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蕻,張麗華
(湖北第二師范學院化學與生命科學學院,湖北 武漢 430205)
野生植物既是重要的自然資源,也是重要的生態資源,是自然生態系統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組成部分,保護和開發野生植物對于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改善生態環境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從經濟角度看,野生植物具有很高的觀賞、藥用、食用和原材料利用價值,是園林、花卉、藥品、食品、紡織、建材、化工等產業的重要原料和社會賴以發展的基礎。保護和合理開發利用這些資源,將為我國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巨大的物質基礎和發展潛力[1]。湖北省地處長江中游,屬華中地區,該地區在經濟上屬于比較發達地區,又為我國中部崛起之地。在自然地理上位于副熱帶高壓帶,受東南亞季風的影響形成溫暖多雨的中亞熱帶氣候,年平均溫度14~19℃,年降水量1200~1600 mm,降雨以梅雨期最集中。冬無嚴寒,夏有酷暑,該地區自然條件優越,生物資源本底較佳,生物多樣性豐富,長江中游地區高等植物總數確有8000種以上,蘊藏著豐富多彩的野生植物資源[2]。
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物質、精神生活的需求日益高漲,特別是隨著城市化進程的提速,城市綠地面積逐漸擴大,開發利用野生植物資源的需求日益迫切,而且許多鄉土植物適應性強,如在較適宜條件下進行人工栽培和馴化,生長會更佳。本地區野生植物有待引種馴化為新興植物的潛力很大,應進行野生植物的研究、開發與利用,進行艱苦細致地開展相關試驗研究及引種馴化工作,在繁殖技術和栽培技術上狠下功夫,使千萬野生植物走出深山老林,應用到經濟社會建設中[2~6]。野生資源植物的研究不能只是停留在調查、標本采集及分類學研究階段,而應進入開發利用階段。例如我國原特有植物獼猴桃、油桐、金花茶等就是因為開發利用不夠,而被國外引入后大量開發,并進而占領國際市場[7]。
植物具有很強的地帶性和地域屬性,可以反映一個地方的自然條件和地域景觀及文化[8,9],在城市園林綠化中如果以這類鄉土植物為主,加之適當引入外來植物,可形成多樣化、特色化的景觀。最重要的是注重鄉土植物的利用與培育,使園林綠化能較好地反映所在地域的植被特征[10]。鄉土物種構成的生態系統具有較強的穩定性和抗干擾能力,是保持當地生物多樣性的重要基礎。由鄉土植物構成的園林景觀。
據楊琴軍等人調查,武漢市城市道路綠化中,在喬木層,出現頻度較高的是桂花、二球懸鈴木、歐美楊、樟樹、雪松和棕櫚,其出現頻度分別為63.6%、45.5% 、45.5% 、45.5% 、36.4% 、27.3% 。其綠化結構較為簡單,多數只有喬、灌兩個層次或僅有喬木層一個層次,總的植物多樣性也較低,造成道路綠化景觀特色不夠明顯,生態系統的穩定性不高。相反,作為武漢的市樹、城市樹種規劃的基調樹種水杉和市花梅花在調查中出現頻度和豐富度均較低,武漢的特色并沒有體現出來;另外,湖北省及武漢地區常見或特有的鄉土樹種如烏桕、楓楊、楓香、含笑、榔榆、池杉、湖北海棠、珙桐、宜昌楠、青檀等在城市道路及綠地中卻種植較少。總體上,武漢市道路綠化樹種較為單調、種類偏少、特色不明顯、多樣性不夠豐富[11]。
分析造成此現狀的原因,首先是由于對野生植物的潛在價值認識不足。當前,在城市綠化中應用最多的是觀賞林木花卉。這些林木花卉繁育容易,栽培管理方便,技術成熟,投入低廉,而野生植物無論是在繁育還是在栽培管理等方面,還沒有成熟的技術支持,造成了野生植物應用較少的現狀。實際上,有些野生植物不僅樹型優美,葉形特別,花朵鮮艷,且容易繁殖,栽培管理技術要求也不高。其次是對野生植物的應用研究不夠,苗木緊缺,沒有能夠廣為栽培的的大量野生苗木。最終造成城市園林綠化中的主要投入放在人工栽培及引進外地林木花卉上,而對野生植物的研究投入不夠,阻礙了野生植物的開發及應用[14]。
園林綠化是一個城市形象的主要工程。鄉土植物的應用使城市具有可識別性,具有鮮明的城市特色[15]。城市園林植物是城市自然植物和人工栽培植物的總稱,它是城市生態系統的主體,城市植物景觀的營造要依賴多樣化的植物來實現,鄉土植物是營造這一特殊植物園的特色成員。鄉土植物是經過長期的自然選擇及物種演替后在當地生存下來的物種,對當地的氣候、土壤等環境條件具有高度的適應性,由于其組成的植物群落抗逆性強、穩定性高,選取其中觀賞價值較高的種類應用于城市園林綠化,成本低、易管理,應當作為城市園林綠化的基調物種。同時,在城市園林綠化中運用鄉土物種,可以減少潛在的由外來生物入侵所造成的危害,對一個國家和地區的生態安全具有積極的防御作用[12]。
