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20121128 指標驅動下以任務流為中心的在線交互制圖模型=Interactive Model for Web Thematic Cartography:A Indicator-driven and Task Flow-centered Approach/趙飛,杜清運(武漢大學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彭子風,任福//測繪學報.-2011,40(5).-655~661
在線制圖是一個復雜的交互過程,任務流是交互制圖系統的一種新理念和新方法。分析不同的地圖制圖模型,根據統計數據和專題地圖可視化的特點,提出統計指標驅動下以任務流為中心的在線地圖制圖模型,并給出網絡地圖符號XML定義描述,結合某市在線動態專題地圖可視化的應用實例,研究基于該模型的統計數據Web空間可視化的各種方法和應用,表明該可視化體系和功能流程模式具有很好的推廣價值。圖7表3參17
?統計指標 專題地圖 地圖制圖模型 交互制圖 網絡服務
CH20121129 基于PostScript成像模型的線狀地圖符號數據結構=Data Structure of Line Map Symbol Based on Postscript Imaging Model/吳明光,陳泰生,檀姍姍,駱騏,閭國年,盛業華(南京師范大學虛擬地理環境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測繪學報.-2011,40(5).-662~667
針對線狀地圖符號構圖模式和繪制效率,分析比較單元循環配置、線型疊加以及純函數繪制三類典型線狀地圖符號數據結構優缺點。引入PostScript成像模型中“路徑”數據結構,實現對任意復雜線狀符號控制軸線的統一描述,設計基于標記頂點序列的“路徑”結構化存儲方法;設計顏色筆劃、圖元筆劃和柵格筆劃三種繪制方法,可以同時支持單元循環配置和線型疊加兩種線狀符號構圖模式,支持卡通類、藝術類線狀地圖符號的設計;構建線狀地圖符號設計器原型系統并進行效率對比和多介質輸出試驗。試驗表明,該數據結構能夠針對線狀符號的構圖特點而進行靈活分解繪制,保證最優的符號繪制效率,能夠支持復雜線狀符號的設計,同時支持地圖符號的屏幕顯示、網絡發布和紙質印刷。圖11表1參18
?線狀地圖符號 PostScript成像模型 符號數據結構 符號繪制效率 多介質輸出
CH20121130 等面積緯度函數和等量緯度變換的直接解算公式=The Direct Calculating Formulae for Transformations between Authalic Latitude Function and Isometric Latitude/李厚樸,邊少鋒(海軍工程大學導航工程系),陳良友//武漢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2011,36(7).-843~846
為實現等面積投影和等角投影間的直接變換,借助計算機代數系統Mathematica,推導出了等面積緯度函數和等量緯度變換的直接解算公式,并將式中系數統一表示為橢球第一偏心率的冪級數形式,可解決不同參考橢球下的變換問題。算例分析表明,本導出公式的計算誤差分別小于10m2和10-4(″),可供實際使用。表1參15
?地圖投影 等面積緯度函數 等量緯度 計算機代數系統
CH20121131 地名通名與地理要素類型的關系映射=Relation Mapping between Generic Terms of Place Names and Geographical Feature Types/張春菊,張雪英,吉蕾靜,汪浩然(南京師范大學虛擬地理環境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武漢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2011,36(7).-857~861
以大規模的全國地名為數據源,采用人工輔助方式提取地名通名,建立地名通名和地理要素類型之間的映射關系,并通過實例分析了地名通名和地理要素類型的交叉映射現象。圖8參18
?地名通名 地理要素類型 關系映射
CH20121132 利用Kullback-Laible信息量的空間數據幾何糾正模型選擇=Determination of the Best Optimal Correction Model Based on Kullback-Laible Information/梁丹,童小華(同濟大學測量與國土信息工程系)//武漢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2011,36(8).-896~899,908
