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黎永祥 姚丹丹
工作流技術早期是被負載在工作流系列的產品中的,針對工作流產品的研究非常火熱,工作流產品領域發展的非常繁榮,但是將工作流技術作為單獨的理論進行研究還是很少見的,直到工作流技術隨著其特殊作用和取得的良好的效果,而不斷得到廣泛應用,才有很多的研究是專門針對工作流技術的理論的。工作流技術能夠使計算機和人工相結合的業務過程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實現自動化運行,還會根據不同企業的信息系統集成不同而產生不同程度的自動化,比如全自動化過程、半自動化過程和全人工操作過程。工作流技術能夠促進業務的規范化管理,提高業務的運作效率,促進企業的組織模式從面向功能到工程的轉變,提高企業的效率。
工作流是指將計算機任務流程中的工作進行組織的方法和邏輯的總稱,是在計算機中用適當的模型對流程中的任務指令進行計算,簡單地說,工作流就是一種模型,對工作流程中的任務指令進行計算。
當計算機接收到一類訂單后就會在工作流管理系統的操作下,主動對生成的訂單進行檢查,并執行計算價格、查找庫存、論證技術的可行性等操作,再形成相應的決策,包括準備確認文件或建議更改訂單兩種方向,如果是準備確認文件,就會給出發送—生產并送貨的指令;相反,如果系統認為訂單需要修改,就會發出修改指令。工作流技術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在在計算機中操作,在許多的參與者中,按照設定好的某種規則進行信息、文檔、指令或任務的自動傳遞,從而實現特定的業務要求。
工作流的實現不是獨立的進程,而是需要在工作流管理系統中進行。工作流管理系統的功能是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對工作流進行檢查、定義、操作和管理,對工作流任務流程中各種工作和不同成員之間的信息交流進行調度和協調,其中定義工具是用來對工作流進行定義的;工作流執行服務是為工作流得以執行所服務的;工作流引擎是工作流管理系統的核心,是用來執行單獨的流程實例,對工作流進行定義并將此定義輸入輸出,調節工作流列表和應用程序之間的信息交流和互動,可以自主調度所有的應用程序和軟件工具,對不同工作流管理系統之間進行協同工作,還做相應的監管工作,;用戶界面主要是承載工作流列表的界面。工作流管理系統的主要功能有建造功能、運行控制功能、運行交互功能等。
工作流技術在物流管理采購環節中的建模方法有很多種,不同的建模方法也有各自的優點,本文在物流管理采購環節中的建模設計采用的是基于活動網絡的建模方法,雖然這種方法比較傳統,也不像Petri網的建模方法那樣可以做到完全的形式化,對建立的模型進行精確的分析和準確的判斷,但是活動網絡模型的優點是便于操作和簡單明了,適用于采購系統。活動網絡模型的實施要在有向圖的前提下,再對有向圖中的各種元素實行改變和創新,從而使這種模型更好地對業務流程進行展示,更好地適應企業的不同業務要求。基于活動網絡的建模方法主要內容有:
節點分為三種:任務節點、標志節點和邏輯節點。(1)任務節點是指業務過程中的各種任務與活動,它需要人工參與完成任務,工作流執行者常常會從自己所屬的工作項列表中進行選擇性的執行,此類活動的執行并不受到工組流管理系統的負責,其活動狀態和相關的工作流數據僅僅受到管理;(2)標志節點不是一種活動,是一種流程標志。它包括開始節點、結束節點和子流程節點。開始節點標志著一個流程開始執行,相應的結束節點就表示結束。而子流程節點的出現代表著還有下一層流程需要執行;(3)邏輯節點用來表示每個任務節點之間的邏輯關系,而并不是指真正意義上的活動,它清晰地表達了整個流程的時序關系。邏輯節點又包括與節點和或節點。與節點主要是在流程執行過程中作為過渡節點存在的,在某個活動節點處理完成后,如果所有的前趨節點都已執行完畢,則代表與節點的執行完畢,就會相繼激活后面的活動節點;若有前趨節點沒有執行完畢,則與節點的執行將會被延后,起到一個保護過度的作用。
