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慧仙,郭華峰
(鄭州市婦幼保健院,河南鄭州450012)
宮頸癌是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之一,近年來呈現出年輕化的趨勢,在婦科各種疾病中死亡率排在卵巢癌之后,高居第2位。宮頸癌的常用手術方式是廣泛性子宮全切+盆腔淋巴結清掃術[1],但是由于女性盆腔解剖較復雜,且該術式手術時間長、切除范圍大、臟器暴露時間長、操作難度大,所以術后容易出現各種并發癥,進而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及生存情況,應給予積極關注和預防。作者回顧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于本院婦科住院行廣泛性子宮全切+盆腔淋巴結清掃術的210例宮頸癌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情況及防治措施,以期為該手術并發癥發生率的降低及其防治措施提供一定的臨床依據。
1.1 一般資料 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間,于我院行廣泛性子宮全切+盆腔淋巴結清掃術的宮頸癌患者共210例,年齡23~62歲,平均年齡(42.5±5.0)歲。根據FIGO分期標準,其中Ⅰa期18例(8.57%),Ⅰb期146 例(69.52%),Ⅱa期42 例(20.00%);Ⅱb期4 例(1.90%)。
1.2 手術方式 全部210宮頸癌患者均接受了子宮根治術,即廣泛性子宮全切+盆腔淋巴結清掃術,淋巴結清掃范圍包括骼總、骼內、骼外、閉孔及腹股溝等部位。術畢T型單管經陰道引流,保留3~4 d,引流量明顯減少以后拔除。
全組共54例宮頸癌患者出現手術并發癥,發生率為25.71%。手術并發癥主要為尿潴留、淋巴囊腫、靜脈血栓、泌尿系感染、腹部切口感染,其中單純尿潴留13例,淋巴囊腫10例,下肢深靜脈血栓7例,泌尿系感染7例,腹部切口感染4例,尿潴留合并淋巴囊腫5例,尿潴留合并腹部切口感染4例,淋巴囊腫合并輸尿管損傷1例,腹部切口感染合并下肢深靜脈血栓3例。
廣泛性子宮全切+盆腔淋巴結清掃術的手術范圍包括了盆腔膀胱、輸尿管、直腸、血管等重要臟器,手術難度大,且容易發生并發癥,但近年來隨著宮頸癌根治術方法的改進及術前新輔助化療的應用,并發癥發生率明顯降低,僅約20%左右[2-3]。本組210例宮頸癌患者行子宮根治術后的并發癥發生率為25.71%,前述報道基本一致,并發癥主要為尿潴留、淋巴囊腫、靜脈血栓、泌尿系感染、腹部切口感染,這可能與該術式切除范圍及女性盆腔解剖特點有關。
3.1 尿潴留 術后尿潴留是指術后2周患者膀胱內充滿尿液但不能自行排出,或因不能有效自行排空膀胱而導致殘余100 mL以上的尿液。主要原因大概有以下幾種。麻醉因素:各種麻醉方法和藥物均會影響陰部、盆腔神經,阻斷排尿反射初級中樞,干擾生理性排尿功能,從而增加尿潴留的發生率,且發生率隨麻醉時間的延長和麻醉深度的增加而升高[4];手術因素:根治術的手術范圍包括了膀胱區,手術時很容易損傷神經纖維,從而造成膀胱神經性麻痹,進而形成尿潴留,且程度隨手術范圍的增大而加重[5];心理因素:術后排尿姿勢的改變或不適應,懼怕手術切口裂開等也可引起尿潴留[6]。本組病例中,尿潴留的發生率較高。為預防術后發生尿潴留,應該首先從心理上對患者進行指導,告知手術后可能出現的一些并發癥,讓患者做好思想準備,同時盡可能減輕手術損傷[7-9]。術前指導患者進行肛門、陰道肌肉的縮緊與舒張練習,術后常規留置尿管,同時膀胱區按摩,增強逼尿肌、尿道括約肌的收縮能力,促使膀胱受損神經逐漸恢復,促進自主排尿,術后根據具體情況做好對癥處理。拔除導尿管后督促排尿,觀察尿量,排尿困難者可先誘導排尿。誘導排尿失敗應導出殘余尿液,而殘余尿液達到100 mL以上應重置導尿管。
