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峰
(江蘇經貿職業技術學院信息技術系 江蘇 南京 211168)
縱觀高職教育,在眾多的教學內容之中動畫制作類課程開設的并不在少數。它作為一類要求知識點靈活運用,創造性很強的系列課程,舊的教學方法是:順序教學,逐步串接,課程最后才向學生推出綜合應用實例。這種教學方法不生動,實踐性較弱,學生學習了新知識卻忘了舊知識,極易造成 “狗熊掰棒子”式的教學結果。學生的學習能動性沒有很好的被調動,更不要說體現出職業崗位需求了。因此,這里我所要探討與研究的是:對于這類實施實踐性教學要求較高的課程,以“項目”承載著教學的核心內容,“驅動”學生通過用“做、學、教”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完成每一知識點、每一個知識群的教學互動,從而最終實現教學模式的革新。通過運用“項目驅動”的教學模式,彌補了動畫制作類課程傳統教學中的不足,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會得到充分的激發,變“被動”為“主動”,于此同時對教師的教學水平和知識的掌握程度必將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也必定會對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有著很大的幫助。
“項目驅動”教學就是按照軟件工程思想把某一工程項目展開并貫穿于整個教學,教學過程為師生互動過程,學生在項目研發的過程中掌握所學知識,這樣就使學生明白使用所學知識“能做什么”“該做什么”和“怎樣做”。
項目驅動的實踐,在下面對三維動畫制作課程改革的研究中,就進行了實施。每一個知識點都與一個典型項目任務相對應。
讓學生先通過項目來實踐,即“做”;個體在實踐過程中發現了共性的知識點與個性的思考,然后帶著問題,去自我解決,而解決問題的過程,即“學”,而且是個體的“自學”;問題通過自學途徑解決,可能不徹底,或不系統,最后,師者的角色出現,對新的共性知識點進行系統的教授,對個性的問題進行答疑,即“教”。這種新的教學方法,把啟發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放到首位,給學生以“無限的學習空間”,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當然,“做、學、教”的教學方法的成功實施,根本的關鍵性問題是項目。
而對于動畫制作類課程,每一個確立的“項目”就是來自于企業相應崗位的職能需求的量化。所以,教師選好課程的每一個項目,學生認真實踐課程的每一個項目,都能夠為逼真感受企業環境與氛圍,提高職業院校學生素質做穩固的保障。
課程教學設計,在以“項目驅動”的實例中,以最為典型的項目任務為載體設置主題學習單元,每個主題學習單元的項目任務相互獨立,都包含了完整的工作過程,但項目任務所突出的知識點難度是逐個遞增的,對知識和能力的要求也逐級遞進,這樣能夠逐步完成對整個課程核心內容的導入,又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漸次培養學生的“循序漸進”的學習能力和“舉一反三”的創造能力。在項目的設置上,實行“雙線制”即課堂上教師指導學生完成一個規定項目,課外學生模仿課堂項目再完成一個自選項目。課余時間,學生也可以分組互評,逐步提高。
遵循著“項目驅動性強”、“做、學、教一體化”的革新理念,對三維動畫制作課程中火箭發射場景動畫模塊進行整體開發設計如表1。
總之,社會在發展中革新,高職教育在革新中發展,而其中要求知識靈活運用、創造性很強的動畫制作課程也要實踐著不斷求創新,在創新中謀求新發展。
[1]創建國家骨干示范高職學院改革文件[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