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紹雷
上海合作組織的新進展與新挑戰
馮紹雷
上海合作組織 6月峰會的舉行,表明了這一組織在新的國際環境之下所取得的新進展。
首先,上海合作組織已經從年度的峰會轉為對于未來中期議程的安排,顯示了這一機構協調和決策能力的提升。其次,本次峰會不光有歷年多邊議程的延續,而且,還在多邊進程的同時,開始了與烏茲別克斯坦雙邊進程合作,表明了這一機構更為多樣的工作架構與形式。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峰會所決定的擴大成員國中包括了作為對話伙伴國的土耳其,而土耳其乃是北約的正式成員,這一舉措至少表明了上合組織正在履行其章程的承諾,有決心建設一個越來越開放的國際組織。最后,本次峰會表達了成員國將在阿富汗問題上加強合作與作出努力的立場,引起了國際社會的關注。雖然上海合作組織不可能如同北約一樣在軍事上進行干預,但是在幫助阿富汗和平建國、改善民生、維持社會穩定、提供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務人員培訓等方面,還是可以作出進一步的努力。
作為一個新型的區域國際組織,上海合作組織能夠在當前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之下有所作為,除了成員國本身的貢獻之外,還取決于國際環境與潮流的變遷。
作為上合組織成員國的中俄之間進一步的深化合作,為這一機構的發展提供了扎實的基礎。普京當選總統前后所發表的一系列重要文告,將突出對華合作內容在內的與亞太地區的發展合作,作為其外交調整的首要任務,而且特別強調了遠東、西伯利亞的重新開發和開放問題,顯示了本次調整非同往常的力度和決心。這是上海合作組織未來發展新空間的一個體現。
美國和俄羅斯正式參加東亞峰會,以及今年9月APEC峰會在俄海參崴的舉行,包括近年來美國在亞洲地區的一系列軍事調整,表明地區格局正在發生深刻變化。一個正在國際社會熱議的題目是:如何構建亞太地區或者東亞與亞洲地區的安全構架。顯然,這對于上海合作組織而言既是挑戰,也是機遇。
從更寬廣的全球角度來看,全球化進程也正在面臨深刻的變化。一個新的、與上世紀80—90年代以后的全球化有所不同的進程正在展開。當年盛行的新自由主義以及“華盛頓共識”已經不再是唯一的主導態勢;新興國家的成長也大大改變了全球化進程由發達社會向發展中和轉型中社會擴展的流向;一個越來越多樣化的全球化進程正在形成之中。
這樣的大趨勢為上海合作組織提供了一個可以更有所作為的舞臺,但同時,也使其必然面臨一系列前所未見的考驗。未來的發展取決于能否把握住當前的關鍵性的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