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碧濤 陳照萬 周宏
乙醇雙硫侖,又稱硫醒,戒酒硫,是一種戒酒藥物。雙硫侖自身對機體無不良作用,其作用機制是抑制乙醛脫氫酶;在服用該藥后即使飲少量酒,也會產生不適而出現戒酒的念頭。頭孢哌酮鈉是臨床上常用的抗感染藥物之一,但近年來有研究表明,在用藥期間如果飲酒,易發生“雙硫侖”樣反應。為了提高廣大醫務人員對雙硫侖反應的認識,我們對6例靜脈滴注頭孢哌酮鈉后飲酒致雙硫侖反應的患者進行研究,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情況 6例中,男4例,女2例;年齡25~46歲,平均38歲。急性上呼吸道感染3例,急性化膿性腭扁桃體炎2例,泌尿系感染1例。實驗室檢查白細胞(WBC)計數12.5~14.5×109/L。
1.2 用藥過程 注射用頭孢哌酮鈉2 g加250 ml生理鹽水中靜脈滴注,2次/d?;蝾^孢哌酮鈉4 g加入250 ml生理鹽水中靜脈滴注,1次/d,連續滴3~5 d。本組病例在治療期間,都曾有過在用藥后1~3 h即參加婚宴或聚會史,又分別飲白酒100~300 ml,20~30 min后相繼出現面部潮紅、大汗、心動過速及呼吸困難等不良反應,經來院對癥處置后,癥狀消除。
1.3 典型病例 患者男,43歲。因發熱、咳嗽伴周身不適來院就診。檢查:體溫38.6℃,咽部充血明顯,扁桃體不大。WBC 14.5×109/L。診斷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給予靜脈滴注頭孢哌酮鈉2 g,2次/d。第2天,患者用藥后2 h即參加晚宴,空腹飲低度白酒150 ml,約20 min后突然出現心慌、胸悶,心臟緊縮感,自覺窒息,面色青紫,煩躁不安,頭暈,大汗淋漓。脈搏120次/min,血壓90/54 mm Hg,呼吸26次/min。心電圖ST段輕度下移,T波較低平。立即給予吸氧,保持呼吸道通暢,給予納洛酮0.4 mg靜脈推注,地塞米松10 mg加250 ml生理鹽水靜脈滴注,口服阿司咪唑等藥物對癥處置。嚴密觀察50 min后癥狀逐漸消失,情緒穩定,10 h后復查心電圖恢復正常。此后又連續靜脈滴注注頭孢哌酮鈉3 d,未再飲酒,故未再出現“雙硫侖”樣反應。
頭孢哌酮鈉主要用于治療革蘭陽性菌、革蘭陰性菌、厭氧菌等所引起的感染,是一種廣譜抗生素。使用該藥前,醫務人員習慣做法是詢問患者有無青霉素類藥物過敏史,但往往忽略告訴患者在用藥期間不能飲酒。本組病例,均是在應用頭孢哌酮鈉期間因飲白酒而出現“雙硫侖”樣反應癥狀的。引起“雙硫侖樣”反應的原因:應用含有甲硫四氮唑側鏈的頭孢哌酮鈉期間,飲酒或靜脈注射含乙醇藥物,將抑制乙醛脫氫酶的活性,使血中乙醛聚集,出現“雙硫侖”樣反應,而引起一系列癥狀,如面部潮紅、心慌、呼吸窘迫、出汗、面部紅紫、心動過速及血壓的改變,嚴重者可出現心電圖改變,甚至出現驚厥、昏迷等。因此,為避免“雙硫侖”樣反應的發生,臨床醫師在使用頭孢哌酮鈉時,除了要詢問有無過敏史外,還應向患者交代,用藥期間及停藥后5 d內既不能飲用含有乙醇成分的飲料,更不能飲酒,尤其是白酒。