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敏
(蘇州經貿職業技術學院,江蘇 蘇州 215009)
近年來,由于家電銷售渠道已由百貨商場、家電大市場與專賣店三分天下的競爭格局,逐步向以市場為導向,大型零售商與制造商共同攜手的家電連鎖經營為主流的方向轉變,家電連鎖零售企業得到了迅猛發展。家電連鎖企業成功的關鍵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它有完備的物流配送網絡與強大的物流配送能力。
家電連鎖企業基本上采用集中配送的方式來實現家電的終端物流配送。具體說,在一定的范圍內,家電連鎖企業的各門店只有樣機,其所有的實物庫存均保存在配送中心。銷售過程中,各門店將購買者信息和售出商品信息傳遞到配送中心,配送中心根據購買者所處地理位置和貨物信息統一調度運力,安排車輛送貨,送貨的同時完成安裝、調試等服務。
以蘇寧為例。蘇寧是國內較早重視供應鏈管理的家電連鎖企業之一,蘇寧一直堅持自建渠道,蘇寧的物流、配送和售后體系基本由自己的員工操作。從2005年下半年開始,蘇寧總部又開始引入更為先進的信息化系統改造原來的物流管理系統。2005年12月,蘇寧投資5 000萬元的杭州物流基地投入使用;2006年2月,具有物流基地功能的愛普萊斯科技工業園在南京正式投產,總投資達15億元。根據計劃,類似物流基地,蘇寧在國內將建設15個,與500個服務網點、30個客服中心形成大型現代化的物流服務網絡。連鎖門店不斷擴張,家電連鎖企業原有的物流配送體系已經難以跟上發展的需要,以剛剛啟用的杭州第二代物流基地為例,大約能節約一半的物流成本,與此同時物流工作人員數量則將減少三分之二以上。
家電連鎖零售企業作為以銷售家用電器為主的連鎖業態,其物流配送與其他形式連鎖企業的物流配送相比,有其自身的特點,主要表現在:
家電銷售季節差異比較明顯,特別是對那些季節性強的家電。像電暖氣的銷售,旺季一般在每年的冬季;空調、電扇的銷售旺季一般在夏季。據調查,旺季的銷售額比淡季要高出10多倍。另外,家電產品的“假日經濟”特點也比較突出。由于受節假日商家促銷的影響,家電的銷售會猛增,隨之而來的是消費者對快速物流配送的需求。因此,家電零售行業的庫存及運輸車輛都需要應對銷售的淡旺季而進行調整。
家電零售行業是一個需要周轉快速的行業,這就要求對顧客的需求必須快速做出響應,信息化實時化就顯得尤為重要。特別是南方7、8月份購買空調的客戶,對配送的快速性要求更高。這就要求家電連鎖企業有快速的應對能力,保證信息暢通無阻,盡最大可能以最短時間將家電商品送到顧客手中。
家電配送屬于物流末端服務,直接與顧客接觸,少不了要進行積極有效的溝通。比如確認顧客購買的產品名稱、送貨時間、送貨地點等內容。另外,如果是大型家電產品,還需要安裝、調試,且需要配送工人具備特殊技能,對售后服務要求高。作為增值服務的家電配送,必須最大限度地滿足顧客要求,為顧客提供最便捷的服務。正如科特勒所說的那樣,今日的企業必須致力于以最便利的方式來滿足顧客的需求,并盡力縮減顧客在服務的搜索、下訂單和收取上所花費的時間和精力。
家電連鎖企業客戶主要集中在一線、二線城市,需求比較隨機、服務地域分散。而且大部分一、二線城市對貨車實行交通管制,這就對家電物流的配載、線路優化、時效性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家電配送用戶多,交通路線復雜這一現象的存在,如何選擇最佳配送路線,如何使配裝和路線有效搭配等問題,不僅是家電配送運輸的特點,也成為家電配送工作的難點與重點。
大型家電產品重量和體積相對都比較大,對搬運和保管的要求較高,需要有一定的搬運技術方可完成。用戶搬運不方便,需要送貨上門。因此家電零售企業必須把家電商品完好無損地送達到指定地點,在搬運、運輸過程中注意要防止不必要的損壞,以免給消費者帶來麻煩。
