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網絡反腐:興起緣由、價值解讀與風險防范

2012-08-15 00:50:49鄒慶國
理論導刊 2012年4期
關鍵詞:監督信息

鄒慶國

(聊城大學思政與馬克思主義學院,山東聊城252059)

網絡反腐:興起緣由、價值解讀與風險防范

鄒慶國

(聊城大學思政與馬克思主義學院,山東聊城252059)

網絡反腐是新媒體興起背景下開展反腐敗斗爭需要深入探討的一個重大理論和實踐命題。網絡反腐起因于傳統反腐方式的局限。網絡反腐的核心價值在于提升了社會監督的整體效能,為反腐倡廉注入了科學化元素。目前,網絡反腐本身還面臨著道德和法律的雙重困境,其功能作用也是有限的。網絡反腐的發展方向是融入到中國特色反腐倡廉體系之中,而不是游離其外。只有以科學理性的態度引導和規范網絡反腐,才能使其健康發展。

網絡反腐;核心價值;風險防范;反腐倡廉體系

黨的第十七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公報強調,要健全網上輿論引導機制,發揮互聯網等新興媒體在促進反腐倡廉建設中的積極作用?;ヂ摼W的興起和廣泛運用,對我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建設產生了深刻影響。這其中,網絡反腐無疑是值得格外關注和深入探討的一個重大課題。網絡反腐作為一種全新的力量,在豐富反腐方式的同時,也帶來諸多挑戰和風險。正因為如此,至今人們對網絡反腐的看法仍是褒貶不一。在構建中國特色反腐倡廉體系的視野下,客觀認識網絡反腐的基本價值和潛在風險,具有重大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一、網絡反腐起因于傳統反腐方式的局限

我們黨執政以來,一直把反腐敗斗爭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來對待。在方式方法上,經歷了主要依靠思想教育和群眾運動反腐、制度創新反腐、集教育監督懲治功能于一體的體系反腐方式的發展演變。這一演變歷程,反映出不同的歷史階段,針對腐敗現象的不同特征和表現形式而引發的反腐方式與策略的變遷;同時,也體現出對傳統反腐方式的豐富、完善與創新,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網絡反腐渠道的開辟,正是這一過程之中的一個新突破。

據筆者考證,網絡反腐最早進入公眾視野,應當是在2003年,被稱為“中國輿論監督第一人”的安徽人李新德創立了“中國輿論監督網”,并因在2004年首發“下跪副市長丑行錄”一文而聞名,從而引起國內外媒體的關注。[1]緊隨其后誕生了“中國民生申訴網”、“中國百姓喉舌網”等社會力量建立的反腐網站。2003年10月1日,最高人民檢察院開始建立網絡舉報平臺。2005年12月28日,中央紀委、監察部首次公布了中央紀委信訪室、監察部舉報中心網址(www.12388.gov.cn)。2005年以來,中央紀委監察部及部分?。▍^、市)紀檢監察機關相繼開通了舉報網站。2009年中央紀委監察部統一開通了全國紀檢監察舉報網站。由此可以看出,網絡反腐,從一開始就呈現出公共權力與社會力量互動的局面。在這種互動過程中,網絡反腐歷經最初的民意沉淀后,逐漸由個人行為轉向集體行動,漸由“腐敗問題評析”演變為指向性極強的“腐敗現象透視”及“腐敗行為舉報”,受力面越來越廣,影響越來越大。社會力量反腐與體制內力量反腐方式的緊密結合,已成為一個不爭的事實,是新的歷史條件下在反腐倡廉建設領域貫徹群眾路線的生動體現。

值得關注和反思的是網絡反腐盛行背后的深刻動因。近年來,隨著“網絡曝光”將多位貪官拉下馬,網絡反腐已經越來越為社會公眾所熟悉。公眾最愿意用什么渠道參與反腐?據2009年10月《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民意中國網和騰訊網在線調查(1983人參加)的數據顯示:排在首位的是“網絡曝光”,75.5%的人選擇此項,接下來依次是:“舉報”(58.2%)、“媒體曝光”(53.8%)、“信息公開”(48.0%)、“信訪”(30.6%)、“審計”(30.1%)?!熬W絡曝光”遠遠超過其他幾種傳統渠道。我們暫且忽略被調查人群的代表性,但這一數據至少說明兩點,一是網絡反腐普通人容易參與;二是網絡反腐效果較好。這是由于,“網絡曝光”更便于把細小的社會問題歸類、解析、放大,快速凝聚成人們的共識,產生強大的輿論力量。無論對于腐敗分子還是反腐機構都會形成一種強大的壓力,利于問題的及時有效解決。這些優勢恰恰映射出傳統舉報方式存在的不易操作、難見效果等局限。比如,給有關部門寫舉報信,常常石沉大海,不了了之;舉報者還很容易暴露身份,遭到打擊報復等。在網絡上曝光腐敗分子,相比較而言,風險和成本小很多。

