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大海 王亞麗
(1.濰坊市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 山東 濰坊 261061;2.濰坊職業學院 山東 濰坊 261041)
探索圖書館文獻檢索課程改革的新思路
胡大海1王亞麗2
(1.濰坊市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 山東 濰坊 261061;2.濰坊職業學院 山東 濰坊 261041)
文獻檢索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要求學生不僅要重視基礎理論知識學習,更要重視動手實踐能力的培養。目前,我國部分院校在這門課程的教學中存在著一系列的問題,尚需要加強重視不斷改進。本文試圖通過對一些現實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探索建立一個更有利于教學的新方法,使之適應現代化教育發展的需要,能夠面向未來,為科學研究貢獻一份力量。
圖書館;文獻檢索;新思路
近年來,許多高校的文獻檢索課多數是由該校圖書館擔任教學任務,這也是高校圖書館教育職能的充分體現。目前,許多高校圖書館的軟件和硬件設施都得到快速的提高:先進的電子閱覽室,同時具有豐富的館藏文獻資源、具有經驗豐富的文獻情報檢索人員、具有較強的信息收集能力,這些都為文獻檢索課的教學與實踐提供了有利的客觀條件,但同時,社會信息化的發展,知識快速的更新,以及文獻檢索技術的進步,對傳統文獻檢索課的教學提出了嚴峻的挑戰,高校圖書館在新形勢下文獻檢索課教學中如何發揮作用已成為不容回避,需要多加思考的問題。[1]
高等學校圖書館是高校文獻信息中心,是為教學、科研服務的學術性機構,它的工作是教學、科研的重要組成部分,很多名人常譽它為“大學的心臟”、“知識的海洋”。實踐證明,現代化的圖書館、高水平的師資隊伍、完善的實驗設施是高等學校不可或缺的三大支柱。[1]
文獻檢索課旨在培養大學生信息意識和獲取信息、知識的能力,增強大學生自學能力和獨立研究能力,讓學生可以獲取大量有效的信息,并養成獨立思考和分析批判的能力。通過這門課的學習能夠提高學生對信息的捕捉和創新性研究的水平,可以更好的服務于科學研究,使其具備一定的學術科研能力。它不像其他學科課程那樣強調知識所固有的邏輯體系來組織教學內容,而是著力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去完成某種實際任務的能力,強調重復性的實踐,服務于所學的專業學習和研究,因此有必要確定更加注重能力的培養目標,并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和教學過程,一定程度上克服教學目標的模糊性、教學行為的隨意性、盲目性。[2]
1992年,國家教委印發《文獻檢索課教學基本要求》,標志著我國高校的文獻檢索與利用課教學開始朝著規范化方向邁進。目前,文獻檢索課已被許多高校列為選修課或公共課,經過近20余年的探索與實踐,正在發展成為一門具有一定理論高度和實踐性較強的課程,其在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科研能力和綜合素質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1]但是在很多高校文獻檢索課仍然得不到足夠的重視,缺乏相應的文獻檢索教研室,大多數授課老師只是所謂的兼職老師,因為他們面臨的工作不僅是教學還有圖書館的日常工作,不能專心從事教學研究。
目前,高校十分強調和重視教師的科研。教師在無形之中會將科研成果融入到所授課的內容之中,提高授課質量。但很多老師在科研和授課之間缺乏一個平衡點,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課題研究和論文撰寫之中,課程教學方面的研究被認為是無足輕重的,同時有些高校為節約教育資源實施大班授課,有的教室甚至容納四五百人,涵蓋許多不同專業的學生,很多學生感覺學習目的不明確,不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習效率不高,加上實踐操作的機會不多,最后導致很多學生一知半解的狀態。課程設置方面不能夠做到因專業而異和與時俱進,這一切都制約了這門課程的發展和教學質量的提高。
本學科的教學目標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學習文獻檢索的基本知識和方法。二是提高實際文獻檢索的目的性和準確性。教師通常還是采取傳統教學方法即“灌輸式”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只是把學生看作是知識的接受者,忽略了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和專業不同需求。這門課程很多在大學沒有學習過,研究生階段授課時間雖然比較集中但是也比較短。采用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法,忽視了學生的知識基礎和能力水平,花費許多課時卻達不到培養目標的要求。造成很多學生實際操作能力不強,學習效果不明顯。