連接弧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路由,用于指導活動流程。一條連接弧連接著兩個節點,分別為前趨節點和后繼節點,前趨節點是連接弧出的地方,是連接弧流進的地方。連接弧可以分為無條件和有條件連接弧兩類:(1)無條件連接弧展示的是流程中的一種順序進程,前趨節點和后續節點之間的執行完成和激活是順序、自動的,不需要經過判斷;(2)有條件連接弧展示的是流程中的一種判斷進程,后繼結點的激活是要通過判斷前趨節點的執行完成情況,再對后繼結點進行有選擇的激活。
基于活動網絡的建模方法時,物流管理采購的某一環節流程如圖1:

圖1 活動網絡法描述的采購流程
組織模型的功能是能夠清晰地展現出企業中不同層次實體之間的關系,很好地詮釋了工作流模型,提供了視圖的可觀性。假設我們在該系統中定義四種實體:人員、角色、職責和部門,用戶可以結合自身的情況定義不同種類實體。(1)人員是多種系統中不可缺少的組成實體,代表著公司中的相關的員工,是獨立的、有一定行為能力和技術能力的人的實體;(2)角色是人員在單位中擔任的職位或角色,比如跟單員或采購員等;(3)職責展現的是企業內不同層次之間的等級關系,如主任、員工、總監等;(4)部門是代表了企業的不同內部結構,展現了企業中的不同職責指導下的實體功能劃分,不同的企業的部門設定是不盡相同的,特定企業在設定時,要根據自己公司的不同情況進行相應部門的建立。
在進行工作流建模過程時,要確立由哪些人員負責相應的活動節點,在沒有組織模型時,如果被指定的人員因為某些原因不再擔任該類任務時,只能在過程模型中做出修改,指定新的處理者,這樣操作起來十分的麻。而組織模型將具體負責的人員和工作的流程分開,使執行者和活動在流程進行的過程中被動態關聯起來。組織模型和過程模型是相互獨立的,但是又相互的聯系。在流程的執行過程中,組織模型為系統提供了具體的執行者,該執行者的任務列表中就會出現該任務,這樣,組織結構和過程模型的變化是相對獨立的;過程模型中執行者的任命規則是又是以組織模型中不同實體確立形式和規則為基礎的,在設置活動節點的負責者時,要參考組織模型,組織結構和過程模型又是相互聯系的。引入組織模型的優點是使系統的設計能夠符合不同種類企業的業務流程要求,具有良好的適應性。
物流管理的業務流程是比較復雜的,采購環節較為繁瑣。工作流技術可以很靈活地被應用到物流管理系統的采購環節中,因為工作流技術的特點是針對不同的企業的業務流程情況,準確快速地創建出應用系統,而且系統還可以隨著用戶業務變化的情況盡心重組,不同程度的滿足了用戶的需求。工作流技術在采購環節的應用具有顯著的優點,它可以在不需要投入大量資金和人力的情況下,很大程度地提高系統整體的性能和作用,使公司輕松地做到對整個業務流程的總體管理,能夠在將人、信息技術和相應設備相結合的情況下創造出高效的管理模式,更有效率地使用應用軟件,減少資金的投入,使其管理系統的作用發揮到最大。
[1]羅海濱,范玉順,吳澄.工作流技術綜述[J].軟件學報,2000,11(7).
[2]李斐.基于工作流的采購物流管理軟件構架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3]趙偉.基于工作流的物流采購系統的建模設計[J].太原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10(1).
[4]竇萬春,蔡士杰.基于Petri網的工作流技術復合建模與系統分解[J].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2002,8(5).
[5]潘秀亮.采購物流管理的幾個關鍵環節[J].銅業工程,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