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彬
(西安政治學院 陜西西安 710068)
網絡流行語對當代青年大學生價值觀的消極影響及對策
趙 彬
(西安政治學院 陜西西安 710068)
網絡流行語,就是網絡上面流行的語言,是網民們約定俗成的表達方式。打開電腦,我們會發現,網絡上鋪天蓋地的流行語已經充斥著互聯網的各個角落。雖然在信息開放的互聯網時代,網絡流行語有著“方便、形象、幽默”等優點,但對于青年大學生來講,網絡流行語卻存在著另一些負面因素,特別是對青年大學生價值觀的形成與培養產生著不可忽視的消極影響。
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最新的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止到2012年1月份,我國網民數量已達到5.13億,其中29歲以下的青年人占58.2%,這表明,我國已經有近3億的青年人與互聯網有著緊密的接觸,而青年大學生正是這其中的主體人群。
在互聯網上,網絡流行語存在于論壇、貼吧、微博、網友聊天等各個角落,它們種類繁多,內容豐富,包括稱呼、問候、發泄、動作、時事及各種“語體”等多個類別,如果將它們一一列舉出來,恐怕會有上千條之多,而新的流行語又在不斷地被網民們創造出來,網絡流行語的發展已經成為一種不可阻擋的網絡文化潮流。
當代青年大學生大多是一路從家庭和學校走來,喜歡追逐潮流是他們的共同特點。長期生活在環境單調的校園當中,包羅萬象的互聯網世界以及花樣疊出的網絡流行語自然對青年大學生有著很強的吸引力。但是,由于他們思想單純,社會經驗不足,在接受這些流行語的同時并不能完全理智辯證地看待它們,假如僅僅將它們看作一種時尚潮流盲目地追求,那么這些網絡上花俏的文字將對青年大學生的價值觀產生嚴重的消極影響。
大學時代正是青年人步入社會最后的“磨練期”,自身的價值觀也在這一時期最終形成,網絡流行語的消極影響也會在這一時期慢慢滲透進來。
互聯網中放眼望去,“神馬都是浮云”、“淡定”等一大批網絡流行語幾乎出現在每一個地方,并仍在迅速傳播,而相比之下,代表著主流價值觀的詞語如“艱苦奮斗”、“誠實守信”等卻少有出現。如此,主流價值觀就會被鋪天蓋地的網絡流行語“遮蔽”起來,久而久之,對社會認識尚淺的青年大學生就容易混淆哪些是我們應該追求的價值觀,哪些僅僅是網絡上消遣的流行語。蘇軾曾說:“目有昧則視白為黑,心有蔽則以薄為厚?!鼻嗄甏髮W生在這樣一個被遮蔽的世界里,想要分清是非黑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神馬都是浮云”是一條最有代表性的網絡流行語。青年時期正是拼搏進取的時期,如果青年人真的將所有都看作是“浮云”,他們如何面對自己未來的生存環境將成為一個嚴峻的話題。這句話的本意是調侃,但長期的心理暗示必然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價值取向,使青年大學生誤以為什么都不值得一提,進而喪失了奮斗的信念和對生活積極樂觀的態度。
網絡流行語當中,憑空創造出來的字詞和語言,甚至惡搞改編的名人名言,不能不說既是對主流傳統文化的巨大沖擊,更是對青年大學生價值觀形成和培養的沉重打擊。一些代號如“MM”(妹妹)、“9494”(就是就是)、“3166”(日語再見)、“Orz”(五體投地)、“期待ing”等,本身就不是正規的語言表達方式,用慣了這些語言,青年大學生將對規范漢語的概念變得模糊,這必然會使他們對中國傳統文化及傳統價值觀的認識產生偏差?!坝绣X人終成眷屬”、“哥抽的不是煙,是寂寞”、“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這些語句是片面的,但青年大學生的思想活躍,接受新生事物的意愿和能力都很強,很容易對這些怪誕的語言產生興趣,而一旦他們誤將這些語言充當內心的價值取向,那么后果將是不堪設想的。
消極的網絡流行語其實就是消極的思想,會將單純的青年大學生領入歧途。分辨流行語的善與惡要靠一定的人生歷練和正確的價值判斷,對于“初出茅廬”的青年大學生,面對大海般的網絡世界,如果不能分辨網絡流行語的美與丑,便會與主流價值觀逐漸疏離,與積極健康的人生漸行漸遠。
