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梁 柱
我們黨是從西柏坡走向全國執政,開始了接受新的嚴峻而持續的考驗。忠貞不渝地繼承和弘揚西柏坡精神,是永遠保持黨的純潔性、先進性,真正做到為民執政,保持人民政權永不變質的前提條件。這在今天具有更加現實、更加突出的意義。
在黨的七屆二中全會的報告中,毛澤東指出:我們很快就要在全國勝利了。這個勝利將沖破帝國主義的東方戰線,具有偉大的國際意義。奪取這個勝利,己經是不要很久的時間和不要花費很大的氣力了;鞏固這個勝利,則是需要很久的時間和要花費很大的氣力的事情。他預言: “因為勝利,黨內的驕傲情緒,以功臣自居的情緒,停頓起來不求進步的情緒,貪圖享樂不愿再過艱苦生活的情緒,可能生長。”①并且告誡全黨,務必要繼續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要繼續地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警惕資產階級糖衣炮彈的襲擊,反對脫離群眾的官僚主義。在這里,毛澤東高度警惕共產黨自身的問題,清醒地認識到內因是起決定作用的。古人有云: “物必自腐而后蟲生”,這是自然界的興衰規律,對于處在執政地位的黨來說,也是一個規律性的現象。毛澤東的這個預見和警告是及時的和深刻的,它實際上指明了黨將長期面臨著勝利后的執政的考驗。
黨取得執政地位后,能否保持人民政權的純潔性,是毛澤東思考和憂慮的一個重大問題。當革命勝利的曙光初露端倪的時候,毛澤東就提出要吸取 “小勝即驕傲,大勝更驕傲,一次又一次吃虧”的歷史教訓,他語重心長地說: “如何避免此種毛病,實在值得注意?!雹诿珴蓶|在總結歷史經驗包括我們黨的經驗時,總是把失敗同驕傲聯系起來,這是因為,在革命時期如果驕傲了,就必然突出個人的作用,脫離群眾脫離實際,這樣的話失敗就是不可避免的;取得政權以后如果驕傲了,就會追求享樂腐化,驕奢淫逸。在中國,腐敗與封建王朝如影隨形,送走了一個又一個王朝。民間有一個說法, “李闖王打天下十八年,坐江山十八天”,講的就是這個道理。毛澤東要求全黨牢記李自成失敗和我們黨的歷史教訓,不要重犯勝利時驕傲的錯誤。1945年黨的七大閉幕不久,毛澤東在延安窯洞會見來訪的民主人士黃炎培等,黃炎培提出能否跳出 “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周期率支配的問題,他希望中共能夠找出一條新路,來跳出這周期率的支配。毛澤東滿懷信心地回答: “我們已找到新路,我們能跳出這周期率。這條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讓人民來監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來負責,才不會人亡政息。”后來在黨的七屆二中全會上,根據毛澤東提議規定了六條:一曰不做壽;二曰不送禮;三曰少敬酒;四曰少拍掌;五曰不以人名作地名;六曰不要把中國同志同馬、恩、列、斯并列。后來在三反運動中毛澤東重申必須堅持 “七屆二中全會防止腐蝕的方針”。這表明在建國前夕,毛澤東就把黨執政后反腐蝕的問題提到了全黨面前。
當黨中央從西柏坡移駐北平的時候,毛澤東把這次歷史性之行,形象地比喻作 “進京趕考”,他一再強調 “不要做李自成”。但是,毛澤東在七屆二中全會上向全黨發出要防止腐化變質的警示,在新中國成立不久即不幸而言中。進城之后,由于黨所處的環境和地位的變化,在部分黨員干部中迅速滋長了居功驕傲,貪圖享受,有的甚至走上了貪污受賄,腐化墮落的犯罪道路。這種情況,引起毛澤東的高度警覺和深刻憂慮,認為這是一場早己料到的、不可避免的斗爭,是關系到黨和國家的命運與前途的一件大事。毛澤東決心通過反對貪污、反對浪費和反對官僚主義的“三反”斗爭,懲治和克服黨內己經滋生起來的腐敗現象,有力地抵制資產階級對黨和人民政權的腐蝕。毛澤東發動這場運動,是基于對 “三反”斗爭重要性的認識。他要求全黨要嚴重注意此事, “我們認為需要來一次全黨的大清理,徹底揭露一切大、中、小貪污事件,而著重打擊大貪污犯,對中小貪污犯則取教育改造不使重犯的方針,才能停止很多黨員被資產階級所腐蝕的極大危險現象,才能克服二中全會早己料到的這種情況,并實現二中全會防止腐蝕的方針”。他認定這 “實是全黨一件大事”, “須當作一場大斗爭來處理”。③這場反腐蝕、反腐敗的偉大斗爭,是在毛澤東親自倡議和領導下開展起來的。這是我們黨在全國執政后自覺地抵制和克服資產階級對黨的腐蝕,保持共產黨人廉政為民本色的一次成功實踐。