雖然家電零售連鎖企業物流配送工作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我國家電零售連鎖企業的物流配送畢竟起步晚,目前處于初級階段,配送體系還不算健全,還存在著一些問題,概括起來主要從以下兩個方面討論。
(1)城市通行限制和交通堵塞是配送行業不得不面對的一大困境,錯綜復雜的交通問題已經成為許多配送企業自身束手無策的一大問題。
(2)城市配送車輛沒有標準。為避免各地(尤其是大都市)交通法規對貨運車輛的限制的問題,很多城市物流車輛多為安全性較低的微型客車。但是這類車輛沒有專業的裝卸和載貨設備,在裝卸和運輸過程中容易造成大量的物流損耗。而且,此類車輛大多內部空間不到專業車型的三分之一,根本達不到物流需求,還導致重復工作,效率低,能耗高,大大增加了城市物流的成本和風險。
(3)大多數城市缺少配送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因此造成城市物流配送空載率的居高不下,增加了物流成本,造成了巨大的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
3.2.1 配送中心建設落后,自動化程度低
相當一部分配送中心沒有標準的裝卸平臺和足夠的固定車位,造成了到處裝卸、隨意停車的現象,這樣不利于提高出庫效率,還易造成貨損發生。在進出貨高峰時段,容易產生混亂,甚至是整個裝卸場地都會阻塞。目前家電零售企業配送中心的貨物進入配送中心后,貨物的驗收入庫、庫內保管、備貨、配送安排、送貨等操作基本上是人工完成,裝卸工具僅限于簡易的手推車、老虎車等。自動化、信息化程度低。物流設施的技術和設備比較陳舊,與國外以機電一體化、無紙化為特征的配送自動化、現代化相比,差距很大。配送中心缺乏自動化、機械化、高效率的現代化物流設施設備。
3.2.2 配送中心的地址選擇不合理
家電連鎖企業最初由于經驗不足,在配送中心選址的時候,只簡單地想到倉儲租金,而沒有考慮到要結合配送成本與配送效率、服務質量來分析。將配送中心選在偏僻,交通不便的地方,從表面看,一次性固定的倉儲租金投資少了,但實際上卻造成送貨路程較長,配送成本增加。另外由于家電銷售終端渠道的急劇集中,導致家電行業末端物流通道的急劇集中,末端物流己成為家電連鎖企業共同的瓶頸。
3.2.3 物流信息不暢,缺乏先進的物流信息系統
我國物流信息化的發展還處于初級階段,大型家電連鎖企業的物流系統的現代化程度還很低,嚴重制約了物流系統的高效運行。由于信息流的不暢通使得企業對于物流運輸的環節缺少有效的管理控制。主要表現為對于貨物裝運、車輛調度、運輸路線沒有準確管理,各連鎖店之間的商品調配信息缺乏相互協調,造成物流配送成本較高。
3.2.4 配送中心運營效率低下,供應鏈管理思想急需提升
現在來看,家電連鎖企業布點緊密,銷售網絡快速增加,銷售總額看似也快速增長。但銷售額增長的同時實際上并沒有實現利潤的同步增長。究其原因是在企業內部沒有對采購、銷售進行統籌安排和流程規劃;在企業外部沒有對供應商、物流資源和客戶端進行有效地資源整合與成本改進,更沒有從供應鏈的角度,戰略性的考慮與規劃物流。京東商城創始人劉強東說:100年來,每一種新的商業模式都圍繞著兩條線:供應鏈效率和成本。
4.1.1 政府應將城市配送納入城市規劃之中
2009年出臺的物流業振興規劃中,城市配送被列入九大工程,提至優先重點發展的高度,上海市已要求新建筑物按照標準設計并同步建設停車場,預留裝卸區域。另外需開辟城市配送綠色通道。上海市交通運輸管理局綜合運輸處賀敏健處長認為:公安交警部門根據城市道路貨運市場的客觀需求和變化,應逐步放松貨運車白天通行的限制,當前可在貨運車輛通行證分配方式上做必要的完善和調整,將中心區道路通行資源分配從普通貨物運輸向城市配送物流轉移。