網絡流行語中存在著大量的污言穢語,這些本不是社會應當提倡的文字語言,但隨著在網絡中被大量地使用,在一些青年大學生的心中,這些語言已經成為了和普通文字一樣的、甚至優于普通文字的“個性化”的時髦用語,大量低俗的信息內容也隨之被灌輸到他們的思想當中。這些在主流價值觀中本應當被摒棄的東西,在網絡中卻成為了潮流,倘若青年大學生沉溺于網絡,之前形成的價值觀就會被逐漸地消解掉。
還有一些網絡流行語則是不堪入目?!拔也皇请S便的人,我隨便起來不是人”、“別跟我談感情,談感情傷錢”、“向錢看、向厚賺”、“英雄不問出路,流氓不看歲數”、“寧愿坐在寶馬車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車上笑”等等,這些則是處處與我們所倡導的主流價值觀相違背,這些言語不但違背社會倫理道德,更將社會的陰暗面無限地放大,這對正躊躇滿志準備跨入社會干事業的青年大學生來講無疑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對于網絡流行語對青年大學生價值觀的種種負面影響,如果我們及時地采取一些相應的補救措施,不僅能夠最大程度地消除這些消極因素,還能充分發揮網絡世界的優勢,化弊為利。
網絡流行語之所以遮蔽了主流價值觀,原因也在于對主流價值觀的弘揚還不夠,同時也沒有對泛濫的網絡流行語加以有效的管理和監督。要撥開層層遮蔽最終達到解蔽的目的,首先就要優化網絡環境,加強網絡管理。各大門戶網站上應多一些弘揚主流價值觀的內容,適應地削減掉不必要、無意義的娛樂消遣內容,同時也要倡導文明規范用語,避免帶有歪風邪氣的語句在網絡上流行開來。
“解蔽”最根本的辦法還在于擦亮青年大學生自己的眼睛。荀子在其《解蔽》篇中指出:“治之要在于知道?!币馑际且虢鉀Q遮蔽的問題,關鍵還在于清楚“道”,這個“道”,我們就可以理解為真善美,也就是主流價值觀的內容。讓青年大學生清楚地認識到什么才是我們應該追求的東西,應當樹立怎樣的價值觀,讓他們自己來撥開眼前的這層“浮云”。荀子還提到“學止于圣王”,人在不能與“道”合一時仍可通過“學”而解蔽??梢姡訌娮陨淼膶W習與修養是學會“自我解蔽”的重要手段。青年大學生學習的關鍵還在于通過提高審美能力,來加強對網絡流行語的分析和把握,唯物辯證地看待網絡流行語,認清“流行”背后的真正涵義。
如果說當代青年大學生與主流價值觀會逐漸疏離,網絡中的娛樂方式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F代網絡中娛樂的外延非常廣泛,除了像電影、音樂等傳統方式,現代人還利用網絡創造出了許多令人匪夷所思的娛樂方式。論壇發帖子、灌水,惡搞名人,以誹謗罵人為樂趣,甚至違反法律錄制傳播色情、暴力甚至體現變態思想的視頻來取樂。一位網友這樣評價:“娛樂本沒錯,人人皆求之。問題是怎樣才算是真正的娛樂。娛樂就是狂歡,就是顛覆,就是挑戰禁忌嗎?我不這樣認為,娛樂是需要精神的,至少需要人性的光輝和人文的關懷。舍此之外,娛樂將會走上無趣、肉欲、破壞的軌道?!?/p>
倡導正確的娛樂方式,就是要讓青年大學生以一個積極的娛樂精神來接受社會的主流價值觀,那么在這個過程中,網絡媒體就應當履行應盡的最起碼的義務:倡導積極的娛樂方式,傳遞正確的娛樂精神。網絡沒有錯,流行也沒有錯,只要正確地把握住娛樂的方向,娛樂也可以弘揚主流價值觀,娛樂也可以使青年大學生奮發向上,娛樂也可以在和諧社會中營造一個和諧的網絡流行時代。
為青年大學生構建一個牢固的主流價值觀體系是必要的,而這一過程決不僅僅是學校的職責,現代高度發達的網絡、主流媒體都應當身體力行,努力營造一個有利于青年大學生價值觀培養的積極環境。
“很黃很暴力”這句網絡流行語大家都不陌生。一則電視新聞播出一段抨擊不良網絡視聽節目的報道,其中采訪的一個13歲女學生說道:“上次我查資料,忽然蹦出一個網頁,很黃很暴力,我馬上把它給關了。”這段看似棄惡揚善的采訪實在是不能讓心明眼亮的網友們信服。這個事件中媒體的本意是要為構建主流價值觀做一些努力,但最終卻適得其反,遭到網民們的一陣嘲笑。
可見,構建是一個全方位、多角度、深層次的建立過程,為青年大學生構建積極正確的價值觀,絕對不是喊喊口號、擺擺樣子,只重形式、不計后果的“假構建”只能是拔苗助長。我們的網絡環境和主流媒體只有先端正了自己的價值觀,才具有為青年大學生構建價值觀的資格。網絡流行語僅僅是一種語言,是社會的發展賦予了它們生命,它們既是一種信號,又是一種警示,網絡與媒體必須摸清這些流行語的發展和影響,才能從癥結入手,幫助青年大學生構建一個堅不可摧的主流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