3.2 淋巴囊腫 盆腔淋巴結清掃后腹膜后間隙留下無數被切斷而沒有結扎的淋巴管,手術后淋巴液、組織液和一些滲血淤積于該腔隙而形成淋巴囊腫,一般發生于術后7~10 d。一般通過觸診或患者主訴發現,例如觀察腹股溝有無捫及質軟的包塊,囊腫較大者可引起腹下不適或同側下肢水腫及腰腿疼痛,必要時可行盆腔彩超檢查進行明確診斷。本組患者發生率僅次于尿潴留。為預防淋巴囊腫的發生,術中應仔細清掃淋巴結,后腹膜可以不縫嚴,甚至不縫合,使腹膜后側盆腔與上腹腔相通,并放置引流管,這樣可以減少盆腔淋巴囊腫的發生。術后早期床上按摩、活動下肢、交替抬高肢體,以促進淋巴回流。指導正確體位,術后6 h即可采用半坐臥位,利于盆腔炎癥局限及盆腔引流,同時注意觀察患者的基本情況,單側或雙側肢體疼痛、腫脹,或腹股溝部觸及有軟性包塊形成,伴感染時體溫可升高到38℃以上,提示已形成淋巴囊腫,此時可抬高患側肢體,促進淋巴回流,局部可用大黃或芒硝熱敷,同時給予紅外線照射下腹部。必要時給予積極抗感染治療,體溫過高者對癥處理,也可配合中藥治療,活血化淤,軟堅散結,必要時在B超引導下進行穿刺抽液治療。對無癥狀者不應進行干預,可逐漸自然吸收。
3.3 靜脈血栓 靜脈血栓的癥狀有麻木、淺靜脈曲張、疼痛、下肢腫脹等,其形成的原因很多,例如手術時間長、下肢靜脈阻滯時間長、手術中靜脈血管壁創傷、凝血功能異常等均可引起靜脈血栓,通常深部靜脈栓塞可繼發于肺栓塞,嚴重者可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故應積極預防。為預防靜脈血栓的發生,術前應做好健康教育,術后密切觀察腓腸肌有無壓痛,下肢有無水腫、疼痛、酸脹,觀察下肢皮膚溫度、色澤、足背動脈搏動情況及有無呼吸困難等。一旦確診應立即給予肝素抗凝,并根據凝血酶時間調整肝素劑量。
3.4 泌尿系感染 泌尿系感染通常與術時膀胱剝離面過大有關。術后患者臥床時間越長,沉淀物聚集于膀胱后壁最低處越多,越易引起感染。術后患者多飲水、會陰消毒、保持導尿管暢通等可以降低感染的發生率。
3.5 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或感染 這種并發癥的發生可能與患者個人體質、手術時間長短、術后切口換藥操作等因素有關,嚴格無菌操作下換藥可以降低腹部切口感染率。
[1]吳靜.宮頸癌根治術38例臨床分析[J].腫瘤基礎與臨床,2010,23(5):422 -423.
[2]趙琦.我國腦血管意外護理新進展[J].上海護理,2001,1(3):33-34.
[3]李超.局部晚期宮頸癌新輔助化療療效觀察[J].腫瘤基礎與臨床,2011,24(4):334 -335.
[4]曹鴻敏,陳琳,陳鵬珍.普魯卡因膀胱灌注對宮頸癌根治術后患者膀胱功能恢復的觀察及護理[J].實用臨床醫學,2004,5(2):107-108.
[5]胡艷飛,胡桂芬.子宮廣泛切除術后尿潴留行護理干預效果觀察[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5,14(8):1103 -1104.
[6]吳建英.婦科惡性腫瘤病人的心理護理[J].山西醫藥雜志,2001,30(4):366 -367.
[7]王玉瓊,龍德蓉,陳鳳瓊.宮頸癌術后患者恢復自主排尿功能方法的探討[J].中華護理雜志,2004,39(6):474 -475.
[8]Trimbos JB,Maas CP,Deruiter MC,et al.A nerve-sparing radical hysterectomy:guidelines and feasibility in Western patients[J].Int J Gynecol Cancer,2001,11(3):180 -186.
[9]秦冬巖,曹文,胡基賢,等.宮頸癌根治術后并發癥原因分析及護理[J].全科護理,2010,8(2):417 -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