由于地圖數字化數據在采集和制圖過程中存在系統誤差的影響,導致其空間位置精度較低。在實測較高精度的GPS控制點的基礎上,基于Kullback-Laible(KL)信息量改進的赤池信息標準(AICc)來選擇最佳的轉換模型,實現地圖數字化數據的幾何糾正,從而達到提高其位置精度的目的。圖3表1參12
?地圖數字化 糾正模型 位置精度 K-L信息量
CH20121133 交互式地圖繪制與SVG格式文檔的生成=Interactive Cartographic Drawing and SVG Map Documents Generating/王喚良,朱建軍(中南大學地球科學與信息物理工程學院)//武漢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2011,36(8).-995~998
針對當前地圖網絡傳輸和地圖網絡制圖的發展態勢,開展了地圖符號系統數據結構方面的研究,描述了繪圖系統的類層次結構,建立了簡單的交互式地圖繪制系統;探討了地圖符號的串行化和反串行化問題,并針對SVG的特性及語法,研究了SVG格式地圖文檔的生成。圖2參9
?地圖繪制 交互式 串行化
CH20121134 利用幾何矩和疊置分析進行多尺度面要素自動匹配=An Algorithm for Muti-scale One-to-many Areal Feature Matching Based on Geometry Moments and Overly Analysis/趙東保(華北水利水電學院資源與環境學院),盛業華,張卡//武漢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2011,36(11).-1371~1375
針對地圖中重要的面要素的自動匹配問題進行了研究。由于在實際情況中,多尺度同名面要素在位置上可能偏差較大,又存在非一對一的匹配關系,現有的方法均難以進行有效匹配。為解決這個問題,首先提取面要素的全局形狀特征,并給出了一種快速獲取候選匹配面要素組合的方法,然后利用幾何矩獲取面要素組合的質心,在將待匹配面要素與組合面要素的質心相互重合后,通過計算重疊相似度來判定多尺度面要素之間的匹配關系。實驗表明,該方法即使在同名面要素存在較大位置偏差,甚至非均勻位置偏差時,仍可有效地處理面要素的一對一和一對多兩種匹配關系,從而拓展了面要素匹配方法的適用范圍,降低了對外界條件的要求和限制。圖7參16
?地圖合并 面要素匹配 形狀相似度 空間數據融合
CH20121135 利用最佳地形特征空間進行地貌形態自動識別——以西南地區為例=Topographic Automatic Recognition Based on Optimal Topography Feature Space-Taking Southwest China as an Example/曹偉超,陶和平,孔博,劉斌濤(中國科學院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武漢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2011,36(11).-1376~1380
基于ASDEM數據,提出采用相關矩陣法和雪氏熵值法獲取西南地區地貌形態識別的最佳地形特征空間為坡度、地表切割深度、地面累積曲率、絕對高程和地表粗糙度的組合,使用最佳地形特征空間分析方法獲得西南地區11種地貌形態的分布圖。研究結果表明,平原及低海拔盆地、丘陵、中山和亞高山4種地貌形態分布較廣,其和占到總面積的56.11%,其余各類型與總面積比在4.08%~8.30%之間,且較破碎。分別從宏觀和微觀兩方面驗證了結果的可靠性,對進一步研究具有參考意義。圖1表4參15
?地貌形態 最佳地形特征空間 地貌形態特征
CH20121136 一種基于多尺度DoG濾波器的高動態范圍的映射方法=Multi-scale DoG Filter Based High Dynamic Range Image Rendering Method/謝德紅,萬曉霞(武漢大學印刷與包裝系)//武漢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2011,36(11).-1381~1385
提出了利用多尺度DoG濾波器模擬人眼視覺的邊緣相阻機制,計算出人眼觀察各像素的適應性亮度,并對圖像各適應性亮度下的色度進行適應性調整;通過計算光感知細胞在各適應性亮度關系下的相對視覺感知信息,提出可保持視覺空間中各維顏色的相對視覺感知信息的映射算法,從而實現了基于多尺度DoG濾波器的高動態范圍圖像映射。該算法可以在保留高動態范圍圖像中場景的紋理細節和顏色的前提下,使高動態范圍圖像能真實地顯示在動態范圍較低的顯示設備或紙張上。實驗測試說明,該算法能夠正確地再現高動態范圍圖像原有的場景信息。圖2參15