4.1.2 政府政策導向應當明確、盡快出臺配套的法律法規
各地政府應盡快出臺城市配送車輛標準,制定車輛技術規范。現在客車改貨車已是公開的秘密,但改裝車輛在安全性方面存在巨大隱患,載貨能力一般只有貨車的三分之一,并且裝卸效率低。據國外資料介紹,如果對配送車輛和行駛路線進行合理的優化,行駛里程將減少7%~8%,而車輛數的減少將更大。
4.1.3 以公共信息平臺搭建智能運輸系統作支撐
重視對智能運輸系統的應用是國外城市配送的重要特點。我國目前城市配送空載問題十分嚴重,企業無法獲得城市交通管制、道路維修等及時信息,在路徑選擇方面非常困惑,急需政府在城市配送物流公共平臺建設方面發揮作用。
4.2.1 建設科學規范的物流配送中心
在物流過程中,裝卸搬運活動大多是在配送中心進行的,這一環節往往也是制約物流速度的瓶頸。一個規范的家電連鎖企業的配送中心要求有操作平臺,要有足夠的停車位,“分門進出,單道行駛”,配送中心四周的交通狀況要求必須嚴格。配送中心要考慮可持續發展,逐漸實現裝卸搬運機械化。另外,還要適當引進信息技術,盡量使用配送中心的配車計劃與車輛調度計算機管理軟件,以縮短配車計劃編制時間,更合理地安排配送區域和路線,提高車輛的利用率并減少等候時間。
4.2.2 科學選擇配送中心地址
配送中心的地址選擇將直接影響到配送速率和流通費用,并且涉及配送中心的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科學選擇配送中心地址的標準是在保證一定顧客服務水平的前提下,將商品運送到顧客手中所花費的物流總成本最小。因此配送中心的選址問題,要考慮如何能使物流總成本最低,這就需要結合配送量分布、交通狀況、服務承諾時間、倉儲成本、配送運價等多個因素,并用科學的數據分析處理方法來進行選擇。科學合理的配送網點,可以達到降低物流總成本、提高配送效率、改善顧客服務質量的功效。
4.2.3 采用先進的物流信息系統
通過采用先進的物流信息系統構造一個現代化的管理平臺,可以提高配送調度、實現動態庫存管理、以及在線交易處理,并可將功能拓展到銷售分析、商品管理、成本核算等業務中,真正把物流、資金流、信息流集成到一起。例如,蘇寧的JL/ERP系統和SAP/ERP系統的成功運作放在各自當時的行業環境中來看,蘇寧的成功殊為不易,也非常有研究和學習價值。國內的大多數零售企業在ERP系統的實施過程中都不同程度地出現問題,而蘇寧能夠非常快速地實現信息化,將系統與管理思想、邏輯緊密貼合,成為日常工作的好幫手。
4.2.4 提升供應鏈管理的戰略性思想
供應鏈管理的戰略思想就是通過供應鏈上成員的密切合作,建立低成本、高效率、快速響應、敏捷度高的經營機制,從而獲取競爭優勢。家電零售連鎖企業應當與戰略性商品供應商之間建立和鞏固其戰略聯盟的關系,且這種關系是建立在協同的戰略目標基礎之上的,因此家電零售企業及其供應商首先必須首先確立對雙方都有激勵作用的戰略合作目標。供應鏈成員之間要實現信息共享,這些信息包括可能影響其他供應鏈成員行動和表現的任何類型的數據,需要零售連鎖企業和供應商雙方共同提供,供應鏈上的各成員通過實時掌握的反映供應鏈狀態的信息數據進行群體決策,設計出對系統最為有利的供應鏈管理方案。
[1]張衛星,王欣.家電零售連鎖業物流配送現狀及優化研究[J].物流與采購研究,2008(45):42-44.
[2]高亞凡.家電連鎖企業城市配送瓶頸及解決方案[J].企業研究,2010(23):58-60.
[3]楊濤.家電連鎖企業配送物流模式[J].現代商業,2008(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