發展規律,實行訓練競賽與文化學習相協調、學生學歷教育與運動員生涯教育相統一的全程式育人模式,奉行訓練競賽創造運動員價值、文化教育提升學生能力的辦學理念,為社會培養一流競技體育人才和高技能高素質體育應用型專門人才。由此,相應的辦學目標確定為:培養一流競技體育人才和符合社會需要的高技能高素質體育應用型人才。
CDIO認為學生的素質能力不僅包含技術專業知識的學習,而且包括個人能力、職業能力和態度,團隊合作能力,在企業和社會環境下,系統的構思、設計、實施及運行?;诖耍n程的設置應以培養學生的個人能力、人際團隊能力、體育的應用和管理能力為導向,實現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和訓練。這些能力和要提升的素質不是單獨開設一門課程就能完成,必須貫穿于學生學習的各個方面。這就要求建立課程之間的關聯,使多門課程共同支持目標,而不是培養什么能力就增加什么課程。
一體化的競技體育專業設計和建設建立在課程體系基礎之上:以課程之間的有機聯系獲取知識、能力、素質的提升,它通過一體化的課程設置,將以運動員學生為中心的能力培養映射在相關課程,包括專項訓練比賽體系中;通過一體化的教育管理,實施以專業大類方向為基本教育單位的學生教育管理模式,打造由教練、領隊、專業理論課教師、科研人員、班主任為主要成員的專業教育管理團隊,團隊分工協助,履行訓練、科研服務、教育職能;強化一體化的運動員學生學涯關注,即對運動員學生的專業能力塑造貫穿運動員在要校生涯始終。
根據各門課程對專業培養目標的貢獻來安排專業教學計劃的結構和次序以及課程之間的對應關系見(如圖1)。

圖1 競技體育專業能力培養魚骨圖
項目課程是一種以工作任務為中心組織課程內容并以完成工作任務為目標的課程模式。其操作步驟是由教師設計項目任務書,學生根據項目任務的要求,進行信息收集、計劃制定、任務實施、產品制作,最后由教師和學生對項目完成的過程及產品進行綜合評價。競技體育專業課程設計可根據CDIO的標準分成三個等級項目:
一級項目是指包含本專業主要核心課程和能力要求的綜合項目,重點培養學生的專業核心能力,是最大的綜合項目。
二級項目是指基于多個課程,包含一組相關核心課程能力要求的課程群項目。競技體育專業課程主要按照相互關聯度分為四個課程群,分別是競技體育訓練,體育教學、健身咨詢與指導和業余訓練組織與指導。每個課程群均設有二級項目,項目必須覆蓋課程群的基本知識和能力要求。通過二級項目的建設,培養學生靈活運用指示的能力和實踐能力,并為一級項目的實施打下基礎。
三級項目是課程群項目中的單門課程項目,教師授課之后必須把知識竄起來,讓學生動手做一個項目,考察學生的整體掌握程度。它將個人能力、人際團隊能力、體育的管理和應用等多種能力滲透到課程體系中,通過每一個課程群,每一門課,每一個教學環節來落實學習效果,從而實現人才培養目標。
實踐教學是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關鍵,要想讓學生具備競技訓練、體育教學、體育管理等能力,就需要不斷進行實踐。因此應以學生為中心構建以項群為基本單位、以實踐為特色的CDIO學習環境。
與普通在校大學生不同的是,浙江體育職業技術學院競技體育專業在讀學生的同期身分為優秀運動員,根據2007年國家體育總局、教育部、公安部、財政部、人事部、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等六部委頒布的《運動員聘用暫行辦法》中規定,“優秀運動員實行崗位管理。優秀運動員崗位與事業單位專業技術崗位、管理崗位、工勤技能崗位并列管理”,優秀運動員屬我國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享受國家職工待遇,行政關系、戶口檔案、工資關系隸屬事業單位。退役后進入為期一年的職業轉換期,按受相關部門組織的針對性培訓后再就業。
項目教練員是一種經驗信賴型職業,需要悟性、智慧和大量的訓練競技實踐支撐,普通體育學院批量式教練技能傳授遠遜優秀運動員建立在豐富而深厚的專業感知基礎上的技能提升,運動員職業轉換項目教練員的職場競爭優勢就此形成。
