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科偉
(東營職業學院 山東 東營 257091)
在我國高等職業院校的課程設置中,英語是一門重要的基礎科目,英語教學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著高素質技術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影響著高等職業院校畢業生的質量。高等職業院校普遍開設一至兩年公共英語必修課程,以期滿足社會對畢業生英語應用能力的需求。但目前的高等職業院校的公共英語教學現狀還存在不少問題,學生英語應用能力需要進一步的提高,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對高職院校公共英語教學進行改革,以培養提高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提高高職院校公共英語教學質量,滿足社會的要求。
與本科院校的學生相比,高等職業院校的學生的入學成績較差,學生文化基礎薄弱,特別是英語基礎更加薄弱,學生對英語學習普遍缺乏興趣。在一年或兩年的公共英語課程的學習過程中,大多數學生抱著應付期末考試和“全國高等學校英語應用能力考試”的目的學習英語。他們一方面對英語這門課程的重要性有所了解,另一方面又對英語學習有抵觸情緒,處于一種矛盾和茫然的狀態,迫切需要正確的引導和幫助。
另一方面,我國的英語教學長期以來形成了以應試教育為主的模式,高職英語教學也未能擺脫這一束縛:很多高職院校把能否通過英語應用能力考試與畢業證書掛鉤,用人單位也把英語等級證或英語成績作為受聘的重要參考。導致高職學生學習英語,關心的只是最終的分數、通過與否而不是英語語言知識應用技能。
另外,中學的填鴨式教育導致很多學生對教師有很強的依賴心理,他們把自己的英語學習完全寄托于教師身上,無法適應于新的學習環境、新的教學方法和新的學習方法,不懂得如何發揮主觀能動性,不擅于自主學習。
現有的高職英語教學仍是以教師為中心、單純傳授語言知識和技能的傳統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是學生獲取知識的唯一來源,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學習,練習語言技能的機會很少,學生的主體作用得不到發揮,學生英語語言表達的積極性也受到挫傷。教學方法雖已逐步從 “課本+粉筆+錄音機”轉向利用“多媒體教學”但仍然只側重寫作和閱讀的訓練,忽略聽說練習,整個教學過程枯燥、僵化,過分強調學生死記硬背單詞、短語和各種語法規則。這種過度重視語言知識而忽略語言運用的教學模式導致學生學習方法被動、機械,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無法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對英語學習缺乏主動性和積極性。
另外,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對高職英語教學提出了明確要求:“英語課程不僅應打好語言基礎,更要注重培養實際使用語言的技能,特別是使用英語處理日常和涉外業務活動的能力”。但在我們的實際課程考核評價體系中,考查的內容中“讀”和“寫”的能力考查占了很大比重,而“聽”的比重相對較小,幾乎不考查“說”這一英語應用的基本能力。這種書面考試形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能測評出學生英語口頭表達能力的優劣及英語實際交際能力的高低。
要改革高等職業院校的公共英語教學,首先我們必須認識到高職英語教學必須適應時代要求,必須樹立全面、主動的高職英語教學目標,改變不合時宜的高職英語教學理念,建立與時俱進的高職英語教學指導思想。
同時,高職英語教學思想觀念要與時俱進,不斷創新與發展,要緊緊圍繞高職高專的培養目標和人才定位,樹立新的教育高職英語教學觀,我們必須以正確的思想觀念為指導,推進高職英語教學的改革和深化,對不合時宜的傳統高職英語教學進行改革,突破傳統高職英語教學只實現認識知識的目標,樹立全面、主動的高職英語教學目標。為實現學生英語應用能力的全面發展,英語教學應當不單純為教知識而教,還應為學生的全面發展而教。
高職公共英語教學改革還應當包括教師的英語教學手段和學生的英語學習方式的改革,以提高學生的英語語言運用能力。
首先,教師應著眼于培養和發展學生的高職英語語言的運用能力和自覺學習能力,更新高職英語教學觀念,改進高職英語教學手段,創造科學、和諧的高職英語教學模式,充分讓學生參與高職英語教學活動,實現生動活潑的互動高職英語教學,給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空間,對學生進行啟發性英語教學,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判斷能力、觀察能力等。
其次,教師在重視英語基礎知識傳授的同時,還應對學生進行英語語言技能的全面訓練,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注重啟發學生動腦思考的能力,培養他們學習英語的主觀能動性。同時通過高職英語教學設計等多種形式,對學生開展聽、說、讀、寫的全方位訓練,全面培養學生英語應用能力。
再次,教師還應想方設法幫助學生改進學習方式,培養學生的良好學習態度,養成學生的良好自學習慣。高職英語教學的主體應當是學生,學生獨立學習能力培養應當是重中之重。教師應當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高職英語教學過程,并全身心投人高職英語教學活動中,將學生的被動學習逐漸轉化為自覺的、內在的主動學習,同時提升了學生學習英語的參與意識,激發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高職公共英語教學,應科學合理地選用高職英語教學內容,從事公共英語教學的教師應該深人鉆研教材,精心設計課堂英語教學,提高高職英語教學效率和提高高職英語教學質量。教師應了解高職英語教學知識內容的形成發展過程和思維背景,把握好高職英語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并認真備課,對高職公共英語教學的內容進行有針對性的選擇,精心組織高職英語教學內容,比如確定如何科學合理的引入教學內容,確定教學過程中哪些內容該講,哪些不該講,充分發揮課堂教學對學生學習興趣的養成。同時,認真安排教學內容,讓學生明確、把握課堂教學重點和難點,積極尋求新知識和舊知識的內在聯系,積極擴展、延伸知識,積極誘導學生去探索和思考,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想象力。
高等職業院校的公共英語教學改革之路任重而道遠,作為高等職業院校公共英語教學的教育著,我們應當立足公共英語教學的實際情況,總結經驗,吸取教訓,努力探索有利于提高高職院校公共英語教學的發展之路,以滿足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對高質畢業生英語應用能力的需要。
[1]戴曼純,劉潤清.中國高校外語教學改革現狀與發展策略研究[J].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3.
[2]燕靜君.高職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河北旅游職業學院學報,2008(2).
[3]梁悅.淺談高職院校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遼寧商務職業學院學報,2004(4).
[4]宋玉春.高職高專英語教學中滲透人文教育的幾點做法[J].中國成人教育,2008(10).
[5]張迎雪.高職英語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與對策[J].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3(6).
[6]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