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偉
(沈陽航空職業技術學院 遼寧 沈陽 110034)
中職數學教學的創新,是中職數學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也是切實提高數學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下面就從教學內容,手段,考核等方面,對中職數學教學的創新加以闡述。
教學對象是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一般來說,文化基礎較差,特別在數學、英語等文化基礎課上,表現更為突出。所以要想方設法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中職教育具有一定特殊性,以培育有一定專業技能的中等職業人才為目的。數學是學習專業課和提高文化素養的基礎學科,既要滿足基本教學要求,也要為學生進一步的學習提供必要的數學準備,更要突出地為現行的專業教學服務,因此數學的教學要迎合職業教育的特點。我們要改變以往的教師講、學生聽、做題、復習、考試的陳舊模式,教學內容與專業結合不密切,教師在教授知識的同時,往往忽視了學生的人文教育,這樣都會影響教學質量的提高,因此創新中職數學教學刻不容緩。
由于數學課程本身的特點,迄今為止,絕大多數教學改革始終沒有脫離傳統課程體系的模式,導致數學課程改革在中職教學改革中收效甚微。為此,探討重新整合中職數學課程,重新構建中職數學課程體系,使數學課程更符合職業教育的需求,更符合學生實際,顯得非常必要。
教師要更新教學觀念,敢于沖破傳統的教學觀念的束縛,變傳授式教學為研究性教學,變經驗教學為反思性教學,變封閉性教學為開放性教學,創新教育要在教學過程中體現“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思維為核心”的教學思想。創新教育要求教師具有教強的教育科研能力,這是由創新教育本身充滿了創造性這一根本特征所決定的。職業教育是培養技能型人才的,不是基礎教育。在中職數學教學中,教師應加強數學與專業學科之間的橫向聯系,擴大專業學科向數學的滲透,填補數學教材中專業知識的短缺,拉近數學與專業學科的距離,這是培養學生應用知識的關鍵環節,并且對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和興趣,增強學生數學應用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
由于中職學生的學習基礎比較薄弱,當他們認為教師所講的內容可能會“比較難”或者“沒用”的時候,就會放棄該節課的學習。因此,中等職業學校的數學教學,首先要降低課程難度,對與學生專業關聯性小的知識點,可略去不講;對于部分較難理解的定理、公式,可略去推理證明部分,只講定理公式的應用。如果老師想面面俱到,反而可能會激起學生厭學、怕學的心理,導致較易掌握的內容,學生也沒有學習的熱情。中職數學教學內容必須緊貼專業需要。遵循“必須、夠用”的原則,精選經典教學內容,引進專業的新的科技成果,克服教材、教學內容的局限性和不適應性,根據學生的專業特點引進專業模型,強化概念的運用。
傳統的數學教學,非常重視對學生運算能力和運算技巧的培養。而對于技術應用型人才,從業以后不會要求他們用嚴密的邏輯來證明一個純數學問題或公式,數學是他們從事專業工作的工具,學習數學主要是為了用來解決工作中出現的具體問題的。如果遇到了數學問題,會通過數表、計算器、電腦等工具迅速、準確地加以解決,他們就是完成了任務。這說明使用數學工具對他們來說是多么的重要。隨著中職教育加大技能實踐的呼聲日益高漲,中職數學作為基礎理論課,面臨“減少學時”的壓力將更大。因此,我們必須借助教學軟件,更新計算技術,減少大量的繁瑣計算。數學軟件的日臻完善和數學實驗的興起,也為此提供了有力的條件。結合數學實驗進行教學,能給學生一種全新的感覺,提高學生使用計算機解決數學問題的意識和能力,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
中職教育不僅要是使學生具有從事某一職業所必不可少的知識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具有高尚的情操、健全的人格、完美的道德、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遠大的眼光,使他們成為全面發展的人。
單從知識來看,數學枯燥乏味。如果仍然采用傳統的“一支粉筆、一塊黑板、一本書、一張嘴”的教學方式,教師講起來難受,學生學起來痛苦。其實數學又不乏趣味性,教師若以探究式方式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同時盡量以實例為模型引入學習內容,以情境增強數學的應用性,并多使用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學手段,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教學效果不言而喻。因此,教師盡可能結合本地、本校及專業學生的生活經驗,開發生動有趣、切合學習內容的課例。教師應該主動地尋求與專業相關的數學問題,用與專業相關的實際問題作為數學教學的背景。這就要求我們在文化課教學中,經常接觸專業學科中的問題,了解專業技能中需要的專業知識,熟悉專業問題,解決其中應用到的數學知識。這種形式,改變了傳統數學教學的枯燥,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極大地提升了學生數學知識的應用能力,錘煉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我們應當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改革教學模式,促進教學現代化。
將多媒體輔助教學技術應用于數學教學中,可以有效地改善數學教學的機構與組織形式,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多媒體課件的使用,可使教學內容生動化、形象化,有助于學生對抽象概念的理解。
利用網絡教學平臺,可以實現信息資源和設備資源的共享,為學生提供多層次、多方位的學習資源。如使用講義課件、網絡答疑、題庫、數學軟件、數學文化、數學論壇等,對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會有很大的促進。網絡技術促進了教學的自主化、互動化,使數學教學更現代化,更適應信息時代的要求。
在中職數學教學中,對學生的考核評價是必不可少的。如果考核方式合理則有助于教學相長。尤其考核的方式不能單一,僅僅從學生的分數成績來評價不適宜,因為學生的綜合素質是長期的,潛移默化積累的結果,不能簡單地加以量化。評價考核中,根據教學目的,應側重考核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應用能力,而不是計算能力,要多梯度多標準,各專業有不同的考核目標,各年級段有不同的側重點,同一班級也要有不同的層次要求。
總之,中職數學教學必須轉變觀念,立足創新,由知識型向能力型和應用型轉化,“以能力為本位”,學生只有看到數學能夠應用到專業以及實際中去,才能獲得學習的動力,提高數學素養。所以中職數學教學的創新改革勢在必行,且任重道遠。而我們教師,更應該走在創新改革的最前沿,正視中職數學教學的客觀實際,結合所教專業的特點,在實際教學中認真、細心的引導培養,我們的汗水必定會得到回報。
[1]嚴士健.面向21世紀的中國數學教育[M].江蘇教育出版社.
[2]胡作玄.數學與社會[M].湖南教育出版社.
[3]許長捷.試論數學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J].中國科學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