這里還要指出,毛澤東晚年的錯誤帶有濃厚的悲劇色彩,這是因為他是在探索能夠找到一條有效保證黨和國家純潔性途徑的過程中犯的錯誤,我們在糾正他晚年錯誤的時候,還必須深刻理解他力圖避免黨和國家改變顏色這一出發點的可貴性及其長遠的戰略意義。
我國進入改革開放的歷史新時期以來,由于內外種種原因,使黨內腐敗現象蔓延,大有愈演愈烈之勢。一些共產黨員背離了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熱衷于追逐 “官帽”,不擇手段地竊取國家資財。腐敗不但使一些人的黨的觀念喪失殆盡,甚至連國家和民族的基本觀念也化為烏有。這引起了黨的高度警覺和重視。早在1980年陳云就發出振聾發聵的警告:“執政黨的黨風問題是有關黨的生死存亡的問題”。1982年,鄧小平針對當時剛剛露頭的嚴重的經濟犯罪活動,指出: “這股風來得很猛。如果我們黨不嚴重注意,不堅決剎住這股風,那末,我們的黨和國家確實要發生會不會 ‘改變面貌’的問題。這不是危言聳聽?!雹?989年,鄧小平在指明新的中央領導集體的當務之急時,再次強調:“不懲治腐敗,特別是黨內的高層的腐敗現象,確實有失敗的危險”。⑤毫無疑義,我們仍然面臨著能否跳出歷史周期率的嚴峻考驗。
“趕考”是否合格,還取決于在執政條件下能否繼續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魚水關系。在長期的革命斗爭中,國共兩黨較量的實質,在一定意義上說,是爭取人心的較量。蔣介石政權的階級實質及其反人民的作為,起到了為淵驅魚的作用,這正是這種貌似強大的敵人最終失敗的深刻原因所在。正如陳毅所說的:這個勝利,是人民群眾用小推車推出來的。講的就是這個道理。如果失去了人民群眾的支持,就會失去一切?,F在黨在全國執政,意味著黨的地位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在這種情況下,黨和人民群眾的關系如何,不能不成為一個極其重要的問題。
在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制度下,人民群眾是社會的主人,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是社會的公仆。這是馬克思總結巴黎公社的歷史經驗而提出的一個著名思想。這一思想己成為一切社會主義國家及其工作人員必須遵循的重要原則,也是社會主義國家同任何剝削階級統治的國家的一個顯著區別。毛澤東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過程中,對如何實踐和發展巴黎公社原則進行了認真嚴肅的思考。他畢生為徹底實現和捍衛人民主權而奮斗,反復強調我們干部是人民的勤務員,應當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早在延安時代他就引用魯迅的詩句: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勉勵一切共產黨員,一切革命者,一切革命的文藝工作者,都要以魯迅為榜樣,做無產階級和人民大眾的牛。新中國成立后他一再要求黨的干部要永遠做人民的勤務員,他說,官氣是一種低級趣味,以普通勞動者的姿態出現才是一種高級趣味。他對那種依仗權勢,高高在上、貪贓枉法、草菅人命等官僚主義的惡習深惡痛絕,鼓勵廣大人民群眾要敢于挺身而出反對官僚主義。他不斷對 “擺老爺架子”, “擺官僚架子”和不顧群眾死活的干部進行了嚴肅的批評。他要求干部要密切聯系群眾,指出,“脫離群眾,官僚主義,勢必要挨打”。 “有些人如果活得不耐煩了,搞官僚主義,見了群眾一句好話沒有,就是罵人,群眾有問題不去解決,那就一定要被打倒?!彼辉俑嬲]全黨: “不要滋長官僚主義作風,不要形成一個脫離人民的貴族階層。”⑥他極力反對并要求切實改變干群之間不平等的 “貓鼠關系”。在這里,毛澤東實際上指出了黨執政后的最大危險在于脫離群眾,要永遠保持黨和群眾的魚水關系,要深刻認識水可以沒有魚,而魚一旦離開了水,就失去了生存的起碼條件。他提出要經過整風,把我們黨艱苦奮斗的傳統好好發揚起來。這些都深刻地說明,只有堅持艱苦奮斗的作風,才能密切聯系群眾,防止官僚主義作風對黨的隊伍的侵襲。
