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蘇省淮安市出臺了《關于同步公示擬提拔干部財產的暫行辦法》,決定自2012年8月1日起,對淮安市、縣兩級擬提拔鄉(科)級以上干部全部實行財產申報公示。干部財產公示的內容暫不對公眾公開,只在內網公示。(據7月17日《現代快報》)
到目前為止,嘗試官員財產公示的地方,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猶抱琵琶半遮面”。江蘇淮安的干部財產公示也基本如此。
“猶抱琵琶半遮面”的官員財產公示,一是關注對象有限,監督對象狹小,不易發現問題;二是缺乏一個調查核實機制,使得財產申報的真實性有可能打了折扣。其實,在法治比較成熟的國家,官員財產公示非常注重程序,第一個環節是官員主動申報,第二個環節是由群眾代表、財務部門、銀行和記者等共同組成的審查小組來核實,第三個環節是向社會公示,進一步接受監督;第四個環節是發現問題并給予懲治和記錄在案。
期待官員財產公示一步到位,確實有些困難。但如果沒有配套的制度與措施,不能逐步提高公示財產的真實性與準確性并擴大監督公示的主體,這種財產公示方式就可能淪落為某種程度上的“形式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