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20121107 一種維護線狀地物基本單元屬性邏輯一致性的平差方法=An Adjustment Method to Maintain the Attributes Logical Consistency of Linear Features Basic Unit/唐遠彬,張豐,劉仁義,劉南(浙江省資源與環境信息系統重點實驗室)//武漢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2011,36(7).-853~856,876
通過分析線狀地物基本單元基本平差準則和方法,細化了變更行為并分析每一種變更類型的數據流向,設計并實現了一種能嚴格維護基本單元邏輯一致性的平差算法,并在實際應用系統中得到了驗證。圖2表3參9
?線狀地物 基本單元 土地調查
CH20121108 利用土地利用狀態轉移分析的變化檢測=Change Detection Based on Land-use Status Transition Analysis/李雪(中國地震局地震研究所),舒寧,王琰,李亮//武漢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2011,36(8).-952~955,977
輔助數據在遙感影像變化檢測中的應用研究目前還不充分,在分析已有變化檢測方法的基礎上提出了一種基于狀態轉移分析的面向對象的變化檢測方法。該方法通過歷史影像輔助數據估計地物土地利用類型的變化趨勢,并利用生成的地物類型狀態轉移矩陣(STM)對變化檢測結果進行修正。對不同時期歷史影像生成的狀態轉移矩陣進行誤差分析,結果與本文假設前提相符,而不同方法變化檢測結果的對比也證明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圖5表3參10
?變化檢測 輔助數據 狀態轉移矩陣 馬爾科夫鏈
CH20121109 多尺度地圖面目標匹配的統一規則研究=Development of General Rules for Matching Multi-scale Area Objects/趙彬彬,鄧敏,徐震,劉慧敏(中南大學測繪與國土信息工程系)//武漢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2011,36(8).-991~994
以居民地為例,通過求較小比例尺面目標的最小外接矩形(MBR),將與該MBR交集非空的較大比例尺面目標進行分析判斷,構建候選匹配集。在此基礎上,通過分析各匹配模式的特點,制定相應的判斷規則,提出了較為完整、統一的適用于多尺度矢量空間面目標的幾何匹配解決方案。實驗結果證明了該方法的有效性和實用性。圖5表1參16
?面目標匹配 多尺度
CH20121110 城市土地利用空間優化配置的多智能體系統與微粒群集成優化算法=Simulating Spatial Optimization Allocation of Urban Land Use Based on the Integration of Multi-agent System an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lgorithm/張鴻輝,曾永年(中南大學信息物理工程學院),尹長林,喻定權//武漢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2011,36(8).-1003~1007
在多目標約束下,構建了應用于城市土地利用空間優化配置的多智能體系統與微粒群集成優化算法,并以長株潭城市群的核心區域為例,開展了基于該算法的城市土地利用空間優化配置應用研究。研究結果表明,集成優化算法的Agent平均適應值和運行效率分別較微粒群優化和標準遺傳算法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從而證明了算法的可行性與先進性。圖2表2參13
?城市土地利用配置 空間優化 多智能體系統 微粒群優化算法
CH20121111 不同農村居民點整理模式下的耕地潛力評價模型=Evaluation Model of Cultivated Land Potential on Different Modes of Land Consolidation of Rural Residential Areas/劉艷芳,孔雪松,鄒亞鋒(武漢大學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武漢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2011,36(9).-1124~1128
設計了農村居民點整理復耕流程,劃分了農村居民點城鎮化、內部改造與遷村并點3種整理模式,統籌區域農戶意愿與經濟條件兩大影響因子,分標準定量評價不同整理模式下的現實整理潛力。綜合考慮坡度、耕作半徑、耕地連片度、居耕比等影響因子,以GIS空間分析為平臺,構建了不同農村居民點整理模式下的耕地潛力評價模型。圖1表2參10
?農村居民點 耕地潛力 評價模型
CH20121112 半方差函數與Moran’s I在土壤微量元素空間分布研究中的應用——以壽光市為例=Application of Semi-variogram and Moran’s I to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race Elements in Soil:A Case Study in Shouguang County/劉慶,夏江寶,謝文軍(濱州學院山東省黃河三角洲生態環境重點實驗室)//武漢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2011,36(9).-1129~1133