1956年在我國的社會主義公有制的主體地位確立之后,毛澤東就明確地指出: “所有制問題基本解決以后,最重要的問題是管理問題,也就是人們在生產中的相互關系問題?!彼J為,人們在生產中的相互關系,是改變還是不改變,對于推進還是阻礙生產力的發展,都有直接的影響。我們知道,社會主義公有制的建立,深刻地改變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使企業管理人員和職工群眾之間建立了互相合作的同志式關系。但是,這種新型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必須有與社會主義公有制相適應的管理制度作保證,否則,就有可能被損害和破壞,甚至嚴重的還有可能在一定范圍內出現實際上存在的剝削和壓迫的關系。毛澤東曾經指出:我們不能夠把人民的權利問題理解為人民只能在某些人的管理下面享受勞動、教育、社會保險等等權利,而 “勞動者管理國家,管理軍隊,管理各種企業,管理文化教育的權利。實際上,這是社會主義制度下勞動者最大的權利,最根本的權利”。在毛澤東看來,這種權利是至關重要的,是勞動人民當家作主的重要體現和重要保證,他說: “沒有這種權利,勞動者的工作權、休息權、受教育權等等權利,就沒有保證”。⑦這就是說,人民必須管理上層建筑,不管上層建筑是不行的。只有勞動者的管理權得到保證,即能夠以各種有效的途徑和方式參與對國家事務的管理和監督,才能使一切國家機關、部隊、企業和文化教育事業的領導權掌握在馬克思主義者手里,從而從根本上保證社會主義的人民主權得到實現。
在毛澤東看來,官僚主義的實質是一種特權的思想和作風。這種把人民賦予的權力看作是個人的專利、專權,它不但會表現在漠視群眾疾苦甚至欺壓百姓的工作作風上,而且也會表現在以這種特權來謀取個人的私利上。毛澤東極端憎惡特權的思想和作風,他是官僚主義的不可調和的敵人。中國是一個經歷了2000多年封建社會的歷史的國家,有著深厚的官僚主義的傳統和土壤。這種所謂 “官國”傳統,就是一種封建性的特權思想,有官就有權,當官就可以作威作福,欺壓魚肉百姓,以至于官比法大,以權謀私。如果這種作風侵入我們黨內,就會從根本上違背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和黨性原則,站到了人民的對立面。毛澤東極端憎惡這種反人民的現象,他始終以身作則,嚴以律己,徹底同 “官國”傳統決裂,為全黨樹立了人民公仆的光輝典范,是值得后世永遠景仰和學習的。
把 “為人民服務”作為無產階級政黨的根本宗旨,是毛澤東的一大貢獻。1944年9月,他在為悼念張思德而作的 《為人民服務》的講演中,深刻闡述了 “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和思想,明確地向全黨、全體工作人員提出要完全、徹底地為人民服務的要求。1945年4月,他在中共七大政治報告中明確指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的出發點。取得全國政權后,為人民服務也就成為人民政權及其工作人員的根本宗旨。1957年3月,毛澤東在濟南黨員干部會議上的講話中指出: “共產黨就是要奮斗,就是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不要半心半意或者三分之二的心三分之二的意為人民服務?!雹?/p>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是建立在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的基礎上,相信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相信人民群眾的力量、智慧和他們的未來。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做到把自己的人生價值同實現人民群眾的利益緊密地結合在一起;也只有這樣,才能正確處理個人同群眾的關系,密切地依靠群眾,發揮群眾的歷史主動精神。毛澤東指出,共產黨人的一切言論行動,必須以合乎廣大人民群眾的最大利益,為最廣大人民群眾所擁護為最高標準。他強調,樹立一切為了人民的觀點,首先是為工人和農民,他們占了人口的絕大多數,是我們執政的基礎。他們的狀況如何,對國家的穩定和發展關系極大。他認為,要依靠人民群眾,首先要代表人民群眾的利益,反映人民群眾的要求,切實為人民群眾謀福利。