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牛澤群
2001年,李鳳祥剛上任時,老和村還是個貧窮、落后的村莊:村民缺乏致富門路,年人均收入不足2000元;村“兩委”成員工作散漫,群眾到村部辦事常常找不到人;干群矛盾突出,棘手問題成堆……面對這樣一個“爛攤子”,李鳳祥認為:“打鐵還需自身硬”,只有堅持建章立制,用系統(tǒng)完善的制度約束村干部,村干部再以身作則帶動村民,村子才會取得發(fā)展進步。于是,新官上任的李鳳祥,燒起了端正作風、凝聚民心的“三把火”。
李鳳祥的“第一把火”,就是實行村干部值班制度。李鳳祥要求,每周周一至周五,從上午8點到下午5點,村干部要輪流到村部值班。這一制度一直延續(xù)到今天,村干部長年值守、手機常開,上級來人有人接待,群眾辦事有人受理,老和村“兩委”成了真正意義上的辦公機構。
李鳳祥的“第二把火”,是增加工作的透明度。村部建起了公示欄,公開村務、財務和黨務事項,凡涉及本村發(fā)展的重大問題和村民利益的重大事項,都按照“四議一審兩公開”的程序進行決策和實施,讓村民在第一時間了解和監(jiān)督村“兩委”的工作。
李鳳祥的“第三把火”,“燒”到了自己的親哥哥頭上。2001年,老和村的部分土地被征用,李鳳祥卻按照村民代表大會形成的決議,沒給非農業(yè)戶口的哥哥家發(fā)放土地補償。這下,李鳳祥的嫂子發(fā)火了,在村里大道上堵著他罵,還整整兩年沒有搭理他,連自己兒子結婚都沒告訴他。李鳳祥硬著頭皮當了侄子婚禮上的“不速之客”,兩家人才和好如初。
“三把火”,燒旺了村干部的工作熱情,燒暖了群眾的心。在黨員群眾的熱烈擁護下,李鳳祥帶領老和村走上了發(fā)展的快車道。
如今已是五金店老板的村民王莉,談起李鳳祥對她的幫助就流眼淚。幾年前,王莉的丈夫突發(fā)心臟病離世,留下她帶著兩歲的孩子及患有白內障的婆婆艱難度日。王莉在工地做小工,一天只能掙30元。李鳳祥從自己家拿出一萬元,幫助王莉在102國道旁開了一家五金店。如今,王莉把五金店經營得紅紅火火,還重組了家庭,過上了幸福美滿的生活。
利用地理優(yōu)勢,在穿村而過的102國道旁開店,是李鳳祥帶領村民致富的一個“妙招”。如今,老和村已有100多戶在102國道兩側從事餐飲、汽車修配等行業(yè),形成了老和村的“商業(yè)一條街”。每到晚上,鱗次櫛比的店面燈箱爭相點亮,為老和村增添了一抹亮麗的色彩。
此外,李鳳祥還與毗鄰老和村的高科技園區(qū)多次協調,推薦300余名勞動力到園區(qū)內的企業(yè)就業(yè);在全村開展“黨員家庭致富工程”,用黨員科技示范戶帶動多戶群眾致富;設立“黨群互助崗”,幫助10多戶生活困難村民脫貧……如今,老和村50歲以上的黨員干部以及80%左右的青年至少掌握一門實用技術,老和村年人均收入已達10300元。
在大部分村民在致富道路上大展身手的同時,李鳳祥也沒忘記那些因種種原因未能致富的村民。他加大了結對幫扶力度,不讓一戶村民“掉隊”。在他的建議下,老和村還每年為60歲以上的老人發(fā)放慰問金,出資為村民上醫(yī)療保險,贏得群眾的拍手稱贊。村民姚振海年幼時即父母雙亡,村里一直資助他上完大學,成為一名公務員。拿到畢業(yè)證那天,姚振海和村里另一名被資助過的大學生祖立群一道,給村里送了一面“全心全意獻愛心,關懷之情似海深”的錦旗,以表達他們的感激之情。
2008年5月19日,在老和村黨支部為汶川地震捐款現場,身患肝癌、處于彌留之際的老黨員劉紹義打發(fā)兒子送來30元錢和一封信。劉紹義老人在信中說:“我將要離開大伙了,就少吃一次藥、少打一次針,用這30元錢,為黨最后作一次貢獻吧。”看著這封信,大伙泣不成聲。老和村全體黨員也像劉紹義老人一樣,為社會、為村莊奉獻著自己的光和熱。
今年7月7日,太陽還沒升起,老和村新房號路段上已是人聲鼎沸。李鳳祥帶領50多名黨員,征集了7輛四輪車,帶來了各種工具,開展義務修路行動。80多歲的老黨員高鳳苓凌晨4點半就來到工地;有的黨員放棄了外出務工,寧肯不掙錢也要趕來參加勞動。80多歲的老黨員杜寶材被年輕黨員“沒收”了工具,就用手抓垃圾;患有高血壓的老黨員王寶臣被大伙“強行”送回了家。當天最高氣溫達到30多攝氏度,但黨員們沒有一個叫苦叫累,從早上干到晚上,修建了一條寬5米、長約3000米的標準村路。
這樣的義務勞動,已成為老和村黨員們的經常性活動。老黨員趙玉祥說:“黨支部一有活動,黨員們到得特別齊。這是為啥?就是因為李書記對群眾有感情,對工作有實干勁,為人正派,我們大伙都服氣!”
多年來,李鳳祥以身作則,心系群眾,帶出了一支響當當的隊伍,將老和村建設成為一個富裕、美麗、和諧的村莊。老和村黨支部先后被評為“遼寧省五個好黨組織標兵”、“葫蘆島市先進黨支部”,李鳳祥也先后獲得了“遼寧省農業(yè)系統(tǒng)創(chuàng)先爭優(yōu)活動優(yōu)秀個人”、“葫蘆島市勞動模范”等榮譽稱號。黨員張玉芹說出了大伙的心聲:“是李書記帶領我們過上了今天的好日子,下次換屆,我還選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