在筆者看來,網絡反腐盛行的根本原因,并不是網絡的技術因素,而在于技術之外的制度缺陷。網絡反腐興起的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背景是:我國在結束了依靠群眾運動開展反腐敗的方式之后,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并未能建立起一種制度化、規范化的社會力量對腐敗現象的監督揭發機制,從某種意義上講,網絡反腐也是社會監督制度化困境倒逼下的“產物”。這些制度性缺陷包括我國群眾參與監督、參與反腐敗的保障制度上的缺失,反腐敗機構獨立性和執行力不足,傳統媒體的監管制度以及誠信管理制度不完善等。正因為此,才使網絡反腐變得有生命力,成為人們更信賴、更愿求助的渠道。

網絡反腐的運用,畢竟還處于起始階段,需要進一步探討和研究。毋庸置疑,網絡反腐的作用確實越來越大,互聯網已經成為反腐倡廉建設進程中新興媒體監督的重要平臺,這已得到黨內的肯定。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決定鄭重提出了健全反腐倡廉網絡舉報和受理機制、網絡信息收集和處置機制的新要求。賀國強在考察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絡信息工作時也強調,要高度重視網絡舉報在反腐倡廉建設中的積極作用,充分發揮全國紀檢監察統一舉報網站的重要作用,切實加強管理,完善網絡舉報法規制度建設,健全網絡舉報受理機制,完善線索運用和反饋制度,真正為群眾提供一條便捷、暢通的監督渠道,進一步調動和保護廣大群眾參與反腐倡廉的積極性。[2]

二、網絡反腐的核心價值在于提高社會監督的整體效能

對權力的有效監督與制約,是反對腐敗行為的根本途徑之一。在我國,傳統的監督形式主要包括五類:黨內監督、人大監督、政協監督、群眾監督和媒體監督。如果進一步作出界定的話,那么后兩種監督形式也可歸結為社會監督。從反腐敗的國際經驗來說,國際上廉潔度較高的國家或地區,官員都是由民眾、輿論與媒體進行集體監督。從這個意義上說,社會監督以什么樣的方式、在多大范圍和程度上參與到反腐敗過程之中,關系到反腐倡廉事業的成敗。而網絡反腐,正是在這些方面提升了社會監督的整體效能。

1.擴大社會監督的范圍。政治學原理告訴我們,公民的政治參與程度,是衡量一個國家政治與民主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只有保護好公眾的政治參與意識,才能讓公眾從內心真正認同政府治理的合法性,政治體系才可能實現高效運轉。社會監督則是公民政治參與的重要形式。就目前來看,以網絡為途徑的監督形式,無論在廣度還是深度上,都極大地拓展了社會監督主體的范圍。中國自從1994年接入國際互聯網以來,呈現出網民規模大、發展速度快、方式多樣化等特點。據人民網輿情頻道報道,截至2011年6月,中國網民規模達到4.85億人,網民每人每天平均上網時間2.7小時,表明互聯網已經成為覆蓋率僅次于電視的大眾傳媒。[3]數字表明,網絡媒體逐漸從邊緣走向主流,網絡監督已經成為社會主義民主監督的一種新形式。