隨著計算機技術和通訊技術的迅猛發展,文獻檢索課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模式需要不斷得到完善和發展,尤其是近幾年來,中國學術論文數量增長迅速但是質量卻沒有得到較大提高,一方面是存在大量重復性研究,另一方面缺乏相應的研究價值。文獻檢索作為學術研究的必修課擁有難以推卸的責任。這門課程的特點決定了教師知識必須要跟上,不能滯后于教學的需要。同時學校圖書館資源尤其是電子圖書和數據庫資源要保持實時更新。但目前來說,還是存在許多問題,例如:許多教師不能更新自己的知識在實際教學中很多問題不能及時解決;很多高校圖書館藏書量太少或者覆蓋面太窄,不能滿足本校所有專業師生的需要;也有一些高校圖書館資源的量很大但是質量不高,電子書和電子期刊不能及時更新。
課程目標的確定還應視培養對象的具體情況而有所區別,實事求是地確定目標,以保證教學目標能得以實現。比如不同專業的學生今后將從事不同的工作,必須具備不同要求的基本素質,相應地對信息素質教育的要求也不盡相同,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不管什么專業,不管什么階段,都要掌握同樣的數據庫的檢索。面向學科發展較快的專業一般來說目標定得就比較高,文獻課不應只是培養學生的檢索技能,還應強調對現代信息環境的理解能力和應變能力,培養學生在信息活動中的運用信息的自覺性、主動性和獨立性。[2]
高校圖書館是高校文獻檢索課教學任務的主要承擔者,除了在平時的圖書館工作中發揮好相應的職能外,還要承擔文獻檢索課的教學任務,這是高等學校課程設置改革的一大進步,讓圖書館參與學校的教學任務,有利于發揮圖書館教書育人的作用,有利于將圖書館的文獻資源更大程度地開放出來為廣大師生服務,也有利于增進廣大師生與圖書館之間的交流理解,高校圖書館只有充分發揮其在高校文獻檢索課教學中的作用,才能真正實現時代賦予的教育職能。[1]
學校領導應該對圖書館工作越來越重視,加大對軟硬件設施的投入,豐富圖書館文獻信息資源,保證信息資源的實施更新,滿足廣大本校師生科研的需要,使文獻信息檢索課越來越得到了老師和學生的共同關注。例如,可以多舉辦一些文獻檢索相關的講座。同時在學校網站圖書館界面設置相應的文獻檢索模塊,上面包含一些網絡課程視頻和課件,供有需要的同學隨時在線下載學習,還可以在上面跟老師、同學對問題進行互動交流,探討學習。
在以往的文獻檢索教學中,教師以授課為主,學生以修學分為主,忽略這門學科的特點和重要性。造成學習效果不理想等到需要時后悔莫及。學生做畢業論文階段對信息的需求量大,論文完成時間較長,尤其是選題和制定課題進行的技術路線時,查閱資料頻率較高,在這個時候,要求學生利用文獻檢索知識做文獻綜述,無疑是增加了文獻檢索課的實習時間,又不會給學生增加過多學習負擔。當然,為了將文獻檢索課較好地與學生的畢業論文時間相銜接,最好是在大學三年級下半學期或四年級上半學期初和研究生二年級下半學期或三年級上半學期開課,這樣學生開始做畢業論文時,文獻檢索課的知識記憶猶新,也由于做論文的實際需求,教師只要結合學生的論文給與適當的指導,學生便會自覺地利用各種檢索手段查找文獻。此過程甚至可延至畢業論文結束,從而大大提高了文獻檢索課教學的效果,緩解了課時少與內容多的矛盾。[3]
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不僅是通過發表論文的數量考察科研能力和通過外出進修培訓更新知識儲備。事實上,教師缺少的不是專業知識,而是在觀念上對課程教學認識的轉變,教師的課程素養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學校課程的質量,他們可以從專業角度更好的整體把握“教什么”、“怎么教”,理應成為課程研究的生力軍,所以應該更加重視教師在教學方面的態度和研究,文獻檢索教研室老師可以每周進行通過授課交流與總結,起到督導教學的目的,不斷完善教學方式。[4]
在教學方法上可以更加靈活一些,采用啟發式漸漸培養學生的興趣,最起碼能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比如:讓學生明白這門課程對自己學習和工作后發展的重要性。每節課給學生一個明確的目標,不要一上來就直接講課,否則學生會感到茫然。短期目標,學生更容易接受,聽起來有針對性,學習效果更好;甚至讓學生參與自己的課題研究中的文獻檢索部分,在實踐中學習。
總之,目前文獻檢索課在各高校還處于探索實踐階段,在許多方面還需完善,因此,文獻檢索課的教學改革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各高校圖書館之間應該加強館際交流,為彼此的文獻檢索課的改革發展提供一個交流的平臺,互享教學改革的成果,促進本校文獻檢索課的完善。同時,高校圖書館還可以邀請圖書館界資深的文獻檢索方面的專家學者來舉辦講座,為廣大師生開拓視野,增進了解,促進信息的交流,這些都能很好的促進文獻檢索課的教學改革。[1]
[1]郭詩陽.高校圖書館在文獻檢索課中的作用[J].六盤水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8(4).
[2]陳雪飛.從教學管理看文獻檢索課的課程建設[J].浙江高校圖書館情報工作,2006(1).
[3]謝麗.加強文獻檢索課實踐環節的最佳形式[J].大學圖書館學報,1994(4).
[4]萵繼紅.關于文獻檢索教學的若干思考[J].內蒙古圖書館工作,2007(3).
胡大海(1974—),男,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為科技查新及情報檢索、分析與研究。
周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