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寶 張艷文
(寬城滿族自治縣人民檢察院反瀆職侵權局 河北承德 067600)
如何加大懲治瀆職侵權犯罪力度 有效推進社會管理創新
劉春寶 張艷文
(寬城滿族自治縣人民檢察院反瀆職侵權局 河北承德 067600)
社會管理創新作為三項重點工作之一,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舉措,是加強和改進社會管理的必然要求。本文結合檢察機關辦案實踐,就如何加大查辦和預防瀆職侵權犯罪案件力度,進而促進社會管理創新,提出一些粗淺的認識。
查辦;預防;瀆職侵權犯罪;促進;社會管理創新
瀆職侵權犯罪是指國家工作人員不履行或不正確履行職責,濫用職權、玩忽職守或徇私舞弊以及利用職權侵犯公民人身權利和民主權利,實施妨害國家機關正常活動,致使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當前我國正處于改革發展的關鍵時期,瀆職侵權犯罪仍呈發案多、危害大的態勢。如何加大查辦和預防瀆職侵權犯罪力度,有效促進社會管理創新,筆者認為,應從三個方面入手:
社會管理創新工作不僅是反瀆職侵權部門認真履行法律監督職責、服務黨和國家大局工作的重大任務,更是反瀆職侵權工作的內在要求。反瀆職侵權部門應該圍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發揮查辦案件職能作用,堅持以執法辦案為依托,化解社會矛盾,積極參與社會管理創新,促進社會管理水平進一步提高。當前,少數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瀆職失職以及利用職權實施的侵權行為,嚴重侵害了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成為當前影響黨群干群關系、引發敏感社會問題的導火索之一,嚴重損害了黨和政府的良好形象。檢察機關作為國家法律監督機關,反瀆職侵權部門作為檢察機關的內設機構之一,應通過懲治和預防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和侵犯人權等瀆職侵權犯罪,確保國家法律和政策在行政環節的正確實施,從而營造良好的社會法治環境。社會管理的實質是權力運行,也是解決問題、化解矛盾,管理創新的目的在于提高管理效率和社會效果。因此,及時化解各類矛盾糾紛,切實尊重和保護廣大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使反瀆職侵權工作成為維護廣大群眾利益的“民心工程”,才能推動社會管理創新,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近年來,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調整,瀆職侵權犯罪不僅呈現出多樣性、隱蔽性和智能性的特點,難于發現案件線索,而且一些案件當事人、知情者出于利害關系考慮,一般不愿作證,使一些案件不能得到及時查處。為了有效破解這些難題,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反瀆職侵權工作,應抓好以下幾點:
首先,要積極拓寬案源渠道。一是加大舉報宣傳力度。建立和健全獲取瀆職犯罪線索的信息網絡和協作機制。在大力加強舉報宣傳過程中,采用多種形式鼓勵單位和公民舉報,勇于檢舉、控告瀆職犯罪行為。二是健全協作聯系制度。加強與紀檢、信訪、新聞及行政執法部門等單位聯系,保持與公安、法院等司法部門的合作,密切檢察機關內部之間配合,進一步健全情況通報、信息共享、線索移送制度。三是調整獲取線索方法。要改變原來等案上門的“門診式”為主動出擊、尋找案源的“出診式”工作方法,積極主動“找米下鍋”,善于從一些重大案件、群眾關注的熱點和反映強烈案件中發現線索。另外還可以在案件多發部門發展“污點證人”,定能收到事半功倍辦案效果。