他提出, “不反映人民群眾的要求,哪一個人也不行。”⑨他要求黨和國家工作人員要樹立對人民高度負責的態度,這不但要以正確的路線和方針政策,體現群眾的意愿,為群眾謀利益,而且要把這種群眾觀點內化為工作路線和工作方法,每一個干部都要以普通勞動者的姿態出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先做群眾的學生,再做群眾的先生,以保證黨的領導的正確。同時,毛澤東還要求共產黨人特別是黨的領導干部,要樹立自覺接受人民群眾監督的觀點。在毛澤東看來,人民群眾才是真正的英雄,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我們不但要保證人民群眾的主人翁地位,而且要真正創造條件使人民群眾能夠直接參加對國家事務的管理和監督,真正發揮主人翁的作用。我們堅持黨的領導作用,但決不提倡盲從;提倡盲從是封建主義殘余的表現。只有不斷提高廣大群眾的歷史自覺性,他們才會對黨的領導和黨的事業保持高度的認同感。這樣,廣大群眾就會以主人翁的姿態參加社會主義建設,也會以主人翁的姿態發揮對黨的監督作用。正是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和人民群眾對黨衷心的擁護和支持,生動體現了黨和人民的一致性,這種互動關系使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事業獲得無限的生機和活力,使黨的執政獲得最廣大、最深厚的群眾基礎。
當前,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取得舉世矚目成就的同時,在執政為民這一根本問題上,也出現了令人擔憂的許多尖銳問題。所以尖銳,因為它是在市場經濟狂潮中出現的,使一些黨員干部利令智昏,把人民賦予的權力變成謀取私利的工具,不擇手段地進行權錢交易,權黑勾結,暴斂國家財富,視群眾如草芥,變成了榨取人民血汗的新的吸血鬼;是在社會主義運動處在低潮、理想信念嚴重缺失的情況下出現的,使得這些問題具有群體性、延續性和瘋狂性,增加了糾正的難度;由于我們工作等多方面的原因,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出現了嚴重的兩極分化,一部人先富起來做到了,共同富裕卻成了遙不可及的目標,鄧小平晚年看到了這個問題的嚴重性,指出這樣發展下去就會落到資本主義去了,這表明如果不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就會失去執政的最重要的群眾基礎。這一切說明,在新的歷史時期“趕考”面臨著更加嚴峻的考驗。當然,只要我們敢于面對現實,下大決心、大魄力,采取有效的措施,就會有信心解決好這些問題。
如前所述,執政對我們黨是一場嚴峻的考驗,“趕考”就存在被淘汰的危險;但我們又應當相信,中國共產黨具有經受任何考驗、包括克服自身錯誤的內在力量。
中國共產黨是一個沒有私利的黨,因而能夠做到堅持真理,修正錯誤,而批評和自我批評就是達到這個目的的最好武器。在全國勝利前夕,毛澤東在七屆二中全會上說: “我們有批評和自我批評這個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武器。我們能夠去掉不良作風,保持優良作風?!雹膺@對于即將面臨全國執政地位的黨來說,尤其具有特殊重要的意義,是我們接受勝利的考驗,繼續保持 “兩個務必”的重要保證。事實證明,沒有自我批評,黨員特別是黨的領導干部的自律就會成為無本之木;沒有批評,監督就會成為無源之水,成為一句空話。這樣黨就會失去群眾的信任,就會失掉自己的生命力。共產黨員一定要出于公心,勇敢地開展積極的、正確的批評和自我批評,隨時掃除自己身上的灰塵,自覺接受黨的組織和人民群眾的監督,并敢于向各種不良現象作斗爭。毛澤東說: “自我批評是馬列主義政黨的不可缺少的武器,是馬列主義方法論中最革命的最有生氣的組成部分,是馬列主義政黨進行兩條戰線斗爭的最適用的方法,而且在目前則是反對錯誤思想建立正確作風的最好方法。”[11]我們黨正是有自我批評這樣的傳統和機制,自覺接受來自各方面的監督和意見,所以能夠克服自身的錯誤,具有自我調整、自我完善的能力。只要我們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把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培育的批評和自我批評的優良傳統恢復起來并加以發揚光大,我們黨的肌體就一定能夠充滿生機活力,就能夠割掉一切附在黨的肌體上的毒瘤,使我們的黨更加團結,更加富有戰斗力,我們的事業就一定能獲得人民群眾的高度認同。