同時,通過野生植物繁育技術的研究,加快規模化生產,開拓苗木市場也會產生很好的經濟效益。野生鄉土植物具有較強的適應性,大部分野生植物具有繁殖容易、生長迅速、適應性廣、觀賞價值高等優點,特別是對土壤的酸堿度及透氣性要求不高,這就為這類植物的進一步推廣栽培提供了廣闊的前景。野生植物有觀葉的、觀花的、觀果的;有喬木、花灌木、藤本植物,更有豐富多彩的地被植物;有喜陽的、耐蔭的、耐陰濕環境的。可以在空地、草坪、廣場進行孤植或群植,也可以在庭院道路兩旁、街道彩花帶列植或對植,增加景觀效果[16,17]。野生植物在園林綠化中的應用,能極大地豐富園林綠化樹種的種類,將使單調的城市園林面貌得到改善。
有較好的發展應用前景。觀賞價值高,冠大蔭密、花色美麗、果形別致;種源豐富,滿足試驗和擴繁的需要。在本地區有自然分布或一定的栽培數量,能夠獲得充足的種子和插穗;適應能力強、抗污染、耐修剪、易繁殖、易管理、生長快;通過引種馴化,在人工栽培條件下生長穩定,在本地區已能正常開花結實。某些珍稀植物種類可以通過園林綠化應用就地進行保護,并由此形成特色植物景觀[12]。
4.2.1 地方特色的原則
城市園林綠化中,應避免過多地引入外來植物,應盡量考慮以本地物種進行植物配植,注重鄉土植物的培育和利用,使園林綠化能較好地反映所在地域的植被特征,形成鮮明的鄉土風情、當地特色,創造多樣化的道路植物景觀。例如,武漢市引種馴化或推廣應用于道路綠地中的鄉土樹種有:水杉、梅花、含笑、復羽葉欒樹、銀杏、合歡、重陽木、梔子、無患子、樸樹、櫸樹、揪樹、梓樹、臭椿、南酸棗、黃連木、楓楊、花櫚木、野黃桂、浙江楠、宜昌楠、木荷、泡桐、山杜英、濕地松等[11]。
4.2.2 適地適樹的原則
大自然中每種植物都有其自身的生長條件和生存環境。在園林綠化中應用野生植物資源時要研究被引種植物的生物學特性,應充分考慮到其原生地環境條件,根據氣候、海拔、土壤等因素進行科學引種,根據不同園林用途選擇不同的引種對象,有針對性地選擇樹形、高矮、花色、花期等。根據野生植物的生物學特性確定引種和繁殖方法,先在與原生境差異較小的地方或小氣候條件下應用,或模擬創造適宜野生植物原產地生態習性的環境,通過噴灌、包草、遮蔭、埋土等措施保護植物的生長,逐漸增強野生植物的抗逆性,使其適應新的環境條件,逐漸適應后再擴大引用范圍[18~20]。多數野生植物可以用種子繁殖和扦插繁殖進行引種擴大培育,而對那些珍稀野生植物和種子來源困難以及扦插生根困難的種類可采用組培方法進行繁育。
4.2.3 先易后難的原則
進行鄉土植物引種時,應對野生鄉土植物資源進行了系統調查,弄清楚當地的野生植物資源類別。對具有觀賞價值的野生植物種類,首先將分布廣泛、栽培容易的觀賞植物直接應用于園林綠化中,以便更快地豐富園林綠化的種類。對于抗逆性較差的野生觀賞樹木種類,應開展引種育苗和栽培習性研究等工作,采用建立過渡性引種圃進行一段時間的培育馴化,然后再引種到城市綠化中試栽,并逐步推廣應用。可充分發揮野生植物資源的潛在優勢,通過馴化栽培,應用組織培養、無土栽培等新技術最終實施工廠化苗木生產。對于有些不能直接利用的觀賞植物種類,應對其馴化栽培研究,需要通過各種育種手段如雜交育種、化學誘變、輻射育種、太空育種等改變其不良性狀,獲取優良性狀,待掌握其生活習性后,方可引種推廣到城市園林綠化中[16,17]。
4.2.4 建立完整體系的原則
開發利用野生植物資源是一項長期的系統的工作,對野生植物資源的開發利用,應經過調查、引種、繁育到應用的一系列過程。首先調查野生植物的生態習性,以明確引種方向、對象、種類,并評價其園林觀賞價值,這樣才能為開發利用野生植物資源奠定基礎;然后研究繁育馴化技術,找出其繁育途徑、方法及栽培管理技術措施,并充分利用野生植物種質基因,培育觀賞植物的新品種,繁育出大量的野生植物苗木;在進行園林綠化設計及具體實施時應合理配置,以達到理想的綠化、美化的目的[19,20]。
4.2.5 保護優先的原則
堅持保護與開發并重,防止過度采伐,造成新的生態環境的破壞[21]。對野生植物進行保護和永續利用是資源利用的前提,應充分認識野生植物資源的重要性。對珍稀瀕危樹種,應禁止直接利用,避免亂采濫伐現象,加強其繁育研究,采取特殊的保護措施,劃定保護區實行專門的保護與研究,并建立珍稀物種種質資源庫,以實現野生植物資源的可持續利用[15]。