利用半方差函數與Moran’s I兩種空間分析方法,研究了山東省壽光市土壤中微量元素的空間分布特征,以探討不同空間分析方法的差異性與準確性。結果表明,無論表層土壤還是深層土壤,半方差函數分析得到的土壤微量元素的空間相關距離大約為20~60km,而空間自相關圖獲得的正自相關距離為20~25km,負自相關距離為25~55km。除深層土壤中的Zn元素外,其他元素均達到了顯著的自相關水平。空間自相關方法對土壤微量元素空間相關性的判斷要優于半方差函數法。圖3表3參14
?微量元素 空間分布 半方差函數 空間自相關
CH20121113 無人機遙感技術在城鎮土地集約利用監測評價中的應用=Application of UAV RS to Monitoring and Evaluating of Intensive Land-use/雷雙友(湖南省測繪科技研究所),尹向紅,李軒宇//測繪通報.-2011(7).-34~36
以某城鎮區域為例,探討利用無人機遙感技術手段獲取區域高分辨率影像,并對影像進行技術處理后,應用于土地集約利用監測評價的一系列技術方法、指標體系,為土地集約利用監測評價工作提供一條新的技術路徑。表2參7
?無人機遙感 土地集約利用 評價指標體系
CH20121114 全國第二次土地調查中海量遙感影像瓦片金字塔的建立與無縫組織=Establishment and Seamless Organization for Remote Sensing Image Tile Pyramid of the Second National Land Survey/劉升容,劉學鋒(長江大學地球科學學院地理信息系統系)//測繪通報.-2011(7).-37~39,45
基于全國第二次土地調查中遙感影像數據的海量性與分布性等特點,論述建立全國二調遙感影像瓦片金字塔的必要性,提出建立全國范圍的遙感影像瓦片金字塔的方法和步驟,實現各省市遙感影像瓦片金字塔的邏輯無縫組織、存儲及幾何無縫顯示和瀏覽,有效提高二調遙感影像Web共享和瀏覽效率。圖6參4
?影像金字塔 地圖瓦片 無縫組織
CH20121115 國土資源更新調查底圖生產中QuickBird影像數據處理方法研究=On the Data Processing Methods of QuickBird Image in Land Resources Updating Investigation/趙建輝(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第二測繪院)//測繪通報.-2011(7).-40~41,63
在我國國土資源二次更新調查中,利用衛星遙感數據生產土地調查工作底圖的作業中涉及大量QuickBird影像數據處理。利用DEM、RPC參數、LPS模塊對影像做正射糾正、局域網平差,可滿足生產1∶10 000DOM的精度要求,并通過項目的實施,對QuickBird影像數據批量處理的關鍵技術進行探討。圖1參6
?高分辨率遙感影像 LPS正射校正 影像鑲嵌
CH20121116 基于空間數據庫的房產測繪數據系統的設計與實現=Spatial Database Based Property Survey Data System: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石強(深圳市地籍測繪大隊),邵振峰,楊楠//測繪通報.-2011(7).-67~69
主要介紹基于空間數據庫的深圳市房產測繪數據系統的設計思想,重點實現房產測繪數據生產、質檢與數據庫管理等功能,并分析其特點,為房產測繪信息在全國個人住房信息聯網后的共享應用提供有益嘗試。圖4參7
?空間數據庫 房產測繪 數據生產 數據質檢 數據管理
CH20121117 多尺度土地利用數據庫構建過程中的拓撲一致性維護=The Maintaining of Topology Consistency for Multi-scale Land-use Database Construction/李精忠,艾廷華(武漢大學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測繪通報.-2011(8).-32~35
邏輯一致性是空間數據質量的重要特征之一。數據一致性維護涉及基礎地理數據、土地利用數據、土地權屬數據和基本農田數據等多個要素類型和多種幾何類型,總結土地利用數據庫中多源數據集成產生的各種拓撲關系情形。結合數據的地理意義,重點研究線線拓撲關系、面線拓撲關系和面面拓撲關系經綜合后可能產生的不一致性,提出基于GIS疊置分析和常規綜合算子的一致性維護方法。該方法具有較強的操作性和工程適應性。圖4參7
?土地利用 地圖綜合 拓撲關系
CH20121118 “數字塔河”生態遙感監測的關鍵技術=Key Technology of Ecological Remote Sensing Monitoring for Digital Tarim River/賴百煉(長安大學地質工程與測繪學院)//測繪通報.-2011(8).-36~38
闡述新疆塔里木河流域數字生態環境建設中的幾項關鍵技術,該技術對生態環境遙感監測系統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鑒作用,對“數字流域”建設也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參6
?生態環境 遙感監測 信息提取 系統集成 無縫鑲嵌
CH20121119 土地利用動態遙感監測在低碳經濟中的應用研究=Remote Sensing of Land Use in the Application of Low-carbon Economy/曾菲,朱曉亮,譚耀華(廣東省國土資源技術中心)//測繪通報.-2011(8).-39~41
土地利用方式的改變可引起大氣中CO2濃度的變化。通過對不同時相遙感數據進行對比分析,可獲得土地利用變化信息,并估算因此而產生的CO2變化值。為保護耕地、控制建設用地規模、減少碳排放,提供決策依據。碳稅和碳補貼的實施,對探索低碳經濟發展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圖2參12