網絡進一步增強了社會公眾的話語權,拓展了社會監督的時空界限。傳統媒體上出現的“輿論”,話語主體多是一些知名人士或媒體自身。盡管從理論上來講,媒體應該代表公眾,成為公眾的代言人,但在實際運作中受各種主客觀因素的制約,媒體的言論有時并不能如實、準確地反映群眾的意見和呼聲。通過網絡,來自社會底層的信息、觀點、聲音找到了一個“出口”,普通公眾借助網絡擁有了表達權,避免了一些傳統媒體作為中介代言人的獨斷專行,甚至扭曲民意的不良現象。網絡強大的聚合性、天然的互動性、廣泛的代表性、信息容量的龐大性、傳播的快速性、意愿表達的真實性等特點,使網絡監督無時不在、無處不在,既可以為紀檢監察機關及司法部門提供大量而直接的監督線索,也可以以其特有的力量推動職能部門積極作為,實現以權利制約權力。

2.提供社會監督的技術支持。傳統的監督手段主要有批評、檢舉、揭發、控告、上訪等。盡管這些監督手段有相對健全的法律保障而且受理機制完善,但涉及群眾少,少數政府監察機關、紀檢機關信息披露不夠及時,透明度不高,導致群眾知情權無法得到充分保障,造成案件積壓、打擊報復檢舉者等問題,其效果很多人并不認可。網絡為公眾行使知情、表達、參與、監督四大民主權利提供了新的技術條件。與傳統的社會監督方式相比,網絡反腐作為一種新興的監督形式,更直接、更尖銳、更隱蔽、更能保護監督者的合法權益。具體來說,網絡作為反腐的一種工具或手段,在技術上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

一是信息傳播及時便捷、受眾率高。網絡能夠“全天候”傳播信息并實時發布信息,把對時間的占有權完全交給了社會公眾。網民上網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與現實相比,更能隨時隨地的發表自己的見解,尤其是網名可以是真名也可以是化名,反映問題沒有過多顧忌,最直接而坦率。由于受眾率極高,一旦一些事件人物進入網絡的報道便會引起公眾長時間的關注與討論,會引起相關部門的重視,有利于案件的調查審理。網絡技術系統給予網民多種渠道搜集證據和信息,讓全社會以最快的速度得知反腐事件的進度。

二是抗干擾性強。傳統的監督手段往往需要檢舉人與被檢舉人當面對質,面對面的提意見或質疑有時會使檢舉人礙于情面、尷尬難堪而有所保留。更有少數干部發現對自己不利的消息后,會利用自己所掌握的權力封殺信息,甚至對監督者進行打擊報復,而網絡監督則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了這種不足。網絡以其匿名性大大減輕了民眾監督的心理負擔;同時,網上表達意見也有效避免了面對面的傳統監督方式帶來的尷尬和不快。

三是低成本、高效率?,F實中各種舉報渠道有不少,但網絡舉報無需上門,無需另外的費用,即寫即發,大大地節省了成本,簡化了程序。再者,有關部門從網絡中尋找線索,了解情況,更宜找準突破口。特別是網絡舉報還有一種難以替代的特殊優勢,一人舉報,其他知情者可以補充,使舉報材料更翔實。

四是立體直觀、生動形象。網絡集聲音、圖像、動作、文字為一體,展示的內容更加豐富多彩,網民可以多渠道地搜集證據和信息,讓全社會以最快的速度在最短的時間內關注到相關腐敗事件處理的進度;也可以通過多種形式逼真地展示腐敗分子的不法行徑。

總之,依靠網絡技術手段,公民能夠對公共領域中的所有人物、關鍵領域和重點部位進行無處不在、無時不有的監督,實現了監督關口的前移;同時,運用互聯網技術手段,也為腐敗的前期預防、調查取證等提供了高效便捷的技術條件。

3.優化社會監督環境。網絡承載了社會對公共權力的關注,其不僅是群眾獲取社會信息的主要窗口,還是體察社情民意、衡量社會發展趨向的風向標,社會上有多少種現象,網絡中就能產生多少種言論。正如媒體所言,這是一個“人人都有麥克風的時代”。網絡輿論具有廣泛的代表性。正因為互聯網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可以說網絡輿論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民意。網絡監督的力量大大壓縮了“暗箱操作”的空間,過去出了問題有人還可以封鎖消息,而在網絡時代就很難掩蓋,人們幾分鐘內就可以將信息發送到網絡上,立刻就會產生爆炸性效果。網絡監督讓社會公眾多了一個自由表達的空間,跟其他表達意見的方式相比,網絡監督所受限制最少,“門檻”最低。這種“全民反腐”的氛圍從外部環境對腐敗產生了極大的威懾力和強大的輿論壓力。