?高動態范圍圖像 多尺度DoG濾波器
CH20121137 矢量地理數據自檢測水印算法及其應用研究=Self-detection Watermarking Algorithm and Its Application to Vector Geo-spatial Data/楊成松(信息工程大學測繪學院),朱長青,王瑩瑩//武漢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2011,36(12).-1402~1405
運用邏輯分塊和量化思想,提出了一種矢量地理數據自檢測水印算法,對此算法的魯棒性進行了實驗和分析。實驗結果表明,該算法魯棒性較好,且能有效提高矢量地理數據水印檢測的效率。圖1表2參7
?矢量數據 數字水印 自檢測 魯棒性
CH20121138 利用Douglas-Peucker并行算法在多核處理器上實時綜合地圖線要素=A Parallel Implementation of Douglas-Peucker Algorithm for Real-time Map Generalization of Polyline Features on Multi-core Processor Computers/馬勁松(南京大學地理信息科學系),沈婕,徐壽成//武漢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2011,36(12).-1423~1426,1494
Douglas-Peucker算法是線要素簡化的經典算法,針對其存在大量計算、難以做到實時的缺點,運用并行技術實現Douglas-Peucker算法,并在多核處理器的計算機上進行實驗,驗證了并行算法的效率與實時性。圖3表2參8
?地圖綜合 Douglas-Peucker算法 并行算法 多核處理器 串行算法
CH20121139 在線地圖的交互可視化設計研究=Interactive Design of Online Map-A Task Flow-centric Approach/趙忠君,趙飛(武漢大學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測繪通報.-2011(7).-24~26,94
分析在線地圖交互可視化設計模型,根據Web制圖的動態性、交互性特點,提出以任務流為中心的在線地圖交互可視化設計流程,即將設計過程劃分為彼此緊密聯系的、相互依存的不同粒度的任務集合,然后根據不同交互動態反饋形成不同粒度的任務組合構成任務流,以完成在線地圖的設計任務。結果表明,該流程兼顧Web制圖的動態性及用戶交互性,可根據數據特點、用戶動態需求給出最適宜的空間可視化表達,以滿足公眾、各級部門的不同應用需求。圖5參9
?在線地圖 網絡制圖 交互設計
CH20121140 全球地形數據多尺度暈渲及服務研究=Study on Method and Service of Multi-scales Relief Shading for Global Terrain Data/陳靜,陳帆飛,周強(武漢大學測繪遙感信息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測繪通報.-2011(7).-27~29,36
采用地形分塊暈渲的策略,根據不同地形尺度,采用不同的暈渲方法對全球地形數據進行多尺度暈渲。在此基礎上,以WCS方式提供全球地形暈渲數據服務,最后通過試驗對上述方法的有效性進行驗證。圖6參6
?全球地形數據 分塊暈渲
CH20121141 基于ArcGIS Engine的地圖模板化輸出=Template-based Map Output Based on ArcGIS Engine/曹一冰,江南,張毅,劉小林(信息工程大學測繪學院)//測繪通報.-2011(7).-60~63
地圖的模板化輸出就是利用模板技術思想將制圖專家的地圖設計知識和實踐經驗模板化、可視化,對于實現地圖設計知識和實踐經驗的傳輸與共享,提高地圖制圖的效率具有重要的理論研究意義和實際應用價值。介紹ArcGIS制圖中3種不同的模板技術,分析在.NET平臺下采用C#語言基于ArcGIS Engine組件實現地圖模板化輸出的原理方法以及關鍵技術,實現頁面模板的轉換、圖面輔助元素的個性化定制及地圖的打印輸出。圖2參6
?模板 基礎模板 地圖模板 頁面模板 圖面輔助元素
CH20121142 一種基于非典型P2P技術的地圖緩存更新方法=An Atypical Peer-to-Peer Method for Updating Large-scale Map Caches/曹建明,程朋根(東華理工大學測繪工程學院),王海江,顧有兵//測繪通報.-2011(7).-74~76
