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妍
(鶴崗市委黨校圖書資料室 黑龍江 鶴崗 154100)
圖書館產業化的觀點是在圖書館有償服務的實踐過程中逐步形成的。有關圖書館產業化,也存在著大量的爭議。主要觀點有三種:第一種觀點基于支持有償服務,認為圖書館產業化是建立圖書館事業可持續發展機制的根本途徑,圖書館應以經濟效益為核心,通過建立產業化機制,使圖書館逐步走上以信息產品養活圖書館的可持續發展軌道;第二種觀點基于反對有償服務,認為圖書館是一種非商業性、非贏利性的社會文化教育機構,是一種社會文化事業,也是一種公益性的社會福利事業,圖書館不可以走產業化發展的道路,不能靠市場機制來運行;第三種觀點基于一館兩制,提出圖書館應在堅持公益性質的基礎上,進行適度產業化發展,可以面向市場,為市場服務,甚至把市場的某些原則、機制、方法引入圖書館管理,但不能將圖書館推向市場,不能實行完全產業化。比較以上三種觀點,第三種較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這種觀點一方面考慮到圖書館的公益性質不能改變,另一方面也考慮到圖書館所面臨的市場經濟大環境,對圖書館公益性質與產業性質、無償服務與有償服務的關系有很好的把握。可以說,這種觀點代表了今后圖書館產業化研究的發展方向。
盡管圖書館產業化的理念有多種多樣的表述,但實質的內容是基本一致的。多數人都認為圖書館產業化就是將圖書館推向市場,自主經營、自負盈虧,圖書館要以經濟效益為核心,通過建立產業化機制,逐步走上以信息產品養活圖書館的可持續發展軌道。基于這一觀點,有人認為圖書館產業化是建立圖書館事業可持續發展機制的根本途徑而給予支持;有人認為圖書館產業化違背了圖書館的公益性宗旨、違背了人人平等獲取信息的原則而加以反對;也有人認為圖書館應在堅持公益性質的基礎之上,進行適度產業化發展。但不管是支持還是反對,人們都將圖書館產業化與商業化等同起來了,這實際上是步入了一個誤區,因為產業化絕不同于商業化。我們將大量的精力集中在圖書館是否應走產業化道路的問題上,而不對圖書館產業化就是將圖書館推向市場這一不正確論述加以深入分析,應該是一種遺憾。
產業是一個中觀的概念,狹義上指的是工業領域,而廣義上指的是國民經濟的各行各業。馬克思指出,產業是指物質生產部門或為物質生產部門服務的部門,也就是說,產業還包括非物質生產部門。產業作為宏觀與微觀之間的個集合概念,是指具有某種統一屬性組織的集合。因此,圖書館作為一種社會公益性事業,具有促進知識信息的交流與傳遞、開展社會教育、保存人類文化遺產的共同屬性,本身就是一種產業。產業不等于商業,承認圖書館的產業性質,并不是將圖書館按照商業化的運行機制來進行重新組織,而是要從產業的層次來考察圖書館事業。
現代圖書館作為一種產業,是基于具體圖書館所具有的共同特征,即現代圖書館是通過對文獻的收集、處理、儲存、傳遞來保證和促進社會知識交流的機構。它的基本屬性是文獻信息交流,它的社會職能是傳遞信息情報、開展社會教育、保存文化遺產、提供信息娛樂、保持社會穩定,它的根本宗旨是保證人人平等獲取信息的權利。現代圖書館產業化,就是要從整體上提高圖書館的層次,確保圖書館社會職能的完成。所謂的圖書館產業化,就是將圖書館推向市場的觀點,既不符合科學的產業觀,同時也違背了圖書館的根本宗旨。
在信息網絡蓬勃興起的今天,明確現代圖書館產業化的內涵,無疑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計算機網絡作為一種新興的信息媒介已經奪去了圖書館的大量用戶,給當今圖書館帶來了巨大的挑戰。但與此同時,它也給現代圖書館提供了新的技術手段和服務項目,給現代圖書館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無處不在的互聯網將個別圖書館聯合在一起,越來越多的圖書館開展了館際互借、聯機檢索等服務項目,使現代圖書館擁有了更為豐富的信息資源、更為便利的服務手段,各個圖書館紛紛進行本館的網絡建設。可是,在各館建網過程中,由于缺乏統一有效的管理,重復組網、重復建庫現象十分嚴重,數據庫質量沒有保障,并且造成了大量資源的浪費。明確圖書館產業化的內涵,將整個圖書館行業統一部署、統一規劃,改變重復建網、重復建庫的現象,是當今圖書館界的當務之急。
我國傳統的圖書館管理體制,忽視了圖書館作為一種產業的性質。我國現行的圖書館管理體制是效仿前蘇聯的做法,按圖書館主管機構的行政隸屬關系建立起來的,圖書館的擁有權和配置權分別隸屬于文化部、科技部、教育部及其他各部委。這種管理體制分裂了圖書館的整體性,給圖書館的發展帶來了不利影響。
(1)圖書館的上級管理機構之間條塊分割嚴重,圖書館的發展缺少統籌規劃。圖書館的社會化程度不高,人力、物力資源得不到合理配置,無法形成圖書館的整體優勢和規模效益。
(2)地區之間圖書館事業發展不平衡。由于缺乏統籌規劃和統一的法律法規,圖書館的投入只能由上級管理部門決定,這樣一來,經濟發展較好的地區對圖書館的投入相對較多,圖書館的發展狀況也就比較好,而在經濟較為落后的地區,圖書館沒有相應的物資投入,生存面臨著嚴峻考驗。
(3)各地圖書館分散建設,大而全、小而全的現象突出,出現了同一地區不同系統或同一系統不同地區的圖書情報部門之間,在網點設置、文獻資源建設與布局,自動化軟件的研制、開發與推廣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著重復立項、重復建設、平行開發等問題,浪費現象嚴重,效益低下,限制了圖書館的資源開發水平。
(4)政府宏觀管理與圖書館微觀管理不分,圖書館的上級管理機構直接參與圖書館的管理,將它置于行政管理機關的嚴密控制之下,對公共圖書館事務包攬過多,管理過死,從而使其缺乏應有的自主權,缺乏競爭激勵機制和自我發展能力,喪失了成為自我發展、自我約束主體的可能。
(5)圖書館的管理部門過多,造成了指揮混亂。圖書館的管理部門有文化、科技、教育、工會等各部門,從中央到地方,各個層次上的有關部門都可以對圖書館進行管理。發布命令的多,解決問題的少,一旦出現問題,則相互推諉,沒人負責。這種缺乏統一指揮的局面,使圖書館難于應付,難以順利開展工作。現代圖書館走產業化道路,不是為了走向市場,而是將圖書館作為一種產業,從整體上加強管理。要使宏觀管理職能與微觀管理職能分清,一方面要加強宏觀上的統一協調,另一方面應給圖書館以充分的自主權。①統一協調,可以使現代圖書館作為—個整體產業的優勢發揮出來,使現代圖書館的建設處于—種規范的狀態下,減少建設中的重復浪費;②統一指揮,可以使現代圖書館避免多頭指揮的尷尬局面,提高現代圖書館工作的效率;③有助于現代圖書館開展網絡建設、實現信息資源共享;④增強現代圖書館自主權,可以使現代圖書館增加積極性,增強自我控制、自我發展的能力,積極發展多渠道辦館途徑,自覺參與到網絡建設和行業建設中。
[1]彭敏.圖書館產業化是信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6年05期.
[2]鄒曉蕾.高校圖書館產業化與科研管理創新的相關分析[J].長江大學學報,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