?土地利用 遙感監測 低碳經濟
CH20121120 基于MapGIS和AutoCAD的土地整理現狀圖設計=Land Consolidation Situation State Map Design Based on MapGIS and AutoCAD/望勇(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地球科學與測繪工程學院),朱海勇,陳宜金,石若明//測繪通報.-2011(9).-59~61
土地利用現狀圖是土地整理項目中心不可少的圖件,高效、美觀地制作土地整理現狀圖十分必要。在總結前人研究基礎上,提出一種基于MapGIS和AutoCAD的新制作方法,并結合土地整理現狀圖制圖要求,分析這兩種軟件各自在土地整理現狀圖中的運用。最后利用這兩種軟件結合具體的土地整理項目制作現狀圖。圖4表1參7
?土地整理 現狀圖
CH20121121 淺談借助ArcGIS軟件進行土地利用現狀圖縮編的方法=A Method to Downsize Land Use Map by Using ArcGIS Software/劉立國,薛紅琳,姚新春(江蘇省土地勘測規劃院)//測繪通報.-2011(9).-62~65
主要介紹運用制圖綜合的原理,并借助ArcGIS軟件提供的功能模塊及編輯工具,合理進行人機分工,交互式完成土地利用現狀圖縮編的方法。圖4參4
?制圖綜合 土地利用現狀圖
CH20121122 在CAD平臺下實現房屋屬性自動修改的方法=A Method for Tenement Modifying Automatically in CAD/龔子楨,花向紅,徐秀川(武漢大學測繪學院),周慶俊,何玉劍//測繪通報.-2011(9).-80~82,94
針對AutoCAD平臺下地形圖房屋數據在GIS入庫時存在的質量缺陷問題,基于圖面拓撲關系,設計出一種自動匹配房屋多邊形和注記,并批量檢查和修改房屋屬性的遍歷算法。利用Auto Lisp語言實現該算法,將其應用到某城市數字化地形圖數據整理項目中,提高了地形數據的標準化效率。圖3表1參8
?數據整理 房屋屬性 自動修改 遍歷算法
CH20121123 “數字國土”建設在國土資源管理中的應用——以徐州市為例=The Applications of Digital Land Construction in Land and Resources Management-Take Xuzhou for Example/宋韋劍,王孝強(徐州市國土資源局)//測繪通報.-2011(9).-83~86
結合徐州市“數字國土”建設情況,介紹基于C/S和B/S模式的“數字國土”體系構建,并從土地資源管理和礦產資源管理兩方面,探討“數字國土”的應用領域和應用效果,分析“數字國土”建設對國土資源管理的支撐作用。圖7參5
?數字國土 土地資源管理 礦產資源管理
CH20121124 城鄉一體化現代地籍管理模式研究=Study of Management Model of Urban and Rural Integrative Modern Cadastre/張興飛(深圳市地籍測繪大隊)//測繪通報.-2011(10).-80~84
在分析現有地籍管理現狀的基礎上,提出以宗地為核心的城鄉一體化現代地籍管理模式,并對地籍管理對象的內涵、外延、生命周期及邏輯模型等進行研究,總結城鄉地籍數據融合問題的處理原則,設計出城鄉一體化地籍管理數據庫,開發出城鄉一體化地籍管理信息系統。圖10參9
?現代地籍 城鄉一體化 管理模式
CH20121125 利用三維激光掃描技術結合TopoLite軟件實現土地規劃應用/蘇世偉(中國礦業大學環測學院),黃姍,蔣濤,孫德鴻//測繪通報.-2011(10).-89~90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對土地的合理利用需要不斷作出長期安排和合理規劃,使得土地能夠滿足未來發展的需要。然而,傳統的技術手段中,每次土地的重新規劃都需要進行一次大規模的地面調查和數據測量,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以及時間,隨著測地技術的不斷進步和發展,出現了各種可以進行地理數據分析處理的計算機系統,可以將大量的空間地理數據存儲在計算機中,并且可以再后期土地重新規劃和利用中進行數據的查詢、分析、運算、處理以及圖形顯示,從而免去了大量繁重復雜的外業測量工作。圖3
?三維激光掃描 重新規劃 三維空間 空間地理數據 合理規劃 數據分析
CH20121126 LiDAR數據不規則建筑物的矢量化=LIDAR Data Vector of Irregular Buildings/曾靜靜,盧秀山,王健,范俊甫(山東科技大學)//測繪工程.-2011,20(4).-60~62
基于LiDAR數據的建筑物邊界提取可以結合其它遙感數據,也可以單純利用點云數據。利用單純激光數據提出一種對不規則建筑物邊界判斷及矢量化的方法,可以有效識別出邊界線的線型,并對各種弧形進行矢量化。圖4參4
?機載激光雷達 建筑物邊界
CH20121127 基于工作流技術的村鎮建設用地規劃信息系統研究=Research of Villages and Small Towns Construction Land Planning Information System Based on Workflow Technology/羅宇,李永樹(西南交通大學地理信息工程中心)//測繪工程.-2011,20(4).-63~66,69
針對當前村鎮級別建設用地規劃與城市規劃不銜接、規劃工作效率低等問題,探討GIS與工作流的集成方式,并將工作流技術引入到村鎮建設用地詳細規劃業務中。通過設計基于GIS的工作流模型,采用GIS、網絡與數據庫技術,并無縫集成GIS與工作流數據庫,建立村鎮建設用地規劃信息系統。實踐證明,該系統能夠為制定村鎮建設用地規劃方案提供技術與數據支持。圖7參6
?村鎮建設用地規劃
(1107~1127 許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