在對地圖緩存技術研究的基礎上,分析地圖緩存更新存在的瓶頸問題,提出基于非典型P2P技術實現對大比例尺級別的地圖緩存進行更新,試驗證明該方法可大大縮短地圖緩存更新的時間,并且解決地圖更新的優先級問題。圖2表1參5
?地理信息系統 地圖緩存 對等計算
CH20121143 廣州亞運地圖網站設計及關鍵技術研究=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Map Information Platform for Guangzhou Asian Games/張榮,劉洋(廣州市城市規劃勘測設計研究院)//測繪通報.-2011(7).-77~81
主要介紹第16屆廣州亞運會地圖網站的設計及其實現的關鍵技術。包括結構設計、數據庫設計、功能設計,以及綜合采用服務器集群和智能緩存、服務式Web Services、無刷新頁面Ajax、電子地圖多尺度綜合表達、二三維聯動、三維全景可視化、基于中文分詞的Lucene全文搜索引擎等關鍵技術的應用,充分體現“信息亞運”、“科技亞運”的核心理念。圖7參10
?廣州亞運地圖網站 三維全景可視化
CH20121144 “地圖學”研究生課程保持型雙語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Maintenance Bilingual Instruction Model in Postgraduate Course of Cartography/馬勁松(南京大學地理信息科學系),朱丹丹,蒲英霞,王結臣,陳剛//測繪通報.-2011(7).-91~94
在總結筆者采用國外原版教材Elements of Cartography開展的“地圖學”研究生課程保持型雙語教學實踐的經驗基礎上,探討保持型雙語教學模式的含義;闡述“地圖學”雙語教學的3個基本原則,即學科本體性原則、語言工具性原則和學生主體性原則;分析適合于“地圖學”雙語教學的語言使用比例;提出“閱讀優先、翻譯次之,任務分配、分組合作,模仿寫作、兼練口語”的教學方法;并較系統地列舉了從原教材中遴選出的適合雙語教學的“地圖學”教學內容。通過數年的教學實踐證明,該教學模式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取得了較為理想的教學成果。表1參7
?保持型雙語教學 教學模式
CH20121145 異構在線地圖數據集成研究=On Integration of On-line Heterogeneous Map Data/張磊,程朋根(東華理工大學測繪工程學院),陳靜,夏元平//測繪通報.-2011(8).-29~31,72
目前在線網絡地圖得到了廣泛應用。不同的在線地圖服務,在地圖投影方式、地圖層級范圍、地理編碼方式等方面存在差異,從而導致在線地圖服務間彼此獨立,難以集成與共享。在總結已有空間數據集成模式的基礎上,分析在線異構地圖服務的數據組織方式,提出全局虛擬金字塔結構模型,在此基礎上集成異構在線地圖數據,并通過試驗進行驗證。圖5參8
?在線地圖服務 金字塔結構模型 集成模式 異構數據集成
CH20121146 基于OrthoVista的數字正射影像快速成圖的方法研究=Research on Fast DOM Generation Based on OrthoVista/答星(武漢市勘測設計研究院)//測繪通報.-2011(8).-54~56
以武漢市東湖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的正射影像生產工程為例,闡述利用德國InPhO公司的OrthoVista軟件制作正射影像圖的方法,并結合生產流程中的部分環節,提出了若干快速成圖的方法。圖2表2參5
?正射影像 快速成圖
CH20121147 地圖史研究領域的空白與探索=Research Scopes of the History of Map and Chinese Cartography:Gaps and Exploration/趙彬(中國地圖出版社信息中心)//測繪通報.-2011(9).-28~31
通過經歷《中國地圖學史》的整個出版過程,接觸到大量地圖資料和業務檔案,發現地圖史研究領域還有很多空白,有很多工作值得去做。指出有待填補的幾方面空白,并且從編輯、出版的角度出發,期待有更多的專家、學者投入到地圖史、地圖學史這個“冷門”的研究領域中來,為地圖文化事業的大發展、大繁榮貢獻自己的力量。參6
?地圖學史 地圖出版史 中外地圖史比較 地圖文化 地圖收藏
CH20121148 地圖上中國邊界的演變、形成及其表示方法探討=On the Evolution,Formation and Representation Method of Chinese Border on Map/雷京華(中國地圖出版社)//測繪通報.-2011(9).-52~55,69