當前,反瀆工作仍然面臨著“三難一大”的工作困境,要有效地破解這些難題就必須要在反瀆工作機制上進行改革和完善。首先,進一步轉變反瀆偵查觀念,解放思想,開闊視野,盡快適應當前反瀆職侵權偵查工作的時代變化。其次,進一步發揮檢察工作一體化機制的優勢。實踐證明,充分運用檢察工作一體化機制、強化偵查協作、偵捕訴協作等工作模式的建設,是有效化解“發現難、查證難、處理難”和“阻力大”問題的最有力措施之一。第三,準確把握反瀆偵查工作的規律,更加強化初查工作,做到理性初查、慎重初查、秘密初查。把初查重點放在對原案事實認定和證據固定上,加強對原案承辦部門的監督和跟蹤。待原案證據固定后,再轉入瀆職案件偵查,突破瀆職犯罪嫌疑人就水到渠成。第四,高度重視搞好瀆職侵權犯罪預防工作,努力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瀆職侵權犯罪的發生,從根本上解決阻礙推進社會管理創新的制約因素。
宣傳教育是做好瀆職侵權犯罪預防工作的基礎。要做到讓腐敗分子在國家機關中無藏身之地,只有讓干部群眾都了解“法”,都能做到知法、守法。反瀆職侵權部門要積極參與本地區的普法教育,有針對性地向群眾宣傳瀆職侵權犯罪所涉及的法律。通過開展法律知識咨詢日活動,面對面向群眾講法,可以縮短反瀆部門與群眾之間的距離。通過開展打擊瀆職犯罪展覽,對群眾特別是領導干部進行“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警示教育。還要充分發揮廣播、電視、報刊等新聞媒介的宣傳監督作用。通過這些方法,在社會中,有效地昭示黨和司法機關打擊瀆職犯罪的決心和信心,廣泛營造知法、守法、依法的氛圍,讓群眾更多地了解什么是瀆職犯罪,從而發揮群眾對領導干部的監督作用,使已經犯罪的收斂其行為,甚至投案自首,使搖擺者放棄觸碰法律的念想。
一要每辦結一起瀆職犯罪案件,針對發案單位存在的問題,發出一份檢察建議,及時而有針對性地提出整改意見,從而完善機關事業單位的監督制約機制,堵塞漏洞,消除隱患,有效地限制權力的濫用,進而鏟除滋生腐敗的土壤;二要上好一堂法律教育課,以案件為反面教材,以案講法,開展警示教育,在干部、群眾的思想上筑牢防線,并提高群眾的舉報意識;三要適時對發案單位進行一次回訪,發揮檢察機關的監督作用,督促發案單位落實整改措施。四要大力推廣“政務、村務、司法、廠務”公開,推行陽光工程,增加工作的透明度,把各級干部的公務行為真正置身于監督之下,把可能發生的問題有效地控制在第一道防線之內。
嚴肅查辦影響改革發展穩定和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瀆職侵權犯罪。緊緊圍繞“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的要求,重點查辦影響科學發展、損害民生民利、危害公平正義、破壞和諧穩定的瀆職侵權案件,對危害政府投資安全、擾亂市場經濟秩序以及社會保障、醫療教育、安全生產、征地拆遷、食品衛生等涉及民生、民權、民益等容易引發社會矛盾激化的問題,全力做好瀆職犯罪的查處和預防工作。認真落實黨中央的決策部署,積極參與工程建設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工作,嚴肅查處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監管不力、行政不作為和亂作為造成重大損失的瀆職犯罪案件。加大查辦司法工作人員瀆職侵權犯罪的力度,促進司法公正,推進廉潔勤政公正執法。
結合辦案實際,改進工作的方式方法,尋求化解矛盾糾紛的最佳方式和效果。首先要強化釋法說理,積極調解疏導。在辦案過程中,積極做好釋法說理,通過法制教育引導群眾依法維權、有序維權,依法理性表達訴求,積極化解社會矛盾是反瀆部門的責任。其次是提高執法水平,增強辦案效果。堅持把反瀆人員執法能力的培養和提高作為關鍵環節來抓,有針對性地加強專門培訓和實踐鍛煉。執法辦案中結合實際,全面、準確地執行和運用法律,防止簡單、機械、片面地處理案件,產生新的矛盾糾紛。再次是堅持以人為本,體現司法為民。緊緊圍繞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堅持文明接待、熱情服務,以實際行動使群眾感受到檢察機關的關愛和溫暖,理順當事人情緒,化解矛盾糾紛,最大限度地消除社會對立面,實現社會的長治久安。
劉春寶,男,系寬城滿族自治縣檢察院黨組成員、反瀆職侵權局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