互聯網帶來權力的分散與轉移,拓展了民主參與的政治空間。信息化所具有的扁平化延伸和資源即時共享特點,使“參與式民主”、“協商民主”和代議制民主等現代民主的實踐形態更富有成效。網絡社會中,政府的作用更多的被規范在掌舵、調控和制定規則方面,政府權威也相應地要憑藉能力和魅力樹立起來,而不以傳統的社會等級或官位作基礎。在這種“扁平化”政治生態環境中,權力的監督與約束得到強化,依托于權力而滋生出的各種腐敗現象也相應地得到遏制?;ヂ摼W打破了政府與公民之間在時空上的溝通障礙,加強了二者的聯系,表現出一種全方位、立體式的溝通方式。各級政府借助信息化手段,設立透視政府、政府熱線、公民論壇等窗口,及時、廣泛、全面地認真聽取來自各個階層的意見和建議,促進了政府決策的科學化和公開化;公民通過容量大且實時的信息、查詢方式便捷且廉價的互聯網,擴大和行使了知情權,拓展了對施政行為的監督渠道。

三、網絡反腐的局限性和潛在風險

網絡的快捷性、虛擬性正極大地改變著普通公民反腐“話語權”的行使。但是也應看到,在實踐中,其大眾化和匿名性的特點,在監督權力行使主體、揭批腐敗現象的同時,容易造成不良信息的迅速傳播,甚至侵害公民的權利,挑戰道德和法律的底線,存在著很大的不確定性和未知風險。

1.網民自身的局限性。網絡為社會公眾監督公共權力的運作提供了相對自由和寬松的空間,但是就目前我國網絡反腐情況來看,作為監督主體的網民也有其局限性。

第一,網民自身素質的差異。網民在現實生活中處于不同地域、不同階層、不同職業群體之中,其闡述的觀點難免受到視野、情緒、利益、情感等因素的影響,加之跟帖者往往缺乏全面充分的信息,由其營造的網絡輿情也容易失真;再者,網民的個體素質原本就參差不齊,對同一事物的判斷和分析會受到個人認識水平的限制,這些問題的存在,導致網民未必都能站在客觀公正的立場來對相關事件做出理性判斷。

第二,網民意愿表達的非理性風險。由于信息不對稱,網民對一件事情的來龍去脈和真實情況未必很清楚,很可能因得到的信息不真實、不全面而作出片面的判斷,存在著非理性傾向。正如有關專家指出的,在網絡這個虛擬世界中,人們更容易淋漓盡致地進行社會正義需求的宣泄。然而,這也容易成為一把雙刃劍,走向極端就會演變成一種精神層面的群體暴力行為,出現以訛傳訛、網絡“私刑化”等問題,釀成“網絡群體性事件”,給社會和諧造成危害。

第三,網絡信息傳播的真實性問題。網絡傳播也往往會帶來信息的不對稱。在現實中,網絡信息失真,還可能為某些居心叵測的人打擊、陷害、報復別人提供便利。這也有待于有關機構建立制度化的信息甄別機制,使反腐信息控制在基本屬實的范圍之內。