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結合長期的編圖實踐工作,從歷史地理角度系統地梳理地圖邊界問題,探討地圖上中國邊界的演變、形成規律及其表示方法。指出地圖上中國邊界的演變規律以及不同歷史階段的地圖上中國邊界的表示方法和制圖依據,中國版圖確立后的中國邊界和表示方法,現在的中國邊界與歷史上中國邊界之間的關系,《中國國界線標準畫法樣圖》發布實施的意義等。圖3參7
?中國邊界 表示方法 標準畫法
CH20121149 地名數據的3種形式及其質量要求=Three Forms of Placename Data and Their Demand/秦學秀(北京市測繪設計研究院)//測繪通報.-2011(10).-68~69,79
根據地名數據庫中地名的表現形式,將地名分類為標準地名、地址和興趣點3種,并分析這3種地名的特點、關系及質量要求。參6表1
?興趣點 質量要求
CH20121150 基于GIS的歷史地名采集=Collecting the History Geographical Names Based on GIS/李黎(武漢市勘測設計研究院基礎地理信息中心)//測繪通報.-2011(10).-70~72,76
為充分發揮歷史地名的作用,在現勢地名的基礎上,經過合理篩選,對有價值的歷史地名進行合理的分類,并基于GIS進行采集與建庫,從而實現歷史地名的共享和應用。圖1參4
?歷史地名 歷史柵格圖
CH20121151 《珠海市影像地圖集》的設計與制作=The Design and Mapmaking of the Photomap Atlas of Zhuhai/何宗宜,苗靜(武漢大學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黃忠民//測繪通報.-2011(10).-73~76
論述《珠海市影像地圖集》在編排和構成設計、封面和開本設計、分幅和比例尺設計、版式設計、內容設計、地圖符號和注記設計等方面的原理和方法;探討該圖集的數字地圖制圖工藝流程設計,采用“像素工廠”處理航攝數碼影像數據的技術,數據的分層設計,影像數據的道路、街道、境界矢量跟蹤和符號化,符號和注記配置等關鍵技術方法。圖2參8
?影像地圖集 地圖設計 像素工廠 影像數據處理 地圖制作
CH20121152 定向運動的開展對普及學生地圖知識的作用調查研究=On the Role of Orienteering in Popularizing Students’Map Knowledge/湯萬輝(湖南大學體育學院),徐建軍//測繪通報.-2011(10).-77~79
地圖在現代社會同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但是目前國內學生普遍存在對地圖知識嚴重缺乏的現象。通過對定向運動的開展在普及學生地圖知識方面所起的作用進行調查研究,表明定向運動的開展有利于學生掌握相關識圖、用圖的技能,對我國學生地圖知識的普及有著深遠的意義。表5參7
?定向運動
CH20121153 智能地圖無線終端實時定位系統的設計與實現=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Real-time Location of Wireless Terminal for Intelligent Map/崔方方,房經寶,張小壘,齊永陽,陳戈(中國海洋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海洋技術系)//測繪通報.-2011(11).-21~24
GPS實時定位系統在實際中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而基于WebGIS的實時定位系統則更是應用的需求熱點。通過有效集成無線移動通信技術、計算機通信與網絡技術、GPS衛星定位技術和WebGIS技術等,實現對空間目標準確快捷的定位、跟蹤和調派,并利用B/S架構實現監控系統網絡化,迅速提高了工作效率,推進了WebGIS的應用。圖6表2參6
?實時定位 AT指令
CH20121154 基于Style符號庫的存取研究及符號選擇器實現=Research on Style Symbol Library Access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ymbol Selector/樊文鋒,王懷,葉芳宏(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衛星測繪應用中心)//測繪通報.-2011(11).-25~27,31
在ArcGIS Engine的應用開發中,無法直接利用Style符號庫文件。通過對ArcGIS符號庫文件存儲結構的剖析,詳細分析符號存取的接口方法,并在此基礎上開發出針對Style符號庫文件的符號選擇器組件,且該組件能夠在ArcGIS Engine的應用開發系統中直接使用。圖3參3