體育最本質的特征是身體運動,在身體運動方面提供相關社會服務是體育職業教育的基本內容。南京體育學院王正倫教授將以傳授和指導各類身體運動技能為核心職業技能,將可替代性相對較小的職業分成五大類10種職業作為體育核心職業,包括健身類的運動健身指導師和健身運動項目教練;運動休閑運動勵志類的運動休閑項目教練和拓展運動培訓師;運動競技類的競技項目教練、競技體能教練和職業運動;運動治療類的運動康復師;運動教育與管理類的體育教師和體質健康管理師??梢源_認,這些職業與多與運動訓練親緣近緣,運動訓練過程中實施項目教練職業教育契合運動員職業特點。
由此,我們設計:
一體化的實踐訓練即依托專項訓練,構建以項群服務能力為中心的組織競賽、裁判、項目經紀經營、政策法規等虛擬的和實戰的訓練,將職業轉換培養融合在專業能力教育之中。
一般高職院校的實習往往安排在最后一學年,以畢業頂崗實習的方式進行。競技體育專業學生有其特殊性,學生在學習的同時還有比賽的任務,勢必沒有完整的大段的時間進行實踐。同時在最后一年進行頂崗實習,雖然學生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實踐鍛煉機會,但是實踐與理論學習的時間間隔較長,不利于學生對專業基礎知識的掌握。因此競技體育專業學生的實習課按照CDIO的標準,有層次、分步驟地進行,依托課堂教學和專項訓練,構建以項群服務能力為中心的組織競賽裁判、項目經紀經營、政策法規等虛擬的和實戰的訓練,將職業轉換培養融合在課堂實踐中。在項目的安排上,早期的項目注重學生對課程基本概念和方法的掌握。后期的項目相對要復雜些,要讓學生有整和一門課程或者多門課程的能力,訓練學生的思維連貫性。同時在組織形式上要讓學生以團隊的形式進行,鍛煉學生的團隊合作和溝通能力。
一體化的“定制”培養是與企事業單位合作或主動定制培養競技體育應用型人才。現階段選擇若干有相當合作基礎和優良合作成果的企事單位實施一體化的“定制”培養,具本包括三種實現方式:
第一,運動員創業孵化基地運行機制設計與實施——如浙江精銳體育有限公司創業孵化模式,即根據浙江精銳公司的大學生創業計劃,結合競技體育專業運動員學生的職業規劃,充分利用國家對優秀運動員職業轉換政策和杭州市大學生創業鼓勵政策,在精銳公司創業孵化基地實踐;
第二,運動員職業轉換實訓基地的運行機制設計與實施——如浙江秋雯體育有限公司培訓運行模式,即充分發揮競技體育專業學生的專業優勢,進入浙江秋雯公司從事體育培訓,在個性培訓中增長運動技能的指導訓練組織協調能力;
第三,運動員職業轉換訂單式培養機制設計與實施——如浙江地方退役運動員體育教師實訓模式,即根據地方學校開展業余運動訓練的廣泛需求,對競技體育專業學生有計劃開展體育教師職業技能與職業資格培訓,訂單式培養一批不僅能符合普通中小學體育教師崗位需求,還能有效開展業余運動訓練、打造學校優勢競技項目的復合型人才。
根據CDIO教育理念對教學方法的啟示,在課程學習過程中,提倡學生主動學習。學生在教師的啟發下提出與所學學科概念或知識相關聯的問題。以這些問題為探究點,讓學生通過收集和閱讀文獻資料、觀察訪談、數據分析等整理歸納出規律性的結論,形成知識;同時,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又能主動應用這些知識解釋項目研究中發現的現象,解決遇到的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掌握所學知識,而且培養了獲取知識和應用知識的能力與實踐能力。
教學方法中以案例為主要學習方式的教學方式較為常用。教師不告訴學生應該怎么辦,而是要求學生拿到案例后,自己查閱各種認為必要的理論知識,捕捉這些理論知識后,他還要經過縝密地思考,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案例教學的特殊性,使得學生不得不運用自己已有的知識積累,對案例進行理論聯系實際的思考、分析和探討,進行一系列積極的創造性思維活動。這個過程不僅需要學生具備基本的理論知識,而且需要具有審時度勢、權衡應變、果斷決策的能力,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能力上的升華,是主動進行的。