2.網絡反腐的道德法律風險。網絡反腐的負面作用對倫理道德和法律秩序的沖擊和挑戰同樣不可輕視。

第一,網絡反腐存在著侵害他人隱私權、名譽權等法定權利的風險。對于普通網民而言,在監督舉報的手段方式上,很難分清名譽權、隱私權的邊界。網民通過揭露一些官員的財產、婚姻、消費等行為,使得反腐敗工作滲入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確實保障了反腐工作的順利進行,但與此同時也可能會觸犯憲法的相關規定。體現在法律訴求上,就存在一個如何準確判斷隱私權、名譽權的范圍,以協調好公民言論自由權與民事權利沖突的難題。事實是,網絡反腐稍有不慎,就會造成誣告和誹謗侵權??梢哉f在網絡監督的過程中也會魚龍混雜、泥沙俱下。在知情權與隱私權、政務公開與黨政機密、社會監督與造謠誹謗、言論自由與人身攻擊等諸方面,網民無法可依,網絡信息的可靠性肯定會打折扣,給網絡監督和“網絡反腐”帶來隱患,甚至誣告被舉報人。更有甚者,個人隱私還可能會遭遇網絡暴力。據百度百科的解釋,網絡暴力是指網民在網絡上的暴力行為,是社會暴力在網絡上的延伸。表現形式主要為:網民對未經證實或已經證實的網絡事件,在網上發表具有攻擊性、煽動性和侮辱性的失實言論,造成當事人名譽損害;在網上公開當事人現實生活中的個人隱私,侵犯其隱私權;對當事人及其親友的正常生活進行行動和言論侵擾,致使其人身權利受損等等。[4]“人肉搜索”是其直接的表現形式。由于互聯網覆蓋面廣,“人肉搜索”的效率和成功率要比傳統搜索方式高很多,熱衷于此的網民往往通過“人肉搜索”成群結隊公開評論,甚至通過各種方式入侵當事人的現實生活。因此,如何區分舉報失實與誹謗乃至誣告陷害,把握“合理懷疑”與尊重隱私的尺度,可能還需要在司法實踐中積累經驗,以促進相關法律制度的完善。

第二,網絡信息傳播容易泄露反腐機密。網絡信息的公開性、透明性特點與反腐敗工作中立案調查階段的高度保密性要求之間也存在矛盾和沖突。由于網絡監督和“網絡反腐”很大一部分是在網上大張旗鼓地公開信息,這樣容易打草驚蛇,讓被舉報對象有了及早準備、事先串供或銷毀證據的機會,導致很多事情查不實也無法查實。這樣不但加大查處難度,反過來被舉報人會告舉報人誹謗,司法機關只能追究舉報人的誹謗責任,反而使舉報人陷于被追究誹謗責任的被動境地。由于缺乏相應的法律規范,一旦發生糾紛難以處理。

第三,網絡信息傳播有時容易誤導網絡輿論,影響到司法公正。從法律上來講,網絡提供的舉報材料只是線索,還有待查證,不能直接作為定罪量刑的證據。但是在網絡營造的漩渦般輿情面前,強大的民意極可能干擾正常的司法理性,尤其是網上一邊倒的輿論,會給法院和法官帶來巨大的壓力,影響公正審判。比如,2010年網絡上多方炒作的因受賄罪而被判刑的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縣原縣委書記吳藝珍之女“網絡救父”事件,網上輿論一度對此案存疑,認為存在官場陷害之嫌;有的網評甚至以尋求“程序正義”為由,在不顧吳藝珍犯罪事實的情況下無限地“上綱上線”,更有人以此抨擊國家整個司法體制。[5]因此,“網絡反腐”在打擊了一批腐敗官員的同時,也出現了一些以訛傳訛、民意審判、媒體審判,甚至網絡暴力等問題。一些個案由于輿論的過早介入,發展成為波及局部乃至全局的公共事件,在輿論壓力下可能影響司法公正。

四、網絡反腐的發展方向是融入中國特色反腐倡廉體系之中

當前,理論界和新聞媒體對網絡反腐這一新生事物存在著一種期望值過高的非理性傾向。對此,應慎重對待。反腐倡廉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實踐表明,一方面,反腐敗斗爭具有長期性、復雜性和艱巨性特點,反腐敗不能僅憑義憤,不可能“畢其功于一役”;另一方面,懲治與預防腐敗體系是由教育、監督、制度、改革、糾風、懲治等要素相互作用、相互支持的有機整體,僅僅倚重于某個方面,或者依靠一兩種所謂“新、奇、特”的手段、方法,是不可能發揮持久效力的,運用不當,還可能使反腐工作陷于被動,甚至成為破壞性力量。因此,對于網絡反腐,要客觀評價,正確引導。網絡虛擬空間難以逾越的局限與不足,以及在檢舉腐敗現象中所遇到的道德與法律困境也充分表明,網絡反腐不可能單獨成為一種模式。

從近期來看,關于網絡反腐的新聞雖炒得沸沸揚揚,但與傳統反腐案件相比,網絡反腐案件仍屬于少數。網絡反腐整體上呈現出很大的偶然性。目前,對于網絡舉報的受理、查處、反饋等,很多是有關部門和領導在網民的不懈推動下才“不得已為之”,案件的查處并非取決于制度的穩定性和持久效力。此外,網絡在一些大中城市普及率相當高,但在西部一些地區及貧困山區通訊手段落后,根本還無法安裝網絡,談不上網絡反腐。這些地區民眾網絡意識淡薄,甚至有些不知網絡為何物,而這些地區所存在的問題也往往更多,想從根本解決這些問題是一項長期工程,單純運用網絡無法解決。