?符號庫 序列化
CH20121155 基于GIS技術建立地圖數據庫的構想和實現=The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Spatial Database Construction Based on GIS Technology/施一軍(南京市測繪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測繪通報.-2011(11).-71~73
提出利用已有的多尺度GIS、DLG數據庫,以及遙感影像數據庫等多源數據,基于GIS技術建立地圖數據庫的構想、原則和設計思路,并介紹其在實際工作中的應用。圖1表1參4
?地圖數據庫 GIS數據庫 遙感影像庫 概念設計 邏輯設計
CH20121156 計算機輔助地圖制圖數據在數據庫制圖出版中的應用探討=The Use of Computer-aided Cartography Data in the Publication of Database Mapping/趙娟,周敏(中國地圖出版社)//測繪通報.-2011(11).-74~76
目前我國世界范圍的基礎地圖數據庫還處于建設階段,不能很好地滿足地圖出版需要,而已有的計算機輔助地圖制圖數據卻有很多。如何實現該類數據的高效應用,是當前我國小比例尺世界地圖出版存在的問題。主要介紹基于多種GIS軟件,實現計算機輔助制圖數據在數據庫制圖出版中的應用。圖2參4
?地圖出版
CH20121157 基于EROS-B影像更新礦區大比例尺地形圖的方法與精度評價=Method and Accuracy Analysis of Updating Large-scale Topographic Maps for Mining District Based on EROS-B Image/陳國良,汪云甲,田豐(中國礦業大學江蘇省資源環境信息工程重點實驗室)//測繪通報.-2011(12).-9~11,43
基于以色列0.7m分辨率的EROS-B全色影像,經過多項式變換正射幾何糾正后,將得到的正射影像DOM與原有數字線劃圖DLG疊加,經判讀識別礦區地物的變化,實現對原有地形圖的快速更新。通過對地面控制點和檢查點糾正的精度分析,驗證利用高分辨率影像更新礦區1∶2000大比例尺地形圖的可行性。圖2表4參3
?大比例尺地形圖 EROS-B遙感影像
CH20121158 國家基礎地理信息數字產品——數字線劃地圖概述=An Introduction to National Fundamental Geographic Information Digital Product-Digital Line Graphs and Map/武文忠(陜西測繪地理信息局),郭新成//測繪通報.-2011(12).-61~63
將地圖表達數據作為產品,提出“數字線劃地圖”的概念,分析該產品具備的特征、地圖符號的描述規則與方法,給出該產品在對象關系數據庫下的管理模式、地圖出版的實現方式、數字線劃圖的地圖可視化使用途徑和產品更新方法。該產品經過多年的生產、地圖出版使用及數據庫環境下的應用,表明該產品能夠有效地得到生產,管理上能與目前的數字線劃圖管理模式兼容,使用面廣。該產品便于地理信息各類技術體系生產、管理及應用。圖1參9
?數字線劃圖 數字產品 圖形描述
CH20121159 武漢市1∶2000房產管理圖數字化測繪與建庫工程及成果應用=GIS Based Digital Survey and Real Estate Mapping System-A Case Study of 1∶2 000Scale Mapping Project for Wuhan Metropolitan Area/鄭舉漢,張鵬,徐磊,陳鎮(武漢市房產測繪中心)//測繪通報.-2011(12).-69~71
通過1∶2 000房產管理圖數字化測繪與建庫工作,為實施房產管理圖日常更新維護機制打下堅實的基礎,加快“房產一張圖”的建設步伐,并有效推動房產行政管理工作上一新臺階,實現房產測繪的社會化服務。圖1參7
?房產管理圖 數字化測繪
CH20121160 基于數學模型的數字地形圖高程改正的實現=Implementation of Correcting Digital Topographic Map Elevation Based on Mathematical Model/許國安,朱旭紅,季超倫(寧波市鄞州區測繪院)//測繪工程.-2011,20(4).-9~13
以寧波市鄞州中心城區1∶500數字地形圖高程改正項目為例,介紹批量實現數字地形圖高程改正的方法。結合測區情況,采用按不同區域建立不同的數學模型的方法進行改正。敘述從外業高程改正控制點的選擇、施測和內業高程改正數據模型的建立、程序實現改正的全過程,并對改正結果的可靠性進行驗證。實踐證明,通過建立高程改正數學模型方法能達到高程改正的目的,可有效提高工作效率,減輕外業工作量。圖1表4參8
