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婷婷
(延安大學教育科學學院 陜西 延安 716000)
Java 是面向對象程序設計語言,具有面向對象、平臺無關、安全、穩定和多線程等優良特性,是目前軟件設計中優秀的編程語言。 Java 不僅可以用來開發大型的應用程序,而且特別適合于Internet 的應用開發。 如何使學生真正掌握有效的程序設計方法,成為應用型人才,是教師值得探討的問題。本文結合作者的教學經驗,淺談提高教學效果的幾點建議。
夸美紐斯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好一切的前提。 ”Java 程序設計語言是一門相對枯燥的課程,如何培養學生的興趣呢? 首先教師可以演示比較成功的有趣項目,如在線聊天系統,網上商城項目,坦克大戰等等,以此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其次根據教學內容設計出貼近教學生活的程序,如學生管理系統,最后要不斷鼓勵學生,通過這門課程的學習可以設計出屬于自己的小游戲。
Java 是純面向對象程序設計語言,要想使學生學好Java這門課,最重要的是要掌握面向對象編程思想,而編程思想是在反復的實踐、觀察、分析、比較和總結中潛移默化積累的。 在教學過程中,每一個教學實例都應遵循面向對象的思想精心設計,為學生做好示范,讓學生切實感受到編程思想在解決實際問題中是如何體現的,同時要多找一些典型的源代碼,在課堂上和學生一起分析別人的解題思路,提高學習效率,并引導學生用程序的方式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程序設計語言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分析問題、 解決問題和處理問題的能力, 使其具有嚴謹的邏輯思維能力和獨特的創新能力,學生應該通過實踐不斷提高自身能力。 多媒體教學能以圖文并茂的方式向學生呈現課堂內容, 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每次授課前,應針對本節教學內容,精心編寫盡可能與實際應用有關、且難易適中的教學案例,利用多媒體進行實例講解并演示程序的運行過程,通過邊講邊練,對提高學生編程能力有極大的幫助。 為了更好地掌握所學知識點,可以給學生布置合理的習題, 通過上機實驗解決問題。 在學習完Java 基礎知識后,找一些小項目,按照開發項目的流程帶領學生一起實驗,在實際開發中深化所學知識點。 對于一些大型的項目,可以適當考慮小組協作, 在鍛煉學生協作開發能力的同時培養了團隊協作精神,有利于學生將來踏上工作崗位。
常言道:“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Java 語言涉及知識面廣泛,而教學課時有限,引導、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是Java 程序設計教學的重要內容。 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引導學生學習使用Java API 文檔,并有效利用網絡平臺查找資料解決問題。 在上機實踐時,鼓勵學生發現問題后盡可能自己解決問題。
編程習慣是指編程者在程序設計過程中共同遵守的一些規則或者約定。 在教學中應該讓學生從一開始就養成規范化、標準化的編程習慣。 良好的編程習慣,可以大大提高程序的可讀性、開發速度與質量,且有助于代碼的調試和移植。 在課堂上教師在演示程序時應該嚴格遵守好的編程風格,言傳身教,在潛移默化中讓學生逐漸形成良好的編程習慣,同時在實驗課中要及時發現并糾正學生不良的編程習慣。
以上是本論文對提高《Java 程序設計》教學效果的幾點建議,Java 語言是抽象性和實踐性很強的一門課程, 要使學生真正掌握有效的程序設計方法, 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面向對象編程思想的培養,提高實踐編程能力。
[1]辛運幃.Java 程序設計[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1-3.
[2]耿祥義.Java 面向對象程序設計[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