這里需要指出,實行批評與自我批評的過程,也是總結經驗、提高自己的過程。這對每一個共產黨員來說是這樣,對我們整個黨來說也同樣如此。不斷總結實踐中的經驗,就是保證黨的行動的正確必不可少的環節。黨的正確領導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在客觀實踐中不斷鍛煉和提高自己,自覺地克服自身的錯誤,在正反兩方面的經驗中使自己不斷成熟起來。毛澤東說: “善于總結經驗,就是領導者的任務。”他指出,我們有兩種經驗,錯誤的經驗和正確的經驗。正確的經驗鼓勵了我們,錯誤的經驗教訓了我們。他特別反對黨內那種固步自封、驕傲自滿的情緒,希望每一個共產黨人必須具備對于成績與缺點、真理與錯誤這個兩分法的馬克思主義辯證思想。毛澤東特別重視反面經驗的作用,他說: “我們有了經驗,才能寫出一些文章。比如我的那些文章,不經過北伐戰爭、土地革命戰爭和抗日戰爭,是不可能寫出來的,因為沒有經驗。所以,那些失敗,那些挫折,給了我們很大的教育,沒有那些挫折,我們黨是不會被教育過來的。”[12]鄧小平在新的歷史時期也一再強調要 “注意經??偨Y經驗”, “重要的是走一段就要總結經驗”。在他看來,改革本身是一個試驗和探索,“這中間一定還會犯錯誤,還會出問題。關鍵是要善于總結經驗,哪一步走得不妥當,就趕快改。”[13]講的也是這個道理。應當說,通過總結經驗并把實踐中的經驗升華為理論,既有助于我們保持黨的領導的正確性,也是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發展馬克思主義的進程。
只要我們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把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培育的批評和自我批評的優良傳統恢復起來并加以發揚光大,我們黨的肌體就一定能夠充滿生機活力,就能夠割掉一切附在黨的肌體上的毒瘤,使我們的黨更加團結,更加富有戰斗力,我們的事業就一定能獲得人民群眾的高度認同。當然,如果丟失了黨的優良傳統,也就喪失了自身的政治優勢,就無法抵御來自國內外各種力量的侵蝕,就會敗下陣來,這值得我們嚴重警惕。
注釋:
① 《毛澤東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38頁。
② 《毛澤東書信選集》,中央文獻出版社2003年版,第217頁。
③ 《毛澤東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90-191頁。
④ 《鄧小平文選》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03頁。
⑤ 《鄧小平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13頁。
⑥ 《在中國共產黨第八次中央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1956年11月15日。
⑦ 《毛澤東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29頁。
⑧ 《毛澤東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85頁。
⑨ 《毛澤東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24頁。
⑩ 《毛澤東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39頁。
[11]《毛澤東年譜 (1893-1949)》中卷,中央文獻出版社1993年版,第434頁。
[12]《毛澤東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01頁。
[13]《鄧小平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