由于案例教學法不是單純追求正確答案,必然會出現多個解決問題的途徑,得出多種大相徑庭的結論。教師可以不失時機地加以因勢利導、適時點撥,這樣,既加強了師生互動交流,又活躍了課堂氣氛。
CDIO的一體化培養還體現在學校的一體化教育管理上。競技體育專業目前的教學管理方式是按年級橫向管理。一個年級有不同運動專項的學生組成,班主任管理班級難度較大。雖然訓練、教學工作的規律有所不同,但培養人的目標是一致的。學校要在全院教職工中大力宣傳“全員育人,全面育人,全程育人”的理念,不斷增強教職員工“教書育人、訓練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的意識。以愛心、人品、學識、才干樹立教育者的形象和威信,用滿腔熱忱關懷人、用高尚品質影響人、用正確思想教育人、用科學管理服務人,努力使每一位教職員工都具有育人之品、育人之才,并且常懷育人之心,自覺地承擔起育人的責任。
借鑒CDIO理念,競技體育專業可實施以專業大類方向為基本教育單位的學生教育管理模式,打造由教練、領隊、專業理論教師、科研人員、班主任為主要成員的專業管理團隊,從組織結構上確保一體化的人才培養。團隊分工協助,立足不同的崗位、針對不同的情況,履行訓練、科研服務、教育職能,真正使這三者的工作都瞄準培養學生的能力上。教練員需要切實轉變觀念,在體能、技能訓練中有機地融入對運動員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文化教師需要深入了解運動訓練規律,提高自身對競技體育實踐過程和規律的認知、識別、把握能力。有了專業知識背景,教師、班主任也可解答學生訓練中遇到的問題;科研人員需要提高服務育人意識與能力,及時把握世界先進的技術潮流,逐步提高運動員專項成績增長的科技貢獻率,教練員、教師、科研人員形成合力,共同作用于運動員學生。
為了讓學生在良好的評價環境中成長,應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形成與CDIO人才培養模式相適應的學生考核評價方式。通過對學生實行全面考核、評價,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己诉^程貫穿在課堂實施的全過程,包括出勤、課堂表現、作業、項目演練和期終考試等。考核的評價主體有任課教師、教練、學生本人、班級同學。
只有擁有一大批懂理論又精通實踐操作的雙師型教師,才能培養出大批既懂理論又會實踐操作的技能型人才,因此要厚實教師(教練員、領隊、文化教師、科醫人員)的“雙師”素質,實現教師成長與學院發展同步,具體分別是:對教練員:提高教練員用教育邏輯把握、展示競技體育規律的能力;對運動隊領隊:提高領隊對教育過程和規律的認知、識別、把握能力;對文化教師:提高文化教師對競技體育實踐過程和規律的認知、識別、把握能力,及實踐教育教學能力;對科研醫務人員:提高科醫人員的服務育人意識與能力。通過項層設計和具體的運行機制可以真正融合這4支教師隊伍力量,凝聚育人合力,實現一流競技體育人才和符合社會需要的高技能高素質體育應用型人才的培養。
根據CDIO的教育理念,我們從5個方面提出了競技體育專業的改革意見。這是一個初步的理論探索,還需要進一步的實踐檢驗,并適時調整。我們期望通過改革和實踐,不斷提高學院人才培養質量,提高學院辦學水平,適應新形勢下浙江社會經濟發展對體育的要求。
[1]溫濤.基于TOPCARES-CDIO的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探索與實踐[J].計算機教育,2010(6).
[2]孟繁興.基于CDIO的計算機信息管理專業課程體系構建[J].計算機教育,2010(6).
[3]李發宗,等.汽車服務工程專業CDIO教育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寧波工程學院學報,2010(3).
[4]顧佩華,等譯.重新認識工程教育——國際CDIO培養模式與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5]顧學雍.聯結理論與實踐CDIO——清華大學創新性工程教育的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