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畫是一門綜合性的藝術,動畫專業是藝術與技術相結合的專業,目前分為二維動畫、三維動畫以及網絡動畫等不同的應用方向。三維動畫課程在動畫專業學生培養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位置。為此,本文對該課程教學改革特別是針對應用型本科院校開設三維動畫課程存在著的問題及措施進行探討。
筆者組織人員對全國8所應用型本科院校發了400份調查問卷,收回356份,作廢3份。從調查問卷的結果中可以看出目前我國應用型本科院校三維動畫課程存在著開設院校較多、學生報考率較高、就業率較高、設備較好以及國家政策支持力度大的現狀。
從調查問卷中,我們可以看到,8所應用型本科院校中有近6所院校都開設動畫專業或者方向課程,除了傳統的動畫專業以外,還有諸如計算機、數字媒體、藝術設計等專業也都紛紛開設了三維動畫方向課程。
由于動畫市場的巨大潛力,吸引了不少企業開始投入相關的動畫創作計劃,由此拉動了專業人才需求。從調查問卷分析統計得出,動畫專業的學生報考率較高。從就業方向上來看,三維動畫方面的學生就業率偏高,多數在影視動畫公司、廣告公司、電視臺就職。
各高校在開設了動畫專業后,紛紛采購動畫專業所需要的硬件設備,擁有動態捕捉儀以及渲染集群等高端三維動畫硬件設施,這些設備都價格不菲。但是,因為動畫專業的發展潛力較好,所以開設了三維動畫課程的應用型本科高校都不遺余力,建立了高配置的圖形工作站、計算機機房。
從國家宏觀政策的支持力度來看,動畫課程教學發展是有潛力的。自2005年6月完善出臺了《關于鼓勵和扶持動漫產業發展的若干規定》,到2009年7月22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我國第一部文化產業專項規劃——《文化產業振興規劃》,國家對動畫產業的發展給予了高度的重視和支持。
從總體來看,我國應用型本科院校三維動畫課程教學有著良好的發展環境、專業硬件設施、生源和就業率。但是,也仍然存在著部分問題,比如師資力量薄弱、三維動畫設備空置以及培養的人才與市場需求脫節等現象。
三維動畫是一個藝術和技術相結合的專業,多數本科院校由于名額編制的限制,師資不能得到及時的補充,所制定的人才培養方案都是偏向于基礎理論和藝術修養的人才。在選用教材上,也大多是些三維基礎操作的書籍,很少有結合三維動畫流程制作從理論到實踐做詳細介紹的優秀教材。
因為三維動畫方面的書籍較少,師資力量薄弱,所以很多高校制定的人才培養方案設置上都偏向于基礎理論和藝術修養的課程,三維動畫教學課程較少,而且各大高校由于人才編制等原因,能夠擔任三維動畫主干課程教學方面的教師人數較少,導致課程設置頭輕腳重。
一方面,應用型本科院校雖然配置了良好的硬件設備,但是很多是以動畫的名義申報經費引進設備,但卻把設備配套給了其他專業使用,這樣就使得動畫專業所需要的設備得不到合理的利用。另一方面,由于應用型本科院校師資力量薄弱,高校與外界企業沒有實質性的合作。所以,往往會導致一些昂貴的設備諸如動態捕捉儀、渲染集群等出現閑置,浪費了資源。
高校培養的三維動畫人才欠缺對三維技術中的實際操作能力,不能把理論與實踐有機的結合。三維動畫作品的創作,要求創作者不單純是一個美術設計人才和技術人才,同時還要熟悉市場。例如作者最初設計角色造型的時候,不僅要賦予它們性格、生命和情感,還要了解和熟悉動畫衍生產品的玩具、文具等日常用品能否占領市場。此外,目前我國現有的數字藝術培養機構定位不準,培養的都是以低端制作人員和高端理論研究人員為主,人才結構失衡。而“在三維動畫創作發達的國家,高境界的三維動畫人才絕對是那種能把藝術與技術完美結合的復合型人才,他們同時擁有技術和藝術學位。相比之下,國內人才的發展就顯得不夠全面”,[1]往往只偏向一邊,有的只掌握一些通用的工具和長時間所積累的一些對應經驗,而缺乏更高層次的技術開發和創新整合能力。
我國的應用型本科院校三維動畫課程教學在師資、課程設置、設備空置和人才這些上面都存在了問題,要解決這些問題,首要解決的是師資和校企合作。而要引進師資,就必須要健全激勵機制。所以,筆者提出三點改革意見:一是健全激勵機制;二是加強校企合作;三是向國外和企業尋求師資力量。
雙因素理論是赫茨伯格提出的激勵理論。“雙因素理論認為引起人們工作動機的因素主要有兩個:一是保健因素,二是激勵因素。只有激勵因素如工作富有成就感,工作本身帶有挑戰性,工作的成績才能夠給人們帶來滿意感,而保健因素如公司的政策、行政管理、監督、工作條件、薪水、地位、安全以及各種人事關系的處理只能消除人們的不滿,但不會帶來滿意感”。[2]
對于我們三維動畫課程教學改革解決師資問題而言,我們要根據激勵因素和保健因素的區別設置健全我們的激勵機制,吸引并且留住這些三維動畫的人才。而不是一味的以高薪或者福利等傳統的激勵手段。
設備設施空置,除了師資方面的原因,還有缺少校企合作項目這一重要因素。近年來,我國的動畫教育中存在的最普遍的問題就是校企合作。業內人士認為在這一方面做的比較典型的就是德國,在這個問題上他們處理得比較好。我們國家近幾年也有所好轉,認識到校企合作能夠促進行業的發展,但是和國外比起來還是有很大的一段差距。雖然現在也有部分院校和企業之間建立起了相應的合作,但是并不能進入到深層次,因為企業是以生產為目的,而學校是以教學為宗旨的,所以兩者的結合在一定層面上還存在著沖突。
加強校企合作,要借鑒德國的“雙元制”教學模式。所謂“雙元制職業教育”就是整個培訓過程是在工廠企業和國家的職業學校進行,并且這種教育模式又以企業培訓為主,企業中的實踐和在職業學校中的理論教學密切結合。尤其是三維動畫制作這種實踐性較強的課程,可以采用兩種形式。一是由政府作為中間機構,對應用型本科院校和動畫企業之間起到橋梁作用進行校企合作;二是政府給學校劃撥資金,鼓勵學校建立校辦工廠,在教育學生的同時,進行市場化運作,開發動畫片,進行校企一體化合作。
一方面,設立專項資金,推動引進師資工作更好的開展。各項標準和引進人才方案的推出,應將動畫課程體系建設成為學校工作的重點。為促進三維動畫課程體系建設,推動文化產業戰略的實施,從大一學生入手,由點及面,逐步推進,協助學校啟動三維動畫課程體系的建設。另一方面,注重高端引智。要立足高端、搭建平臺,聘請國內優秀的培訓機構骨干教師、國內外CG行業大師和動畫企業技術骨干交流訪學。師生在與這些高端人才的交流中耳濡目染,以此提升自身的綜合實力。
[1]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醫學方向)教學改革探討[J].于微微.青年與社會?中外教育研究.2006,(7):30
[2]上市銀行高管薪酬與績效的實證研究[D].高媛媛.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