?數字地形圖 基礎地理數據庫 高程改正控制點 高程改正數學模型
CH20121161 數字地圖制圖中地形圖整飾的自動實現=The Automatism Realization of Topographic Map Decoration in Digital Mapping/朱蕊,孫群,肖強,安曉亞(信息工程大學測繪學院)//測繪工程.-2011,20(4).-39~41
地圖整飾是數字地圖制圖的基本要求,能幫助地圖使用者迅速、準確地判讀地理信息。以中小比例尺地形圖為例,闡述建立地形圖數學基礎的基本原理,介紹地圖整飾中輔助要素的實現方法,總結實現地圖整飾的技術思路。通過利用MicroStation軟件所提供的二次開發功能,提高地圖整飾模塊開發的效率。圖4表1參9
?地圖整飾 數學基礎 輔助要素
CH20121162 城市部件繪圖系統的設計與實現=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Urban-component Mapping System/肖奇,鄒崢嶸(中南大學測繪與國土信息工程系)//測繪工程.-2011,20(4).-42~45
探討當前城市數據采集系統的發展現狀。針對存在的問題,結合城市部件信息采集工作的實際流程,設計城市部件信息采集系統的總體框架。闡述系統的功能設計,敘述系統的實現過程,并給出核心功能的關鍵代碼。最后給出系統的運行實例,同時根據實際應用情況指出系統的優點和需要進一步完善的若干問題。系統以AutoCAD為基礎,使用開發組件ObjectARX進行實現。圖4表1參7
?城市部件
CH20121163 一種專用矢量地圖瀏覽服務器設計=Design of a Vector Map Browser Server/李曉林(武漢工程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李霖//測繪工程.-2011,20(4).-46~49,54
以地圖符號形式表達地理要素是GIS地理信息可視化的有效手段。目前WebGIS發布系統在復雜地圖符號的表達能力、地圖的快速發布和運行效率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為此,應用IE瀏覽器內容擴展技術,結合地圖符號表達的特征,設計出面向基礎地理數據的地圖瀏覽服務器,給出地理數據類型可兼容的快速發布矢量地圖文檔結構。據此,開發基于IE瀏覽器的專用地理信息地圖瀏覽服務器,并通過地理空間數據,在Internet環境下驗證專用地理信息地圖瀏覽服務器設計的有效性。圖3參11
?瀏覽器 矢量地圖 地理信息系統 地圖符號
CH20121164 廣州亞運地圖信息服務平臺的設計與實現=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Map Information Platform for Guangzhou Asian Games/劉洋(廣州市城市規劃勘測設計研究院),蘭澤英//測繪工程.-2011,20(4).-55~59
依托廣州市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及專題數據,基于WebGIS、Ajax、多尺度地圖數據庫綜合、三維全景可視化等關鍵技術,建立廣州亞運網絡地圖信息服務平臺,對于宣傳亞運、服務亞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闡述該平臺的設計與實現,包括軟硬件配置、平臺結構設計、數據庫設計、功能設計及平臺實現的關鍵技術等,為同類平臺的構建提供有益的借鑒。圖6表1參5
?廣州亞運網絡地圖信息服務平臺 三維全景可視化
CH20121165 第二次土地調查縣級坡度分級圖生成關鍵技術研究=Research on Key Technologies in County Level Slope Grade Map Representation for the Secondary Land Resource Survey/趙鴻燕,魏也納,戴立乾(河南省國土資源科學研究院)//測繪工程.-2011,20(4).-77~80
針對坡度分級圖建庫中DEM坡度計算模型、邊界平滑算法、分縣數據裁切批處理等關鍵技術進行研究,選取Horn算法作為坡度計算模型,采用PAKE算法對圖斑邊界進行平滑,并建立分縣裁切模型進行批處理。研究成果對于類似區域坡度計算具有借鑒意義,為柵格數據自動矢量化及類似建庫工作提供技術參考,并可為災害評估、環境治理等領域提供有效的評價因子。圖5表1參10
?坡度分級圖 Horn算法 PAKE算法