從長遠來看,如前所述,網絡反腐新渠道起因于傳統反腐模式的局限,目前很多人對“網絡曝光”方式的偏好,頂多也不過是一種“次優選擇”。網絡監督始終只能是一種重要手段或方法,并不能越俎代庖,以致替代了法律法規、司法程序。隨著反腐倡廉政體系的不斷完善,黨務政務公開度的不斷擴大,反腐敗工作法治化、制度化和規范化程度的提高,傳統的監督、檢舉、批評、上訪等方式會更安全,也能提供切實證據,要比網絡舉報更嚴肅、更理性、更有實效,也更有公信力。

網絡反腐只有融入到中國特色反腐倡廉建設的整體框架之中,才能夠發揮應有的效力,才能夠健康發展。網絡反腐不是“人肉搜索”,不是僅僅依靠檢舉揭發才能生存,而是應當充分利用自身的優勢,在增強反腐倡廉教育的說服力、制度的約束力、監督的制衡力、改革的推動力、糾風的示范力、懲治的威懾力方面,發揮好網絡的獨特功能。當前的關鍵是要為網絡反腐力量提供制度化的入口和出口,使其與體制內反腐機制良性互動,提高防腐、反腐的科學化水平:

一是要建立完善黨務政務信息公開機制。完善的信息公開機制,是社會民主化的重要標志,可以很好地防止國家公職人員以權謀私現象的發生,增加了權力運行的透明度,更有利于民眾進行監督,可以有效地防治腐敗。完備的信息公開體系大體應包括機關的職權、工作程序、辦事過程、時限、辦事結果、監督方式等要素,按照這樣的標準來建立健全黨務政務信息公開機制,就會使網民可以通過網絡途徑了解公共權力部門的信息而不受到任何干擾,保證公民知情權得到實現,使網絡監督渠道更加暢通。

二是要建立必要的網絡監管制度。這些制度應當視網絡信息的危害程度讓網站運營機構承擔連帶或重要責任。只有這樣,一方面,網站運營機構才會有積極性監管網絡上的信息,監督管理網民的網絡行為;另一方面,也為網絡中介服務提供者在面臨諸如被監督者針對網民的反腐舉報要求其采取刪除、屏蔽等措施的“指示”、“命令”及其他威逼利誘等行為時,正確行事提供了制度依據和安全保障。

三是要實現網絡反腐與現行制度的有機銜接。實現網絡反腐與現行反腐制度規范的有機銜接,是有效避免各種失范、侵權、越規等現象發生的重要保障。要在建立完善群眾監督的法律保障制度、改革新聞媒體管理制度等方面深入探討。倘若這些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在反腐敗斗爭中,網絡也就不會承載過多的本身無力完成的職能,民眾對其在反腐中的期望值也就會回歸理性,管理工作也會相對容易起來。

四是整合網絡反腐資源,提高官方網站的反腐效能。目前,最高檢、中央紀委、監察部以及各地檢察、監察部門,都開設了網絡舉報平臺。但是當前大部分網絡舉報并不是通過官方渠道,而是分散在一些新聞社區、民間論壇、個人博客等。這種零散的網絡舉報在未進入專門機構的情況下,會被反復傳播,既耗費了反腐資源,也給反腐部門收悉、查處案件線索帶來困難。整合這些資源,就是要將舉報線索盡可能引導到官方的專門平臺上,從而提高網絡反腐的效率;與此同時,要建立健全網絡反腐責任機制,建立通暢的網絡反腐材料處理渠道,保障舉報信息的及時處理與結果反饋。只有通過明確責任主體和嚴格的問責程序,以確保職能部門對網絡舉報保持持久的“敏感度”,保障有專門的機構和人員去收集、處理網絡投訴和舉報,并形成一條通暢的網絡反腐信息專門處理渠道,使網絡反腐向“法治型”轉軌,并成為中國特色反腐倡廉體系的一項重要內容,網絡反腐之路才能越走越寬廣。

[1]言棹,李新德.民間反腐“第一人”[J].廉政周刊,2005,(8).

