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武寬,譚波道
(1.湖北省來鳳縣藥業產業化辦公室,湖北來鳳445700;2.湖北省鳳縣林業局,湖北來鳳445700)
近幾年來鳳縣的藥業產業有了長足的發展,到目前為止,藥業基地面積已達4 150萬hm2,主要品種有白術、厚樸、藤茶、金銀花、黃柏、杜仲、百合等。全縣藥業企業已發展到14家。2011年全縣農、林、牧、漁總產值18.416 2億元,藥業總產值3.578億元,藥業收入占農、林、牧、漁總產值的16.6%。全縣地產藥材收購銷售15 600t,農民藥業收入達到人均1 150元。
其中鳳雅藤茶生物有限公司已取得藤茶綠色保健食品生產許可證,鳳枳殼的地方生產標準和原產地保護正在申報國標和省標。來鳳縣藥業種植專業戶達到1 800戶,其中被州人民政府命名為藥業專業鄉的有1個,專業村有4個。
來鳳縣地處鄂西南山區,介于東徑109°00'~109°27',北緯 29°06'~ 29°40'之間,東南鄰湖南龍山縣,西南毗重慶酉陽縣,東北與宣恩縣接壤,西北與咸豐縣相連。全境東西寬42.5km,南北長61.3km,國土總面積1 320km2,是土家、苗、漢等多民族聚居的山區縣。目前來鳳縣縣城與湖南省龍山縣縣城已相互連接,并確定為武陵山區的先行區。
從地理區位看,來鳳縣位于我國地貌第二階梯的東緣,處于長江中下游平原丘陵向云貴高原山地的過渡地帶;從生態區位看,該縣地處武陵山區,屬中亞熱帶季風區,是南北植物區系成分交界滲透的交匯點,屬長江中上游防護林體系川鄂山地長江上干流治理區;從農業區位看,該縣屬全國西南農業區的川鄂湘黔邊境山地林農牧區,湖北省鄂西南山地農業區;從交通區位看,該縣“一腳踏三省”,素有“三省之要樞,四沖之捷徑”之稱;從全國生產力布局看,該縣位于長江經濟帶中段西緣,處于中部和西部經濟帶的結合部。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為發展中藥材產業,振興區域經濟提供了有利的區位條件。
獨特的氣候和地理環境造就了來鳳縣中藥材資源比較豐富,品種獨特。解放前,來鳳縣種植的藥材,只有枳殼、吳茱萸等幾個品種。建國后,藥材生產有了很大的發展,先后從外地引進了黃連、白術、平術、當歸、貝母、玄參、白芷、川芎、丹皮、田七、人參、元胡、獨活、牛夕、首烏、黃柏、杜仲、厚樸、山藥、銀杏等幾十個品種種植。到目前為止,全縣共有藥材品種165科,1 084種,分別占全州藥用植物186科2 088種的88.7%和52%。其中家生品種114種,野生品種970種。常年收購品種約150種,年收購量約15 600t,產值達3億元。大宗藥材品種主要有杜仲、黃柏、枳殼、厚樸、白術、黃連、半夏、五倍子、金銀花、白花蛇、黃精、天冬、首烏、續斷、虎杖、淫陽霍、兔耳風、重婁等品種。其中半夏、天冬、枳殼、吳茱萸等為來鳳縣地方特色品種。正在啟動武陵山區最大的中藥材集散地交易市場,其中來鳳縣華豐牌半夏產品得到各地藥商青睞,并得到省內外專家、教授的好評。枳殼也是來鳳縣傳統的中藥材,以質地堅實、香氣濃厚、療效顯著而馳名全國,被譽為“鳳枳殼”。
(1)以發展中藥材基地為重點,充分發揮地道藥材優勢,全面促進全縣中藥材產業發展。來鳳縣在藥業基地建設上,提出了“政府倡導,企業主導,產業化經營,市場運作”的方針。各家企業都有自己的主要生產經營品種,重點在打品牌、創效益上做文章,華豐藥業公司以半夏為主要產品,聘請省GAP專家組組長詹亞華教授為技術指導,成立了半夏、白花蛇專業協會,由專家培訓技術員,技術員指導農戶生產,為了產品向規范化生產發展,全套生產按規范化方法種植,并獲得專家評審通過,從而帶動農戶按照技術規范生產,保證了產品質量。鳳雅藤茶有限公司以藤茶為主要產品,在華農大教授指導下,進行了野轉家生產實驗獲得成功后又進行高產密植實驗,鮮茶產量由40kg/667m2增加到250kg/667m2,農戶鮮茶收入達到3 000元/667m2,此項科研成果獲得恩施州科學進步一等獎。