CH20121166 基于柵格疊置分析的分版審校模型的建立與應用=The Establishment and Application of Separated Printing Plate Examining Model Based on Overlay Analysis of Raster Data/汶建龍,史瑞芝(信息工程大學測繪學院)//測繪工程.-2011,20(5).-49~52
地圖分版錯誤一直是困擾地圖出版的重要因素之一,而目前的地圖分版審校工作主要還是沿用傳統的手工方式進行作業,因此,急需改進和完善,以滿足當前數字化條件下地圖快速生產的需求。提出并設計基于柵格疊置分析的分版審校模型,并通過實踐進行驗證。該模型與傳統的手工分色版審校模式相比較,自動化、智能化程度進一步增強,大大提高審校的質量和效率,減輕了人工作業的強度,具有更強的實用性。圖4參6
?分版審校 印前數據
(1128~1166 許雯)
CH20121167 日本地質公園的活動展開和地圖的運用=日本におけるジオパ-ク活動の展開と地図の活用〔日〕/目代邦康,小荒井衞//地図.-2011(3).-1~16
地質公園具有科學價值的地形、裸露的地層,它可以反映出當地特有的生態、文化、考古歷史,可用于教育和旅游。2011年9月日本已有5個地方加入到世界地質公園網站(GGN),有20個地方加入到日本地質公園網站(JGN)。文章介紹了目前日本各地質公園繪制的地圖,旨在整理出有助于地質公園經營者、當地居民、來訪者以及科研工作者觀察地形地層使用的地圖。圖8表2參65
?地質學
CH20121168 以紅色立體地圖為例,探討地質公園的地形、地質特征的地圖表現=ジオパ-クでの地形·地貭學で特徵把握を促進する地図表現の検討-赤色立體地図を事例として〔日〕/村越眞,小山眞人,上西智紀//地図.-2011(3).-17~27
地質公園不僅可以科學地保護寶貴的大地遺產,還能在科學教育、防災教育的同時通過該地的地質旅行提高那個地區的活力。因此有效地傳達地質公園資源的地球科學方面的特征、價值是地質公園的重要組成部分。作者利用紅色立體地圖的特點,以高中生為對象,通過機載激光測量獲得的1m格網DEM繪制了紅色立體地圖。將紅色立體地圖與等高線圖加以比較,以驗證哪種方式更有利于表現地形的特征。圖5表4參20
?地質學
CH20121169 地質公園地形的鳥瞰圖=ジオパ-クにおける地形の鳥瞰図表現〔日〕/勝部圭一,目代邦康,石川剛//地図.-2011(3).-38~45
地質公園有著富于變化的地形景觀,以及植被、地質、人文等要素錯綜復雜的景觀。通過對地形的解釋,簡要整理了鳥瞰圖的產品,探討了鳥瞰圖表現地形的可行性。圖9表1參22
?地質學
CH20121170 世界地質公園、日本地質公園網站的地圖信息發布特征=世界ジオパ-ク·日本ジオパ-クのウエブサイトにおける地図情報発信の特徵〔日〕/河本大地//地図.-2011(3).-46~53
與地質公園相關的地圖使用,除實地運用之外還可以用于實地以外的其他方面。在實地以外使用時,可以起到引導的作用,引起人們對地圖表現內容的關心,為建立存儲信息的數據庫起到一定的作用。各個地質公園此前均在因特網開設了網站。對地質公園而言,在信息發布的途徑當中,網絡是可以隨時更新并且吸引更多人的媒體。文章在掌握地質公園網站發布地圖信息的特點的同時,還對其今后的發展做了預測。表3參15
?地質圖 信息系統
CH20121170 觸覺地圖專輯=特集觸摸地図〔日〕/加藤俊和,丹治逹義,衫山欣司…//地図中心.-2011(6).-3~23
介紹了觸覺地圖(盲人地圖)的歷史、特點、使用、公共場所常見的觸覺地圖以及觸覺地圖的制作方法等。圖25表1
?盲人地圖 觸覺地圖
CH20121171 解讀氣象圖專輯=特集天氣図を眺めて〔日〕/佐藤公俊,小越久美,伊藤みゆき…//地図中心.-2011(7).-3~23
從高層氣象圖解讀高空氣流,并集中講解了100種氣象符號,根據氣象統計資料發現種種氣候現象同時對其做了詳細的分析。圖22
?氣象圖
CH20121172 地理奧林匹克專輯=特集地理オリンピック〔日〕/池田悠太,井田仁康,泉貴久…//地図中心.-2011(9).-3~23
介紹了國際地理奧林匹克的發展,第3屆亞太地區地理奧林匹克大會概況、取得的成果、存在的問題和對將來的展望。圖18表6參6
?地理學
CH20121173 地理教育與地圖教育的展望專輯=特集地理教育と地図教育展望〔日〕/倉田昌彥,小山加奈子,伊藤智章…//地図中心.-2012(2).-3~23
結合日本中學生的地理、地圖的教學與社會實踐,指出日本目前中學地理、地圖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今后的建議。圖21參8
?教學地圖
(1167~1173 馬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