[2]賀國強.切實加強反腐倡廉網絡輿情信息工作,努力拓展人民群眾參與反腐倡廉工作渠道[N].人民日報,2009-11-19(1).

[3]2011年中國互聯網輿情分析報告[EB/OL].http://yuqing.people.com.cn/GB/16698341.html.

[4]百度百科[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979872.htm?fr=ala0_1.

[5]譚劍.網絡反腐走到“十字路口”:群體極化現象亟須引導[J].半月談(內部版),2010,(6).

D630.9

A

1002-7408(2012)04-0008-04

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第五十批面上資助項目“中國共產黨地方委員會領導制度科學化問題研究”(2011M501108)。

鄒慶國(1971-),男,山東大學政治學博士后,聊城大學廉政研究中心副教授,法學博士,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領域為執政黨建設、地方黨委領導制度科學化、基層黨組織功能變遷。

[責任編輯:宇輝]

猜你喜歡
監督信息
突出“四個注重” 預算監督顯實效
人大建設(2020年4期)2020-09-21 03:39:12
監督見成效 舊貌換新顏
人大建設(2017年2期)2017-07-21 10:59:25
訂閱信息
中華手工(2017年2期)2017-06-06 23:00:31
夯實監督之基
人大建設(2017年9期)2017-02-03 02:53:31
展會信息
中外會展(2014年4期)2014-11-27 07:46:46
績效監督:從“管住”到“管好”
浙江人大(2014年5期)2014-03-20 16:20:28
監督宜“補”不宜“比”
浙江人大(2014年4期)2014-03-20 16:20:16
人大監督不能總是“心太軟”
浙江人大(2014年1期)2014-03-20 16:20:01
信息
建筑創作(2001年3期)2001-08-22 18:48:14
健康信息
祝您健康(1987年3期)1987-12-30 09:52:32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四虎成人精品| 亚洲男人在线| 四虎精品黑人视频| 亚洲无码高清免费视频亚洲| aⅴ免费在线观看| 4虎影视国产在线观看精品| 日本免费一区视频| 97av视频在线观看| AV不卡在线永久免费观看| 99国产精品国产高清一区二区| 在线免费无码视频| 中文字幕欧美日韩高清| 亚洲成人网在线观看| 香蕉久久永久视频| 久久99国产综合精品1| 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日韩专区| 国产精品一线天| 国产18在线| 黄色网站在线观看无码| 青青草原偷拍视频| 色呦呦手机在线精品| 国产爽歪歪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 精品视频免费在线| 国产高颜值露脸在线观看| 精品久久蜜桃| 亚洲天堂久久| 亚洲天堂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精品网曝门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免费入口视频| 国产成人a毛片在线| 一级毛片高清| 日韩精品成人在线| 99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播放| 亚洲无码久久久久| 欧美日韩高清| 六月婷婷激情综合| 免费一级毛片在线播放傲雪网| 国产美女叼嘿视频免费看| 亚洲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影院L| 亚洲免费成人网| 精品国产三级在线观看| 2021最新国产精品网站| 视频一本大道香蕉久在线播放| 亚洲色图欧美一区| 日韩欧美中文| 丁香亚洲综合五月天婷婷| 国产精品尤物在线| 在线观看国产精美视频| 国产91丝袜在线播放动漫| 久久性视频| 欧美福利在线| 91小视频在线观看免费版高清| 国产精品分类视频分类一区| 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幕| 啦啦啦网站在线观看a毛片|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77美色| 农村乱人伦一区二区| 色婷婷电影网| 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播放|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swag| 女高中生自慰污污网站| 五月激情综合网| 爱色欧美亚洲综合图区| 成人精品区| yjizz国产在线视频网| 乱人伦99久久| 伊人国产无码高清视频| 亚洲成人免费在线|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A∨在线播放| 激情六月丁香婷婷| 91成人在线免费观看| 在线观看无码a∨| 国产精品美乳| 国产91在线免费视频| 日本道综合一本久久久88| 亚洲国产综合自在线另类| 精品人妻无码中字系列| 久久一本日韩精品中文字幕屁孩| 92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 免费高清毛片| 国产午夜不卡| 亚洲国产成人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