來鳳縣還有7家企業直接從事地道中藥材生產經營,前期投入資金1億元,年收購藥材15 600t,銷售收入3億多元。4家企業有加工體系,并直接與農戶簽定種植購銷合同,大大提高了廣大農戶種植地道藥材的積極性,如革勒車鄉包子溝村274戶農戶,有210戶農戶種白術,戶均白術收入達到2 000元,有的農戶年藥材收入已超萬元。
(2)以藥材專業鄉鎮為重點,全面推動藥業產業化建設。革勒車鄉是來鳳縣藥材專業鄉鎮,該鄉位于來鳳縣西北部,屬于二高山地區,平均海拔在800~939m之間,境內土地肥沃,雨量充沛,是盛產地道中藥材的好地方。目前該鄉已發展各種中藥材基地1 200hm2。
(3)以藥材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為支撐,大力推行種植區域化、規范化、專業化,銷售集約化、質量化、效益化。目前,來鳳縣共成立了14個藥材專業合作社,主要包括來鳳縣森林中藥材種植專業合作社,鳳枳殼、木瓜、菁蒿專業合作社,半夏、銀環蛇專業合作社,白術、金銀花專業合作社,林垚蔬菜中藥材種植專業合作社,粉葛專業合作社,怡新中藥材種植專業合作社等。同時,每年來鳳縣藥業產業化辦公室還為專業合作社社員進行藥材技術培訓或進行專題講座,讓每個藥農懂技術。目前一個種植區域化、規范化、專業化,銷售集約化、質量化、效益化的局面已逐漸顯現。
(4)以藥業企業為龍頭,全面推進縣域中藥材品牌及標準化建設。來鳳縣現有藥業企業14家,其中省級林業龍頭企業達5家,州級5家。采用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共發展各種基地4 000hm2,為企業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目前為藥農增收達5 000萬元,為財政增稅500萬元,為企業增效達3 000萬元。全縣具有品牌的商品為來鳳縣華豐藥業公司種植的半夏,佳佳公司選育的鄂恩8號葛根品種,通過發展現已建設成一個標準化生產基地。
2012年4月上旬,來鳳縣組織藥企和大戶到重慶、湖南實地考察了藥業產業發展情況,對比出來鳳縣的藥業產業雖然有了一定的發展,但還存在一些問題,突出表現為以下幾點:重慶、湖南部分利用工業化生產帶動基地發展,而來鳳縣則缺少工業化生產龍頭;重慶、湖南有自己的科研機構,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自己的產品開發水平和市場競爭能力,而來鳳基本上是原始和粗放的經營;公司的規模小,流動資金少。來鳳的14家藥業企業,已有了好的發展勢頭,但是由于起步遲,還沒有完成資本原始積累的過程,本來一些企業有好的項目,但由于缺少資金,發展還比較緩慢,特別是把一些積累的資金用于基本建設和設備投入后,流動資金十分缺乏,在發展上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
針對來鳳藥業產業建設現狀及外地發展中藥材的經驗。來鳳縣在藥業產業發展上應采取如下對策。
(1)重點培植藥業企業,以企業或專業合作社帶動產業發展。
(2)主攻“品牌”,根據藥材品種的分布,每個品種應建立藥業工業企業,建立“品牌”產品,拉動產業發展。
(3)抓重點產業項目建設,形成板塊、形成規模,目前來鳳縣的品種是散、亂、品種多、不具規模、不便于工業化生產和加工。
(4)加強藥材基地的培管工作,做到技術服務到位。引導農戶及各企業加強管理,做到“施好肥、鋤好草、防好病(蟲)”達到優質高產的目的。
(5)指導督促藥材企業加好工,掌握營銷信息,讓藥材盡快走出山門,達到企業增效,農民增收、財政增稅的目的。
(6)組織有關企業、藥材專業鄉鎮,參加有關藥交會,利用各種平臺,打出自己的品牌產品,積極招商引資,創造好的經營環境,讓外界企業、廠家看好來鳳藥業產業發展的前景。
(7)搭建信息平臺,做好預測,提高政府的服務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