生物多樣性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多種生命資源的總和,保護和發展生物多樣性對人類的生存和社會經濟的持續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22]。在城市園林綠化中,應摒棄不顧當地自然條件而盲目引進外地樹種的做法,使用野生鄉土樹種,形成地方特色,快速而穩定地改善當地的生態環境。將城市生物多樣性保護納入城市建設中是城市綠化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而生物多樣性同樣為城市園林建設提供依據和保障[22]。充分利用野生鄉土植物資源營造獨具特色的城市植物景觀,是區域性植物多樣性保護的有效手段之一,是實現區域性植物資源持續利用的重要內容,也是構成安全和諧的城市生態系統的有效手段[3]。華中地區豐富的物種資源蘊含著極高的觀賞、經濟及科研價值,保護性開發利用野生植物資源的潛力巨大,這為開發利用野生植物資源提供了物質條件。加之華中地區科技力量雄厚,有著開發利用野生植物資源的技術優勢,特別是武漢光谷生物城的建設,將聚集生物企業700家、跨國公司30家,實現生物產業產值1300億元,這更為中部地區生物產業的飛速發展提供了極佳的契機和廣闊的市場。對野生植物資源進行科學地開發與利用,可以為當地城鎮生態化建設服務,為當地生態園林城市的建設及發展奠定基礎。
[1]喬勇進,許景偉,史少軍,等.我國野生植物資源保護的現狀、特點和對策[J].防護林科技,2005(1):50~52.
[2]曹基武,祁承經,劉春林,等.長江中游地區野生觀賞植物資源及其開發展望[J].福建林業科技,2008,35(4):249 ~253.
[3]鄭 偉,陳龍清.黃石市鄉土植物物種多樣性調查及園林應用潛力分析[J].中國園林,2008,24(7):21~24.
[4]蔣劍波,周洪浩,陳根洪.鄂西南木本植物資源可持續利用研究.湖北民族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21(2):25~29.
[5]趙小蘭.鄂西南山區野生觀賞植物資源及其園林應用[J].山地農業生物學報,2001(2):117~123
[6]汪 甜,秦 偉,劉勝祥.湖北后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野生花卉資源[J].中國野生植物資源,2004,23(2):17 ~19
[7]張宗勤,楊建英,賀燕,等.資源植物開發利用研究概況[J].陜西林業科技.2002(3):67~71.
[8]彭李蓄,鐘智揚,吳小鵬.廣州市園林植物多樣性及其效應的調查研究[J].生態科學,2001(4):86~93.
[9]BREUSTE Jürgen H Decision making,planning and design for the conservation of indigenous vegetation within urban[J].Development,2004(68):167~171.
[10]孫衛邦.鄉土植物與現代城市園林景觀建設[J].中國園林,2003,19(7):63 ~65.
[11]楊琴軍,蘇洪明,夏 欣,等.基于植物多樣性的武漢市道路綠化研究[J].南京林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31(4):98 ~102.
[12]王 忠,歐陽嬋娟,歲燕燕,等.鄉土植物在廣州城市園林綠化中的應用[J].亞熱帶植物科學,2007,36(4)33 ~37.
[13]龔雙姣,陳功錫.湘西地區野生觀賞植物資源調查及其園林應用[J].吉首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27(3):82 ~87.
[14]石進朝,解有利.北京山區野生花卉資源及開發利用[J].中國野生植物資源,2002,21(6):47 ~49.
[15]牛 萌,劉 華.蘆芽山野生植物資源及其在園林綠化中的應用[J].山西農業科學,2009,37(8):44 ~46.
[16]李艷萍,楊春紅.費菜等幾種園林綠化植物的擴繁和應用[J].中國植物,2006(5):27~28.
[17]熊 彪.鄂西南觀賞果樹種質資源調查[J].安徽農業科學,2007,35(5):1337 ~1338.
[18]李 季.野生植物資源在城市園林綠化中的應用[J].安徽農學通報,2007,13(l9):219.
[19]徐絨娣,胡仲義.野生植物資源在園林綠化中的應用[J].浙江林業科技,2002,22(3):52 ~55.
[20]潘鳳潔,開發野生植物資源豐富園林植物品種[J].呼倫貝爾學院學報,2006,14(1)46 ~47.
[21]沈康榮,涂揚晟,吳高華,等.鄂西北武當山區野生植物資源調查及開發對策[J].中國野生植物資源,2002,21(6):50 ~52
[22]Acar C,Acar H,Eroglu E.Evaluation of Ornamental Plant Resources to Urban Biodiversity and Cultural Changing:A Case Study of Residential Landscapes in Trabzon City(Turkey)[J].Buildingnd Environment,2007,42(10):218 ~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